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长生从狱卒掠夺开始 > 第135章

长生从狱卒掠夺开始 第135章

簡繁轉換
作者:中国盾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28 15:06:44 来源:源1

第135章(第1/2页)

袁绍轻抚着自己的胡须,若有所思地说道:“嗯,你说得很有道理。”

就在这时,另一名谋士沮授突然大笑起来,他的笑声在空旷的营帐中回荡着,显得格外响亮。

“哈哈哈哈……”沮授的笑声戛然而止,接着他沉声道,“救乱除暴,此乃义兵之举啊!”

他的话语如同一把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众人都不禁陷入了沉思。

沮授稍作停顿,继续说道:“然而,恃重凭强,那便是骄兵了。”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无法抗拒的威严,让人不禁对他的话产生认同。

“义兵无敌,骄兵必败啊!”沮授的话语在营帐中回响,仿佛是对众人的一种警示。

“曹操法令有度,士卒精炼,实非易与之辈。”沮授分析道,“如今我们舍弃献捷的良策,却去兴无名之师,如此出师,必然会遭遇不利啊。”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停留在袁绍身上,诚恳地说道:“望明公三思啊!”

袁绍沉默片刻,缓缓点头道:“嗯,沮授所言,确有几分道理。”

然而,还未等袁绍的话音落下,谋士逄纪突然高声道:“非也!”

他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打断了袁绍的话。

“兵加曹操,岂能说是无名之师?”逄纪反驳道,“如今我军将帅奋勇,军士昂扬,士气正盛。若不趁机早定大业,反而会招致灾祸啊。”

他越说越激动,最后几乎是在喊叫:“愿主公听从郑尚书之言,尽快与刘备共仗大义,剿灭曹贼!此举上合天意,下合民情啊!”

逄纪的话引起了台下众多谋士的共鸣,他们纷纷附和,一时间,营帐内议论声四起,争吵不休。

“诸公!”袁绍高声喊道,同时伸手示意众人停止议论,“诸公所言,各有道理,实难相驳啊!”他的声音在宽敞的厅堂中回荡,显得有些无奈和焦虑。

袁绍心中暗自思忖:“这可如何是好呢?”他的眉头紧紧皱起,似乎被眼前的难题困扰得无法释怀。

与此同时,在曹操的营帐中,曹操正强忍着头痛,与一众臣子们商议应对之策。他的脸色有些苍白,但眼神却异常锐利。

曹操环视了一下在座的众人,缓缓说道:“若刘备联结袁绍起兵,我将如何应对?”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局势的担忧。

孔融站出来说道:“袁绍势力强大,不可轻视。此时若贸然用兵,恐怕胜算不大,依我之见,只可求和。”

然而,荀彧却立刻表示反对:“袁绍不过是个无用之人,何须与他议和?”

孔融反驳道:“先生此言差矣。袁绍拥有广阔的领土和众多的百姓,实力不容小觑。”

他接着说道:“其部下如许攸、郭图、审配、逢纪等,皆为智谋之士,不可不防。”

孔融顿了一下,继续说道:“田丰、沮授更是忠心耿耿,为袁绍出谋划策。”

最后,他强调道:“还有颜良、文丑,此二人勇冠三军,实乃劲敌啊!”

“其余如高览、张郃、淳于琼等,俱为当世之名将。”】

“先生为何要说袁绍是个无用之人呢?”荀彧微微一笑,解释道:“袁绍的兵力和将领虽然众多,但是他的法令不严明,纪律也不严格。”

他接着说:“田丰这个人性格刚直,常常冒犯上级;许攸则贪婪而缺乏智慧;审配虽然专断但没有谋略;逄纪果敢却没有实际用处。”

荀彧分析道:“这些人彼此之间相互抵触,时间一长必然会引发内部的变故。”

他又补充说:“再加上袁绍依仗自己的强大和势力,有谋略却不能果断决策。”

最后,荀彧总结道:“即使他拥有百万之众,又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

曹操听完荀彧的话,深感认同。

此时,袁绍还在为是否出兵而烦恼,许攸被请了上来。

许攸说道:“明公您以众多的兵力去战胜少数的敌人,以强大的实力去攻打弱小的对手。讨伐汉朝的逆贼来扶持王室……”

他的话还没说完,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身上。

许攸毫不退缩,迎着众人的目光,毅然决然地拱手说道:“起兵吧!”

