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金钱玩家 > 第一百四十一章、上位者思维

金钱玩家 第一百四十一章、上位者思维

簡繁轉換
作者:鬼谷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7 02:45:48 来源:源1

股份和年薪定下,两人又讨论了出资比例,米歇尔依然维持上次说过的数字,只出资1万元,按照比例,冼耀文该出资8181.81元,钱不算多,只不过为了保持风格,他只准备掏981.81元的现钱,其他的从薪水里按月扣,一个月600元,扣足一年。

院线的名字采用了冼耀文犹如戏言般的“友谊”,组建院线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囤积升值空间较大的地皮,米歇尔并不在乎院线叫什么名,院线存在的意义就是为囤积地皮提供一定的现金流及辅助地皮价值提升。

至于为什么米歇尔会选中院线为经营项目,一是因为她与兰克影片的老板阿瑟·兰克相熟,可以轻松拿到兰克影片以及兰克影片控股的好莱坞环球国际影业的拷贝,二是因为香港的人口暴涨增长,她看到了院线的发展潜力。

冼耀文不反对做院线生意,也不反对院线的定位是西片院线,放映西片没什么不好,相对来说,西片院线的门槛要比国语院线和粤语院线高,同业竞争自然会小一点,加上米歇尔的人脉关系,友谊院线的起点会比较高,追上甚至超越其他西片院线的可能性和速度都会提升不少。

他有打算对“西片”的概念进行扩充,凡是非香港本土电影公司出品的影片一律归入西片,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影片,只要有人看就可以引进。

他还有想法引进法国二战前拍摄的“新浪潮”影片,虽然参演人数比较少,通常为一人或两人,布景也比较单调,通常只有一张床,甚至只有一张床单,剧情单薄,约等于无,但他相信这种影片一定能收获一大批影迷,且能有效提高戏院的票价。

运营的思路,冼耀文只是在脑子里过了过,下了山岭,他的身体就开始忙于友谊院线的组建,首先是搞定出资合约,友谊院线有两大股东,米歇尔的琼安公司,冼耀文的金屋置业,签了几份协议,完成了友谊和肯特两家公司注册前的准备。

友谊是经营院线的公司,也是出面贷款和批地的公司,肯特是持有用于戏院建设所需之外地皮的隐匿公司,之所以注册两家公司,是为了做好资产剥离与分散持有。

虽说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戏院都会是前景不错的项目,但对冼耀文和米歇尔两人来说,院线是椟,地皮地产才是珠,为了持有更多的地皮,院线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造尽可能多的血,哪怕是杀鸡取卵卖股份也在所不惜,提前做好资产剥离的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次,双方的出资一到位,冼耀文让左手找右手签了一份租赁合同,把苏丽珍那间屋的书房和次卧以300元的月租金租给了友谊公司,租金季付,他拿出去的981.81元转眼又拿回900元,随后,他又给自己定了补贴标准,私车公用车辆损耗每月补贴150元,油费补贴180元,餐补每天10元,商务洽谈招待费另计。

还别说,冼耀文真没有占米歇尔便宜的意思,这是他身为友谊经理人应该享受的待遇,若非碍于股东的身份,他会把补贴标准定得更高,他客观地把自己列为友谊公司不可或缺的人才,为了增强自己对公司的凝聚力,应该获得高福利。

左手给右手看似滑稽,却也展露出冼耀文处事客观、举贤不避亲以及对人才极度重视的态度。

另外,此番举措也有迷惑米歇尔的用意,推己及人,冼耀文不喜欢和高尚的无欲则刚之完人打交道,他骨子里根本不信世间有没有**之人,看似无欲之人,只能是伪装水平一流或欲比天高非小人可洞察,这种人在漫长的时间里都会这不要那不要,可哪一天一旦开始要,就是连皮带骨的大要,尸横遍野、千里饿殍只是人家“功过簿”上的一根毛。

他也不喜欢用完人,野心大、有能力,同时又有点毛病的下属才是最完美的,黄祖强有挪用公款的前科,但他还是愿意用,他就是中意其能力之下的不完美。

已经变黑的人一旦发现变白的“好”路被堵死,很容易就一黑到底,这就是监狱里经常有老顾客再次光临的原因之一,假如有机会抓住一根好稻草,黑人会用生命维护让他变白皙的稻草,这种人往往原则性很强,底线很高,他们见过黑,知道黑的可怕,不会无知者无畏。

