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 > 第二九六章 朝堂争辩

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 第二九六章 朝堂争辩

簡繁轉換
作者:卷毛狗狗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7 02:16:54 来源:源1

秦桧究竟给钦宗献上了一个什么样的计谋?原来,秦桧奏请钦宗,请钦宗亲自接见萧仲恭,好言劝慰,令萧仲恭诚心实意与朝廷合作,在这种情况下,钦宗亲笔书写一份给耶律余睹的信,以示郑重,用蜡丸封起来,藏在萧仲恭头发里,由萧仲恭带给耶律余睹。

钦宗大喜,令秦桧速去办理。

秦桧退出大殿,出了皇宫,准备于第二日早朝毕,与萧仲恭商议此事。

第二日早朝,大臣们早早入宫进殿,等候钦宗上朝。秦桧发现,今日早朝的官员很多,许多平时在家养病、不怎么上朝的官员,也来上朝了;更奇异的是,许多官员对秦桧态度不友好,皆怒目而视。这个情况让秦桧感到异样,知道今天早朝或许会有一番争论,而且是关于如何对待金国使臣的争论。

秦桧打量了半天,幸好主战的詹度、陈溝、吏部侍郎李若水、开封府尹聂昌、中书舍人高振、大将刘延庆、枢密院事李回、河东宣抚使范友呐等均来早朝。

詹度、陈溝是前几日才从河北返京述职的。大将刘延庆自宋金联合攻取辽国燕京后,就出任汴京防卫副使。

秦桧还看到殿前太尉高俅也来早朝了。

对高俅的为人,秦桧还是知晓的。那高俅名为殿前太尉,实为太上皇之家丁。高俅发迹就是从太上皇还是端王时侍奉太上皇而发迹的。高俅虽然奸诈、贪婪,但对太上皇极为忠诚。现在,太上皇在皇宫中,高俅必然主战,以保卫太上皇。

看到这些人均来早朝,秦桧的心里略微安稳了点。

不一会儿,钦宗至朝。众臣皆跪伏于地,高呼万岁。钦宗道:“众卿免礼。”众臣爬起身来,站立在大殿中。执殿官高声喊道:“有本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执殿官话音未落,耿南仲颤抖着身子出班,弓腰向钦宗揖拜。钦宗忙道:“太师年岁已高,无需多礼,有奏请讲。”

耿南仲道:“启奏圣上。臣闻金使萧仲恭使宋,现安置在皇家驿馆。前番,宋金交战,我朝不敌金军,为使金军退兵,已与金人签订了合约。目今,金主派使前来,定是索要合约约定的赔偿金及割让中山、河间二镇。启奏圣上,目今朝廷财力匮乏、兵力不足、武备不振,而金人乃虎狼之师,已吞并契丹,对我朝虎视眈眈,我朝万不可授金人以把柄,若引发宋金之战,朝廷之江山社稷危矣。臣请奏,圣上当速速接见金使,先割让中山、河间二镇,后尽力筹集资金,赔偿金人,抚慰金国,以保朝廷江山社稷万古长青。”

尽力筹措资金赔偿金人,钦宗没多少意见,能筹措多少筹措多少,慢慢赔偿他就是,因何要速割中山、河间二镇?中山、河间二镇割让了,竟然再次犯境,朝廷凭什么阻挡金军?新笔趣阁

对耿南仲奏请先割让中山、河间二镇,钦宗心里甚是不满,面有不悦之情。

秦桧见状,大步出班,高声说道:“太师之奏甚是荒唐!难不成要靠割让中山、河间二镇来保朝廷江山万古长青?朝廷的边镇都割让了,江山社稷何在?为保朝廷江山社稷之安危,唯有加强武备,以战止战,一味退让,如何保得了江山社稷?”

秦桧话音刚落,张邦昌出班说道:“秦中丞太意气用事。目今局势乃金强我弱,处事当审时度势,趋利辟害,岂可逞一时之意气而误了朝廷大事?”说着,张邦昌望钦宗一揖,奏道:“启奏圣上。臣以为,太师所言极是,当速召金使觐见,速割中山、河间二镇,好言劝慰金使,容后筹措资金,再行赔偿金人,若迟迟不割让中山、河间二镇,朝廷便违背了宋金签订之合约,若再起战事,恐危及江山社稷。”

钦宗未有表示,环视其他大臣,目光落在了高俅身上。

高俅见钦宗看向他,忙出班奏道:“启奏圣上。臣以为,两国相争,必以实力为后盾,妥协是没有出路的。中山、河间乃朝廷北部之重镇,万不可割让于金人。”

唐恪出班,看着高俅说道:“太尉所言差矣!中山、河间二镇至关重要,是不该割让于金人;然,宋金合约,约定割让中山、河间于金人,而今出尔反尔,只会引发两国之战端,到那时又该如何?”

“唯有一战!”高俅答道:“朝廷有百万禁军,奈何要怕他金人?朝廷有北部重镇中山、河间,有黄河天堑,何惧金人?惧怕金人者,皆贪生怕死,为保全家眷及个人富贵也!”