袁绍闻言,猛地一拍桌子,大声说道:“许公的见解,正合我意!”

当即下令道:“传我命令,任命审配、逢纪为统军之将,田丰、许攸为谋士,颜良、文丑为大将。”

袁绍紧接着又高声喊道:“调遣骑军十五万,步兵十五万,总计精兵三十万,即日起程,向黎阳进军!”

话音未落,只见一名谋士喜不自禁地站起身来,拱手说道:“主公,此次主公以正义之名讨伐曹操,必须要公开声讨曹操的罪恶行径,发布檄文到各个郡县,让天下人都知晓曹操的恶行。”

“如此一来,我们的行动便师出有名,名正言顺了。”谋士补充道。

袁绍对这一建议深表赞同,连连点头称是:“好!此计甚妙!”

帐下恰好有一位能当此重任之人,袁绍当机立断,直接将任务分派下去:“孔璋,你来负责撰写檄文,详细列举曹操的种种罪恶,然后发往各郡。”

被点名的主簿陈琳(字孔璋),赶忙应声答道:“遵命!”

没过多久,一篇气势磅礴、酣畅淋漓的讨贼檄文便完成了,并迅速传递到了各个郡县。

远在许昌的曹操,自然也收到了这样一份檄文。

尽管此时曹操正被头痛所困扰,但他还是强忍着不适,命令侍从将檄文读给他听。

“昔日,强大的秦朝有个软弱的君主,赵高掌握着政权,独揽朝政大权,作威作福,随心所欲。

当时的人们受到他的胁迫,没有人敢说真话。

最终导致了望夷宫之变,秦朝的祖宗被焚毁,遭受了奇耻大辱,至今仍然是世人的借鉴……

“为什么……不读了?”曹操躺在床上,用冰布敷着额头以缓解头痛,有气无力地说道,“哈,读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5章(第2/2页)

“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停下来。”

下人虽然被这檄文上的文字吓得不轻,但主公下了命令,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读下去。

“司空曹操,他的祖父是中常侍曹腾,与左棺、徐璜一起作恶多端,伤风败俗,残害百姓。”

“他的父亲曹嵩,是个乞丐,被人收养,通过贪污受贿来谋取官位,贿赂权贵。”

“他窃取了国家的重要职位,颠覆了国家的政权。”

下人读到这里,已是汗流浃背:“曹操这个宦官的后代,本来就没有什么美德,喜欢制造混乱,以灾祸为乐……”

““啊!!!”曹操本就被头痛折磨得苦不堪言,此刻听到陈琳这篇檄文,更是犹如五雷轰顶一般,痛苦不堪,难以忍受,终于忍不住失声惊叫起来。

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大喊,把在场的下人吓得魂飞魄散,他们惊恐万分,纷纷跪地求饶,生怕曹操会怪罪于他们。

左右侍从听到曹操的喊叫,也被吓得不轻,他们立刻如临大敌般地冲进房间,满脸惊惧地看着曹操,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曹操在大叫之后,却突然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舒畅,仿佛全身的病痛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了。

他有些茫然地扶着自己的额头,慢慢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心中充满了疑惑。

“我的头……怎么不痛了?”曹操喃喃自语道,似乎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感到难以置信。

“难道……我的头风病,就这样好了?”他瞪大了眼睛,满脸狐疑地摸了摸自己的额头,试图确认这是不是真的。

“啊?诶?”曹操的表情越发古怪起来,他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自己的头痛会突然消失。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地上的讨贼檄文上。这篇檄文正是导致他头痛发作的罪魁祸首,此刻却静静地躺在地上,仿佛在嘲笑他的狼狈不堪。

