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1990我回来了 > 第25章 :水涨船高

1990我回来了 第25章 :水涨船高

簡繁轉換
作者:四季韭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9 02:34:35 来源:源1

第25章:水涨船高(第1/2页)

8月2日星期四。

一大清早六点钟,葛长立就来到了招待所将黄小川叫了起来。为了带黄小川去邮市见见世面,他今天上午专门跟单位请了半天的假。

他骑着自行车载着黄小川钻进了弄堂里,弄堂里充斥着老沪海人的生活气息。

这座城市的居民们,早早的就起床忙活了起来,难得的一天休息,洗洗涮涮是必须的,没看见弄堂的上方已经挂满了衣服,犹如联合国大楼前的万国旗。

一些老人或独坐或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聊天,独坐的老人穿着汗衫背心,下摆卷到了胸口处,露出皮肤松弛的大肚腩。听着收音机,摇着大蒲扇,再来一口茶,别提多惬意的。

妇女们聚集在水龙头边,有的在刷马桶,有的在拎着铅桶打水,还有人在洗衣服。

还有人在弄堂里引煤球炉,导致整个弄堂都被笼罩在一层薄薄的烟雾中,骑着自行车的人在狭窄的弄堂里穿行,留下一路的“铃铃铃”声。

买好了菜的老太太挽着一篮子的菜匆匆的往回走,双手还端着一只底部有几个瘪窝子的钢精锅子,锅盖上面垒着大饼油条,这是全家人的早饭。

熟识的邻居之间还相互打着招呼,什么王家姆妈、姜家阿伯、李家好婆......等等。

葛长立带黄小川来的这家生煎馒头店果然生意极佳,才六点多一点门口就排了不下二十几个人的队,而且这个队伍还在肉眼可见的加长中。

等这顿生煎馒头吃完,时间已经快到七点了。

葛长立用手帕擦了擦油汪汪的嘴之后询问着黄小川:“小川,我没吹牛吧?这家的生煎还可以吧?”

黄小川很有同感:“确实好吃,难怪这么多人来买的,这一天要卖多少生煎馒头啊?”

“不清楚,看样子一天卖个两三千个不成问题。”葛长立将手帕叠好后又装进了裤兜里。

随后拍了拍自行车坐垫道:“走吧,现在带你去卢工见见世面去。”

待两人到了局门路的卢工邮市时已是早上七点二十了,此刻市场里已经要人满为患了,一眼望去不大的市场里面挤了足足千把号人。

葛长立是这里的常客,已经有熟识的邮贩子热情的跟葛长立打起了招呼,或者有甚者还凑过来主动问道:“小葛,今天有什么好东西要出手吗?”

葛长立摆摆手:“没有,今天来随便转转的,如果遇见合适的就买一些,侬最近收到什么新货没?”

贩子嘿嘿笑道:“昨天刚收了一本邮册,里面有几张品相不错的文票,要不是侬来了,阿拉就打算自家留着了。”

葛长立来了兴趣:“那还不赶紧给阿拉看看!”

邮贩子从身后的大包里抽出一本邮册递给了葛长立,黄小川一看就知道这种集邮册肯定是某个小孩子为了零花钱偷偷从家里拿出来卖掉的,遂苦笑着摇了摇头。

葛长立翻开集邮册快速的翻看了起来,看到邮贩子所说的那几张文票后才停了下来,伸手跟邮贩子要来了放大镜与邮票镊子,这才小心翼翼的用镊子将邮票一张张的夹出来用放大镜仔细察看品相。

将几枚文邮全部看了一遍之后,葛长立开口问道:“多少钞票?”

邮贩子竖起一根手指头:“一张分。”

葛长立将邮册合起来,表情不悦道:“帮帮忙,朋友,这种票侬跟阿拉要一百块?侬当阿拉是冲头啊?”

邮贩子嬉笑着:“都是朋友,侬讲多少钱能要?”

葛长立毫不客气的伸出一个巴掌:“五十块,阿拉包圆了。”

邮贩子立即将葛长立手中的邮册拿了回去,作势要放回去,嘴里还虚张声势着:“嗷呦!这个价钱,阿拉要亏煞特,本钱都不够。”

葛长立没惯他的毛病,起身就打算带着黄小川离开去别的地方看看。

“小川我们走,再去别摊子上看看。”

黄小川心中了然,很配合的来了句:“好!”