站在一旁的耿南仲不愿意听了,转头视像高俅道:“太尉此话说得毫无道理!难不成主和就是贪生怕死?就是为保全个家眷及个人富贵?我们不似太尉,没有家眷,可信口开河,毫无顾忌;我等皆有家眷之人,说不为保全家眷及个人富贵,或许没人信,但凡是应该从常理出发吧?应该注重现实吧?太尉是没有家眷,太尉若有家眷,不知又该是如何一个说法?”

耿南仲这是在讥笑高俅没家眷,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断子绝孙。高俅听出耿南仲之意,微微一笑,说道:“此正显本官奏请之衷心。”

秦桧忙凑道:“启奏圣上。高太尉所奏极是,臣附议。”

大臣班中,中山知府兼总兵詹度、河间知府兼总兵陈溝、吏部侍郎李若水、开封府尹聂昌、中书舍人高振、大将刘延庆、枢密院事李回、河东宣抚使范友呐等三十余员大臣及将领迈步出班,高声奏道:“启奏圣上,臣等附议高太尉、秦中丞之奏。”

钦宗见状,大慰。

“不可!万万不可!”唐恪大声叫道:“启奏圣上。高太尉、秦中丞所奏万万不可,此乃误国之策。”

耿南仲也高声叫了声:“圣上!”然后“噗通”一下,跪伏在地上。耿南仲身后,张邦昌、唐恪两人也跪伏在地。随后,大臣班列中,右谏大夫邓城、范仲伊等人呼啦啦出来,约七八十人,皆跪伏在耿南仲、张邦昌、唐恪三人身后,叩首不止,哭泣道:“圣上明鉴,万不可轻率行事,以误朝廷江山社稷。”

钦宗见状,着实吃了一大惊。

原本,今天上朝之大臣如此齐全,钦宗心里就有疑惑,现在见耿南仲后齐刷刷跪下七八十员大臣,钦宗心里也略有感觉,明显是商量好了的。但这七八十员大臣所言,也非是没有道理;这让钦宗感到为难。

耿南仲在连续扣了阵头后,抬起头来,望向钦宗,哭声说道:“启奏圣上。臣等虽有家眷,然非是为了保全个人之富贵,实为朝廷江山社稷之着想,恳请圣上善待金使,速行割让中山、河间二镇,维持宋金目前和平相处之局面,万勿引发战事,致百姓涂炭,危及江山社稷。”

钦宗闻奏,为安抚耿南仲等人,忙说道:“太师快起!众卿快!大殿之上,君臣议事,无需如此。”

耿南仲身后,众大臣哭声一片,七嘴八舌道:“圣上不准臣等之奏,臣等长跪不起。”

钦宗道:“臣等之奏,待朕慢慢梳理,请众卿起身。”

耿南仲跪着未起。其他人也跪着未起。

钦宗道:“太师乃年迈之人,又是朕之老师,太师长跪不起,朕担待不起,还请太师快快起身。”

耿南仲道:“启奏圣上。臣请奏接洽金使,代行处理宋金合约之事。”

钦宗道:“太师请起,起来说事。”

耿南仲爬起身来。

耿南仲身后,张邦昌、唐恪、邓城、范仲伊等人也爬起身来。

钦宗见耿南仲等人爬起身来后,款款说道:“太师所请,足见至诚;然接洽金使之事,朕已委派秦中丞处理。”

耿南仲见说,又望钦宗一揖道:“圣上委派秦中丞处理金宋合约之事,臣无言可说;然臣请求御音,圣上将如何答复金使?”

钦宗不想暴露自己的想法,遂支吾道:“既是宋金之间已达成合约,当然是按合约办事了。”

耿南仲又是一拜,启奏道:“启奏圣上。唐大人乃当朝宰相,张大人乃当朝太宰,处理宋金两国之事,当由唐宰相、张太宰出面为妥,以显郑重。”

钦宗回道:“金使乃殿前小官,我朝无需太过慎重,由秦中丞出面接洽,没甚不妥。太师勿要多虑。”

话虽是这样说,耿南仲心里终是放不下来,毕竟秦桧是主战派的头,他如何肯割让中山、河间于金人?圣上不会是虚与蛇委吧?但钦宗已经说了,说要按宋金之间达成的协议办事,耿南仲等人也不好再坚持,遂弯腰拜道:“臣等谨遵圣旨,惟愿宋金和平,不起战端,保我大宋江山社稷万年长青。”

耿南仲、张邦昌、唐恪等主和派官员皆退入班中。

秦桧、高俅、聂昌等人听到钦宗说按合约办事,心里疑惑不解。秦桧和钦宗已定好策略,由钦宗写亲笔信给耶律余睹,用蜡丸封闭,藏入萧仲恭头发中,带信给耶律余睹,现在为何变了?秦桧正要奏请钦宗,见钦宗打了个哈欠,便琢磨该不该奏请?这时,执殿官吼道:“无事卷帘退朝。”

钦宗起身,出了大殿。

主和派大臣退出大殿。

秦桧等人也退出大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