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替嫁嫡女:虐渣打脸不回头 > 第2章 药渣里的墨痕

替嫁嫡女:虐渣打脸不回头 第2章 药渣里的墨痕

簡繁轉換
作者:一个会飞的咸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0 14:36:22 来源:源1

第2章药渣里的墨痕(第1/2页)

那嬷嬷的声音尖锐而夸张,毫不掩饰语气中的鄙夷。

她身后的家丁们也发出一阵哄笑。

苏挽棠缓缓站起身,冷冷地看着来人。

这嬷嬷她认得,是定北侯府周家的管事嬷嬷之一,姓李,素来以刁钻闻名。

李嬷嬷上下打量着苏挽棠,像是在估量一件货物:“我们侯府世子要迎娶的,是苏家才貌双全的二小姐苏若瑶!可不是你这么个连面都不敢露的丑八怪!识相的,赶紧把侯府的婚书交出来,也省得我们世子爷费神再写休书,污了他的贵手!”

退婚……果然来了!而且,是如此的迫不及待,如此的羞辱!

苏挽棠的目光平静无波,却在掠过李嬷嬷腰间系着的一块云纹玉佩时,微微一顿。

那玉佩成色尚可,只是在边缘处,有一道极细微的裂痕,若不仔细看,根本难以察觉。

她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三年前的一个画面——庶妹苏若瑶鬼鬼祟祟地将一封信笺塞进一个相似的、有着细微裂痕的玉佩夹层中,那玉佩,正是眼前这位李嬷嬷当时戴着的!

原来,她们早就勾结在了一起,用这种方式暗中传递消息!

一股难言的腥甜从喉间泛起,苏挽棠却只是死死抿住了唇,将那翻涌的气血强压了下去。

她知道,此刻的任何辩解与愤怒,都只会招来更深的羞辱。

她不说话,李嬷嬷却以为她是默认了,脸上的得意之色更浓:“怎么?哑巴了?还是吓傻了?也是,你这种见不得光的丑东西,突然要被拉到台面上,是该吓傻!实话告诉你,今日老奴来,就是替我们世子爷传话,这门亲事,我们侯府退定了!苏若瑶小姐,我们世子爷是要定了!”

她身后的家丁们再次发出刺耳的哄笑声,仿佛苏挽棠的狼狈就是他们最大的乐趣。

火光跳跃,将苏挽棠瘦削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在冰冷的墙壁上,显得孤寂而无助。

然而,无人看见,苏挽棠垂在袖中的手,指甲已深深掐入掌心,一丝血腥味在空气中若有似无地弥漫。

她忍了三年,不差这一时!

与此同时,相府正厅。

“啪嚓!”一声脆响,一只上好的和田碧玉翡翠镯子被狠狠摔在地上,碎成了几段。

继母王氏气得浑身发抖,保养得宜的面容因愤怒而扭曲,厉声尖叫:“那个小贱人!克母妨弟还不够,现在还要连累我们整个苏府的脸面!真是个克死两任夫君的扫帚星!当初就不该让她活下来!还想当侯府世子妃?做她的春秋大梦!”

她口中的“克死两任夫君”,指的是苏挽棠出生时母亲难产而亡,以及周岁时弟弟意外夭折,这两桩事都被王氏栽赃到了苏挽棠头上,成了她“克亲”的铁证。

至于“夫君”,则是王氏故意恶毒咒骂,将这盆脏水预先泼上。

底下,苏若瑶一袭浅粉色绣海棠缠枝的襦裙,跪在柔软的锦垫上,正低头垂泪,香肩微微耸动,似是伤心欲绝。

她柔声劝道:“母亲息怒,姐姐她……姐姐她也不是故意的。许是,许是姐姐命格实在不好……”

她一边说,一边悄悄抬眼,眸中哪有半分悲伤,反而闪烁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得意与兴奋。

发间一支精巧的银凤簪微微晃动,簪尾垂下的流苏,正是前几日定北侯府老夫人私下赏赐给她的,此刻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曳,似在无声炫耀。

王氏看着苏若瑶这副“识大体”的模样,心中怒火稍霽,却仍是恨声道:“瑶儿你就是太善良!那种灾星,留着她做什么!如今侯府的人都闹上门了,这脸面往哪儿搁!”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管家领着几个粗壮的婆子押着苏挽棠走了进来。

苏挽棠依旧是那副不悲不喜的模样,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王氏一见她,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指着她骂道:“你还有脸回来!还不快滚回你的祠堂去!别在这儿碍眼!”

