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毕业破大案,问鼎警界巅峰! > 第三十九章 向日葵少年(07)

毕业破大案,问鼎警界巅峰! 第三十九章 向日葵少年(07)

簡繁轉換
作者:榕树下的秋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4 14:42:10 来源:源1

市公安局交通指挥中心,巨大的弧形监控墙将锦忠市的交通脉络切割成数十个动态画面。

空气里弥漫着电子设备低沉的嗡鸣,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的沉寂。

在与交警支队的领导沟通后,林涵宇才明白为何王浩和李强两名失踪者如同人间蒸发——他们的踪迹在锦忠市火车站彻底中断。

火车站,尤其是其地下通道,堪称监控的“黑洞”。

这里人潮汹涌,摩肩接踵,日均客流量巨大。

而两人最后消失的地下通道内部,更是店铺林立,人流混杂——顾客、经营者、送货员川流不息,构成了一张难以穿透的人网。

通道内的监控探头数量有限,角度受限,捕捉到的画面往往只是攒动的人头,要在其中精准识别两张毫无特殊标记的面孔,无异于大海捞针。

更棘手的是,地下通道拥有八个不同方向的出口,每一个都通向不同的区域,排查范围如同几何级数般扩大。

“难度非常大,”领导坦言,“靠人力逐一排查八个出口的监控,在密集人流中寻找两个普通样貌的年轻人,耗时耗力,效率极低。”

时间紧迫,会带来更多的变数,不容有失。

林涵宇站在巨幅屏幕前,太阳穴隐隐鼓胀。

他清楚,这将是迄今为止对他超忆能力的最大考验,容不得半分闪失。

“领导,”林涵宇转向身边的支队负责人,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能否将火车站地下通道八个出口的监控画面同时调出?从他们进入通道的时间点——十点十五分二十四秒开始,以四倍速同步播放。”他略微修正了倍速,使之更符合人眼捕捉极限。

“四倍速?同时看八个画面?”领导眼中闪过一丝疑虑,“这……能看清吗?信息量太大,常人根本难以处理。”

“时间不等人,”林涵宇解释道,“四倍速是目前效率和准确性的平衡点。为求稳妥,可以再安排八位同志,每人负责盯守一个出口画面,同步筛查。我负责全局比对和关键点捕捉。”他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

领导犹豫了一下,大家都知道时间紧张,原本所有的查看都集中在对郑毅所坐车辆进入国道之后的排查。

但之前的面包车已经确定是套牌车,车辆信息追查不到。

之后换没换车或者牌照,都是未知。但总算是有个方向。

可林涵宇一来,却要改变思路从人群中寻找两个没有特殊特征的人,这难度更大。

可是林涵宇是韩局亲自打招呼安排过来的,不好拒绝,而且当下确实排查进度有限。

“好!”他果断下令,“按林警官的方案执行!技术组,立刻调取八个出口十点十五分二十四秒同步画面!行动组,抽调八名观察员就位!”

命令迅速执行。

巨大的监控墙被分割为九块区域:八块显示着不同出口的实时回放,一块则固定显示着三名失踪者的照片和关键信息。

八名训练有素的交警观察员迅速就位,目光锐利地锁定各自负责的屏幕。

林涵宇站在指挥席中央,脑海中清晰烙印着王浩和李强离家时的衣着特征:王浩的深蓝色条纹T恤、卡其色工装裤;李强的亮黄色运动外套、灰色运动裤。

更关键的是,他脑海中反复“回放”着两人进入地下通道前在地面广场行走的那几分钟影像——他们的步态节奏、肩膀晃动的微小习惯、整体的身形轮廓,这些动态特征远比静态照片更具辨识度。

“同志们,”支队领导沉声做最后动员,“目标就在这片人海里,时间紧迫,务必打起十二分精神!开始!”

