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1990我回来了 > 第22章 :机会来了怎能错过

1990我回来了 第22章 :机会来了怎能错过

簡繁轉換
作者:四季韭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9 02:34:35 来源:源1

第22章:机会来了怎能错过(第1/2页)

第二天一早天没亮,黄小川带着鱼杆鱼具草帽板凳又去钓鱼了,其实就是借钓鱼的由头躲个清净。

因为昨天葛长立所说的话唤醒了一个埋藏在记忆深处的信息,黄小川要找个地方静下心来好好琢磨琢磨。

等走到了一个比昨天更远一些的地方时,东方的天空已经有些鱼肚白了,夜色也在逐渐褪去,繁星也紧跟着一一隐去。

树上的树叶还有河边的草叶子上积攒着昨夜留下的露水,这时也是蚊子最少的时候,因为翅膀上有露水,这些吸血鬼还飞不起来,不过用不了多久等太阳升起,它们就要开始活跃起来了。

黄小川跟上次一样掏出风油精将裸露在外的胳膊和腿都涂了一个遍,浓浓的风油精味可以让蚊子不敢靠近。

黄小川将鱼竿渔具扔在大树下,坐在凳子上倚靠着背后的大树,双手抱头,将手垫在树和后脑勺之间做一个缓冲。嘴里叼着一根随手从身边拔的一根狗尾巴草,眼睛看着正在慢慢变蓝的天空,黄小川的大脑却在不停的思考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华夏的邮票市场也在发生着改变。

去年,也就是1989年,国家开始允许个体工商户经营邮票还有集邮品了,这等于全面放开民间的邮票交易。

而在今年,国家从四月份开始了连续三次的存款降息,幅度之大乃建国后首次,这也意味着老百姓过去存钱吃利息的生活方式从此发生了改变。

因此一些资金成为了社会游资到处寻找新的投资方式,而华夏股市刚刚起步,既不发达也不为大多数人所知,就这样邮市成为了最好的选择。所以自1990年8月下旬开始,大量社会资金开始进入邮市建仓,导致以80猴为代表的邮票开始进入了迅速上涨的通道。

这么千载难逢的机会,黄小川肯定不会让它从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溜掉的。这关乎于自己今后能否躺平的关键时机,说实话提前知道这些信息就跟捡钱没什么区别。

现在要考虑的是本钱的问题,明天就能签订外贸代理合同了,这就意味着下周,嘉道公司预存在华夏银行账户上的保证金就要支付第一笔40%的货款了。

不过因为涉及到结汇的问题,这笔钱兑换成RMB后,多久能到法兰厂的账户上还不清楚。

就算到了法兰厂的账户里,如何让它合理合法的成为提成落进自己的口袋也是个问题,这些都需要一个过程。

这样一来时间很紧迫了,如果这笔钱不能在八月下旬之前拿到的话,就会白白错过最佳进场时机。之后再进场那就要以翻倍的成本进行建仓,那就太不划算了。

还要考虑在即将就读的大学附近租一套房子,一来可以有个自己的私人空间,二来邮票这种东西也不适合放在学校宿舍,毕竟人来人往的不方便,况且粗略的算了一下,那个数量还是很惊人的。

几大箱邮票或者邮品放在宿舍中那必定会很显眼,也不安全,唯有租一套房子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还有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资金和人身安全问题,收货建仓倒是没太大问题,反正又不会从一家拿货,分散进货是最合理的方法。

关键是到了理想价位开始出货时怎么办?黄小川的眉头紧锁。

很快他就有了对策,那就用进货的方式那样,分散出货。

还要锁定一些大户,到最后需要大量抛售时就找大户,因为只有大户才有实力吃得下大量的货。不过到时候邮市大涨自然就会将更多的社会资金吸引到邮市里来,只要自己不贪心,有的是机会将自己手里的货清光。

来个小步快跑,化整为零,化零为整战术,绝不贪多,见好就收,绝不赚取最后一两银子。

等将绝大多数问题都做好了预案之后,天色已大亮了,不远处的水稻田里已经有人开始在抛洒化肥了。

黄小川这才将鱼竿支了起来,这次连窝子都没打,纯属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似的佛系钓鱼法。

如此钓鱼怎么可能有鱼上钩,等到了中午时分黄小川看了看日头,感觉时间差不多时,收拾收拾就打算回去吃饭了。

有两个姐姐在家,做饭的活就归她们了,要不是跑出来钓鱼,黄小川用屁股想都知道一定会被抓去帮忙烧火的。外婆家里还是传统的老灶台,一般烧的都是稻草和麦秆,现在是夏天就用的是麦秆烧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2章:机会来了怎能错过(第2/2页)

这种天气烧火做饭,做饭的还能有个吊扇吹吹,烧火的可啥也没有,不但要忍受夏天的高温还要忍受炉膛里散发出来的火热,妥妥的双重打击。

等晃悠到家的时候,黄小川看见大姐曾红身上系着围裙正忙着端菜上桌,他一猜就知道今天肯定是二姐曾霞负责烧灶的。

“大姐,我回来了,你看多巧,正好赶上吃饭。”

姐妹俩分工明确,一人一天轮换着烧火做菜,今天是大姐做菜二姐烧火,那么明天就会换成二姐做菜大姐烧火了。

看见黄小川又是一条鱼没钓到的回来了,大姐曾红就明知故问的找黄小川的茬:“出去一上午了,你钓的鱼呢?”

