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 > 第二百七十九章 杏花楼中

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 第二百七十九章 杏花楼中

簡繁轉換
作者:卷毛狗狗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7 02:16:54 来源:源1

夕阳西下,天色渐渐朦胧起来。

汴京城中,沿街楼亭民居,大门上皆挂上了红灯笼。红灯笼发出橘红色的光芒,映红了整个大街。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汴京诚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小御街,杏花楼门庭上也挂上了红灯笼。

杏花楼中,李师师正在和李妈妈说着事情。

李师师道:“此番金人入侵,汴京军民饱受其害,太上皇也远避江宁,城中秩序大乱,全没了尊卑之分,无论官府民宅,均饱受骚扰,苦不堪言,若非小乙兄弟鼎力相助,情形不堪设想。妈妈在上,以女儿之见,不如趁金人撤离,汴京城防宽松,趁早离之,另寻安稳之处居住,不受世间诸事搅扰,以安享晚年,是为上计。”

李妈妈听了李师师这番话,慢慢皱上了眉头,表情显得不悦起来。

李妈妈心想,金人撤了,城中又恢复了往日繁华,街景日趋锦绣,正是做生意挣钱的大好时机。这小蹄子虽然名誉上是太上皇的妃子,其实暗地里也做些皮肉生意;特别是朝廷中的一些达官贵人,既有身份,又有银子,这小蹄子也和他们来往,钱挣得容易。此时,金人已经走了,汴京也安稳下来了,这这小蹄子借金人入侵之由,要离开汴京,莫非是另有目的?这小蹄子是要甩了老身不成?

从李师师要离开汴京的这个想法上,李妈妈进一步想到了燕青。金人围城之时,那燕小乙来到杏花楼中,屡劝这小蹄子随他远走,只因当时兵凶战危,一时难以离开;现在,这小蹄子如此一说,恐怕是想去找那燕小乙。

李妈妈心想,若是这小蹄子去找燕小乙了,以后哪有老娘吃香喝辣的?到那时候,老娘靠谁去?就算她带了老娘去投靠那燕小乙,好日子是他们的,老娘能捞到什么?不成了乡间老太了嘛!再说,这小蹄子挂上了当今太上皇,如此一来,老娘俺就是当今太上皇的老丈母娘,这是何等荣耀,何等富贵?怎么可以舍弃呢?不行!老娘无论如何不能让她离开京师;老娘要让她在这里等太上皇归来,到那时候,老娘还要给太上皇当丈母娘,还要享泼天的富贵呢!

李师师在说完自己的想法后,就盯着李妈妈看,想得到李妈妈的答复。

李师师之所以要离开汴京,是她怕了。这次金人围城,太上皇脚底抹油,说走就走了,连吱都没吱一声。太上皇对自己如何,李师师心里清楚。假如时间允许,或是情形允许,太上皇自然不会忘记自己,会有个安排;关键是当时情形危机,太上皇不得不急忙出走。李师师怕的是城里失控后,官府并没有有效地保护自己,连小小的禁卫军头目都敢来杏花楼索要财物。这次进军围城,多亏了张叔夜及燕小乙的保护;将来再若有事,没了张叔夜和燕小乙的保护,自己靠谁去?既然如此,还是趁现在能动的时候,赶紧离开的好。然而,李师师不知道李妈妈是如何一个打算,故此试探着说了这个想法。

李师师抬头看着李妈妈,见李妈妈皱上了眉头,脸上显出不悦的表情,遂问道:“妈妈似有不悦?”

李妈妈闻言心想,老娘悦你个头?!

李妈妈哼了一声。

李师师见状,赶忙说道:“妈妈,将来不论俺到哪里,都带着妈妈。”

“你打算去哪儿?”李妈妈看着李师师问道。

李师师低下头,沉思了一会儿,抬起头来,看着李妈妈道:“妈妈在上,女儿打算去大禹山找燕小乙。据燕小乙告诉女儿,那里四面皆山,上有平顶,耕种劳作,足以自给;峻岭险道,要塞关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进可攻,退可守,是个清净险峻之处。”

“你到那里去作甚?”李妈妈不慢地看着李师师说道:“师师,你莫要嫌为娘说话难听。说到底,咱们是行院人家,做的是皮肉生意,靠卖色卖笑生活,你到那大山里面,谁去买你的色、买你的笑?哪里都是些粗鲁山民,懂甚的生活?有甚的情趣?”

这话李师师不爱听了。李师师心想,俺都三十多岁、半老徐娘了。这些年来,俺给你挣的银子还少吗?银子那个东西,什么时候能挣完?什么时候是个够?人心不足蛇吞象,眼里只有银子,只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将来肯定要吃大亏。

李师师刚想劝说李妈妈跟她离开,结果李妈妈抢先劝李师师道:“师师,做人要有大眼光,不能只看眼前。你看,金人走了,太皇要回来了,你是太皇的明妃,等太皇回来后,你又有享不完的荣华富贵。师师,难道你不想念太皇?”

