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钢铁火药和施法者 > 第四十三章 围攻(十三)

钢铁火药和施法者 第四十三章 围攻(十三)

簡繁轉換
作者:尹紫电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3 02:40:51 来源:源1

第四十三章围攻(十三)(第1/2页)

[诸王堡外]

前线授课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当场实习。

所以侯德尔此刻十分后悔,梅森保民官刚才演示如何卧姿掘进的时候,他没有瞧仔细。

不仅是侯德尔,恐怕没有几个预备军官事前能想到,梅森总务长布置的作业,竟会如此刺激。

课一讲完,预备军官们直接被送上前线,现场实践所学技艺。

侯德尔所在的班级,被娃娃脸带回到他们三天前修筑的小型堡垒里。

娃娃脸给每个人发了一把工具,拍了下手,干脆利落地宣布,“开始吧。”

而个别预备军官“这种活我们也要亲自干吗?”的质疑,也被娃娃脸轻描淡写的一句“以后,不用;现在,必须”给驳斥了回去。

这个时候,预备军官才逐渐意识到,一团和气的梅森总务长,其实才是“二校第一严厉”。

因为别人的作业完不成只会被罚分,而理查德·梅森的作业搞不好会死人。

刚才总务长趴在地上拱来拱去的时候,预备军官们还觉得滑稽,甚至还有人出言不逊,嘲笑总务长像蛆。

等到学员们被赶进堑壕,真的开始迎着火枪大炮,向诸王堡的城墙掘进的时候,每个人都恨不得化身为蛆,钻进土里。

侯德尔就是其中之一。

此时此刻,侯德尔的衣服已经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后面的布料吸饱了汗水,死死黏在他的背上,令他无比难受;

前面的布料则沾满了泥浆,因为他身下的干土也已经被汗水灌成了泥;

头盔又闷又热,而且一个劲往下滑,但是侯德尔却不敢摘;

汗水流进眼睛,侯德尔也不敢擦,因为他的手上也都是泥。

侯德尔的左手边是一排装满土的柳筐,前面是一辆钉着木板的小手推车,这两个东西就是他赖以为生的掩体。

明明只要直起腰,就能呼吸到新鲜空气,可是侯德尔却连头都不敢抬,并且把头低到不能再低。

虽然他们的堑壕才刚刚开挖,距离城墙至少还有两公里,但是死亡的阴影依然笼罩在每个人头上,令人窒息。

……

早在新军的环城工事破土动工的第一天,发现大炮很难对攻城方的人员造成实际威胁之后,联省佬就立刻拿出了新策略。

他们不再在白天放炮恐吓攻城方人员,而是改为在夜间派出配备线膛枪的神射手。

后者会悄无声息地抵近新军的堑壕,潜伏下来,一直等到太阳升起、攻城方上工。

紧接着,他们扣下发射杆,带走一个倒霉的军官、士官、工头或是任何把脑袋露在堑壕外面的人,然后大摇大摆地撤回城里。

而新军的军官们心里门清:联省佬之所以不急着跑,就是为了引诱追兵进入城墙上的大炮的有效射程内。

所以巡逻骑兵即使及时赶到现场,也不敢深追。

对于联省佬的新战术,新军领导层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反复申明纪律,严禁任何人在掩体外暴露身体。

如果单看杀伤数量,联省的神射手们只给新军造成了个位数的伤亡。

但是,他们却成功干扰了新军的施工,拖慢了工事的进度,让一线的民夫和士兵风声鹤唳。

……

所以此时此刻,侯德尔也不知道在围城堑壕与城墙之间的杀戮地带里,有没有一个联省佬,正在瞄准自己。

他只能贴着地、靠着筐,把头低到不能再低。

不仅如此,侯德尔一边挖,还得一边检查,以确保自己掘出浅沟是笔直的。

因为在他走进甬道的时候,娃娃脸笑眯眯地在他的背后提醒:

“当心,不要走偏,走偏会死。”

