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遇鬼后我被团宠了 > 第225章 谁说我命不由我?

遇鬼后我被团宠了 第225章 谁说我命不由我?

簡繁轉換
作者:王雲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6 15:26:05 来源:源1

第225章谁说我命不由我?(第1/2页)

日头爬过老槐树梢时,罗姑娘正蹲在河边搓洗染了泥点的蓝布帕。

项公子拎着木桶站在她身侧,剑尖挑着根狗尾巴草晃来晃去,却没像往常那样逗她。

水面倒映着两人紧绷的轮廓——方才老槐树下那抹暗红香灰,正像根细针戳在两人心口。

“那老周头。“项公子突然开口,狗尾巴草“啪“地断在剑尖,“上个月还在骂算卦的王瞎子坑他三斗米,今儿倒自己烧起香了。“

罗姑娘的指尖在河水里顿住。

她能听见自己金手指在袖中轻颤,像春蚕食叶般的细响——方才瞥见老农袖中红影时,那股若有若无的腥气还缠着她的嗅觉。“他方才躲草垛后摸的,该是香烛。“她捏紧蓝布帕,水珠顺着指缝往下淌,“赵师姐说邪修要造新命格,许是...拿这当引子?“

话音未落,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赵师姐抱着一摞黄符冲过来,发尾的青玉簪子撞得叮当响:“那老周头在村东土地庙烧高香!

我去掀他香案,他倒说梦见黑晶残影托梦,说烧够七七四十九柱就能改命!“她气得眼尾发红,桃木符在掌心攥出褶皱,“这些人怎么就记吃不记打?上个月才烧了邪修的命碑!“

罗姑娘被她带起的风掀得眯起眼。

她望着赵师姐发间晃动的青玉——那是上次除祟时,师姐硬塞给她的“镇心符“,说“灵者的直觉比符纸金贵“。

此刻那抹青影晃得她心口发烫,金手指突然传来刺痒,像有蚂蚁顺着血管往上爬。

“师姐等等。“她伸手攥住赵师姐的衣袖。

河风掀起她额前碎发,露出眉骨处淡青的旧疤——那是去年被族人推下台阶时磕的,“您别急着掀香案。“她的声音轻,却像块压舱石,“我...我用金手指试试。“

项公子的手立刻覆上她手背。

他掌心的温度透过湿答答的蓝布帕传来,带着常年握剑的薄茧:“要我护着你。“

罗姑娘点头。

她闭眼深呼吸,金手指的热意顺着指尖窜上眉心。

那股腥气突然变得清晰——是檀木混着铁锈的味道,像被血泡过的香灰。

她看见老周头佝偻的身影在虚空中浮现,香案上的红烛烧得噼啪响,烛泪里浮着几缕黑丝,正顺着烟往老周头眉心钻。

“有问题。“她猛地睁眼,额角沁出细汗,“香里掺了邪修的蛊毒,不是单纯求神。“

赵师姐的桃木符“唰“地展开半张。

她盯着罗姑娘发白的嘴唇,到底把“我去抓人“的话咽了回去,只攥紧符纸道:“那便由着他们烧?“

“不。“罗姑娘抹了把脸上的汗,目光落在河对岸的祠堂上——昨日新立的碑石在阳光下泛着青,“得让他们自己明白,这香烧不得。“

话音刚落,身后传来粗布摩擦的窸窣声。

陈阿婆拄着枣木拐站在柳树下,灰布衫洗得发白,襟前却别着朵新鲜的野菊:“姑娘们说的,可是老周头那档子事?“

罗姑娘忙扶她在石墩上坐。

陈阿婆的手像老树皮,却暖得惊人。

她望着河面上浮动的碎金,突然开口:“我年轻时,也信过命。“

赵师姐和项公子都静了声。

“村里的瞎子说我克夫克子。“陈阿婆摊开左手,掌心一道深疤从指根贯到腕间,“我男人信了,把我关柴房三年。“她的声音轻得像风,“后来他摔断腿,我偷跑出去采药;他病得说胡话,我跪佛前求了三天三夜——可等他缓过来,头件事就是要把刚满月的儿子送人,说‘克子‘的命不能留。“

罗姑娘的眼眶发酸。

她看见陈阿婆掌心的疤在阳光下泛着淡粉,像道被撕开又长好的伤口。

“后来呢?“项公子轻声问。

陈阿婆突然笑了。

她的牙掉了两颗,笑起来却比野菊还亮:“后来我带着儿子跑了。

在邻村帮人缝衣服,在河边挖野菜,后来攒钱开了间小裁缝铺。“她摸了摸襟前的野菊,“现在我三个孙子都会背《三字经》,大孙子还说要考秀才。“她的手指轻轻划过掌心里的疤,“命?命就是我每天多缝半件衣裳,多挖一筐野菜。“

