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替嫁嫡女:虐渣打脸不回头 > 第36章 真相大白

替嫁嫡女:虐渣打脸不回头 第36章 真相大白

簡繁轉換
作者:一个会飞的咸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0 14:36:22 来源:源1

第36章真相大白(第1/2页)

晨雾未散时,苏挽棠已立在相府正院廊下。

她垂眸望着掌心的虎符,青铜表面的云纹被体温焐得发烫,像祖母临终前攥着她的手,一下一下轻拍。

“车驾备好了。“萧承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他今日换了件月白锦袍,腰间玉坠随着动作轻晃,倒比平日多了几分清贵,却仍在袖中藏了柄短刃——苏挽棠昨日瞧见他往刀鞘里塞金疮药时,他说“防着宫里头的砖硌脚“。

她转身,见他正替她理披风系带,指节擦过她腕间未愈的血痕,动作陡然放轻:“太后最厌迟到,可咱们也不赶这一时半刻。“

苏挽棠忽然伸手覆住他手背。

他的手比她暖些,带着常年握剑的薄茧,像块温玉贴着她的掌心:“萧公子可知,我在族祠那三年,最盼的不是重见天日,是有人能替我把委屈掰开了,摊在太阳底下晒。“

萧承煜眼尾微弯,替她别好鬓边那支素银簪:“今日,太阳够大。“

宫道晨露打湿了绣鞋,苏挽棠跟着女官转过九折回廊时,已能望见慈宁宫前的鎏金铜鹤。

殿门开处,太后正倚着软枕翻《贞观政要》,见她进来,书页“啪“地合上,眼底却浮起笑意:“苏丫头,手里攥的什么宝贝?“

苏挽棠跪下行礼,将虎符呈至案前。

太后指尖抚过虎符背脊的“镇“字,眼尾细纹舒展成河:“当年老相爷平南乱时,朕亲手给他系的虎符囊。“她抬眼看向苏挽棠,“你祖母去前,可同你说什么了?“

“祖母说,苏家的底气不在牌匾上,在能护得住该护的人。“苏挽棠喉间发紧,“今日,我要护苏家的清名。“

太后击掌唤来掌事女官:“去相府传旨,着继室王氏、庶女苏若瑶即刻来慈宁宫。“女官领命退下时,她又补了句,“挑个会赶车的,莫惊着她们。“

王氏是被搀着进殿的。

她今日穿了件簇新的鸦青褙子,发间金步摇却晃得厉害,走到殿中时踉跄两步,险些栽在苏若瑶身上。

苏若瑶穿了月白襦裙,偏生往鬓边插了支红珊瑚簪,衬得脸色白里透青,见苏挽棠站在太后下首,指尖猛地掐进掌心。

“给太后娘娘请安。“王氏的声音发颤,膝盖刚要弯,太后便摆了摆手:“免了。

苏夫人可知,哀家为何召你们来?“

王氏额角沁出细汗,偷眼去瞄苏挽棠手中的虎符,喉结动了动:“许是...昨日相府走水,惊扰了圣听?“

“走水?“太后冷笑一声,“苏丫头昨日在密室寻到的,可不止虎符。“她抬下巴示意,萧承煜从袖中取出个檀木匣,“这是《盐铁策》抄本,原该在宗人府备案的东西,怎的在苏二姑娘妆匣里?“

苏若瑶猛地抬头,鬓边珊瑚簪“叮“地撞在案角。

她昨日明明把匣子塞在妆奁最底层,又压了三叠锦帕,怎会...

“还有这串珍珠璎珞。“萧承煜又取出个锦袋,“苏大姑娘族祠三年,每月例银十两,可这账上记的,是王氏夫人领了三百六十两,说是替她置冬衣。“他将珍珠倒在案上,颗颗滚成雪色的河,“冬衣呢?

