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金钱玩家 > 第一百五十四章、三五六计划

金钱玩家 第一百五十四章、三五六计划

簡繁轉換
作者:鬼谷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7 02:45:48 来源:源1

他们这批人在池袋扎根后,过了十来年有零星的台湾人过来,又过了十几年才来了第三批人数比较多的华人,他们是小鬼子投降后从矿场解救出来的劳工,来源一为两党的战俘,二为被哄骗过来的民夫,大部分人被送回国,小部分人因为各种原因自愿留了下来。

还别说,留下来的人遇到了好时机,因为有盟国护照,享受比东洋人更高的待遇,也更容易拿到一些管控物资,可以做一些擦边生意,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

池袋这里虽然有华人在此聚居,但绝对人数并不多,并没有形成唐人街或华人街,只是在池袋北的一条街上有几家中餐店。

泰顺馄饨、狗子包子铺,冼耀文看着街道左右两边差不多正对的两家店,想了想,还是走向包子铺。

泰顺大概不是老板的名字,应该是地名,老板多半来自温州泰顺,是从横滨过来的劳工;狗子拆出来单独看没什么指向性,但排在包子前面,冼耀文立刻能想到“狗子卖包子不理人”的典故,卖包子的狗子不爱理人,他卖的包子就被食客叫成狗不理包子,还别说,这么一叫成名了。

狗子包子的老板是天津人的可能性很大,且大概率是被哄骗来的民夫,在东京的时间不会超过五年。

冼耀文两人一走进包子铺,店老板习惯性地喊出“依拉夏”,再一看两人的个头,剩下的“依马赛”咽了下去,改成“吃包子吗”。

一听到店老板的天津口音,冼耀文忍不住逗趣道:“老板,有你这么问的?我不吃包子,来包子铺听相声?难道你这有常宝堃?”

“小蘑菇没有,客官将就听小酉?”店老板也是妙人,顺着冼耀文的话头就往下说。

得,冼耀文心说自己班门弄斧了,小蘑菇对应常宝堃这个不难猜,小酉对应谁他就不知道了。

“小酉也行,让他来一段《师娘跪徒弟》,先说好,说得不好听,赏钱一个子儿没有。”

店老板嬉笑一声,走出厨房间来到冼耀文身前抱拳道:“在下潘瑞发,天津人,还未请教先生大名。”

“潘老板你好,在下冼耀文,宝安人,从香港过来。”冼耀文抱拳回应。

“冼先生刚来东京?”

潘瑞发一开口在下,第二句就开始盘话,感觉像是街面上混子的路数,搞不齐以前是个混混。

“刚来几天,过来办点事,过几天就走。潘老板,中午没吃,肚子正饿着,伱这除了包子还有嘛?”

“那多了去了,果子、煎饼果子、糖果子、鸡蛋果,喝的有浆子,您要喝稀饭也有,凉了,您要我给您热热。”

“有果蓖儿没,煎饼果子里夹两片。”

潘瑞发一头雾水,“果蓖儿是嘛玩意,冼先生您是不是搞混了,没听说天津有这玩意啊。”

“可能是吧,没有就算了,给我们一人来仨包子,一人再来一个煎饼果子,喝的要稀饭,不用热,凉的端上来就成,果子炸四根。”

“好您了。”

一声招呼,潘瑞发回到厨房间忙活起来,冼耀文目光跟着观察了一阵,没发现有武术功底的样子,也闻不到军人味,丢给戚龙雀一个问询的眼神,对方微微摇头。

东京这边马上就要支起新摊子,但想派双眼睛过来都难,冼耀文来池袋就是想看看能不能从这里找双临时过渡的眼睛,先从国人里找找,没合适的再去朝鲜人里翻翻。

对眼睛不要求死忠,是个有一定原则的人就行,他没打算靠眼睛盯着松田芳子和夏洛特,只是求一个低配版的兼听则明,同一件事听不同的人讲述,好有对比与参考,只听一个人,根本无从下手剥离主观情绪,没法搞清楚客观事实。

暂时只能这样将就,等培养出小鬼子心腹,再派出真正的眼睛不迟。

这趟来东洋捞偏门之外,他也要搵正行,“Goodluck”要往这边销,就需要本地的营销人员,这一次他还得在东京先设立一个传销公司的海外办公室,下一次过来再升级成子公司。

