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影视都市从四合院开始 > 第二十二章 闽宁村落地

影视都市从四合院开始 第二十二章 闽宁村落地

簡繁轉換
作者:醉倒不得了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7-15 14:44:00 来源:源1

随着陈金山的出现,闽宁村的建设步入正式的轨道。政府的动作很快,闽宁村在短短的不到一个月内就开始奠基。不同于原剧情中闽宁村在新的地方落地,本着集中力量干大事的原则,也想着利用金滩村的品牌效应,所以闽宁村直接在金滩村旁边五百米的地方落地,实际上就是闽宁村兼并了金滩村。

当初选择金滩村作为闽宁村重点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持着反对意见的。他们觉得金滩村已经脱贫了,其他地方还很困难,所以要是闽宁村在其他安置点的话,效果应该更好。

吴月娟想了一下说道:“我是这么想的,闽宁合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开一个好头尤为重要。更何况金滩村现在都成为整个吊庄办的活招牌了,只要他们能发展的好,其他地方就会跟着学习,比咱们自己推广要有用的多。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村子,一个乡镇搞得好不好,和基层干部的水平也息息相关。金滩村和玉泉营既然能办成现在这个样子,跟现在的班子有很大的关系。”

“金滩村的经济条件好,那么咱们把这里作为试点工作的话,到时候不管是开展新的扶贫项目还是其他共同工作,到时候能起到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

其实杨县令也想把试点放在金滩村,因为这里是最让他放心的地方。如果放在其他地方,万一第一个项目就搞砸了,肯定会让胡建那边的同志受到打击,要是积极性被打击的没了,以后援助行动也会有限制了。

“对对对,额也是这个想法。咱们把这个项目搞好,肯定是选择最好的地方,最得力的人手。他们村子的人现在都富裕起来了,见多识广,能力也都不错,加上你们的帮助,相信这个项目肯定能成功。”

随着杨县令跟吴月娟打成共识,闽宁村奠基仪式启动之后,陈金山留了下来。

陈金山作为对口援助的干部直接就是海吉县的副县令,不过具体的就是负责闽宁村的工作。

他没有着急第一时间就去开展帮扶项目,反而是在当地到处调研,想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得福,我发现这玉泉营的情况不是很乐观,虽然金滩村情况不错,但是其他地方还不是很好。单单是咱们这里的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都不齐全。咱们这里只有一个小学,但是学校的教师连一个年级配一个老师都做不到,更别说教学用具的稀缺了。”

“我会发动胡建的企业、学校给玉泉营的小学捐赠一批教具,还有图书。甚至发动大学生来这里当支教老师,帮助你们。脱贫脱贫,教育为本,只有把教育水平提升上去,下一代的人才不会继续贫困。”

马得福说道:“陈县令你说的太对了。俄们原来在涌泉村的时候,好多人其实都很聪明的,但是因为家里穷,根本没办法上学。再加上乡村小学条件更简陋,俄们的小学只有白老师一个人,根本照顾不过来这么多学生,所以好多人的学习就给耽误了。”

“要是咱们玉泉营的小学教学水平能上去,将来肯定有好多娃娃有出息。额现在就是可惜了安永富,你看他是一个知名作家,如果当初他自己认识字,肯定早就出名,说不定还能获得啥诺贝尔奖呢。”

“要不是他娶了水花,让水花执笔写出他自己的想法,可能他也没办法写出这么多好的故事,也就不能成为村里的带头人了。”

白老师确实是个好老师,但是他一个人肯定不能教育很多学生。尤其是乡村小学一共六个年级,他每天教育学生再多,也不能跟正常一个班级上班学到的东西多。

陈金山点点头说道:“不错,对了还有医院的问题,你们这里我看了一下,根本没有医院,就连一个小诊所都没有,你们看病的问题咋办?”

