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毕业破大案,问鼎警界巅峰! > 第七十七章 血舞之痕(13)

毕业破大案,问鼎警界巅峰! 第七十七章 血舞之痕(13)

簡繁轉換
作者:榕树下的秋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4 14:42:10 来源:源1

第七十七章血舞之痕(13)(第1/2页)

面对封芷薇的沉默,林涵宇站起身,走到旁边准备好的录像机前,果断地按下了播放键。

屏幕上,瞬间出现了陈浩那张写满疲惫与挣扎的脸。清晰的声音在审讯室响起:

“她说……她怕。那年……她艺校考试没考好,准备第二年再考……”

仅仅播放了这一小段关键证词,林涵宇便“咔哒”一声按下了停止键。

画面定格在陈浩欲言又止的痛苦表情上。

因为就在陈浩的声音从录像机里传出的刹那!

原本抖如筛糠、仿佛下一秒就要晕厥的封芷薇,身体猛地僵住!所有的颤抖如同被按下了暂停键,瞬间停止!

林涵宇转身,目光如同实质般钉在封芷薇身上,声音不高,却带着雷霆万钧的力量:

“陈浩,已经把他知道的、该说的,都说出来了!你可以选择继续闭紧你的嘴,”他微微前倾身体,形成强大的压迫感,“但最终会是什么结果,你心里——应该比谁都清楚!”

当林涵宇的话音落下,封芷薇如同是承受着巨大重压下缓缓地抬起了头。

脸上那份痛苦、惊惶、虚弱的伪装如同潮水般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心悸的冰冷和平静!

眼神锐利、清明,再无半分迷茫,甚至还带着一丝对刚才自己那番表演的漠然,仿佛刚才的一切根本没有发生过。

她直视着对面的警察,嘴角甚至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带着嘲讽意味的弧度,声音清晰、稳定,再无半分颤抖,透着一种近乎冷酷的理智:

“我不想说,有问题吗?”她的目光看向面前的林涵宇,带着一丝挑衅,“法律哪一条,哪一款,规定了公民‘必须’作证?义务,不等于必须。我选择沉默,凭什么就认定我做了假证?”

“因为你引导了陈浩!”林涵宇手指一下一下的点在摄像机上,清脆的声音在审讯室里回荡,“你引导他说出了误导警方办案方向的关键谎言!这还不够构成伪证嫌疑?”

“引导?”封芷薇嗤笑一声,眼神冰冷,“我为什么要引导他?他凭什么听我的?他有脑子的!”

“因为陈浩根本没听到任何声音!”林涵宇猛然拔高声调,如同重锤砸下,“那么你!封芷薇!你是怎么‘未卜先知’,知道那仓库里发生了凶案?!难道你有透视眼?!”

“我不知道!”封芷薇眼睛轻轻闭合之间,断然否认。

“你不知道?”林涵宇步步紧逼,“那你为什么言之凿凿地告诉陈浩‘里面肯定出事了’?让他跑去报警?嗯?!”

“我猜的!”封芷薇梗着脖子。

“猜的?”林涵宇冷笑,“那你猜的依据是什么?你‘猜’之前,听到了什么样的惨叫声?男声女声?长声短声?描述出来!”

“我忘了!”封芷薇的声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

“忘了?”林涵宇穷追不舍,“那你为什么偏偏选择那个闷热欲雨、恶劣到所有工地都停工的下午,跑去那个偏僻的仓库?排练需要非得挑那天?非得挑那个鬼地方?!”

“我不知道!”封芷薇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明显的抗拒。

“一问三不知!”林涵宇猛地停下连珠炮般的追问,转身从桌上拿起一张精心准备的舞台剧照——1995年国庆汇演《血舞之痕》的剧照,上面赫然印着封芷薇的名字和角色。

“1996年艺考,凭借在《血舞之痕》中的‘出色’表现——特别是在女主角苏晚晴‘意外缺席’后,你作为第二女主角还是学员身份获得的‘高度评价’——你拿到了宝贵的20分艺术加分,考上了心仪的艺校!这样的结果是你的亲身经历,总不该‘知道’了吧?!”

“这有什么关系吗?”封芷薇像被毒针刺中,声音陡然变得尖利冰冷,“她是女一号,我是女二号,死不死都跟我的表演没有任何关系?!我只是抓住了机会,跳好了自己的舞!有问题吗?!”

“当然有关系!”林涵宇的声音陡然提高,“一个本该光芒万丈的女主角惨死!女主角的B角是老师,老师自然不会、也不屑去‘掩盖’学生的光芒!那么,作为剧中戏份仅次于女主角、同样需要精湛技艺的女二号——你!封芷薇!就成了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受益者!你顶替了苏晚晴留下的巨大光环和机会!对不对?!”

“对——!”封芷薇猛地昂起头,眼中燃烧着不甘与怨毒交织的火焰,“那是我自己努力抓住的机会!”