一声令下,八个监控画面瞬间启动,以四倍速流淌起来。

屏幕上的影像立刻变得模糊,人影拖曳着残影,如同快放的无声电影。

普通人在这种速度下,连分辨单个行人的轮廓都异常困难。

指挥中心陷入了紧张的寂静,只剩下设备运行的嗡鸣和众人压抑的呼吸声。

八名观察员全神贯注,眼睛紧贴屏幕,不时眨动以缓解酸涩,甚至有人下意识地揉着眼眶。

海量信息的高速冲刷,对专注力是巨大的消耗。

林涵宇却像一尊凝固的雕像,唯有眼珠在高速而精准地移动,如同精密的雷达扫描仪,同时接收、处理着八个画面奔涌而来的信息流。

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太阳穴的鼓胀感愈发强烈,如同有根细针在颅内搅动。

他强忍着不适,呼吸刻意保持着平稳,只有搭在操作台边缘的手指,偶尔会无意识地蜷曲一下,仿佛在同步记录着某个关键节点。

时间在无声的较量中流逝:十点十五分…十点半…十一点…

空气仿佛凝固了。

“停!”

林涵宇的声音不大,却像惊雷般在寂静的指挥中心炸响。

操作员瞬间按下暂停键。画面定格在上午十一点零七分三十五秒。

“4号出口画面,倒回十五秒,切换正常速度播放。”林涵宇的指令清晰、简洁。

操作员立刻照办。巨大的屏幕中央,4号出口的画面被单独放大,时间回滚到十一点零七分二十秒,以正常速度开始播放。

画面中,人流如织,缓慢地从通道口涌出。

“停!”林涵宇再次发声,几步走到主屏幕前,指向画面边缘两个刚刚走出通道、正在四下张望的身影。在周围拥挤的人群中,他们肩头以下的位置几乎都被完全遮挡。

“是他们?”支队领导凑近,眉头紧锁。画面质量有限,距离又远,只能勉强看出大致轮廓。“需要技术增强确认吗?”

林涵宇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对操作员说:“继续正常播放五秒,再倒回原处。”

画面依言流畅地播放了几秒,又精确地倒回。

“确认是王浩和李强。”林涵宇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判断依据不是面部,是步态。两人行走时,左右肩都有一个细微却一致的、不自觉的轻微晃动节奏。这种习惯性动作,与他们平时热爱运动形成的身体记忆高度吻合,在之前的广场行走画面中就有体现。”

步态分析?!

指挥中心内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愣住了,目光齐刷刷看向屏幕,又看向林涵宇。

他们还在努力对比模糊的衣着和面部轮廓,而林涵宇竟已捕捉到了如此细微、如此独特的动态特征!

操作员依言再次播放那几秒画面,众人瞪大眼睛试图寻找那所谓的“肩部晃动”,却依旧难以察觉那微乎其微的差异。

震撼归震撼,专业素养让他们迅速行动。

技术员立刻放大画面,结合已知照片仔细比对。

尽管面部依旧模糊,但衣着特征和整体身形轮廓已能清晰匹配。

“确认目标!”技术员最终报告。

目标锁定!接下来的追踪效率陡增。

多角度监控联动显示,王浩和李强并未进入候车大厅,而是在广场边缘徘徊等待。

十一点二十分三十八秒,关键一幕出现:两人走向路边一辆停靠的银灰色面包车,与车内人员短暂交谈后,迅速拉开车门钻了进去。

“查车牌!”领导立刻下令。

结果迅速反馈:“车牌是套牌!对应登记车辆为一辆红色小轿车!”

虽然又是套牌,但车辆本身已被监控牢牢锁定。

交警指挥中心的技术力量此刻展现出强大的专业能力。

银灰色面包车的轨迹清晰地被勾勒出来:它驶离火车站广场,汇入车流,驶上城市环线,一路向西北疾驰。

最终,在下午一点左右,它消失在通往城西老工业区方向的道路监控盲区——这个方向,与之前接走郑毅的白色面包车消失的方向,惊人地重合!

“城西老工业区…”林涵宇眼中精光一闪,立刻转身走向指挥中心外廊。

他掏出手机,迅速拨通宋文远的电话。

“老大,锁定方向!郑毅和王浩、李强,最后消失点高度重合,都在城西老工业区范围!”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电话那头的宋文远精神一振:“好!时机正好!物证科老高那边刚破解了希克鞋里GPS定位器的信号波段特征。我马上向韩局申请调用移动式微波信号探测仪!我们城西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