曹操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弯腰捡起了檄文,然后仔细地阅读起来。

随着阅读的深入,曹操的脸色变得越来越凝重,额头上甚至冒出了一层细汗。

“此檄文何人所作?”曹操读完后,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炬地盯着手下,厉声问道。

手下被曹操的气势所慑,战战兢兢地回答道:“回禀主公,听闻此檄文出自陈琳之手。”

“呵。”曹操嘴角泛起一抹冷笑,他一边翻看着檄文,一边自言自语道,“有文笔者,还必须有武略济之啊。”

“陈琳的文笔虽然很好,但可惜的是袁绍的军事才能却有所欠缺啊。哈哈哈,真是令人感到惋惜啊!”曹操一边大笑着,一边对身边的谋士们说道。

就在曹操嘲笑袁绍的时候,一名传令兵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单膝跪地,抱拳禀报:“丞相,不好了!袁绍率领着三十万大军,已经向黎阳方向进发了!”

听到这个消息,曹操的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他站起身来,目光如炬地扫视了一下众人,然后沉声道:“诸位,袁绍来势汹汹,我们必须迅速做出应对之策。请大家立刻前来商议,共同商讨如何发兵迎敌。”

曹操的话音刚落,众臣们纷纷起身,快步走向议事厅。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商议,曹操最终决定点齐兵马,与袁绍展开一场生死决战。

“刘岱、王忠听令!”曹操高声喊道。

刘岱和王忠二人闻声而出,来到曹操面前,抱拳应道:“末将在!”

曹操看着他们,郑重地说道:“命你二人率领五万兵马,刘岱在前,王忠在后,先行出发。目标是徐州,攻打刘备!”

“是!”刘岱和王忠齐声领命。

曹操接着又对其他将领们部署道:“待刘岱、王忠二位将军出发之后,其余众人随我率领二十万大军,直捣黄龙,进军黎阳,抵御袁绍的进攻。”

“是!”众将齐声应道,声音震耳欲聋,气势如虹。

“来人啊,将帅旗取来,交予刘岱、王忠二位将军!”曹操高声喊道。

一名执旗兵迅速跑到帅旗前,将那面巨大的旗帜取下,然后快步走到刘岱和王忠面前,双手将帅旗递给了他们。

刘岱深鞠一躬,双手抱拳,毕恭毕敬地说道:“此乃丞相之大旗,属下岂敢冒用此旗?”

曹操见状,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然后和颜悦色地解释道:“我特意命令你二人打着我的旗号进军徐州。”

刘岱和王忠对视一眼,面露疑惑之色。曹操见状,接着说道:“这正是为了虚张声势啊!”

曹操稍作停顿,继续说道:“你们二人抵达徐州后,切不可轻易进军。只需在城下安营扎寨即可。”

他目光如炬,扫视了一下众人,沉声道:“待我击败袁绍之后,再统率大军前来擒拿刘备。”

徐州城内,刘备正与众人商议军情。忽然,张飞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兴奋地喊道:“大哥,去河北探听消息的人回来了!”

刘备闻言,急忙起身迎上前去,急切地问道:“战况如何?”

那名传令兵喘着粗气,向刘备禀报:“回禀主公,袁曹两家根本就没有交战!”

“不曾交战?”刘备心头一紧,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一旁的关羽、张飞、简雍、糜竺、孙乾、孙登等人,听到这个消息,也都不禁有些惊慌失措。

张飞见状,连忙从桌上端起一碗水,递给传令兵,关切地说道:“来,先喝口水,再慢慢说。”

小兵端起酒杯,仰头一饮而尽,然后放下酒杯,继续说道:“那袁曹两家,各自率领着庞大的军队,声势浩大,令人畏惧。”

他稍作停顿,接着说:“然而,自从他们进军黎阳以来,双方都只是深挖壕沟、高筑壁垒,彼此对峙,却始终没有真正交战。”

刘备在屋子里来回踱步,心中焦虑不安。他突然停下脚步,猛地回过头来,目光锐利地盯着小兵,问道:“这是为何?他们为何不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