正好,东洋这边的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企业内工会的企业经营三**宝正走向成熟期,趁着经济还不景气,人才们都降低了对劳动报酬的期待值时期,赶紧先抓一票人在手里。

现在的起点低,有充分的画饼空间,一步一小饼,三步一大饼,被小饼大饼不断喂着,加上社会的大环境认同对工作从一而终,容易喂出忠心耿耿的中高管。

趁着食物还没上桌,冼耀文心里盘算着明后天要操持的招聘事宜,这回他打算放开了招,超出“Goodluck”所需的人数也没关系,先养着,将来再往其他企业抽调。

基建狂魔是每个国家年少轻狂时期都会出现的一个病症,冼耀文身为多年老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就能看出东洋已经出现这个病症的初级征兆,从某些角度来说,基建是富贵病,只要得了这个病,一种叫经济的病菌就会开始蹦跶。

基建这个病不好治,皆因治这个病的药没有专利,是个药厂就能生产,老中医嘛,资格老,认识的人多,每个药厂都有熟人,这开谁的药不开谁的药都会得罪人,最好还是每个厂的药都开了,雨露均沾,不厚此薄彼。

但是,基建根本用不着吃这么多药,吃上一点病就能好,剩下的药会比较尴尬,这不,没辙,只能从预防、战略性预防、开放性预防、前瞻性预防,到巩固、战略性巩固、开放性巩固、前瞻性巩固,各种医学名词瞎飙,不管怎么说,也得把多开的药找个理由糊弄过去。

这就是人情型社会的伟大之处,你有我有,大家都有。

预见到东洋要得基建病,热爱东洋又热爱奉献的冼耀文自然想在这边开一家药厂,为抗争病魔出自己的一份力,仅仅如此,还无法安放他躁动的热爱,他还打算给其他药厂提供制药原材料或制药解决方案。

热爱嘛,既然爱就深爱。

所以,他需要一批懂基建药理、能喝,懂得与药厂老板沟通的人才,提前培训,提前部署,从容等待基建狂魔大爆发。

这次招聘的人才,主要年龄段是1925年—1930年生人,未来的五到十五年是他们的结婚生育高峰期,正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为了治基建这个病开了这么多药,难免会引发后遗症“数字型彩色纸缺乏症”,简称穷病,这个病是顽疾,没法根治,只能用祝由术施法进行转移。

不害臊地说,祝由术他也是精通的,特擅长使房地产**,对穷病的转移之道颇有研究,最值得自豪的是,他打破了医者不自医的魔咒,自己身上的穷病病菌早就被他转移走不少,剩下的那些正在寻找并培养穷病宿主当中。

东京,热,风景秀丽,风水极佳,正适合他在这里布置房地产**的施法大阵,从法到阵,仅靠他一人无法完成,他需要大量鼎炉。

鼎炉不仅要参与“三五六”计划,还要负责收罗大量穷病宿主。

所谓“三五六”计划,即他冼耀文产业的旗下东洋职员享有的一项福利——只出三成的钱,即可拥有一套房屋的一半产权,在职期间拥有房屋的居住权和出租权,且租金全部属于职员,一旦职员欲离职,只需按房屋实时估值的一半补偿企业,离职职员即可拥有房屋全部产权。

亦或者,离职职员可以选择向企业申请收回自己付出的三成购房资金,企业必须无条件在离职职员提出申请后的72小时之内,把资金退还给离职员工,并向离职员工颁发“加班积极分子”和“三好职员”奖状。

到这一步是“三五”,后面的“六”只针对长期在企业服务的职员,在购房之时,职员需要签署一份合约,在能获得不错利益的前提下,企业拥有房屋的处置权,比如出售,所获得的售房资金,六成归属职员,四成归属企业。

如此一来,职员要做好随时腾房的心理准备,企业要为职员提供安置的新房。

说白了,冼耀文打着让自己的东洋职员出资,帮他实现长期低成本囤地囤房的主意,这样一来,虽然到了收益期需要分出一部分利益,但他要付出的成本几乎等于无。

无本买卖,不能太贪,最终有个几十兆百来兆的利润就够了,不能想着一口吃成胖子。

为了“三五六”计划的顺利执行,他在东京要投资大量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主要成本为人力成本的服务型企业,可以不追求高利润,但一定要养得起职员。