风掀起她的灰布衫角。

罗姑娘突然看清,那野菊的茎秆上还沾着新鲜的泥土——该是方才从田埂上摘的。

“所以老周头那香,烧的是他心里的怕。“陈阿婆把拐棍往地上一杵,“要断他的怕,得让他自己把香掐了。“

项公子的眼睛突然亮起来。

他用剑尖挑起罗姑娘洗好的蓝布帕,甩得水珠四溅:“我有个主意!不如办个‘心愿祭‘——让大伙儿把愿望写在木牌上,贴祠堂外墙上。“他晃着布帕冲罗姑娘笑,“你假装犹豫,问‘万一不成怎么办‘,到时候...“

“成不成都是我的事!“陈阿婆突然拔高声音。

她的拐棍敲在青石板上,惊得河对岸的麻雀扑棱棱飞起来,“我年轻时求过佛,跪断过膝盖,可救我男人的是我采的药;我养大儿子,靠的是我缝的针脚。“她望着祠堂方向,那里已经有几个妇人搬着木凳过去,“现在我要写‘盼大孙子考中秀才‘,成不成,都是我和大孙子的本事!“

罗姑娘望着她挺直的脊梁。

阳光穿过柳树梢,在陈阿婆脸上投下斑驳的影,却掩不住她眼里的光——那光和昨日青石板下的红纹、和赵师姐画阵时的眼神、和项公子剑鞘上歪扭的并蒂莲,突然连成了片。

“好。“她转头看向项公子,嘴角慢慢翘起来,“我配合你演这出。“

日头偏西时,祠堂外墙上已经贴满了木牌。

罗姑娘站在台阶下,看着王伯颤巍巍贴上“盼老妻病好“,李婶踮脚挂上“愿小女儿嫁个贴心人“,连方才烧过香的老周头都挤在人群里,手里攥着块磨得发亮的木牌,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想多活几年看孙子娶媳妇“。

项公子搬了张长凳站在墙下,正帮陈阿婆贴她的木牌。

陈阿婆的“盼大孙子考中秀才“写得方方正正,墨迹还没干透。

他抬头时,瞥见罗姑娘望着人群的眼神——不再是从前那种小心翼翼的闪躲,倒像只终于敢探出脑袋的小兽,带着点试探的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25章谁说我命不由我?(第2/2页)

“收工!“项公子拍了拍手,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明儿再添新木牌,今儿大伙儿都回去歇着!“

人群渐渐散了。

罗姑娘蹲在墙下,借着最后一缕光看木牌上的字。

有个小娃娃的木牌歪在角落,用炭笔涂着“想要糖人“——该是方才挤在她裙角的小豆子。

她正想把木牌往中间挪挪,忽然听见头顶传来瓦当轻响。

她猛地抬头。

暮色里,祠堂飞檐的阴影处,有团黑影闪过。

罗姑娘的金手指突然发烫。

她望着那片阴影,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方才还热热闹闹的祠堂,此刻静得能听见木牌上墨迹风干的轻响。

“阿罗?“项公子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她转头时,那黑影已经不见了。

只剩晚风掀起墙下的木牌,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像谁在暗处翻着什么秘密。

月上柳梢头时,罗姑娘的指尖在瓦当上掐出月牙印。

她缩在祠堂大梁与飞檐交叠的阴影里,项公子特制的隐息符贴在颈后,连呼吸都裹着层棉絮似的闷。

下方供桌上的长明灯忽明忽暗,将木牌墙上“想多活几年看孙子娶媳妇“的字迹投出晃动的影——那是老周头的木牌,此刻正被她用细红线与自己的袖扣系着,线尾在掌心绷得发疼。

“阿罗?“项公子的传音入密像片羽毛扫过耳后,“我在东墙根儿,赵师姐的匿踪阵起了,连野猫都绕着走。“

罗姑娘抿了抿唇。

她能听见自己金手指在血脉里轻鸣,像琴弦被拨出的颤音——白天那股腥气又缠上来了,混着点潮湿的土味,是从祠堂后墙方向飘来的。“来了。“她轻声回应,指尖的红线突然一紧,老周头的木牌在墙上晃了晃。