“所以!”林涵宇抓住她情绪爆发的瞬间,闪电般将话题拉回原点,直刺要害。

“你在仓库外,根本什么都没听到!对不对?!那你凭什么‘猜’到里面有凶案?!凭什么?!!”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封芷薇的情绪彻底失控,她歇斯底里地尖叫起来,声音一声高过一声,最后却化作崩溃般的哽咽,颓然瘫在椅子里,只剩下肩膀无助地耸动。

“不知道?!”林涵宇毫不放松,声音如同催命符咒,“那你为什么让陈浩替你撒谎?!为什么在警察找上门时,要上演一出天衣无缝的崩溃戏码?!封芷薇!你究竟在心虚什么?!你到底想拼命掩盖什么见不得光的真相?!!”

监控室内,秦正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无声地用力点头。

林涵宇这一连串的审讯,从物证(剧照、受益点)到心理(动机、谎言),再到情绪施压,环环相扣,步步紧逼,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心理攻防战!封芷薇看似坚固的心理防线,在这样精准而猛烈的攻击下,已经摇摇欲坠!

然而,秦正眼底深处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他预感到,一旦封芷薇开口,随之而来的真相,关于那个酷暑午后的仓库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其缘由之黑暗,恐怕会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十年尘封的悬案,那扇紧闭的铁门,终于被撬开了一道渗出血色的缝隙。

而封芷薇,这个曾经的报案同行者,显然已不再是单纯的知情旁观者,她正站在那缝隙之后、阴影深处,甚至……很可能就是其中的参与者之一!

林涵宇最初提出“女性深度参与”的颠覆性猜想,正在被一步步逼近的现实所印证!

审讯室内,封芷薇陷入了沉默,身体微微颤抖,眼神空洞地望着地面,似乎陷入了某种痛苦而混乱的回忆与挣扎中。

关于“声音”这个核心问题,她依然死死咬紧牙关,拒绝正面回应。

但此刻的崩溃与之前的表演截然不同,带着一种真实的绝望感。

“老秦,”监控室里,乔老微微蹙眉,低声询问身旁的秦正,“小林怎么还不把仓库外那个关键脚印的照片拿出来?这是指明她当时就在现场的铁证啊!”

秦正的目光紧紧锁定屏幕里封芷薇的状态,声音低沉:“乔老,那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我们最后的底牌之一。现在还不是时候。”

“封芷薇的心防虽然裂了,但还没彻底崩塌。”

“小林在等一个契机,一个能让她彻底绝望、放弃抵抗的节点。”

“现在拿出来,她可能反而会利用‘巧合’来狡辩。再等等,需要她心理上彻底认输的那一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十七章血舞之痕(13)(第2/2页)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而且,如果小林最初的怀疑成真……那真相的残酷程度,可能让封芷薇宁愿背上伪证的罪名,也不会开口。”

审讯虽然有所突破,但也必须要暂时中止,压迫要有张有弛,否则适得其反。

但这个阶段性的成果已经足够振奋人心——十年前的报案同行者、那个伪装成完美受害者的女人,其精心构筑的谎言堡垒已被彻底击穿!

她的刻意隐瞒和引导,其背后必然隐藏着与苏晚晴之死直接相关的、不为人知的黑暗秘密!

与此同时,另一条战线也在同步推进。

就在审讯封芷薇的同时,由物证科科长高天铭亲自带队,手持搜查令的警员已经抵达封芷薇父母家,开始了细致的搜查工作。

封芷薇的父母接到学校通知女儿“在人民医院被警察留下询问”的电话时,还处于震惊和茫然中,刑警就已经登门了。

在两位老人惊疑不定的注视下,搜查重点聚焦于封芷薇的闺房以及家中的鞋柜。

尽管希望渺茫——毕竟十年过去——但物证科的细致勘查终究带来了惊喜!

在封芷薇闺房一个存放旧物的储物箱深处,压在一堆大小不一的旧练功服下面,高天铭发现了一双被收纳的黑色女式平底皮鞋!

皮鞋因长期缺乏保养,原本光亮的皮质表面布满了干涩的皱褶,甚至出现了细微的龟裂纹。

但这双鞋的特征,与林涵宇在案情分析会上展示的、根据仓库外泥泞脚印推断出的“特制舞蹈用鞋”特征完全吻合!

37码,无鞋跟,鞋底柔软无钢条支撑结构,圆头鞋尖部位异常坚硬——这正是为了保护舞者脚趾在特殊地面练习而设计的!

而更令人心头发紧的是,就在这双鞋旁边,同一个储物箱里,竟然单独存放着一张苏晚晴的舞台照!

照片上的苏晚晴青春洋溢,舞姿优美,眼神专注,仿佛整个世界都凝聚在那一刻的旋转跳跃中。

这张照片,林涵宇曾在受害者母亲林秀云家中那个装满奖杯的玻璃柜里见过。

当这两样关键物证被火速送回刑侦支队时,林涵宇的目光首先被那张泛黄的照片牢牢吸引。

照片上那个定格在最美年华的生命,无声地诉说着逝者的璀璨与凶手的残忍。

这不仅仅是物证,更是一把插在受害者家属心口十年的刀!