邮贩子见没唬住葛长立,只好认栽,拦住了刚要起身的葛长立:“好啦好啦,今朝开门生意,不赚侬钞票了,五十就五十,只当开个张。”

葛长立也没打算戳破邮贩子的话,掏出钱来抽出一张浅绿色的五十元大钞递给了邮贩子:“钞票给侬,你送一只大一点的护邮袋给我。”

邮贩子接过大钞,手指熟练的在钞票上搓揉了几下后,顺手塞进了绑在腰间的腰包里。

“我给你一张可以装亚运会小全张的护邮袋。”邮贩子就在摊子上翻找了起来,找到后递给了葛长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5章:水涨船高(第2/2页)

葛长立将买下的几张文票放了进去,随意的拎在手里带着黄小川继续逛了起来。

因为黄小川斜背着一只包,而且包还是斜挂在胸前的,让不少邮贩子以为黄小川是来出货的,一路上不停有人跟他招呼着:“朋友,有什么邮票要卖吗?拿过来看看。”

黄小川一边笑着一边摇着手,示意自己不是卖邮票的。

如今的卢工邮市,主要还是露天地摊模式,邮贩子们按照市场管理部门划定的位置依次摆放着各自的摊位,有一些有实力的大邮商则租下四周的一些门脸房,里面的条件比地摊要好得多。

不过这些大邮商做的都是批量生意,小打小闹的零售他们是不屑于做的,而这些邮商手里确实有很多硬货,他们也收硬货。比如黑题词、江山一片红、蓝军邮、梅兰芳小型张等等,当然了整版的80猴也是有的。

这里是华夏南方的邮票集散地,对于一般人难得一见的80猴整版票这里很常见,只要你出得起钞票就行。

两人边看边逛,一会功夫下来葛长立出手了总共四次,花了一百多块钱买了一些邮票。其中大多都是文票,还有一部分老纪特票。

两人逛了一阵后,就找了个摆在市场里的茶摊坐下来喝点水休息一下。

坐下后葛长立还跟黄小川解释着:“我的愿望就是把建国后发行的邮票全部收集齐,目前以文票为主,力争两年内完成这一个小目标。”

黄小川听见葛长立提到了一个小目标,不由的哑然失笑,貌似前世有个大佬说过这样的话,一个小目标就代表着一个亿。

想到这里,黄小川脸上不由的浮出了笑容。

葛长立见黄小川听了他的话之后笑了,有些不明所以。还未等他问为什么时,黄小川说话了。

“老葛,你想发财吗?”

葛长立有些懵圈,这什么情况?我跟你说我的集邮计划,你跟我说想不想发财?财是这么好发的吗?

黄小川想带着好友一起参与到这次邮市大潮中去,只不过两人不合伙,各做各的,黄小川只负责将一些市场苗头和信息告知葛长立,至于如何做,全凭葛长立自己下决心。

黄小川可以告知他什么地方有饭吃,但是绝对不会喂饭给葛长立吃,以免将来两人为钱而起了龃龉,伤了这两辈子的朋友感情。

黄小川见葛长立一副不相信自己的表情,就跟他说:“老葛,前几天不是你跟我说国家允许私人买卖邮票了嘛,你看看这市场里的人。”黄小川还特意指了指市场里的景象。

“简单来说,一种东西的数量就这么多,但是想买它的人有很多,这会导致什么现象的发生?”黄小川耐心的一点点提示着葛长立。

葛长立不是笨人,答案脱口而出:“涨价呗!”

黄小川竖起了大拇指:“没错,就是涨价。”

但是葛长立还是不明白黄小川究竟是何意思?难道邮票要涨价?

见葛长立还是一副疑惑的表情,黄小川继续给他分析着:“老葛,我举个例子,80猴的发行量你知道吧?”

葛长立点了点头。

黄小川则继续说道:“八十年代时就有传闻,80猴的原计划发行量是800万枚,因雕版破损原因,实际发行量只有500多万枚。由于又是第一次发行生肖邮票,很多人都不知道会有后续的生肖票陆续发行,这就导致人们把它当做了普通邮票来看待,大量被用于寄信所用,因使用造成的损耗不计其数。这也导致80猴的存世量比实际发行量少了很多,而后因为后续生肖票的陆续发行,集邮者们才发现这是一个系列的邮票,集齐它需要十二年。”

“而80猴作为龙头票数量最少,所以价格持续上涨,刚才我跟着你后面问了多个邮贩子,现在的价格基本都在三十元上下,而它的原有面值是八分。”

说到这里,黄小川卖了关子,看着葛长立不说话,看他能不能悟到些什么。

原本葛长立就是一名资深的集邮爱好者,又是集邮协会的会员,对邮票市场的历史还是知之颇深的,再有家庭背景的加成,眼光本就不同于常人。

所以很快就想到了里面的可能性之后,惊讶的问黄小川:“你是说80猴还会涨?”

黄小川没有正面回答葛长立的问题,而是意有所指的看了看人头攒动的市场说道:“水涨船高,这人是越来越多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葛长立明白了过来。不过他非常困惑一件事,黄小川是如何看出来这一点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