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人在砂隐,分身诸天,开局阿卡姆 > 第347章 论如何将导师培养成院士

人在砂隐,分身诸天,开局阿卡姆 第347章 论如何将导师培养成院士

簡繁轉換
作者:烤林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4 14:42:18 来源:源1

第347章论如何将导师培养成院士(第1/2页)

“异人,墨门,练炁,气运。”

看着天边升起的朝阳,修炼了大半宿的清水伸了个懒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这一次的运气还不错。

虽然不至于像漫威世界的化身那样一开局就是大富豪,大资本家,但开局也还不错,一进来还就直接自带干粮,进入了这个世界的超凡体系。

似乎除了第一次是悲催的直接在阿卡姆监狱开局,其他几次都还可以。

这次自己应该可以直接靠着墨门的传承,深度的了解异人体系的练炁术。

能传承两千多年而不被灭绝,且时至今日还能在异人界占据一定的地位,墨门即便不如天师府和武当派那样的正道魁首,也必有其出彩之处。

这方面不用自己慢慢的去找。

反倒是收集气运方面,得多几分注意。

难不成去考公?

好像也不是不行,不过摆在自己眼前的,似乎有更好的一条路子。

自己现在是刚毕业的博士,靠着孟轩的帮助,和自己本身还算杰出的成绩留校任教,再加上博士期间有担任助教,现在是十级讲师。

硕士毕业留校只能当助教,而且难度会更大,博士毕业则是直接从讲师开始做起。

助教是十一级到十三级,讲师是十级到八级,再往上的七级到五级则是副教授,从四级开始,便是正教授。

一些比较厉害的博导差不多就是三级,要是再厉害一些的二级,那就是长江、杰青这种院士预备役了。

一级自然就是院士了。

清水在博士生期间的科研成果还行,而且跟着孟轩这个行业小牛完成过国重点实验项目,加之前面已经在助教的位置上干过,所以现在是十级讲师。

老孟现在就是三级教授,刚主持完一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重点项目,大概率能入选今年的长江。

清水现在想着的就是试试看能不能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走官场,得蹉跎不少年,走科研,虽然也难免如此,但这是一个靠成果说话的地方。

清水要是现在就能把方舟反应堆给掏出来,别说院士了,诺贝尔奖都得求着他去领,甚至他就是想用自己的名字成立一个奖项都不是问题。

只不过方舟反应堆需要纳米机器人作为前置科技,而纳米机器人又需要将光刻技术升级改换为电子刻技术,这中间还是有些难度,需要时间的。

而且,这个世界的科技程度不像漫威和dc,虽然都是现代背景,也有一些黑科技,但明显都没那么黑,多半还都是将科技和异人的手段结合产生的,整体科技水平,其实就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2014年的现代社会。

不过清水手头上也不止有方舟反应堆。

冷凝核聚变这种科幻到魔幻程度的技术之下,他还有从卢瑟那薅来的强人工智能与石墨烯高能电池,有急冻人的低温技术,有康纳斯的再生血清和赵海伦的次一级的纳米机器人与再生摇篮。

不管是哪一个,都是划时代级别的科技发明,足够他吊打绝大部分的诺奖获得者。

再再次一些,也还有奥斯本集团的一大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可以搬,能让他成为多个领域的权威泰斗。

要是能将这些都搬过来,何止是一个院士就够的?

院士好歹是副部级的,走其他途径,自己可没这么大的优势。

那么自己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一步一步,以一个合理,但快速的节奏源源不断地拿出成果来。

不过现在的自己只是个十级讲师,虽然26岁的十级讲师算得上年轻有为,但可还不够资格担任学术带头人。

那么最适合自己在短时间内出成果的方式,便是论文,而且还不能是那种需要大量实验支撑,得是自己单人能搞定的论文。

这样的话,人工智能领域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而且在2014年的时代,人工智能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才刚刚拓展出来。

这条赛道也较为空白,还不是未来的那种谁都能借着已经颇具一定智能水平的ai就到处水论文的状态,适合抢占先机。

那就先用人工智能来打响名头吧,光这一项,就足够清水发一堆的顶刊了。

顺便再看看,能不能借着这个机会把老孟给推上院士的位置,那样他也能撬动更多的资源,帮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让自己更快的混上副教授,有资格去独立带项目。

老登在完成了手头上的这个项目之后,明显有放松的趋势,下午庆功宴的时候还说想休假一个月。

这能忍?

他现在都五十岁了,院士的入选平均年龄是54岁-55岁,时间不多了,不能让他去拖院士们的后腿!

这一刻,清水诞生了望师成龙的念头。

对了,除了人工智能领域,似乎还有一个更能在短时间内能得出成果,且研究成本更低的领域。

如果能把那个拿出来的话……

院士,似乎也只是时间问题。

而且还不算突兀。

想到这里,清水快速地将墨门神机上的内容翻看了一遍,交给本体和其他化身研究,自己拿出了笔记本电脑和纸笔,开始工作了起来。

word文档的第一行,在清水的敲击下,迅速地出现了一行显眼的黑体一号大字。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优化。

次日。

清晨,物理学院。

计算物理专业办公室。

孟轩神态悠闲的整理着东西,收尾着工作,准备着假期。

正打算出门之前,清水也提着装着笔记本电脑的手提包走了进来。

“老师。”

“哦,是清水啊,看你这样子,已经练出炁来了?很不错啊,一晚上就能有炁感,你这天赋比我要好啊,昨晚学习有遇到什么问题么?”