明知娃娃脸是在吓唬自己,但侯德尔还是不由得提起十二分精神。

联省佬布置在城墙和堡垒上的火炮,具备交叉射击的能力。

因此,向城墙推进的堑壕,不能直来直去,必须反复弯折着向前——这一点,侯德尔在围攻枫叶堡的时候就已经学到。

只不过,枫叶堡里仅有几百个士气低落的残兵;枫叶堡的墙头,也没有联省佬的大炮。

人人都知道枫叶堡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所以那个时候,侯德尔既不怕,也不急,就像是在玩游戏。

可这次不一样,这次是来真的。

联省佬的大炮准得惊人,隔着两公里远,也能打个差不离。

可想而知,越往前推进,联省佬的炮弹就越有可能直接打进堑壕里。

所以保民官阁下给每一条向前推进的堑壕,都单独测定了角度。

作为所在“掘进小组”的尖兵,侯德尔的责任,就是确保堑壕不偏离保民官规划的路线。

可是这项任务实在是太难了,真的钻进泥里打过滚之后,侯德尔才明白娃娃脸口中的“不要走偏”有多难。

除了面前的小车、左手边的柳筐还有身下的泥土,他几乎什么都看不见。

明明人在地面上,侯德尔却有了一种身处矿洞之中的错觉。

他只能埋头猛挖几铲子,然后倒退一小段距离,确认没歪,再继续向前推进。

掘进小组的二号人员克劳德跟在侯德尔身后大约三米的位置,比起侯德尔只能趴在地上干活,克劳德情况稍微好一些,可以半蹲着。

克劳德的任务是把侯德尔“开凿”出的仅能供一人爬行浅沟,加深加宽至足够一个人蹲着走的程度。

克劳德后面则是小马季雅,他的任务是将堑壕继续加深加宽,直到可供弯腰行走。

他的工作环境最舒服,但是工作量最大,要铲的土最多。

这套“小组掘进”的模式,是理查德·梅森在枫叶堡围攻战之后总结经验教训得来。

枫叶堡被围攻时,攻城方的堑壕推进之神速,已经让奥尔德·费尔特目瞪口呆。

那个时候,铁峰郡军的掘进方式是一个班负责一条堑壕,一开始就将堑壕挖到足够一人行走的深度,两人一组轮换向前掘进,其他人负责扩宽加固。

但是理查德·梅森依然觉得不够快,而且十二个人在一条堑壕里干活,既施展不开,又难免有人偷懒。

所以这一次在诸王堡城下,梅森开始尝试三人小组的掘进模式。

实践表明,三人小组的效率,不比十二个人一起挖堑壕的效率低。

视察一圈下来,梅森感到很满意。

不过正在最前线埋头苦干的侯德尔可能不会这样想。

准确来说,侯德尔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想法都没有。

不仅是侯德尔,平时话特别多的克劳德,现在也没有了耍贫嘴的心思。

小马季雅就更不用说了,他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才勉强跟上前面两人。

闷热的堑壕里,只能听到三个人“呼哧呼哧”的喘气声,和铲刃插进泥土的闷响。

侯德尔已经不知道自己挖了多久,他机械地铲土、后退、再往前。

直到某一个瞬间,一股拉力从侯德尔腰腹传来,死死拽住了他。

侯德尔低头,看向自己的肚脐,发现绑在他腰上的绳子,不知道什么已经到头了,正紧绷着。

侯德尔一愣,过了一会,他回过神来,不禁喜极而泣。

“到头了!”侯德尔转身冲着克劳德大喊,“绳子到头了!”

在侯德尔进入甬道的时候,娃娃脸在他腰上绑了一根绳子。

梅森保民官仁慈地给每个小组限定了工作量,只要挖够距离,就可以换班休息。

绳子到头了,就意味着任务完成了。

克劳德和小马季雅听到侯德尔的话,也不禁流下幸福的泪水,瘫倒在堑壕里。

片刻后,泥人似的侯德尔、克劳德和小马季雅回到了出发的堡垒。

接替他们的下一组学员弯着腰、提着工具,踏入了甬道。

——

[诸王堡]

与此同时,在诸王堡城头,南方面军的军官们也在密切观察着“叛军”的新动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三章围攻(十三)(第2/2页)

詹森·科尼利斯专门把蒙泰库科利中校从玛吉特岛传唤回来,以重新评估“叛军”的攻城进度。

“我这才上岛一周,”亲眼目睹底层士兵口口相传的篱笆桩子,本来还不以为然的蒙泰库科利,鼻梁上的眼镜都险些掉到城墙下面去,他不敢相信地问,“叛军就搞出这么大的阵仗?”

