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体育及其生存 > 017节奏认同

体育及其生存 017节奏认同

簡繁轉換
作者:崇德体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2 14:39:21 来源:源1

017节奏认同(第1/2页)

节奏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自然四季不偏不倚保持着自己的节奏,昼与夜、上与下、寒与暑、来与去,让一切美好恰逢其时。但不正确的节奏也会让生命凋零。

“老公把你们训练队的训练计划拿来我看看。”听着妻子的话,我到后屋拿来计划递给了妻子,她看了看,说:“这三道曲线是啥?”

“是本周每天训练量、训练强度、训练心率这些指标节奏的控制。”我说。

“一周的内容在一张图表上,上面写着做什么,下面是三道曲线,”妻子振振有词地说道,“写得不多但一看就明白。”

“大道至简,科学第一,”我说道,“如果不是备战今年全区运动会,我的写法更简单。”

“我发现从不早上训练,”妻子说,“以前我们上学那会儿学校运动队早上6点就训练开了。”

“工作初,我从《运动生理学》文献集上得知早上训练的危害,”我说道,“比如所有运动猝死几乎100%发生在早晨,这主要是违反了人体运动节奏造成的,所以早早与校领导做了沟通。”

“刚才听你说打篮球是种复杂的视觉以让很惊奇了!”妻子说道,“现在又把运动猝死与运动节奏说到了一起,你从体育科学角度给我说说,也让我这个历史老师进一步拓宽对节奏的认知。”

与妻子多谈话,也是转移她对产后疼痛记忆的一种策略,因此我说道:

“从以下两方面解释运动节奏,你可能有真切的感受:

第一从心肌节奏方面

在显微镜时代,心肌的横纹象骨骼肌,只是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央。心肌纤维延伸出许多分支,这些分支与邻近的纤维吻合,所以人们认为心肌纤维是合胞体。

在电子显微镜时代,科学家却得到了一个有所不同且更为清晰的心肌结构图像。心肌明显地被细胞界限划成无数的细胞区域,与心肌组织的各个分支横向交(SjostrandAndersson-Cedergren,1960)。这些细胞界限与心脏的间板相联形成间隔约10nm的波状膜。由于肌纤维被“割断”,所以心肌并不是一种真正的合胞体,而是一部超精密的组合体。我指着书上的心肌外观与心肌纤维组合两张图说。

心脏的传导系统以及在兴奋以后不应期的作用,使心脏产生了节律性的活动,从早期的胚胎形成时起,一直跳动到生命终结,从不停息。如果血压、内分泌等复杂因素出现异常,会导致心脏节律这一组合性运动节奏被打乱,使心脏节律出现紊乱而危及生命。

第二从运动节奏方面

生命在于运动。科学家对不同职业人群的尿液研究,得出儿茶酚胺的排出量(激素类),并得出早上进行有强度的运动是危险的结论。

例如,从渔民到军事学院学生的战斗课程,工作期间肾上腺素的排出量是夜间的10倍左右,去甲肾上腺素的排出量约为夜间的4倍,(l.Astrand,1973);等等。在同样紧张的情况下,儿茶酚胺的排出量有明显的个体差异(Holmboe等,1975)。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两者同时增加,可因身体用力(Euler和Hellner,1952),寒冷(LamKe等,1972),以及情绪因素的作用而显著加强(Euler,1964;Levi,1967)。同时血浆内儿茶酚胺随着肌肉用力的持续时间和紧张程度而增加(Banister和Griffiths,1972)。

到1980年代,科学家对人体24小时血压节奏也有了精确认知。研究确定,人体早晨6/10点血压最高、肾上腺素也高;此时跑步,又会助长血压、肾上腺素(过度分泌可能引发心动过速)和去甲肾上腺素(过度分泌会增加心跳速度)的继续升高;同时再加早上低温刺激这一系列组合因素,自然会增大心脏节律出现紊乱的概率,引发猝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017节奏认同(第2/2页)

实际上,受基础科学研究数据的影响,现在欧美人上午10点前不再进行有强度的训练。虽然青少年运动猝死风险相对较小,但由于早上训练会推高血压、肾上腺素等,这样自然会在集中注意力方面引发困难,这就是练体育的同学文化学业很快受到影响的原因。

生存首先需要正确节奏作保障。工作初,我建立了如下节奏模式,它从未辜负过我,学习好的同学继续保持,学业不好的同学也不再退步,这两类学生对打球踢球的积极情态,都一致的高。

我总结的24小时生存节奏如下:

子时到卯时的8小时,睡眠中胆、肝、肺提供的能量,有利于帮人恢复疲劳;

辰时到巳时的4小时间,肠与胃提供的能量有利于进行文化学习,但超时文化学习会使大脑皮质醇升高,到一定阈值影响脑效率;

午时到申时的6小时,脾、心、小肠提供的能量有利于社会实践所需的能量,缜密思维,提升逻辑;

酉时到亥时的6小时,膀胱、肾进入排泄高峰,血压、激素分泌最适于肌肉、骨骼、心脏进行体育运动,比如有氧运动持续40分钟或间歇运动2小时,胺类分泌物可消减脑皮质醇,以保证睡眠质量。但30岁后,由于血红蛋白带氧能力开始下降,要严格控制高心率跑,谨防动脉硬化、损伤心脏等,因过度运动引发的病症。

生理科学已证明,运动不足则睡眠质量不高,然后眼晴运动的运动神经和肌肉之间的通路发展会受到影响;然后涉及学习和运动技能的脑结构发展会受到影响;然后心境和情绪的经验整合会出现障碍;然后大脑左右的平衡无法恢复;然后小脑与大脑皮质工作机质紊乱;然后人在精神方面会出问题。

如果直觉是正确的,那么我所总结的24小时节奏模式就是健康发展的命脉,正如体育训练所造成的疲劳,若得不到及时恢则会产生不可逆的积累,当疲劳达到一定阈值拉伤便发生了。书本学习也一样,当时间达到一定量就会引发脑皮质醇的变化,脑皮质醇过高则大脑易于亢奋,情绪难控,往往一个小小的刺激就会做出过激行为。脑皮质醇过低,会淤堵身心使人失去灵气,往往一个小小的失败就会把人带入负面情绪,精神颓废,走向抑郁。

我觉悟到的24小时生存节奏,它是道与术的结合,什么时段做好什么时段的事情,人生会在不费劲中积攒成功,它让我这些年工作进行的很顺利。

因此,我很信仰它,这种来去有序、顺应四时的运动节奏,能让生命获得天地的滋养。”

“早上跑步心脏不舒服我们好多老师都有同感,”妻子说道,“不过,你也说的太科学了,让人不得不信,这些都是那些科学文献上的东西吗?”

“数据上是,但行为方面来源于实践与心得。”我说道。

“怪不得那么多的学生爱跟你打球踢球,原来你帮他们建立了与身体节奏相统一的节奏,”妻子深有感触地说道,“我对24小时保持睡眠、学业、修心、修身相和谐,这一节奏模式从心里有了认同。”

妻子的话让我异常兴奋,因为思想得到别人的认同是极不容易的,此时佛法《大乘无量寿平等觉经》的经言在我脑中爆屏:

以果为因,因果同时;

以果起修,即修既果。

以因为果,因果相离;

以因起修,即修既散。

因果失序,即入魔道;

求升反降,甚堕入泥。

它可能是对节奏的最佳言说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