孟轩见到清水,笑呵呵的将保温杯收起道,脸上写满了高兴。

虽然已经五十岁,但显然孟轩平时保养的还不错,看上去像是一个帅大叔。

寸头,下巴有胡渣,穿着格子衫,戴着个黑框厚眼镜。

典型的理工男形象。

“没什么问题,老师,那本小册子上的练炁术我已经完全学会了,能正常的提炼调动体内的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47章论如何将导师培养成院士(第2/2页)

清水对着孟轩一翻手掌,掌心凝聚出一团炁。

孟轩推了推眼镜,盯着清水的炁看了一会,开口道:“你现在,已经能随时随地的提炼出炁,并将其运行到周身各处,还能释放出来了?”

“是的。”

“墨门神机呢?”

“读完了,但还没上手操作,本来是打算将这两篇论文初稿给您看过之后就找些东西试试的。”

孟轩愣了一下,脸上的笑容愈发浓郁。

每一个研究生进到自己的项目组里,他都会进行考察。

清水当初是取得了直博名额的,在他手下呆了五年才博士毕业。

这期间,只有一部分科研水平和人品都合格,自身思想在自己的影响下也比较符合墨家理念的研究生才会被孟轩吸纳到墨门。

他从他带博士至今已经有十年了,带硕士的年份就更多了。

毕业和在读的都算上,一共二十多个博士生,六十多个硕士生,其中学术人品让孟轩满意的有不少,这么多年下来怎么着也有一些了。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异人的,即便有专门的练炁术,能让普通人通过后天修炼成为异人,但也需要有一定的天赋。

这么多年来,孟轩除了自己之外,手底下的学生中,进入墨门并成功成为异人的,只有一个,那位现在正在某研究院里工作。

墨家虽然讲兼爱平生,内部的墨者没有根据是否是异人来进行区分地位,但这也无法改变现实。

墨门的很多手段和传承,都是要成为异人才能掌握的,也难怪孟轩这么高兴。

“嗯,很好,很好,等我休假回来,带你去一趟国家天文台,见一见你师公,我记得你工程学也学得很不错,墨门神机你得好好学,学好了说不定师公会赏你两件法器,一会我找下墨家心法的后续内容,还有非攻剑法的压缩包发你邮箱。”

孟轩拍了拍清水的肩膀,滔滔不绝地叨唠道。

“额……行,不过我来这里是有正事的。”

清水从手提包里拿出笔记本电脑。

“正事?你能练炁不是正事吗?”

孟轩全然忘记了清水刚进门时说的那两篇论文。

“是我刚完成的两篇论文,想着拿来给您看看会不会适合开题。”

清水打开笔记本电脑,放在桌子上,为孟轩展示了起来。

“什么论文不能直接用qq或者邮件发来么?”

孟轩耸了耸肩,然后眼睛挪到论文标题上。

《一种类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在随机流体环境下的特定光滑解》

这是之前清水请托尼·斯塔克帮忙解决的一个数学难题。

而且是含金量极高的一个难题。

不是?

老孟摘下了眼镜,凑近了屏幕细看。

嗯,还好,不是直接破解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如果清水真有那水平直接解决世界七大数学难题之一,那就能直接成为世界上最顶级的数学家。

再看看。

不对。

虽然没直接解决,但这近似条件下的特定解,也代表着接近那个档次的成就。

就像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上的成就一样。

坏了!

我好像差点看不懂我学生的论文了!

进度条随着鼠标滚轮转动,孟轩看得是越来越慢,直接在位置上坐了下来,甚至入迷的直接从旁边抽了一张草稿纸,时不时的演算几下,才弄明白其中的一部分描述。

每一个物理学家,都至少算半个数学家,甚至还有很多物理学家反而意外的在数学领域取得了比本职领域还杰出的成就。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也是在基于相对论的研究成果之下,用数学推算出来的。

也许他们在数学上的成就可能没有纯粹的数学家那么高,但他们每一个人都掌握着大量的高阶数学知识,精通许多数学工具,将其用于物理研究。

所以孟轩的数学水平并不差,甚至还挺厉害。

他是高能物理学家出身,在计算机领域也颇有成果,不少成果都是通过学科交汇得出的。

只是就算是他,也看得很吃力,在桌前一坐,便聚精会神的看了大半天。

这个关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问题,康纳斯和奥斯本集团的一大群科学家费了二十年都没破解出来,最后还是靠着托尼·斯塔克才解决的,难度可想而知。

哪怕是孟轩,看到最后也有些发昏,甚至还有些一知半解,连续不断地向着清水提出问题。

清水对答如流。

当初他和康纳斯问了斯塔克不短的时间,才大体搞明白,回去之后还一起验算了好几次,算是把这个问题吃透了,才敢将其应用到衰变方程中,制造再生血清。

孟轩现在问的问题,很多都是当初清水和康纳斯向斯塔克提问的。

“你什么时候在数学上有这么深的研究了?还研究起了斯托克斯方程。”

孟轩表情复杂的看着自家学生。

他自家的数学水平都没到这个地步,是怎么教出来数学这么厉害的徒弟的?

自学吗?

那他跟着自己学物理还真是屈才了,他应该去学数学才对!

这篇论文他无法确定对错,但就从论文的内容来看,把他送到数院里面,多半会被几个老头子宝贝的不得了。

“嗯,差不多吧,我大三保研了之后就将一部分精力给放到了这上面,因为感兴趣所以自学了起来,了六年的时间才做到今天的这个地步。”

清水扯了一句还算合理的解释。

虽然从大三学生就开始研究世界七大数学猜想有那么点离谱,但也不是不能理解。

很多数学家,出成果的时候都是在三四十岁的时候,甚至二十多岁就有重大成果的也不少。

二十岁到四十岁,是一个数学家最容易出成果的时间段。

因为数学是最讲究灵感的学科,在经验上的要求比物理、化学都低得多。

清水说自己了六年时间,通过自学解决,看上去倒也解释的通。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