苏挽棠被两个婆子粗鲁地推搡着,往祠堂方向走。

路过苏若瑶身边时,她脚下似被什么绊了一下,身子一歪,眼看就要摔倒,下意识地伸手扶向离自己最近的苏若瑶。

“啊!”苏若瑶故作惊呼,却并未躲闪,任由苏挽棠的手指在自己腰间的丁香色绣并蒂莲荷包上拂过。

苏挽棠迅速稳住身形,低声道:“多谢妹妹。”

无人察觉,就在那电光火石的一瞬,苏挽棠的指尖微不可察地一弹,一小撮昨夜她从药渣中仔细收集、碾磨成极细粉末的铅笔芯灰,已悄无声息地混入了苏若瑶荷包的丝线缝隙之中。

那药渣是她这几日常喝的“安神汤”里的,带着一股独特的、不易察觉的苦涩药味,而这铅笔芯灰,正是她反击的微小伏笔。

苏若瑶只觉得腰间荷包被碰了一下,并未在意,反而

就在这时,李嬷嬷带着两个家丁也跟进了正厅,她手中拿着一卷大红婚书,往桌案上重重一甩,发出“啪”的一声巨响。

“王夫人,”李嬷嬷皮笑肉不笑地开口,“我家老夫人说了,侯府要的是苏家二小姐苏若瑶的生辰八字,与我们世子爷是天作之合。至于这位大小姐嘛……”她斜睨了一眼刚被押到门口的苏挽棠,“不过是用来充数的。三日后,世子爷自会验看。若这位大小姐不能让世子爷满意,被当场退婚,那便是你们相府欺瞒在先,届时,可就不是退了这门亲事这么简单,相府必须给侯府一个交代,好好陪个罪!”

这话无异于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相府脸上。

王氏气得脸色铁青,猛地拍案而起:“李嬷嬷!你们侯府未免欺人太甚!”

苏若瑶也适时地露出惊慌之色,泫然欲泣:“母亲,这可如何是好……”

苏挽棠却在听到“婚书”二字时,目光锐利地扫过那摊开的婚书。

当她看到婚书上落款的纳吉日期写着“丙申年腊月”时,唇角勾起一抹几不可见的冷笑。

丙申年?

苏若瑶真正的生辰八字是乙未年三月,这婚书上的年份,足足与苏若瑶的真实生辰相差了近十个月!

这要么是周明远和苏若瑶偷梁换柱时忙中出错,要么就是他们故意用的假八字来应付场面!

好一个“天作之合”!

她的目光再次平静下来,任由婆子将她押向那阴冷熟悉的族祠。

夜色渐深,族祠内只有一盏孤灯如豆,勉强驱散着些许黑暗。

苏挽棠盘膝坐在蒲团上,看似闭目养神,实则心念电转。

那药渣里的墨痕,那错漏百出的婚书,还有李嬷嬷腰间的玉佩……所有的线索在她脑中串联,一个初步的计划已然成型。

不知过了多久,祠堂外隐约传来窸窸窣窣的脚步声,极轻,似怕惊扰了什么。

苏挽棠眼睫微动,随即呼吸变得均匀悠长,仿佛已陷入沉睡。

冰冷的石板地面,并不能带走她此刻心中的一丝灼热。

猎人,已经布下了第一个小小的陷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章药渣里的墨痕(第2/2页)

夜色如墨,将相府的重重院落都笼罩在一片死寂之中。

族祠内,那豆大的灯火摇曳着,映照着苏挽棠清瘦却挺拔的背影。

她依旧盘膝而坐,呼吸绵长,仿佛早已沉入梦乡。

祠堂外,那窸窸窣窣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最终停在了门外。

片刻的寂静后,“吱呀”一声轻响,祠堂的木门被推开了一条缝。

一道纤细的人影蹑手蹑脚地溜了进来,正是王氏身边最得力的大丫鬟,春桃。

春桃今日穿了一身便于行动的暗色衣裳,手中提着一盏小巧的风灯,灯光被她刻意压低,只在脚下照出一小片昏黄。

她先是警惕地扫视了一圈,见苏挽棠“睡”得正沉,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她此来,是奉了王氏的密令,要来搜查苏挽棠这几日是否在祠堂内偷偷写了什么不该写的东西。

王氏总觉得这嫡女自从被放出祠堂后,就透着一股子邪性。

春桃将风灯放在供桌上,借着微弱的光芒,开始在祠堂内仔细翻找。

蒲团下、供桌角落、甚至连墙角的蛛网都没放过。

苏挽棠依旧“沉睡”着,只是垂在身侧的袖袍微微动了一下。

无人知晓,她的袖中藏着一小截被磨尖的铅条——这是她前几日趁着送饭丫鬟不备,从破旧窗棂的配重物上偷偷掰下来的。

此刻,她正凭借着对祠堂内每一寸地方的熟悉,以及之前白日里暗中观察到的细节,将祠堂主梁上一道不起眼的、却足以在关键时刻证明某些事情的裂纹走向,一点点、无声无息地刻在了自己的掌心。

那细微的刺痛感,让她更加清醒。

春桃翻找了半晌,一无所获,不由得有些气馁。

她不死心,又凑到苏挽棠“喝剩”的那碗“安神汤”药渣旁,用手指捻起一点,凑到灯火下细看,希望能发现什么墨迹纸屑。

“呸,什么都没有!”春桃低声啐了一口,悻悻然地准备离开。

苏挽棠依旧“昏睡”,耳朵却敏锐地捕捉着一切动静。

直到春桃的脚步声彻底消失在祠堂外,又过了一炷香的功夫,她才缓缓睁开双眼,眸中一片清明,哪里有半分睡意。

她听见祠堂外不远处,春桃压低了声音向另一人回话,那声音,正是继母王氏!