尽管封芷薇仍在审讯室里负隅顽抗,但这双鞋和这张照片的出现,已让林涵宇确信无疑——封芷薇与苏晚晴的遇害,绝脱不了干系!

然而,那个在死者体内留下精斑的男性凶手,究竟是谁?

陈浩的作案时间已被当年的人证(学校同事)充分排除——案发时他一直在学校准备道具,直到接到封芷薇的电话后才离开。

十年前,警方因预设“男性作案”思维,加上封芷薇完美的伪装,完全忽视了对她个人行踪的深度追查——她当天究竟在哪里打的电话?案发时段她本人是否就在那个废弃仓库?

这些关键环节,目前仍缺乏直接有力的证据链。

“突破口在她父母那里!”秦正当机立断,给出了关键建议,“当年她伪装得那么像,住院、崩溃,身为父母不可能毫无印象。1995年7月13日那一天,必定是他们记忆里极为深刻的时间点!小林,发挥你的特长,用你那套‘痕迹印记’的方法,帮他们唤醒那天被封存的记忆细节!”

不到一个小时,封芷薇年迈的父母被请到了刑侦支队。

在安静的会客室里,林涵宇调动起这一年来为控制自身HSP(高度敏感型感知)而磨炼出的、近乎本能的“痕迹印记”能力。

他不再直接询问“那天发生了什么”,而是如同最耐心的织工,引导着两位老人从日常生活的细微痕迹中,一点点钩沉出那遥远一天的碎片:

场景重建:“阿姨,95年夏天特别闷热,记得吗?7月13号那天,封芷薇早上出门穿的是什么衣服?带舞蹈包了吗?包里东西多不多?”

这些是每天简单重复的细节,无关紧要,却能够让人想到1995年的那个夏天,拉回他们记忆的时间起点。

时间锚点:“叔叔,那天中午芷薇在家吃的饭吗?她平时中午会带饭盒,那天饭盒带走了吗?还是留在家里了?”

这些时间点可以证明封芷薇的日常行为。两年的时间不可能都记忆得起,但首先拉回了1995年7月13日,带没带饭盒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天的封芷薇有没有在家。

异常信号的提示:“那天下午,天气是不是特别差?快下雨那会儿,芷薇有没有打电话回家说要晚归或者别的?”

这些记忆能确认封芷薇给陈浩打电话的时候,是在家里还是在外?

关键记忆加重的询问:“你们接到医院通知说芷薇‘受刺激住院’时,大概是晚上几点?是谁通知的?电话里怎么说的?你们当时第一反应是什么?”

封芷薇父母的回忆中对这一段记忆的深刻,的确就如秦老所言,非常的深刻,前面的铺垫到位,他们的记忆也随之清洗完善。

通过这种聚焦于具体物品、感官记忆(闷热、暴雨将至的压迫感)、行为细节(带没带饭盒、舞蹈包的鼓胀程度)的引导方式,封芷薇父母原本模糊的记忆被逐渐激活、串联。

最终拼凑出的关键信息是:1995年7月13日一整天,封芷薇的行踪成谜!

她早上是以去临江艺苑为理由离开的家,离开家后一直没有回家,直到晚上接到医院通知,父母才知道女儿“出事”了!

当天,并没有任何人证实封芷薇出现在临江艺苑舞蹈培训学校当中。

这与陈浩的证词(封芷薇打电话让他去某地接她)完美吻合,也印证了卷宗记录的一个重大缺失——当天下午,没有任何人能证实封芷薇在临江艺苑校内!

卷宗显示:苏晚晴是中午饭点离开学校的,穿着练功服,只披了件薄外套。

正常情况下,她的舞鞋应留在更衣室柜子里,但案发后,她的柜子里只有常服,舞鞋却穿在了遇害现场的脚上!

这表明她离开时并非打算一去不返,很可能只是外出午餐。

从临江艺苑到纺织厂仓库,公交车程需一个多小时。

结合她的穿着,她极可能只是计划在学校附近解决午餐。

然而,下午苏晚晴再未出现,老师们询问学员无果,受限于当时的通讯条件,也无法及时联系。

而卷宗中,恰恰缺失了对封芷薇当天下午行踪的明确记录和调查!

这关键的时间空白和行踪谜团,在十年后,伴随着封芷薇家中搜出的舞鞋和苏晚晴的照片,以及她父母证实的“全天失踪”,终于指向了一个冰冷而清晰的焦点——封芷薇,没有人能证实在陈浩接到她之前发生过什么事!

她完全有时间,也有动机,在那个暴雨将至的午后,出现在那个吞噬了苏晚晴生命的废弃仓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