黄小川装聋作哑只当没听见,自顾自把鱼杆鱼具放好,将草帽板凳也放回原位。走到桌前一看,不错哎!今天有炒螺蛳,而且就是前几天自己辛苦耙来的螺蛳。黄小川二话没说就下手捏了一个螺蛳嘬了起来,老实讲,大姐曾红做菜的水平是全家最好的,螺蛳做的很入味。

螺蛳这东西不能上嘴,一上嘴就会让你停不下来,当黄小川觉得一个不过瘾还想去拿第二个时,大姐曾红“啪”的一下给了黄小川的手给拍开了:“回来手都不洗就抓菜吃,要死啊你!赶紧给我洗手去。”

黄小川这才不舍的吮吸着手指头去洗手了,走之前还看了一眼挂在墙上的挂钟时间,打算洗完手顺便去后面把外婆请出来吃午饭。

当黄小川陪着外婆从里屋来到客堂间后,舅舅跟舅妈也都已经回来了,黄小川搀扶着外婆坐上朝南的位置后自己也一屁股坐在了外婆的右手边。

这倒不是黄小川不懂规矩,而是坐八仙桌是有讲究的。

现在家里一共六个人,如果按照家里的辈分来落座,外婆当然还是坐朝南的位置,舅舅舅妈照例坐在外婆的左手边,两个姐姐坐在外婆的右手边,黄小川还是老位置,一个人坐朝北的位置。

可这么一来就坐成了本地俗称的乌龟席,这是很忌讳的,所以黄小川一个人占据了原来两个姐姐坐的位置,曾红跟曾霞坐在朝北的位置,这样就破解了所谓的乌龟席。

吃饭时,黄小川觉得今天的鱼烧的不错,就多来了几筷子。

二姐曾霞就顾意问他:“这鱼好吃吧?”

黄小川吃的正美,连话都顾不上说,一边吐着鱼刺一边竖着大拇指“嗯嗯嗯”的比划着,意思就是呱呱叫。

“某些人啊!钓鱼不行,吃鱼倒是蛮在行的。”二姐曾霞看来今天的火气有点旺啊!

黄小川什么人啊,见二姐想要借题发挥,立即就用话堵二姐的嘴了:“其实我这人不怎么爱吃鱼的,不过今天这个鱼是真的好吃,一来是大姐手艺好,二来是二姐火烧的好,火大则焦,火小了烧不透,二姐烧灶的技术是这个。”黄小川又把大拇指竖起来,还伸到二姐曾霞面前晃悠了几下。

外婆还有舅舅舅妈看着黄小川耍宝一样讨好姐姐就想笑,姐弟三个打小就这么相处的,虽然在家三人会窝里斗,但是出门在外,一向是一致对外的。

小时候有个小孩仗着比黄小川大一些,总是爱欺负黄小川,有一次故意推倒了黄小川导致他腿上擦破了一大块皮,黄小川嚎啕大哭,把两个姐姐心疼的不行,找来舅妈将黄小川送到卫生所消毒包扎。

然后姐妹俩直接打上了人家门,每人拎着一把镰刀堵在那个小孩家门口一下午,吓的那个小孩后来见到黄小川就绕着走,谁让他有两个如此凶悍的姐姐护着。

所以从小三姐弟的关系就很亲,反而黄小川跟两个哥哥的关系反倒是很一般,一来两个哥哥分别大黄小川九岁跟七岁,二来黄小川打小就没跟他们一起长大,所以黄小川跟两个哥哥一直亲近不起来。

“算你识相,下次再出去钓鱼,钓不到鱼就别回来吃饭了。”二姐曾霞撂下一句狠话后才放过了黄小川。

黄小川手飞快的摆了摆手:“不去了不去了,钓鱼有什么好钓的?差点被蚊子吃了,钓不到鱼回来还没饭吃,不去了。”

随即黄小川就收到了两个姐姐的两对白眼球。

舅舅曾家华很快就吃完了,将筷子放下之后嘱咐着黄小川:“缺的材料我让财务都补齐了,明早我们早点出发,早点签了合同我早点心定。”

正在跟一盆螺蛳较劲的黄小川头也没抬回道:“知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