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钢铁火药和施法者 > 第六十一章 围攻(三十一)

钢铁火药和施法者 第六十一章 围攻(三十一)

簡繁轉換
作者:尹紫电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3 02:40:51 来源:源1

第六十一章围攻(三十一)(第1/2页)

借助夜色的掩护,一艘小艇悄无声息地从上游漂了下来,没有点灯、也没有划桨,静静停泊在岸边。

黑暗中,温特斯越过河堤,走向小艇,梅森与巴特·夏陵跟在后边。

远处,北方与东北方向,各有微弱的亮光闪烁。

那是玛吉特岛上的主教堡,与新城最南端的“城堡”炮台,正在传递消息。

两座堡垒目前都在敌军手中,它们互为犄角,彼此拱卫。

城堡炮台下方的河滩上,依稀可以看到一艘驳船的残骸。

船体水线以上的部分,几乎已经被烧干净,只剩下一个焦黑的船底,了无生机地倒在泥滩上,如同一块倾颓的墓碑。

新军的七艘战船之中,还有三艘战船,遭受了同样的命运。

只不过在船员的奋力挽救下,它们没有漂到敌方的防区里,而是搁浅在己方控制的河滩上,随后被岸上的友军回收,化为了工事的一部分。

由货船改造而来的战船,在真正的战船面前,还是太弱小了。

新军的火枪打在联省人的船壳上,仅能留下一点皮肉伤。

而联省战船装备的大炮对于新军船只而言,却拥有毁灭性的威力。

就连把联省人拖入肉搏战都十分困难——新军战船的船舷太矮,只比联省战船的下层甲板高出一点,跳帮得用梯子。

更不要说联省战船上还有艉楼和艏楼。

危难关头,负责指挥新军水师的萨木金做出了惊人的决断。

他命令他所乘坐的指挥船擂响战鼓,径直冲向敌舰。

事情发生的太快,根本来不及用旗语沟通,其他六艘新军战船见指挥船朝敌舰冲了过去,也纷纷停止撤退,转头迎战。

这一下,反倒是让联省水兵乱了阵脚。他们打出数轮侧舷齐射,眼看把“叛军”的小船打得千疮百孔,却丝毫无法减缓对方的速度。

最终,联省战船的船长决定后撤,与“叛军”的小船拉开距离。

倒不是联省船长畏惧接舷战,而是因为朝他冲过来的小船的疯狂劲头,令他以为那是一艘纵火船。

联省船长的决定,给了新军水面一线生机。

因为不止是火力和吨位,论航速,新军的内河驳船同样比不过联省海军的桨帆战舰,且风向也对新军不利。

一味逃跑,只会被联省人的战舰追上来,一艘一艘地用火炮清洗甲板。

反倒是新军的小船主动迎战,打了联省人一个措手不及,迫使后者的大船退避三舍。

趁着联省战船暂时后撤的间隙,萨木金下令放弃受损严重的四艘战船,并指示另外三艘受损较小的战船退往上游。

在新军水兵的奋力抢救下,三艘受损严重的战船成功冲上十箭河西岸的沙滩,搁浅在己方的控制区内。最重要的是,船员平安撤离,连伤员也抬上了岸。

但还是有一艘船火势太大,不得不直接放弃。

这艘被放弃的船一直漂到诸王堡新城最南端的“城堡”炮台下。

或许是为了嘲弄“叛军”,联省人没有回收它,把它留在了沙滩上。

而这一切,只是开始。

由于联省“海军”首次亮相,仅凭一艘战舰,就将帕拉图人千辛万苦凑出来的内河船队重创。

所以,联省人的信心,似乎也跟着膨胀起来。

次日白天,他们又一次出动战船,拦截往岛上运送补给的新军小艇,并试图彻底摧毁搁浅在河滩上的“叛军”船只。

然而这一次,有了准备的理查德·梅森,给联省海军好好上了一课。

新军炮兵虽然在前一晚的炮战中蒙受了不小的损失,还能上阵的炮手也依然人人挂彩;

但是土墙对上木墙、长管炮对上短管炮、固定阵亡对上浮动阵位,终究还是木墙、短管炮、活动炮台先撑不住。

船壳被掏出好几个大窟窿以后,[马尔科·好运]号狼狈地退出战斗,仓皇逃往诸王堡码头。

若非这艘名为“好运”的战船确实运气不错,没有被命中水线以下的部位,说不定这艘前一晚还耀武扬威的联省战舰,第二天就得到河滩上去陪她的敌人。

从此以后,联省方面再也不敢让战船暴露在新军大炮的射程之内——至少在白天是这样。

而到了晚上,南方面军依然会派出水面部队,从玛吉特岛东侧的航道逆流而上。

有时是派载着火炮的大船,骚扰西岸的新军阵地;

有时是派装满可燃物的小船,破坏新军正在搭建的浮桥。

显然,南方面军很清楚,如果坐视新军搭建浮桥,那么玛吉特岛的彻底失守,就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即使冒着相当大的风险,南方面军也坚持出动船只,干扰新军的行动,尤其是拖慢浮桥的施工进度。

