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长生从狱卒掠夺开始 > 第178章

长生从狱卒掠夺开始 第178章

簡繁轉換
作者:中国盾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9-05 03:56:18 来源:源1

第178章(第1/2页)

赵云得令后,毫不犹豫地率领士兵再次冲向敌阵。而其余的军士则按照刘备的指示,牢牢地守住阵脚,以防敌人趁乱突围。

赵云手持长枪,身跨白马,如同一道闪电般疾驰而来。他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八门金锁阵的东南角,那里正是单福所指示的生门所在。

随着赵云的逼近,八门金锁阵中的守军们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压力。他们紧张地注视着赵云,手中的武器微微颤抖着。

然而,赵云毫不畏惧,他猛力一夹马腹,白马如离弦之箭一般直冲生门。守军们见状,急忙上前阻拦,但赵云的枪法如疾风骤雨般迅猛,守军们根本无法抵挡,瞬间被他冲破防线。

赵云冲入阵中后,并未停顿,而是径直朝着正西的景门杀去。他的长枪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寒光,所过之处,曹军士兵纷纷倒下,鲜血四溅。

正如单福所料,八门金锁阵在赵云的冲击下瞬间乱作一团。原本严密的阵法被打乱,阵中的小兵们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补位。

赵云趁此机会,一路砍杀,如入无人之境。他的勇猛令曹军士兵们惊恐万分,纷纷四散逃窜。

中军的曹仁见到这一幕,脸色苍白,心中暗自叫苦。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精心布置的八门金锁阵竟然如此轻易地就被赵云攻破了。

慌乱之中,曹仁急忙下令大军撤退,以免遭受更大的损失。然而,此时的曹军已经军心大乱,士兵们只顾着逃命,根本不听从曹仁的命令。

刘备站在城楼上,目睹了赵云破阵的全过程。他兴奋地抚掌欢呼:“敌阵破矣,敌阵破矣!”

紧接着,刘备毫不犹豫地下令:“全军听令,给我追!”

蜀军士气大振,如潮水般涌出城门,追杀着溃败的曹军。

刘备转头看向单福,满脸喜色地夸赞道:“先生真乃奇人也。”

单福微微一笑,谦逊地说道:“主公过奖了。”

刘备略作思考,然后下令道:“可传令不必追赶败军,收兵回营。”

蜀军士兵们听到命令,纷纷停止追击,有序地返回营地。

曹军见蜀军不再追赶,也渐渐稳住了阵脚,双方各自鸣金收兵。

曹仁满脸凝重地回到军营,心中仍在苦苦思索着自己究竟是如何战败的。他坐在营帐内,眉头紧蹙,百思不得其解。

突然,他猛地一拍桌子,怒喝道:“究竟是何人破了我的八门金锁阵?”这声音在营帐内回荡,震得周围的士兵们都不禁一颤。

沉默片刻后,曹仁似乎想到了一个计策,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自言自语道:“今晚刘备得胜,必然会有所松懈,此时前去劫寨,定能一举成功!”

然而,一旁的李典却面露忧色,上前说道:“曹将军,刘备营中恐怕有能人相助,我们如此贸然前去劫寨,恐怕会中了敌人的圈套啊。”

曹仁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道:“我大军在此,樊城又不得不防,今晚若不能取胜,便退兵樊城。”

李典见状,连忙劝道:“不可啊,将军!刘备向来诡计多端,他肯定会料到我们今晚去劫寨,必然会有所防备。”

曹仁听后,脸色一沉,斥责道:“你如此多疑,怎能用兵打仗!”说罢,他大手一挥,决定今晚亲自率领轻军前去劫寨。

夜幕降临,曹仁带领着一队轻装的士兵,悄悄地向刘备的营地摸去。一路上,他心中暗自得意,觉得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

然而,当他们冲进寨中时,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只有一些燃烧未尽的篝火和被遗弃的营帐。

曹仁心中一惊,意识到情况不妙,正准备下令撤退,突然间,四周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喊杀声。赵云率领着大军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杀来,将曹仁的军队团团围住。

