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体育及其生存 > 027首次注意力练习

体育及其生存 027首次注意力练习

簡繁轉換
作者:崇德体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2 14:39:21 来源:源1

027首次注意力练习(第1/2页)

欢乐总是会感染的。

孩子的健康发展更是如此,活泼所引起的愉悦,总会时时挂在全家每个人的脸上。如今,姑姑、姨姨、姐姐、老爹等一众家人正陆续地加入到,逗孩子玩耍的阵营。原本昨天要进行的注意力训练,只能推到星期三进行了。

中午,下班回到家中,我看到老爹老妈在厨房做饭,就转身进了前屋。看到妻子,她正用欢快的神情,清晰的思维,熟练的手法,逗着孩子的四肢玩耍。

“这样玩耍是不对的!”我说。

“扯淡,你这样玩耍就是对的,我这样玩耍就是不对的,”妻子没好气地说道,“你爸是嫉妒咱俩了,我们玩的比他好。”

“这样的玩耍,若在新生儿期是对的(出生前四周)。但对一个月后的孩子就有待商榷,”我说道,“现在时间紧,我不与你说了,我地赶快给喜喜做一下注意力训练。”

今天天气超棒。我先把窗子打开一道缝以加大空气流通。然后,从床上抱起孩子将他仰卧放到沙发上,这样既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也进一步靠近真实的自然环境。

第一项训练,是教孩子抓住你的手指,3秒×3组(左右手各3次)间歇不超25秒。

我把手放到离孩子约50/60厘米处。“喜喜这是爸爸的手指,”待孩子的眼神集中到我的手指上,说:“请你用手抓住爸爸的手指,”紧接着我用另一支手,掰开他的手握住我的手指,说:“1秒、2秒、3秒,时间到。”

第二项训练,是教孩子把自己的手弄到面前停下,3秒×3组(左右手各3次)间歇不超25秒。

“喜喜这是你的手,”待孩子的眼神集中到自己的手上,我说:“请你把手放到前面不要动。”这样,我用手拖着他的手到前面停住,说:“1秒、2秒、3秒,时间到。”

“你这是丢人丢到家了,”妻子说道,“这6/7分钟全是你在做、你在说,孩子根本不会做,他这么小,脑子根本没那个反应,尽是瞎浪费时间。”

“咋是瞎浪费时间!”我说道,“这些天来,他看气球、手指和人脸的速度是不是快了?”

“是的。”妻子说。

“那些就是感觉神经在起作用,”我说道,“现在孩子进入知觉神经发育阶段,也就是想让他做出抓气球、抓手指和抓人脸的动作,这比‘看’要难得多。”

我停了停,进一步解释说:“这好比,你在公路上看到前方车辆亮起了刹车灯,此时就是你的大脑接受到了‘感觉’信号;如果你同步做出了减速操作,说明你的大脑具有良好的‘知觉组织’功能,也就是对危险有良好的预判;如果面对紧急情况你凭经验一一化解,说明你的大脑在开车方面对‘辨认与识别’有很高的智能。反之,说明你的感觉——知觉——操作这一神经系统功能不好。孩子一个月时,开始进入‘知觉’神经发育新阶段,所以必须要有新训练手段的融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027首次注意力练习(第2/2页)

“前天你给我解释,我好像听明白了,其实心里还是犯嘀咕,这下彻底明白了!”妻子说道,“那今天下午5点你继续训练孩子。”

“不了,这种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训练会引发大脑深度疲劳,”我说道,“即使我们现在训练的运动员,每周最多1——2次,每次不超过40分钟。”

此时,老妈做好了饭菜,正准备向前屋端。

“今天在后屋吃饭,我把喜喜也抱过去,让他适应新环境。”我说。

“喜喜太小,决不能惊到。”老妈坚定地说。

“那就下周开始,抱到各屋转转。”我看老妈说的决绝就随口付了一句。

我们把饭菜放在茶几上,屁股在沙发上跨了个边儿,边吃边看孩子。儿子侧着头向我们这边张望,四肢摆动,大有得意洋洋之感。

吃着吃着,“哇哇哇”孩子向我们提出了抗议。

“喜喜瞌睡了。”妻子说者起身把孩子抱到床上,给他喂起了奶,一小会儿就睡着了。

妻子回到沙发上继续吃饭。随后,她说:“你刚才说,我们那样逗喜喜玩耍是不对的,为什么?请解释一下!”

“不是不对,只是有些地方需要改进那么一点点。”我说。

“怎么改进?”妻子说。

“你们逗孩子四肢玩还属感觉动作,但他在新生儿期已有了较好的感觉力。喜喜现在一个月大了,他到了知觉周围景物和声音的发展阶段,他的眼睛能看到离自己面部0.4——0.7米的物体,”我说道,“此时孩子更愿意用听声音来辨别不同的人脸,更愿意辨别有明显对比的图案,使之产生想抓这些东西的想法与举动。”

“这些‘想法与举动’就是你这两天反反复复说的知觉。”妻子说,

“对。父母要创造性地多帮孩子做此类事情。如果一切正常,再过三、四周孩子紧握的手指,就有自我松动去抓东西的觉知了。”我说。

“不就是逗孩子玩时多加点道具吗,这么简单的事让你说的超级复杂,”妻子说道,“以后逗孩子玩,肯定会道具多多。”

“但用道具逗孩子玩时,距离不能太近。”我说。

“为什么?”妻子问。

“孩子长时间盯着物体看,有可能引发双眼被迫向内斜视,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对眼。”我说。

“知道了!看把你说的严重的!”妻子说。

妻子话锋转变之快让我付之一笑。因为,在我推进“核心项目教学法”的这些年中,此类人、此类事,真是见得太多了!

此时,如果你心中的美好,都是由先验经验积累起来的,你最好来个百口莫辩、耐心执行心中的每分光与每分热,直至取得可赞的成果才能自救。

这个过程,肯定是扣人心弦、一波三折的,无论当下还是未来,一切都需要用耐心去一点点的开辟美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