“怎么样?可有发现什么纸张墨迹?”王氏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躁。

春桃的声音透着十足的谄媚与肯定:“回夫人,奴婢里里外外都搜遍了,连她那药渣都捻开看了,什么都没有!别说纸了,连点像样的墨痕都没有!就算她真用那药渣汁写了什么,那颜色淡得跟水渍似的,根本照不出火,也留不下什么痕迹!”

“谅她也翻不出什么浪花!”王氏的声音带着一丝放松,随即又变得阴狠,“看好祠堂,别让她在出嫁前再给弄出什么幺蛾子!明日,就是她滚出苏府的日子!”

药渣汁?

照不出火?

苏挽棠唇角勾起一抹冷笑。

王氏果然是想找到她可能留下的“罪证”然后销毁。

可惜,她真正的准备,又岂是春桃这种蠢货能发现的?

又过了一个时辰,天色将明未明之际,苏挽棠算准了看守祠堂的婆子换班打盹的空隙,以“更衣”为借口,暂时离开了祠堂片刻。

她迅速回到自己那破败的、早已无人问津的小院,从床底翻出一个积满灰尘的小木匣。

匣子里,只有几件母亲的遗物,其中一方素白的手帕,是当年张妈还在时,偷偷塞给她的,让她留个念想。

苏挽棠取出那方帕子,又拿出袖中的铅条,借着窗外透进的熹微晨光,屏息凝神,在帕子的一角,小心翼翼地临摹起来。

她写的不是旁人,正是“苏若瑶”三个字。

只是这三个字,她刻意写得比寻常字体更加瘦长,笔锋转折处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滞涩与刻板——这正是三年前,王氏伪造那些“克夫克弟”谣言文书时,惯用的笔迹特征!

当年她被囚禁时,曾无意间瞥见过王氏亲手所书的一张便签,那独特的字体,早已深深刻在她脑海。

就在苏挽棠刚刚收好帕子,准备返回祠堂之际,前院正厅方向,突然传来继母王氏拔高了八度的尖叫,声音凄厉,划破了清晨的宁静:“啊——!我的天!苏若瑶的《闺训》抄本呢?!那本新抄的《闺训》哪里去了?!”

苏挽棠脚步一顿,眸光微闪。

苏若瑶的《闺训》抄本?

这可是待嫁女子在婚礼前呈给婆家,以示知书达理、恪守妇德的东西。

若是丢了,尤其是在定北侯府即将上门迎亲的节骨眼上,可不是小事。

她悄无声息地潜到正厅院墙外,透过一丛茂密的芭蕉叶,正看见苏若瑶穿着一身精致的淡粉色衣裙,正慌慌张张地将一个紫檀木妆匣往自己卧房的床底下塞。

许是太过慌乱,那妆匣的边缘,竟露出了一小截早已褪色的暗红色丝绦——苏挽棠的瞳孔骤然一缩!

那红绳,她认得!

那是祖母在她及笄那年,亲手为她系上的,后来,这妆匣连同里面的许多东西,都被王氏以各种名目“赏”给了苏若瑶!

《盐铁策》……难道就在那妆匣之中?!

苏挽棠攥紧了袖中藏着帕子的手,指节微微泛白。

她的心跳,在这一刻竟有些不受控制地加速。

相府内一时间鸡飞狗跳,王氏的怒骂声,苏若瑶故作委屈的抽泣声,下人们慌乱的脚步声,交织成一片。

“快!都给我找!掘地三尺也要把《闺训》抄本找出来!要是耽误了瑶儿的吉时,我扒了你们的皮!”王氏气急败坏的声音在院中回荡。

苏挽棠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悄然退回了祠堂。

一切,都在朝着她预想,甚至比她预想的还要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天光大亮。

相府外,隐隐传来了喜庆的鼓乐之声,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

那是定北侯府的迎亲队伍!

“咚咚锵!咚咚锵!”

唢呐声、锣鼓声,夹杂着人马的喧嚣,声势浩大地朝着相府正门涌来。

整个相府的下人都被这阵仗惊动,纷纷涌向门口看热闹,连带着祠堂这边的看守也松懈了不少。

苏挽棠端坐在蒲团上,听着那越来越近的喧嚣,缓缓睁开了双眼。

眸中寒光一闪而逝,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古井无波的沉静。

迎亲的队伍越来越近,那喧天的锣鼓几乎就在相府的门楼之外。

就在相府众人翘首以盼,准备迎接新婿之时——

“吁——!”一声骏马的嘶鸣划破长空,紧接着,一个清朗却带着十足倨傲的男子声音,如同一道惊雷,在相府正门外炸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