受其影响,新军的浮桥至今未能竣工。

梅森对此也非常头疼。

新军的炮台位于十箭河西岸,一定程度上可以封锁玛吉特岛西侧的河道。

但是玛吉特岛是一个江心岛,两侧都能通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一章围攻(三十一)(第2/2页)

对于另一侧的河道,架设在十箭河西岸的大炮无能为力。

梅森倒是考虑过把大炮搬到岛上去,这样就能同时封锁两个方向的水面。

但是最终,他放弃了这个想法。

一是因为把大炮搬上岛太困难,二是因为一旦把大炮搬上去,再想搬下来,比搬上去还难。

考虑到其中的风险,梅森没有贸然行动。

所以当温特斯抵达前线时,梅森正在准备第二个方案——铁索横江。

即,用一道铁链横贯河面,彻底封死航道。

如果真的能实现这个计划,那么新军就可以不受干扰地在玛吉特岛与西岸之间施工。

问题在于,打造锁链所需的铁料,只能从后方运来。

可围城部队人吃马嚼,已经给补给线带来了极大的负担,还要再运铁料,简直是强人所难。

其实,梅森也尝试过用亚麻、皮革、树皮等前线容易获取的材料制作绳索。

然而南方面军头一天晚上被麻绳弄翻了纵火船之后,第二天晚上立刻做出应对,改为先派载人的小船割断绳索,然后再出动纵火船焚烧浮桥。

所以兜兜转转,梅森最后发现,还是得用铁索。

可是铁料又运不上来。

梅森唯一能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前线就地解决粮草,腾出辎重部队的运力。

同时,也尽可能在前线就地搜集铁料。

但是新军一路急行军到诸王堡,紧接着就攻城,几乎没有在“接收”上投入多少精力。

许多西林行省的城镇,就只是换了个旗,然后一切照旧。

还有很多城镇,干脆连旗帜都没换,依然在骑墙观望。

于是梅森不得不尝试与地方市镇沟通,征收、采买补给,统筹、安排路线。

温特斯赶来诸王堡的路上,遇到了安德烈。

安德烈就跟温特斯发了好一通牢骚,抱怨这段时间,他又干回了押送辎重的“老本行”。

在温特斯看来,梅森学长其实已经陷入了一个“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死循环:

为了统治帕拉图,需要打下诸王堡;

为了打下诸王堡,需要从西林行省汲取资源;

为了能汲取资源,又需要在西林行省建立有效统治……

而对温特斯来说,比“先打诸王堡、还是先统治帕拉图”这个死循环更严重的问题,是“建立有效统治”这件事,不仅完全超出了一个前线指挥部的能力,更是逾越了一个前线指挥部该有的权限。

换而言之,梅森学长为了解决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已经把“攻城指挥部”变成了新共和国在西林行省事实上的政府。

后方的国民议会,都还没决定好如何接收各市镇,来自围城前线的传令兵,就已经在向西林行省的自治城市发号施令了。

而这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了一条“铁链子”,令温特斯不知该说什么好。

但温特斯没有要责备学长的念头,因为只是看到梅森憔悴的脸,他就知道,学长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

事实上,他认为,盖萨·阿多尼斯应该替梅森把关。

但是问题在于,盖萨·阿多尼斯压根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而这,可能是一个更大的问题。

不过再大的问题,也和理查德·梅森没什么关系,因为在梅森看来,他的使命就是解决眼前的问题。

事实上,除了“把大炮搬到岛上去”和“铁索横江”,梅森还有第三个方案:

火炮阵地前移,一直移动到被玛吉特岛一分为二的十箭河重新合二为一的位置,直接封锁玛吉特岛与诸王堡之间的航线。

只是不过实地看了一眼,温特斯就明白了,为什么这个看起来最简单、合理的方案,却被排在第三位。

因为“封锁玛吉特岛与诸王堡之间的航线”最理想的位置,上面已经有了一座炮台——“堡垒”炮台,联省人在新城最南端修筑的堡垒。

换而言之,这又变成了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要封锁航道,就得先打“堡垒”炮台;

打堡垒炮台,就要被玛吉特岛上的主教堡的侧击;

而想要打下玛吉特岛,又要先封锁航道。

一瞬间,温特斯甚至不由得开始心疼梅森学长。

另一方面,他也愈发确信,联省人不是随意选了几个位置,修了几座炮台。

很大可能,新军当前所面临的困境,正是被敌人所设计出来的。

这又不得不说到玛吉特岛上的战况。

如果将玛吉特岛与十箭河视为两处独立的战场,那么十箭河上战况的焦灼程度,与玛吉特岛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用安德烈的话来说——说到这的时候,安德烈的表情厌恶而严肃——就是“打成了一团浆糊”。

[感谢每一位书友的收藏、阅读、订阅、推荐票、月票、打赏和评论,谢谢大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