“我们这里根本没有专业的一生,一些小病小灾的话,额爸爸就能治,他是一个赤脚医生,当初自学过赤脚医生手册。至于一些急病甚至是大病,大部分都是找安永富去看,因为他也学过赤脚医生手册,这些年还读了不少医书,算得上是大医生了。再严重的病,俄们只能送到县医院,不过大部分人都没钱看病,只能等死。”

陈金山叹了口气,本来觉得金滩村还算是不错的,但是跟胡建相比,差了不少。

“得福,我不是说你爸爸的坏话,不过他是个赤脚医生,确实帮了很多人,但是他的医疗水平和正规医院的一生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所以我准备从扶贫基金里面拿出一部分钱来建设医院。”

玉泉营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黄河扬水站、医院、学校、通电等问题都需要解决。不过现在最紧要的事情确实是医院,因为整个吊庄户几千号人,现在全指着马喊水这个赤脚医生,其他的村子根本没有赤脚医生,大部分人生病全都是硬抗着,只有扛不住了才去看医生。

虽然镇上也有医院,但是距离吊庄户的村子实在是太远了,大部分人为了方便,还是来找马喊水解决。

赵舒城因为忙着管理公司的事情,很少有在家的时候,所以很多病人找不到赵舒城,只有一些确实严重的,才会在赵舒城家里等着赵舒城。

陈金山只觉得千头万绪,想了一下继续说道:“另外,咱们吊庄户的数量逐渐增多,周围的镇上、国营农场、县里都没有太多的岗位可以提供了,那么现在就需要解决新移民的工作问题。因为计划另外移民八千户,这肯定不能让他们光靠土地生活。”

“这里的戈壁滩想要种地需要筛沙石,需要建房子,没有钱根本不现实。我们胡建那边有很多的企业家,他们开班了很多工厂,每年都要为招收工人的问题发愁,需要大老远跑到云南、贵州、四川招工。”

“如果我们可以吧玉泉营的年轻人组织起来,输送到胡建去,到工厂里打工挣钱,然后他们把钱寄回来,这样家里人就有钱盖房子、开垦土地,从事其他的经营项目了!”

“胡建这边的一些工厂工资可不低,一个月能拿到手七八百元,比我的工资都要高。出去一个就能改变一家人的生活,出去几十个就能改变几十家人的生活。如果能有几百几千人,玉泉营的发展会更快一些。”

马得福没有想到那么多,只是觉得如果真的能让更多年轻人去打工,这样这里的发展会更快一切。

赵舒城并不知道他们的想法,如果知道的话一定会排斥他们这样做的。因为虽然看上去让那个这里的人出去打工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出去打工能有几年,到时候只是掌握了一些操作机器的技巧,最后还是会回到宁夏,回到玉泉营。但是因为出去打工,这里也没有适合他们的岗位,最终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只有让村民在当地能有挣钱的门路才是脱贫的最好办法,最不济也是跟赵舒城一样,让村民可以去外地开店,自己有手艺,可以活下去。

当然赵舒城也不会阻止移民打工的事情,反正等几年后,自己肯定要大干特干,到时候工厂多了,出去打工的人知道在家门口也能挣到钱,自然不会选择外出打工了。

吃午饭的时候,李水花对着赵舒城说道:“永富,今天得福来通知了,说是晚上的时候吃完饭去学校开会。”

“开会?什么事情?什么时候?”

赵舒城觉得有些奇怪,最近村子里可没什么事情,为什么要开会。难道是有什么精神需要传达?

“具体的也没说,好像是什么劳务的事情。”

水花回想着下午马得福说的话,一时间也想不起来到底怎么说的,只记起来一个劳务。

赵舒城一下就明白开会的原因是什么,对此他没有想过阻止。在他不能让村里人甚至玉泉营所有人都能发家致富的时候,还是让他们选择更容易挣到钱的道路吧。

“好,咱们吃完饭就去,看看到底什么情况。”

两个人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来了好多人。也幸好小学的大会堂足够大,才能让所有人都能坐的下。

其他人看到赵舒城跟李水花来了,分分起来打招呼,毕竟赵舒城也算得上他们的老板了。

“永富哥,水花姐,你们也来了,来,这里坐!”

白麦苗看到水花来了,很高兴的招呼起来。他现在已经十八岁,因为成绩不好,所以就没有继续上学,现在正跟着得宝一起在外地开店。这次出现在学校,还是因为之前白老师病了一场,她回来照顾白老师的。

赵舒城看了一下现场,除了金滩村的人之外,还有不少临近村子的人,看来这次劳务的事情,需要其他村子的人出人了。金滩村只要说适龄的年轻人,现在都在外面开大盘鸡店,根本没有愿意去外地打工的。

陈金山也了解到在外面开店人的收入,知道打工的工资对他们没有吸引力。所以金滩村的只是作为地主,所以必须要来,重点反而是动员其他地村子的人出去打工挣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