“三五六”计划可以归入明天的大框架,为了不死在明天的黎明之前,他必须做好今天,从今天的利润中抽出一部分去豢养明天的幼崽,所以,他的吃相才没办法保持优雅,正经钱要吃,不正经的钱也要抢一口,正经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慌不忙、不急不躁地茁壮成长,不正经奉献青春赌明天。

“吃的来咯。”

冼耀文的神思刚跑到1985年,潘瑞发端着一个托盘就过来了。

一碗碗吃食被放到桌上,潘瑞发嘴里嘚啵嘚啵,“冼先生,送您两碟酱什锦包瓜,这一碟是我托人从天津寄过来的,天昌酱园的酱菜把式做的,这一碟是我照着做的,一看冼先生就是走南闯北的高人,还请您帮着品鉴品鉴。”

“好说,好说。”冼耀文客气一声,又指了指边上的空位,“潘老板,这会店里也没其他客人,坐下聊几句?”

“得嘞。”

潘瑞发痛快地在冼耀文边上坐下,见冼耀文拿着筷子夹起他做的包瓜,他就一脸期待地盯着。

冼耀文轻咬了一口,在嘴里慢慢咀嚼品味,感觉味道还行,但并不清楚酱什锦包瓜应该是个什么味才正宗,又夹起天昌酱园的尝了尝,两相比较,潘瑞发做的味道就差多了。

放下筷子,借着派雪茄的动作斟酌一下说辞,等潘瑞发点上,他这才说道:“潘老板,你做的味道不差,但比起天昌酱园的,你在选料上不够精细,还少几样料,酱浸这道工序也不太对,偷懒了,时间短了,次数也减了。”

冼耀文哪懂怎么做酱菜,不过好酱菜的关键一选二浸还是知道的,围绕这两点说不会错。

潘瑞发竖起大拇指说道:“冼先生还是酱菜的行家啊,一尝就尝出来了,东京介儿的包瓜不好,料也凑不齐,二浸的时候,我正好要出远门,不等一浸好就开始二浸,一浸的时间不够。”

“靠,真不讲究,居然只浸两次,老子还以为得至少折腾七八次呢。”

腹诽一句,冼耀文打了个哈哈,使出话题转移**,“潘老板来池袋多久了?”

“44年被小鬼子骗到东洋,在东川修了一年多水库,45年到东京,打了将近一年的官司。”潘瑞发嘿嘿一笑,“美国佬对咱还是不错的,从小鬼子那里帮着要来一笔赔偿,我拿着钱开了这家店,到现在四年出头了。”

冼耀文咬一口包子,问道:“怎么想着留在这里?”

闻言,潘瑞发脸上的笑容更是浓郁,“不敢回去,天津有个地界叫南楼,我在那里得罪一个大混混,得罪狠了,回去讨不了好。”

说着潘瑞发的笑容倏然变诡异,继而又有了一丝思乡的惆怅。

冼耀文不打算说“混混肯定会被镇压,回去没事”,看潘瑞发在池袋过得应该不算差,回去未必能过得更好,再说,他基本肯定潘瑞发之前是个混混,鬼知道裤裆里有没有屎,无冤无仇的,还是不瞎指点。

“这样啊。其实待在东京也挺好的,我这趟来东京就是为了看看行市,觉着还不错,正打算看得再仔细一点,差不多了就在这边支个摊儿。”

“冼先生也要来东京?”

冼耀文摆摆手,“没这个打算,鄙人不才,运气还不错,在香港有一摊还算过得去的买卖,离不开人,得在那里看着。东京这边的买卖打算和小鬼子凑份子一起干,这不,我听说池袋这里有不少咱们自己人,过来,打算找一个品行不错的帮着盯一眼生意,小鬼子嘛,不得不防。”

“冼先生你胆子够大的,敢跟小鬼子凑份子,不怕被小鬼子连皮带骨都给吞了?”潘瑞发惊诧道。

冼耀文淡笑一声,“潘老板别看我年纪小,做生意有年头了,看人倍儿准,我一见潘老板就觉着耐人(讨人喜欢)。”

“哈哈哈,冼先生您说天津话倍儿哏儿。”

“呵呵,让潘老板笑话了,跟一个在天津做过几年生意的人学了几句,他二八八的(二把刀),我学着更是差点意思。”

……

元旦快乐!

祝所有书友2024年萬事如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