米歇尔额头上刻着“上位者”三个字,所处的位子还不算多高,但思维逻辑已经是上位者视角,她不会喜欢自己的合伙人兼下属过于完美,冼耀文行疑似贪小便宜之举,一是令其心安,二是使其多死几个脑细胞,多奉上几个南辕北辙的标签,拖慢其勾勒“冼耀文”剖析图的速度,免得太快被针对性地挖坑设陷阱。

阴暗面的算计要有,光明面的尽职尽责更不可或缺,此时此刻,在客厅里打牌的苏丽珍心情甚是愉悦,今天不是一三五,自家先生在自己屋里,就在一墙之隔的书房内。

书房被投入巨资三毫半进行了装修,门上多了一块木牌,上书“友谊地久天长”,这里除了是冼耀文的第二书房,也兼了友谊公司“陪办”,取陪都之意,乃友谊公司总经理临时办公室。

星期天的下午,冼耀文之所以坐在这里,是以友谊公司的总经理身份自愿加班,加的还是没有加班工资的班。

冼耀文嘴里叼着雪茄,双手放在英文打字机的键盘上快速敲击,一个个英文字母在打印纸上浮现。

据米歇尔所述,他在汇丰有170万港币的授信额度,利息有得谈,米歇尔给出的最低数字是3.28%,他不太清楚汇丰怎么算出这个利息额度,但他知道这笔钱并不是单纯取决于信用评估,多少有他汇丰账户余额的因素。

170万额度的构成是部分信用,部分存款质押贷款,一旦把这笔钱贷出来,存款不至于被冻结,但是往后去取钱,汇丰的柜员一定会化身为知心小姐姐,细心反复询问取款用途,生怕他被诈骗,想取大额,大概柜员会层层上报。

不管额度是怎么构成的,反正米歇尔已经盯上了要薅,他也表示不反对,他现在在打的就是薅额度的道具“商业计划书”,大纲是米歇尔给的,他只需负责内容填充与润色,难度不大,若不是出于保密的考虑,交给全旭也能完成。

做完计划书,冼耀文又花了点时间思考友谊公司的运作思路,他不在香港的这段时间,公司的事务也不能停滞不前,什么事该怎么做,又该委托谁去做,他都得考虑好并做好安排。

这一思考就到晚饭的饭点,今天是他的便宜弟妹周芷兰上门拜访的日子,冼耀武提前下班,岑佩佩也赶了回来,一家人整整齐齐,不想让人家觉得被怠慢。

周芷兰是冼耀武从一众候选人当中选出来的,以当下的审美来看,长相中等偏上,好生养的身材,“临盆前还在地里干活,发动了才匆匆忙忙赶回家,烧好热水,躺到床上自己给自己接生,孩子一降世立马起床煮猪食喂猪、给家人做饭……”,这种故事套在她身上一点都不会突兀,胸大,即使三胞胎也不会缺奶水。

周芷兰去年年方二八,没念过书,从九岁就跟着其父学修鞋的手艺,十二岁出师自行摆摊,在摆摊的过程中学了一些字,应付简单的日常没问题,人是贤惠人,操持家务是把好手,如果嫁进普通人家,不出一年就会有口皆碑,嫁进冼家算是浪费了她一身本领。

周芷兰不太符合冼耀文给冼耀武张罗娶姨太太的初衷,但他是个成熟男人,懂贤惠女人的好,既然冼耀武自己喜欢,他倒屣相迎。

毕竟在街头出摊七八年,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为了吃饭,再腼腆的人也能练出来,周芷兰并不怕生,一见到冼耀文就喊大伯哥,嘴甜却不油,冼耀文很是待见,一顿饭宾主尽欢,身为家长,他对周芷兰表示认可,封了一个大红包,并提出让周芷兰早日过门。

仪式只能从简,不大办,他要敢说大办,两个“嫂子”不发作才怪。

当晚,他给冼耀武突击上了一堂优生优育课,并交代了冼家的家族繁衍原则——女人可以乱玩,孩子不能乱生,关于孩子,没有惊喜,没有意外,没有激情的产物,一个孩子的诞生过程每一步都要经过精确计算,成为受精卵之前,就要锁定天才二字。