黑影是贴着地面爬进来的。

罗姑娘盯着那团模糊的人形,喉间泛起铁锈味——这不是普通的邪修,他周身缠着层灰蒙蒙的气,像被浸在脏水里的布,金手指告诉她,那是被“命运信仰“污染的灵识。

“咔嚓。“

第一块木牌被扯断的脆响惊得罗姑娘攥紧红线。

黑影的动作很糙,指甲缝里还沾着新鲜的木屑,显然没什么潜入经验。

他撕到第三块时,罗姑娘看清了——那是李婶的“愿小女儿嫁个贴心人“,木牌上的墨迹被指甲刮得斑驳。

“够了。“罗姑娘在心里低喝。

她松开袖扣上的红线,顺着房梁慢慢滑下去,金手指的热意从眉心窜到指尖。

当黑影抬手要撕陈阿婆的木牌时,她终于看清了对方袖口的暗纹:青灰色的丝线绣着漩涡状纹路,正是归墟派的标志。

“就是现在!“

罗姑娘的身影像片落叶飘下。

她右手捏着预先藏好的木牌,借着黑影转身的力道,精准地塞进对方怀里——那木牌上的字是她用朱砂写的,“愿邪修早日悔改“几个字还带着体温。

黑影被撞得踉跄,刚要发作,赵师姐的困灵阵“嗡“地亮起黄光,项公子的剑已经架在他后颈。

“归墟派的狗东西。“项公子的声音里裹着冰碴,剑尖挑开对方面巾,露出张青灰色的脸,“大半夜撕木牌,当这儿是你家茅房?“

黑影张了张嘴,突然剧烈咳嗽起来。

罗姑娘注意到他怀里的木牌在发烫,像块烧红的炭,把粗布衣襟都烙出了焦痕。

次日清晨的祠堂外,比赶大集还热闹。

老周头攥着重新写好的木牌,蹲在墙根儿直搓手:“昨儿夜里那动静,可把我老伴儿吓醒了。她说听见有人哭,像小时候我娘哄我睡觉的调儿......“

“哭?“李婶端着碗粥凑过来,“我家小女儿也说梦见个穿灰布衫的女人,摸着她的头说‘贴心人就在眼前‘。“

罗姑娘站在台阶上,望着跪在地中央的黑影。

他此刻像被抽了脊梁骨,双手攥着怀里的木牌,指节发白:“我娘......也被人说克亲。“他的声音哑得像破风箱,“她跪在土地庙前磕了七七四十九个头,额头的血把香灰都染红了......后来我偷了归墟派的邪术,想帮她改命......“

赵师姐的指尖在虚空画出最后一道阵纹。

她额角沁着细汗,腰间的青玉簪子泛着温润的光:“他体内的命运之力在松动!“她转头看向罗姑娘,眼里闪着光,“阿罗,你那木牌上的朱砂,混了陈阿婆的血?“

罗姑娘点头。

她想起昨夜陈阿婆听说要抓邪修时,二话不说划破掌心:“我这把老骨头的血,要是能让那孩子醒醒,比喝参汤还管用。“

“轰——“

赵师姐的阵眼突然爆发出白光。

那团灰蒙蒙的气被抽离黑影体内,凝成颗鸽蛋大的灵源,泛着暖融融的金。

灵源飘到半空,“啪“地碎成星子,落进祠堂墙下的青石板缝里。

“看!“不知谁喊了一嗓子。

所有人都抬头。

原本暗红的地脉红纹突然亮如鲜血,顺着青石板往四周蔓延,像条燃烧的龙。

远处山林里的古钟正“当当“敲着晨钟,此刻却“嗡“地闷响,戛然而止,仿佛被无形的手捂住了嘴。

罗姑娘望着那邪修。

他此刻正捧着陈阿婆的木牌,指腹反复摩挲“盼大孙子考中秀才“的字迹,眼角的泪把木牌都洇湿了。

她突然懂了——原来最锋利的剑,从来不是斩开枷锁的刃,而是让人相信,自己值得握着那把剑。

暮色降临时,红纹仍在祠堂地下翻涌。

罗姑娘蹲在墙下,看着小豆子踮脚往木牌墙上贴新写的“想要两个糖人“。

风掀起她的衣袖,金手指在腕间轻轻跳动,像在提醒什么。

“阿罗。“项公子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手里拎着两串糖葫芦,糖壳在夕阳下闪着光,“赵师姐说地脉红纹的灵气波动,十里外都能感知。“

罗姑娘接过糖葫芦,指尖触到他掌心的薄茧。

她望着逐渐沉下的夕阳,看见山尖上飘起团黑云——不是乌云,是归墟派的飞舟,正划破暮色,朝着祠堂方向,缓缓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