倒比宫里的贡珠还金贵?“

王氏膝盖一软,“扑通“跪了满地。

她扯着苏若瑶的裙角往下拽,苏若瑶踉跄着也跪了,两人像两株被暴雨打弯的弱柳:“娘娘明鉴!

那是老夫人...老夫人临终前说,怕挽棠在族祠受冻,让我替她收着...“

“祖母临终前?“苏挽棠上前一步,袖中虎符硌得腕骨生疼,“祖母咽气前攥着我的手,说‘棠儿,别信她们的糖‘。

她床前的参汤,可是苏二姑娘亲手递的?“

苏若瑶脸色骤白,手指死死抠进青砖缝里。

那日老夫人咳得厉害,她端着参汤站在床前,王氏在她耳边说“老夫人去了,这府里才容得下咱们“——她当时只当是哄她宽心,难道...

“够了。“太后将茶盏重重一放,茶沫溅在王氏额头上,“哀家要听的不是胡搅,是实话。“

王氏突然扑过去抱住太后的凤鞋,金步摇歪在鬓角,珠串扫过地面发出刺啦声响:“娘娘饶命!

都是我鬼迷心窍,若瑶她什么都不知道...求您看在相府百年的份上,网开一面...“

苏若瑶被她拽得往前爬了两步,发间珊瑚簪掉在地上,裂成两半。

她望着碎簪,突然尖声哭起来:“母亲!

你说老夫人的病是天要绝她,说挽棠在族祠吃的是山珍海味,说虎符早被老鼠啃了...你说只要熬过这三年,侯府的聘礼就是我的...我、我只是听你的话啊!“

殿中落针可闻。

苏挽棠望着这对母女,忽然想起三年前雪夜,她缩在族祠草堆里,听见王氏隔着门说“一个克母妨弟的灾星,死在里头才干净“。

那时她攥着冻僵的手指想,等她出去,定要她们把每句恶言都吞回去。

如今,她们的眼泪混着鼻涕,把满地青砖染得斑驳。

太后缓缓起身,金丝牡丹的裙裾扫过王氏颤抖的肩头。

她望着苏挽棠,目光软了些:“你要如何?“

苏挽棠低头抚过虎符,青铜的凉意在掌心漫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6章真相大白(第2/2页)

她想起萧承煜昨日在密室里说的“我萧家养得起苏姑娘“,想起老夫人临终前的释然——有些债,该清了。

“民女只要,“她抬眼时,目光像把淬了霜的剑,“还苏家一个清白。“

王氏还想再求,却见太后已转过了身。

殿外的阳光透过纱帘洒进来,将太后的影子拉得老长,覆在她和苏若瑶身上,像道压得人喘不过气的山。

“你们所作所为...“太后的声音陡然冷下来,尾音隐在穿堂风里。

殿外,晨钟恰好听见第十响。

太后话音刚落,王氏的指甲便深深掐进了苏若瑶的手腕。

苏若瑶痛得倒抽冷气,却见两名女官已提着绣春刀逼近,玄色衣摆扫过她们发间的碎珊瑚。

“太后娘娘!老相爷的牌位还在祠堂呢!”王氏突然疯了似的扑向御案,金步摇上的珍珠串子“哗啦”散了一地,“您看在相府百年忠良的份上——”

“忠良?”太后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茶沫子溅在王氏仰起的脸上,“老相爷若泉下有知,怕要亲自来抽你这张说谎的嘴。”她抬了抬下巴,女官立刻上前扣住王氏的胳膊。

王氏的鸦青褙子被扯得歪斜,露出里面绣歪的并蒂莲,像团化不开的墨。

苏若瑶突然尖叫着去抓女官的手,珊瑚簪的断茬划破了对方的手背:“我是侯府世子的未婚夫人!你们不能——”

“侯府?”萧承煜突然开口,声音像浸了冰的玉,“周世子今早递了降职文书,说要去北疆戍边。”他垂眸看了眼自己被苏若瑶指甲刮红的手背,“许是觉得,和谋害嫡姐、私藏官策的女子订亲,辱没了侯府门楣。”