“不好,我们中计了!”李典惊恐地叫道。

曹仁见状,脸色惨白,他急忙下令:“退,快退!”然而,此时的他们已经陷入了绝境,想要逃脱谈何容易。

曹仁与李典率领着士兵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他们奋勇杀敌,毫不畏惧,但最终还是寡不敌众,被敌人逼得节节败退。在一片混乱中,他们发现前方有一条宽阔的大河横亘在面前,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曹仁心中一阵慌乱,他焦急地对李典喊道:“快去找寻渡船!”李典领命后,立刻带着几名士兵四处寻找。

然而,就在他们心急如焚地寻找渡船的时候,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马蹄声和喊杀声。曹仁心头一紧,回头望去,只见一队人马如旋风般疾驰而来。

“曹仁休走!”一个粗犷的声音如惊雷般在他耳边炸响。曹仁定睛一看,竟然是刘备帐下的猛将张飞!只见张飞手持丈八蛇矛,威风凛凛地站在队伍最前方,怒目圆睁,气势汹汹。

曹仁心中暗叫不好,他知道自己绝对不是张飞的对手。眼见张飞率军越来越近,曹仁不敢有丝毫犹豫,他慌忙跳上士兵们好不容易找来的船只,拼命地往河对岸划去。

而那些没有找到渡船的士兵们则陷入了绝境,他们被张飞的大军团团围住,或被赶入河中淹死,或被当场杀死,还有一些则成了俘虏。

曹仁带着残兵败将好不容易逃到了樊城城下,他的士兵们疲惫不堪,狼狈不堪。他们高喊着:“快开城门,曹仁将军回来了!快开城门!”

喊了半天,樊城城门却犹如铜墙铁壁一般,没有丝毫打开的迹象。众人站在城下,心中焦急万分。

突然,城楼上燃起了熊熊火把,照亮了整个城门。众人定睛望去,只见一个身材魁梧、面如重枣、长须绿帽的男人出现在城楼上。他手持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宛如战神降临。

关羽站在城楼上,对着城下的敌人高声喊道:“曹仁小儿,我已攻取樊城多时了。哈哈哈哈……”他的笑声震耳欲聋,在夜空中回荡。

曹仁站在城楼下,听着关羽的嘲笑,羞恼无比。但他深知自己已经无力抵抗,只能率领残兵败将,灰溜溜地往许都撤去。

刘备见关羽如此神勇,心中大喜。他率领着军队进入樊城,城中百姓纷纷夹道欢迎,庆祝这场胜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8章(第2/2页)

刘备在军中大摆宴席,犒赏三军。宴席上,众人欢声笑语,气氛热烈。

刘备喜笑颜开,对着单福说道:“自得先生以来,我军连战连胜,真是如虎添翼啊。”

单福谦逊地笑了笑,说道:“主公过奖了,这都是主公领导有方,将士们奋勇杀敌的结果。”

刘备连忙摆手,说道:“备深知,若想成就一番大事,非有先生这样的贤人相助不可。”

说罢,刘备当着众人的面,站起身来,对着单福躬身下拜,诚恳地说道:“先生请受我一拜。”

单福见状,急忙上前将刘备扶起,说道:“主公,主公,您这是折煞我了。明主知遇之恩,单福自当图报,不敢受此大礼呀。”

刘备满脸喜色地对众人说道:“有先生相助,诸位又能同心协力,如此一来,何愁大业不成呢!”说罢,他举起酒杯,高声喊道:“来来来,大家再共饮此杯!”

与此同时,在许昌城中,曹仁和李典狼狈不堪地回到了曹操面前。两人“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曹仁满脸羞愧地说道:“丞相,末将我在樊城战败,请丞相治罪。”

曹操面沉似水,接过战报仔细阅读。他心中已然明了,原来李典曾多次劝说曹仁回防樊城,但曹仁却一意孤行,这才导致了此次的惨败。

曹操越看越怒,他猛地一拍桌子,斥责曹仁道:“你这竖子,竟然如此居功自傲!忠言逆耳,你却充耳不闻,岂有不败之理!”

曹仁吓得浑身一颤,不敢抬头。然而,曹操毕竟是爱才之人,他略一思索,又道:“念在你等往日的功劳上,此次便不治你的罪了。”

曹仁和李典如蒙大赦,赶忙叩头谢恩:“谢丞相不责之恩!”