科尼利斯哂笑了一下。

“准确来说,”弗利茨上前解释,“是三天,三个整天,加一个晚上。”

“三天?”蒙泰库科利瞠目结舌。

“是的,”弗利茨点头,“在飞翼雄狮旗出现之后,叛军才开始在新城外修筑围城工事……”

“玛吉特岛的情况怎么样?”科尼利斯打断了弗利茨的话,直截了当地问,“叛军有什么动作?”

“动作不少,我们在岛上修工事,他们就在河对岸修工事,跟我们隔河对峙。

“不仅白天修工事,晚上还会派人下水,往岛上送补给。

“洛德韦克中校拦截了一些,但也被溜进去了几艘小船,”蒙泰库科利指着城外的工事苦笑,“但是,和这些一比,玛吉特岛那边简直平静得出奇。”

“你怎么看?”科尼利斯若有所指地问。

蒙泰库科利沉吟片刻,又眯起眼睛,向弗利茨确认,“你是说,在‘飞翼雄狮旗’出现之后,叛军才开始修围城工事?”

“是的,”弗利茨回答,“两名侦察骑兵都报告了叛军的车队中有飞翼雄狮旗,次日,叛军开始在城外挖掘堑壕。在此之前,叛军都还完全依赖骑兵封锁诸王堡出入,所以我们侦察骑兵偶尔还能渗透出去。”

蒙泰库科利思索片刻,缓缓说道:“认为单凭骑兵就足够包围一座城市,只有帕拉图人才会如此自大。

“现在,叛军开始挖掘堑壕、修筑高墙,从动态封锁转向静态封锁,意味着他们已经意识到,对于诸王堡而言,他们的兵力也一样太少。他们的态度,开始变得务实了……”

“您难道是想说,”弗利茨试探地问,“叛军的指挥官修改了策略,打算转为长期围困?”

“改变策略?”蒙泰库科利轻哼了一声,“我倒宁愿相信,是叛军的指挥棒换了主人。”

蒙泰库科利指着像根须一样,正在从篱笆桩子向诸王堡蔓延的一道道堑壕,皱着眉头对科尼利斯说,“在塔尼里亚战争期间,维内塔陆军曾多次挖掘锯齿形堑壕迫近塔尼里亚人的堡垒。我没实地考察过维内塔人的战场,但是我怎么看,怎么感觉,就是这套玩意……”

科尼利斯略一颔首,表示赞同。

蒙泰库科利又扭头看向弗利茨,问,“叛军什么时候开始向城墙迫近的?”

弗利茨轻咳了一声,停顿了一下,尽可能平静地回答,“今天早上。”

“今天早上?!”蒙泰库科利的眼镜从鼻梁上脱落,他惊呼了一声,慌忙在地上摸索。

下一秒,眼镜被递到蒙塔库科利面前——在科尼利斯手里。

蒙泰库科利接过眼镜,冲着科尼利斯点了下头,没有废话,重新把眼镜夹在鼻梁上,趴在城头仔细观察了片刻。

“如果那些锯齿堑壕,真是叛军从今天早上才开始挖的话,”蒙泰库科利的表情越来越凝重,“那么照他们现在的进度,用不上二十天,乐观估计二十五天,他们就要挖到护城壕边上了……”

“你是不是认为,”科尼利斯不慌不忙地问,“叛军中的维内塔派系,已经正式接过了指挥权?”

蒙泰库科利又急又气,“你怎么还在惦记那个维内塔的小崽子?谁指挥又有什么关系?顶多再过一个月,叛军的大炮就要架到我们脸上,我们得想办法阻止他们!”

“谁来指挥叛军,关系着我们的成败,”科尼利斯笑着问,“雷蒙德,你真的觉得,叛军打算改为进攻新城?”