怎么会不想念太上皇呢?是太想念太上皇了!关键是,关键是现在的这个局势危在旦夕,太上皇就能扭转此危局?假若太上皇能扭转此危局,又何必远避宁江?

提到太上皇,李师师低下了头,心里恋恋不舍起来。说实话,李师师太想念太上皇了。在李师师的人生中,除了燕青外,就数太上皇最是妙趣横生之人了。在李师师心里,太上皇温文尔雅,优雅大气,豪情逸致,知书达理,善解人意,懂得怜香惜玉;最关键的是,太上皇诗文词赋,琴棋书画,五音六律,吹拉弹唱,无所不通,真乃风流倜傥也!相比于燕青,李师师更欣赏太上皇。李师师觉得,太上皇比燕青更懂情趣。

李妈妈仔细地观察着李师师的表情,见在提到太上皇的时候,似乎出动了李师师的情怀,遂进一步拿太上皇来开导李师师。李妈妈不想让李师师离开,那样的话,她就一点活头都没有了。

李妈妈遂假装诚恳地说道:“女儿呀!娘老了,没啥活头了;你还年轻。你看看,芸芸众生,哪个比你更活得舒心如意?天下只有一个太皇,太皇又极为宠幸你,作为女人,更复何求?师师,以为娘之见,不如静守在汴京城中,待太皇归来,到那时候,当留着留,不当留时再走,也为时不晚。”

李妈妈想着先把李师师给留下来。李妈妈心里清楚,只要李师师现在不走、只要李师师能等到太上皇归来,到那时候,太上皇自然能留住李师师,自己照样给他太上皇做丈母娘。

李师师被李妈妈劝动心了。李师师心想,金人已经撤离了,太上皇也马上要回来了,再在汴京诚理呆上一段时间,也不是什么难事。等太上皇回来了,自然有人给自己撑腰了,自己就有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了。然而,李师师的心里,总感到不安,似乎有一种不详环绕在心中。

李妈妈见李师师动心了,遂看着李师师逼问道:“师师,走的想法不要再有了。你现在就告诉我,是不是要留在汴京?”

李师师想了想,轻轻地点了点头。

李妈妈大喜,高兴地说道:“这就对了,我就知道师师最顺娘的心。”

李师师一脸正色道:“妈妈,师师暂且留下来,等着太皇归来;但将来走与不走,全有师师做主,妈妈不得干涉。”

“那是当然!”李妈妈一口答应了下来:“若是将来情况不好,你不走为娘还不答应呢!”

当即,李师师和李妈妈商量好了,决定留在汴京诚里,等着太上皇从江宁府归来。

与此同时,皇宫里也是一派喜庆。

钦宗高坐于龙坐上,满朝大臣站立在大殿中,相庆着金军撤离,汴京保卫战取得完全胜利。这时,张叔夜出班奏道:“启奏圣上。目今,金人撤离,太上皇尚在江宁州。这段时间以来,太上皇担惊受怕,龙体欠安,当及早接太上皇返京,一来进圣上之孝心;二来也稳定天下百姓之心。”

钦宗闻奏,想起远在宁江州的父亲,心里酸楚,不觉间留下泪来。

李刚刚从太原那边回来,见张叔夜奏请钦宗接回太上皇,遂也出班奏道:“启奏圣上,臣以为张总管所言极是。目今情势,当及早接回太皇,以稳定天下。臣还以为,金人贪得无厌,在索要金银及城池未完全得到满足之情况下,断然会找各种理由,再次南下,朝廷当整备兵马,加强河边边防,以防金人再次侵扰。”

秦桧也出班奏道:“臣附议。”

对张叔夜、秦桧,耿南忠、张邦昌、唐恪、吴敏等人倒不是很在意。在他们眼里,张叔夜、秦桧都是单纯之人,没什么威胁;但对李钢,耿南忠、张邦昌、唐恪、吴敏等人极为忌惮,一来他们怕李钢鼓动钦宗与金人作对,再次引起金人入侵;二来怕钦宗重用了李钢,使他们在朝廷中失宠。于是,在听了李纲的奏请后,几个奸臣开始围攻李纲。

唐恪首先出班道:“启奏圣上,臣也以为当及早迎回太皇;然李宣抚使所言却用心叵测。汴京被围,赖朝中大臣多方斡旋,终送金人离境,现如今整备兵马,无疑引起金人猜测,臣恭请圣上明辨。”

李纲辫道:“金人离境,朝廷不整备兵马,难不成要放弃武备?假若金人再来,朝廷将如何迎对?”

钦宗见说,频频点头,表示认可李纲的奏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