苏若瑶的尖叫声卡在喉咙里,像被人猛地掐住了脖子。

她望着萧承煜腰间的镇北将军府玉佩,终于想起前日在宫道上见过的那队玄甲卫——原来从她往老夫人参汤里多添那味朱砂时,就已经被盯上了。

“走!”女官用力一拽,王氏的银护甲刮过青砖,在地面拖出五道白痕。

苏挽棠望着她们踉跄的背影,忽然想起三年前雪夜,她缩在族祠草堆里,听见王氏隔着木门说“让这灾星在里头啃冻馍吧”。

那时她的手指冻得像胡萝卜,却在草席下刻了道痕——每过一日,就多一道。

如今草席下的刻痕早被岁月磨平,可王氏鬓边的金步摇,到底还是碎在了她眼前。

“手在抖。”萧承煜的声音从身侧传来。

苏挽棠这才发现自己的指尖正微微发颤,像是要把掌心的虎符攥出个印子来。

他解下自己的暖玉扳指,轻轻套在她指节上,“方才在殿外,你说要护苏家清名。现在,该护护自己了。”

苏挽棠抬头看他。

晨雾不知何时散了,阳光透过琉璃瓦落在他眉骨上,将眼尾的红痣染成了朱砂色。

她忽然想起昨日在密室,他举着烛火照向墙缝里的密信时,也是这样的眼神——专注得像是要把所有阴影都晒透。

“去相府吧。”她将虎符收进袖中,“该让那些缩在偏院装聋作哑的旁支,看看谁才是苏家的当家人。”

相府正厅的紫檀木桌擦得锃亮,苏挽棠的茶盏刚搁下,三老爷便捧着族谱凑了过来:“大姑娘,昨日祠堂走水,二房的账本全烧了——”

“三老爷。”苏挽棠端起茶盏,青瓷边缘映出他发颤的喉结,“昨日寅时三刻,我让萧公子调了二十名玄甲卫守在祠堂后巷。”她放下茶盏,“你说的走水,是厨房的灶火,还是二房藏在夹墙里的私盐账本?”

三老爷的汗立刻顺着下巴滴进了衣领。

萧承煜倚在门框上,漫不经心地转着腰间的玉坠:“镇北军的粮草车,上月在沧州丢了十车盐。三老爷房里的丫鬟,前日刚买了串南海珍珠。”

正厅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苏挽棠望着堂下跪了一地的旁支,忽然想起祖母临终前说的“苏家的底气,在能护得住该护的人”——如今她才明白,护人之前,得先把烂了的根须全拔干净。

暮色漫进相府时,苏挽棠站在自己的院门前。

三年前被王氏锁死的朱漆门,今日被萧承煜亲手用玄铁剑劈开,门轴发出的吱呀声,像句迟到的“欢迎”。

她推门进去,月光正落在妆台上那面青铜镜上。

镜面蒙着层薄灰,却隐约能照见她身后的影子——萧承煜抱着个锦盒,盒里是今日从密室寻回的祖母遗物:一支翡翠簪,半块虎符囊,还有张泛黄的纸,上面是祖母的字迹:“棠儿亲启:若有日见光,莫忘看星。”

窗外忽然起了风,吹得院角的老槐树沙沙作响。

苏挽棠伸手去关窗,却见树影里闪过道玄色身影——像是玄甲卫的衣料,又像是...

“怎么了?”萧承煜凑过来。

苏挽棠摇了摇头,将窗闩扣紧。

月光透过窗纸,在地上投下个模糊的影子,像朵待放的莲花,又像把未出鞘的剑。

她转身接过锦盒,翡翠簪在月光下泛着幽绿的光。

明日,该去祖祠给祖母上柱香了。

只是...

她望着窗外被风吹动的树影,总觉得今晚的风里,藏着些不一样的味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