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体育及其生存 > 010新生儿的首次体育训练

体育及其生存 010新生儿的首次体育训练

簡繁轉換
作者:崇德体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2 14:39:21 来源:源1

010新生儿的首次体育训练(第1/2页)

今天是正月十五,也是孩子出生的第十一天。初春的早晨,阳光明媚,天空遥远,大地闪烁出点点生机。

吃早餐时,每个人的心中都荡漾着美妙的歌,爷爷奶奶二老的脸上满是笑意,妻子子吃着吃着也情不自禁地哼出了小曲。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乐,每个人的动作都那么轻盈。

“三娃子,你们准备给孩子起个啥名子,”老妈突然说道,“不管你们叫啥,我就叫他——喜喜。”

“喜喜,”平时言语不多的老爹紧随了一声,说道:“喜喜这个名字好,就叫喜喜!”

“孩子这么小,还没到起名子的时候。”我说道。

“哇哇哇,哇哇哇。”

前屋传来孩子的哭声,我们一家人好像听到了冲锋号角,赶忙起身奔了过去。

“你看娃娃的胳膊!你看娃娃的胳膊!”妻子第一个到孩子身边,这次她不是赶紧抱孩子,而是指着他,说道:“你们看娃娃自己把胳膊拿出来了,他挥动的多好啊!”

确实,孩子的双手好像在自己的“哇哇哇”打拍子,自己给自己当起了指挥员。

这是孩子第一次从裹他的襁褓中挣脱双手,强劲的啼哭声与有力的挥双手好似宣告他已具有了某种本领。

这次也出奇,老妈也没有火似火燎地抱孩子,她稀罕地打量着小男孙,说:“以前满月后娃娃的胳膊才敢让拿出来。”

我认真地说:“那些都是老黄历了,现在科学以证明一些老习惯是不对的。”

此时,妻子抱起孩子轻轻呀语了几声,他就不哭了,然后大口吸吮起妈妈的乳汁。

看着老妈脸上显露的满意之色,忽地一下,哥白尼、布鲁诺的画面在我脑海中闪现出来,这些因科学见解被老习惯杀害的科学家,说明旧习惯的力量有多么强大!那怕是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习惯,突破一下也是阻力重重,必须有符合心意的结果,你才有可能向前走出一小步,眼前老妈的案例就是最好的证明。

实际上,工作也是如此。

1985年,因打篮球好而受到学校校长们的赏识,使我放弃了机电专业,改行来到吉兰太盐场职工子弟中学担当体育教师。由于王校长及一众各科老一代教师,是毛爷爷时代成长起来的,他们与我对体育的认识高度一致,既良好的校园体育能让优等生更优,中等生能向上靠一步,差等生也会变得好管理。

因此,赫尔巴特统觉思想启迪的“核心系统教学法”,很快得到同仁们的支持,并将体育课、课外活动、每周星期二、星期四班级体育联赛、课余体育运动队训练打造成一个系统,不到十年校园满是打球踢球的学生,同时涌现出全盟冠军、全区冠军等,文武双全的学生比比皆。

但当下,新任的李副校长却认为,如果将搞体育的时间用在学习上,高考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但老校长们丝毫不为那种想法所动,依旧强力支持校园体育工作。

“你愣啥呢,后面的早饭都凉了。”妻子给孩子喂完奶说道。

发育优良的新生儿,只要吃饱肚子了,他就是幸福的睡觉。

“等到下午孩子睡醒了,我要对他进行第一次正规训练。”回到餐桌我说道。

“可笑死了,对这么小的娃娃搞训练,”妻子说道,“训练是那些中学生为打比赛才做的事!”

“这说明你对体育训练在认知有很大的误区,体育训练分兴趣培养、关节训练、基本动作、专业能力、比赛技能五个层次,”我说道,“像我现在时常代表场里外出进行篮球比赛就是第五层次。”

“打篮球,谁们个子大,谁们有劲,谁们就厉害,谁们就赢。”一提到篮球,一向不多说话的老爹,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他说:“篮球比赛也没你说的那么复杂,两边的人跑跑篮,活动一下,然后比赛就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010新生儿的首次体育训练(第2/2页)

……

确实,老爹说的也没错。

老爹从不打篮球,但他们一众人,有在球场边为比赛指点江山的习惯。过去,这群人被称之为忠实的观众,现在叫球迷。

“你这个死老汉,一说篮球你就没完没了,一说干点家务事,你就一点声音都没了。”老妈催促地说道,“饭都堵不住你的嘴,赶快吃,都凉了。”

人对自己有兴趣的事,他才会刨根问底终身发展,这是人世间的铁律。

“老爸,你说的也对,”在老妈收拾餐桌时,我又说道:“不过,您说的那种打蓝球最容易受伤,不是被自己弄伤,就是被别人弄伤,这就是训练不系统的结果。”

“那倒也是,”老爹说道,“手指脚腕常有伤着的。”

“快快快,你们父子俩到后屋说去,不要耽误我干活。”老妈再次催促道。

语言意向是意识统一的前提。有了这些日子的铺垫,家里人对我掰弄孩子以有放心之意,这对下午孩子开展他人生的第一堂训练课,也水到渠成了。

下午,5点多点孩子准时醒了,我也开始推进自己的计划。

第一,我首先掰弄了2组小家伙的手指和脚指算是准备活动,既掰手指20次×2组,掰脚指20×2组。

第二,我有意把新生儿的身体翻弄过来趴在床上,主动加入足够的俯卧时间来加强抬头训练,这一点极为重要。我拿着秒表,当把孩子翻过来趴下时开表计时,1秒、2秒、3秒……30秒,时间到。

在这30秒的时间里,孩子平趴在床上,听着家人们的鼓励声,反复尝试做抬头动作。但这对他来讲,挑战实在是太大了,当时间到翻过身来的那一刻,小家伙累的满脸通红。

“看把娃娃累成什么样了!”老妈抢先说道,“三娃子,不能再这样了,娃娃就跟挣命一样!”

“没事,你们先哄着他玩,”我说道,“过5分钟再做一次就行了。”

家人们一脸不愿意,但孩子仰过来一会儿脸就不红了,两手又挥动着玩起来。

“休息5分钟。”我说道。

随着我手中秒表“嘟”的一声,家人们也没说什么,就这样默认同意了。5分钟后,我又重复了前面的练习,这次孩子的动作意愿明显比第一次强一些。

“这种练习你还拿着秒表!”妻子边给孩子喂奶,边说:“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

“一点也不!”我说道,“孩子趴下努力做俯卧抬头动作,能帮婴儿发展小脑功能、头部控制力和全身力量,主要是刺激大脑额叶发育为满月后发展观察力做准备。但俯卧最好能保持2分钟,进行3——4组,每组间歇5分钟。”

说话间我走到书架前,从上面拿下我常看的奥斯特朗与罗道尔编著的《运动生理学》文献集,说道:“这本1977年版科学实证,明确告诉我们个人负荷所能达到的最高摄氧量的时间为2-6分钟,在此时间内身体细胞内的微循环,才能充分与氧融合(Astrad,1952;Taylor等,1955;Mitchell等,1958;Astrand和Saltin,1961),或着说只有锻炼达到了那个时间要求,才会起效果。”

“看来体育真不像老爹说的那样,使劲打、使劲拼就行了,”妻子略有感触地说道,“看来我们这些非体育老师也要重新理解体育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