……

5月9日,凌晨。

东京,高田马场附近,西早稻田一丁目一户民居内。

冼耀文抡起锤子重重砸向地上一名被捆绑成木乃伊般的中年男子的脚踝,嗵,嗡,两声急促的声音响起,中年男子因吃痛而浑身肌肤蠕动,嘴里却只能发出呜呜声,身体也无法扭动。

蹲下,检查脚踝是否已经造成无法医治的损伤,确认达到效果,冼耀文继续抡锤子,把另一只脚的脚踝也敲碎,接着,把两只手掌按照卡通片里被重压的视觉效果敲成两张纸模样。

收起锤子,拿出一把锈得不成样子的剪刀,费了好大劲把烦恼根齐根剪断;掏出一个折成三角形状的纸包,打开,把包裹着的黑色粉末倒在汩汩冒血的伤口,点着打火机往上一凑,滋啦一声,黑色粉末瞬间冒出火星子,一股烤肉的香味瞬时往鼻孔里钻。

嗯,应该很疼,刚刚从疼晕中苏醒的中年男子再次陷入昏厥。

冼耀文把手指按在中年男子的颈动脉上,能感知到脉搏,然后把手背放到额头上试探一下体温,还好,暂时不发烧。

抬头,给站在边上警戒的戚龙雀一个眼神,戚龙雀会意,上前帮忙一一解开中年男子身上的束缚,随后,掏出一个装着工业酒精的瓶子,一丝不苟地给中年男子进行酒精擦浴。

手法不错,工业酒精也提前进行过稀释,任谁也挑不出毛病,只是匆忙之间实在弄不到医用酒精,只能用工业酒精将就一下。

趁着戚龙雀在忙的工夫,冼耀文用自己配的消毒水给屋子消毒清洁,小心翼翼,不漏过一个死角,不留下一丝他们来过的痕迹。

经过一个小时的忙碌,两人处理好各自的工作,悄无声息地离开。

时间回到九个小时以前……

经过漫长的飞行,冼耀文一行降落在羽田国际机场,跟着去看了一眼航空公司安排的酒店房间,等郑慧娴安顿下来,他带着戚龙雀进入东京市区,入住顶级奢华的帝国饭店。

饭店的服务水准不错,客人不过分的要求一般都能满足,冼耀文提出看五大报的要求,饭店便把保存着的往期报纸都拉到他的房间。

不急于去欣赏只有这个时代才能见到的大轰炸残骸秀丽风景,冼耀文窝在饭店里看报纸,这一看直接错过晚饭的正点,差不多七点的时候,他感觉肚子有点饿,这才出门觅食。

帝国饭店位于千代田区,毗邻天皇住所江户城,东洋的大部分中央机关都在这个区域,从饭店去银座商业街步行只需五分钟,可想而知这个区域不会太差。

东洋的经济在亚洲一直都算给力,这里从不缺乏牟利的机会,冼耀文上一世经常会飞来东京视察家族在这边的业务,对东京非常熟悉,虽说他熟悉的东京与当下有着四十来年的偏差,但只要知道东南西北,再以几个几无变化的标志性建筑为锚点,辅以对照当下的地图,他基本不用担心在东京迷路。

出了饭店的门,辨别一下方向,冼耀文就往正东的方向走,这是前往银座的方向,一路上的风景都挺繁华,虽无高楼大厦,七八层十来层的建筑却是随处可见。

东洋此时正处于战后经济的恢复阶段,还未恢复到战前的水平,置身于东京最繁华的地段之一,目之所及乃是东洋的最精华部分,会给人一种超越现实繁荣的错觉。

小车川流不息,十字街头电车交错而过,衣着光鲜的行人步履匆匆而过,观行人脸上的精气神,有疲惫,有压力,却甚少有常年只能吃六分饱,脂肪持续被燃烧的精神头,这就说明还在执行食物配给制的东洋,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能吃到八分饱及以上,也说明对粮食低价统购统销的“强制征粮政策”以及粮食进口策略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一路在观察行人的冼耀文忽然看见迎面走来一个穿着黑色学生裙的女高中生,身材是东洋人里难得的高挑,长相有点卡哇伊,手里还拿着一瓶牛奶,边走边喝。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