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娇客 > 第一卷 第15章 如此人物,怎会千里迢迢

娇客 第一卷 第15章 如此人物,怎会千里迢迢

簡繁轉換
作者:Ms腊肠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4:21 来源:源1

第一卷第15章如此人物,怎会千里迢迢,投奔杜府而来?(第1/2页)

不久,清泉便从正院出来,看到了立于廊下的杜衡。

“公子,老太太让您一同与她用膳,还让小的同您说,小姐也在老夫人跟前。”

杜衡听了,微微点头,遂朝正院行去。

婉仪素日便爱往祖母院里跑,他本就知晓。如此正好,他便当着她的面儿,评一评今日所抄经文。

谁知还未进屋,便听得屋内婉仪撒娇道:“祖母,我一个人上女先生的课,好没意思,既然萤儿姐姐来,让她同我一齐上课多好!”

老夫人一听,心中一怔,这才让程氏抬举了苏萤,让她同婉仪一起抄经。怎么才半日的工夫,婉仪便嚷着要苏萤同她一起上课了?

她知道苏萤是个聪明孩子,尤其是那日婉仪生辰,苏萤进退得当,让她颇为喜欢。只是这孩子到底品性如何,不得而知。婉仪是个善良的孩子,若是苏萤有什么念头,借婉仪替她开口,那就不好了。

于是,老夫人佯装漫不经心地问道:“怎么好端端地提起上课的事了?是萤儿问你的,还是你一时兴起,拍脑袋想的?”

杜衡听到祖母问话中隐隐有些肃色,遂停下了脚步,未让仆妇通报。

只听得婉仪娇声道:“萤儿姐姐哪知道我有女先生?当然是我同她提的,我说既然她不擅诗文,不如同我做个伴,一齐上课。我一个人也无趣,若是她同我一道,日后还能一起做做功课不是。”

老夫人眉头一挑,又问:“她说她也想上?”

婉仪一听,随即垂头丧气道:“她说她学问不精,怕拖累了先生教课。还说,她这些时日要先帮二婶整理藏书阁。”

老夫人听后,心头一松,果然苏萤不是那种借着高枝儿往上爬的孩子,不枉自己对她的一番抬举。

“你看看人家萤儿,说话做事头头是道,不像你,想一出是一出。女先生的事,等你们把经文抄完,再议!”

杜衡听得祖母一锤定音,才示意守门的婆子通传。

“衡哥儿,你也是的,来了就进来,还让婆子通传作甚?”

祖母一见杜衡进屋,便伸手招他一旁坐下。

“听闻你刚做完一篇策文?”

杜衡点头称是。

祖母看着宝贝孙儿既懂事又用功,满眼慈爱,想着杜衡才写完文章,担心他腹内空空,遂转头问一旁伺候的仆妇:“菜都上齐了吗?”

仆妇忙答道:“刚刚摆好,请老太太,公子,小姐入座。”

杜衡与杜婉仪一左一右地搀着老夫人,上了桌。

桌上的菜色家常,唯有一道菜杜衡没怎么见过,他并未开口,因为他知道,胞妹也同样没有见过。

果然,杜婉仪上桌之后,问出了杜衡心中疑问:“祖母,这是什么菜肴,有何讲究?”

“那是你二婶送过来的,什锦炒年糕,她老家的名菜,说是用大米做的,让我尝尝鲜。来,你们也来尝尝江南的美味。”

说着便让婉仪他们动筷。

婉仪听话地夹了一片,杜衡也夹了一片。

这年糕片软糯弹牙,细嚼之后,米香四溢,味道不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15章如此人物,怎会千里迢迢,投奔杜府而来?(第2/2页)

“二婶对萤儿姐姐真好!”

婉仪尝完一片,觉得不错,又夹了些,放在碗中。

老夫人听后,哦了一声,似乎饶有兴趣。

只听婉仪道:“萤儿姐姐才来咱们府上不久,这菜肯定是二婶为她做的,怕她思乡呗!”

老夫人呵呵笑道:“你二婶就萤儿一个外甥女,疼她也是应该。就像我疼你一样!”

“好了,好了,食不言,寝不语,安心吃饭。”

杜衡一直没有说话,只安静地用膳,但是在心里,他颇为赞同胞妹的话,他也觉得他们是沾了苏萤的光,才难得吃到了二婶做的家乡菜肴,这菜味道不错,想必苏萤也会觉得好吃。

用完午膳后,祖孙三人便去了正屋。

京城的冬季,甚是寒冷,尤其是没有日头的日子。

祖母年岁大了,实是不好在外散步消食。

于是杜衡提议,不若把婉仪今日抄的经文拿出来,祖孙三人一齐站于书案前品评,当作是膳后消食之用。

谁知婉仪却撅嘴道:“要评,就连萤儿姐姐抄的一起评!”

老夫人却觉着,苏萤不在,拿她的字出来品鉴不妥当,可还未开口,便听到杜衡说道:“也好,叫人一齐都拿来。不过,品评是品评,不是比较,文无第一,没有输家。”

“这是自然!”

婉仪巴不得兄长说这话,萤儿姐姐的字她早已看过,所抄经文工整清晰,一丝不苟。只是,那并非祖母素来称道、闺中女子应习的簪花小楷。她只当萤儿姐姐笔力有限,心想若有那份经文在前作陪衬,自己这一份便不至太过失色。

可谁知,婉仪却想错了。

苏萤不仅写的一手漂亮的簪花小楷,还擅长其他书体。

考虑到对神佛的尊敬,今次她特地选了被文人誉为兼具十美的魏碑体抄写经文。

当仆妇拿着两份经文放置于书案时,杜衡不禁吸了一口气。

婉仪向来只临摹簪花小楷,加之每年杜衡都帮着祖母挑拣胞妹抄写的经文,哪怕未有署名,他一看便知哪个是婉仪所写。

而另一边的经文,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苏萤竟是用了魏碑体!

魏碑体以刚健著称,苏萤所抄经文,字字方折顿挫,棱角分明。相比于簪花小楷的娟秀,此体更添一分庄重肃穆,敬神之意,跃然纸上。

杜衡心知,但凡通篆隶者,只需看此三两行,便可断定写字之人,功力深厚,簪花小楷自是不在话下。

可想而知,婉仪生辰那日,苏萤绝不是简简单单地藏拙而已,分明是懂分寸、知进退。

他不由得心生感叹,字尚且如此,想来诗词文章自当更胜一筹。二婶家果真诗书传家,名不虚传。

只是他不免又心生疑窦,如此人物,怎会千里迢迢,只身入京,投奔杜府而来?忽而想起那日母亲欲提她来历,他却让母亲转而敲打李嬷嬷,断了话头。

此时回想,竟有些懊悔,那时若听下去,今日便不必再多费心思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