曹操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缓缓说道:“刘备此人,昔日在汝南曾败于我手,距今不过短短时间而已。”

他顿了一下,接着说:“可你等此番进军新野,却是屡战屡败,连那八门金锁阵也被他轻易击破。依我之见,刘备军中必定有能人异士,为其出谋划策啊。”

——“刘备:你什么意思,我自己打赢的不行吗?”

曹仁拱手说道:“主公所言甚是,据我所知,刘备近日得到了一位贤能之士,名叫单福。”

曹操闻听此言,心中不禁一动,追问道:“哦?单福?此人有何过人之处?”

曹仁略作思索,答道:“据我所知,破我军阵法者,便是此人所出之谋。”

曹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芒,沉声道:“哦?竟有如此能耐?”

此时,程昱站出队列,拱手说道:“丞相,单福不过是他的假名罢了。”

曹操眉头微皱,追问道:“哦?那他真实姓名是什么?”

程昱答道:“此人乃是颍上人氏,姓徐名庶,字元直。”

曹操点了点头,示意程昱继续说下去。

程昱接着道:“徐庶自幼好学,尤其擅长击剑,为人豪爽仗义,喜欢打抱不平。”

曹操听后,对徐庶的印象稍有改观,继续问道:“那他因何事而被迫出走呢?”

程昱答道:“中平末年,徐庶为替友人报仇,斩杀了一名贪官,无奈之下只得披头散发、以墨涂面,逃离家乡。”

曹操微微颔首,似乎对徐庶的行为表示理解。

程昱继续说道:“然而,徐庶最终还是被官府捕获。官府审问他时,他拒不透露自己的姓名。”

曹操眉头一皱,问道:“那官府如何处置他?”

程昱答道:“官吏们将他捆绑在车上游街示众,并击鼓让百姓辨认。但由于徐庶平素行侠仗义,深得民心,百姓们都不忍心说出他的真实姓名。”

曹操叹息一声,道:“如此义士,却遭此磨难。”

程昱接着道:“最后,官府只好将他押入大牢。”

后来,徐庶得到友人的救助,才得以脱离困境。

徐庶从此改名换姓,决心专心学习文学,并四处拜访名师。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徐庶终于学有所成,满腹经纶。他常常与司马徽等名士一起谈论天下大事,见解独到,令人钦佩。

曹操听闻徐庶的才能后,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询问程昱:“徐庶的才华与你相比如何?”

程昱毫不掩饰地回答道:“他的才华比我高十倍。”

曹操不禁叹息一声:“唉~真是太可惜了。”

他接着说道:“如此贤能之士,竟然又落入了刘备的手中。”

曹操担忧地说:“如果他的羽翼丰满起来,我怎能不忧虑呢?”

程昱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对曹操说:“徐庶虽然在刘备帐下,但要让他为丞相所用,也并非难事。”

曹操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连忙问道:“先生有什么好主意?”

程昱解释道:“徐庶为人极其孝顺,他幼年时父亲就去世了,如今只有老母亲在世。”

“而且,他的弟弟徐康也已经去世,老母亲无人奉养。”

“丞相如果能将他的母亲接到许都,并让她写信召唤徐庶,那么徐庶必定会前来。”

“好!”曹操颔首表示同意,随即下令道,“速速派遣使者前往颍川,务必将徐庶的老母接来许都。”

不久之后,徐母被接到了许都。曹操听闻消息后,亲自前往徐母的住所拜访。

徐母见到曹操来访,心中略有疑虑,于是开口问道:“不知曹公因何事将我接至许都?”

曹操面带微笑,语气和缓地回答道:“老夫人,我久闻令郎徐元直乃是天下奇才,其才华横溢,令人钦佩。”

他稍作停顿,接着说道:“然而,如今他却在新野,辅佐那叛逆之臣刘备,背叛朝廷。这岂不是如同美玉落入污泥之中,实在令人惋惜啊。”

曹操叹息一声,继续说道:“今日特请老夫人来此,是想烦请您写一封信,将徐元直召回许都。我定会在天子面前为他保奏,必有重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