“我觉不觉得又能怎么样?”蒙泰库科利的脾气上来了,“叛军难道还能被我牵着鼻子走?”

“你呢?”科尼利斯看向弗利茨。

“飞翼雄狮旗出现之后,叛军在玛吉特岛方向确实再无大动作,”弗利茨尽可能不掺入过多主观分析,“从他们的表现来看,有可能是我们在玛吉特岛的防御太完善,使得他们放弃了继续进攻玛吉特岛的计划,转而试图在其他方向找到突破口。”

科尼利斯点了点头,语出惊人:“我和你们两个看法恰好相反,我认为,玛吉特岛越平静,叛军的主攻方向是玛吉特岛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我们必须尽快让本地部队接管新城防区,尽可能为玛吉特岛上的战斗储备兵力。”

“你确定吗?”蒙泰库科利当着弗利茨的面,毫不客气地顶了回去,“我可不确定,当叛军的大炮对准城墙的时候,格罗夫·马格努斯手下那些新兵蛋子还能坚守阵地。”

弗利茨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从他的表情也能看出,他支持炮兵中校的看法。

“新城不是一个好目标,就算攻克了新城,还有十箭河在等着,”科尼利斯神色自若地说,“我不相信,叛军的指挥官看不到这一点。”

科尼利斯看向蒙泰库科利,“你认为叛军修筑围城工事是大规模攻城的前奏,但依我看,他们之所以绕着新城修了一道墙,不是因为他们想从新城进来,而是为了防止我们从新城出去。”

“那些迫近的堑壕又如何解释?”蒙泰库科利指着从篱笆似的围城工事上,延伸出根须状堑壕问。

“很漂亮的一步棋,”科尼利斯翘起嘴角,“只要他们展示出正面攻城的意图,不管最终是否会向新城发起进攻,我们都不得不在新城方向布置更多的人手。事实上,他们的目的已经实现了。”

蒙泰库科利虽然不服气,但也找不出什么反驳的话,只能回击道,“你说的这些也都是猜测……”

“没错,”科尼利斯坦然承认,“都是猜测。

“首先,虽然目击到飞翼雄狮旗,但是我不认为维内塔派系的叛军接管了攻城,因为如果叛军是由维内塔派系主导,他们压根不会来啃诸王堡;

“所以,我不认为叛军会轻易放弃玛吉特岛上的士兵,那可是本土派叛军的精锐部队。

“更重要的是,放弃玛吉特岛不仅仅是放弃几个百人队的老兵,更是等于承认失败,将叛军的主导权拱手相让。

“本土派叛军承受不起一场败仗,所以哪怕要死很多人,他们也必须拿下玛吉特岛。

“最后,不管叛军现在由哪一派主导,我都不相信他们看不到玛吉特岛的价值。”

“所以,”科尼利斯总结道,“我认为,叛军在新城外的‘攻势’,只是佯动,他们真正的目标,还是玛吉特岛。”

“如果他们就是要打新城呢?”蒙泰库科利不服。

詹森·科尼利斯回答:“可能性很低。”

“如果他们就是要打新城呢?”蒙泰库科利不依不饶地追问,“我们有足够的兵力,跟他们打一场堑壕争夺战吗?”

“没有,”科尼利斯十分冷静,“如果他们丧失理智,不管不顾地进攻新城,某种意义上来说,反而是对我们最糟糕的情况。”

“所以,”蒙泰库科利一字一句地问,“如果,他们,就是要打新城呢?”

“那么,”科尼利斯叹了口气,露出一抹无奈的笑容,“我们就不得不想办法,打消他们这个不理智的念头。”

——

当晚,新军大营。

梅森和伍兹正在向盖萨·阿多尼斯准将汇报这几日的进展的时候,一名骑兵军官突然闯进帐篷,跟准将耳语了几句。

片刻后,一个灰头土脸的年轻人被带了进来。

一进帐篷,年轻人就嚎啕大哭:

“联省人在城内四处查抄家产,请将军为我们主持公道。我们愿为内应,助将军入城。”

[感谢书友们的收藏、阅读、订阅、推荐票、月票、打赏和评论,谢谢大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