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金钱玩家 > 第三百二十三章、再一再二不再三

金钱玩家 第三百二十三章、再一再二不再三

簡繁轉換
作者:鬼谷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7 02:45:48 来源:源1

“佩琳,不要叫我老板,叫我冼先生就好了,你老板是阿良。”冼耀文淡笑一声,拿起一件衬衣看了起来。

受限于印花技术及流行的关系,此时市面上主要是商务风的衬衣,不同厂家生产的衬衣样式大差不差,区别并不大。

冼耀文手里拿着的衬衣即是如此,粗看之下,除了胸口口袋上绣着的商标不同,金得利和好运来并没有什么区别,但细看就会发现金得利的衬衣在做工上不如好运来精细,衣领、衣摆、面门襟、底门襟、钮扣、袖口都可以看见瑕疵。

解开衬衣纽扣,敞开观察内里,看不见长线头,却能看见短线头,剪线头的工序不够严谨,可能并未单独为工序,而是包装工兼着干。

将所有的衬衣解开,统统检查一遍,冼耀文发现并不是偶然现象,十之**都存在短线头的问题,这就透露出三个信息:剪线头非单独工序;品控不严格;包装工的工资不高,工作强度较大,做事有情绪。

再观察缝线,可以发现衣边不够平整,有细微的褶皱,走线不够紧实,因线张力不均匀,导致线松紧不稳定,断断续续有虚线现象,这就透露出两个信息:车衣女工多半是新手,对缝纫机不够熟悉,缝纫机前后倒针有虚线是多发病,老手都能上手自己调调;机修工不得力,女工自己不会调,机修工就该及时帮忙处理。

思维发散一下,大致可以判断出金得利生产车间的管理不行,从生产厂长到组线长都得挨训;机修工工作不得力还能有的混,可能是厂里某高层的小舅子或大外甥。

也有一种可能,金得利并没有自己的工厂,而是走代工的路子,只是代工厂关系很硬,没准就是周孝赟或周孝桓的情人的弟弟或情哥哥开的。

冼耀文脑子里冒出一出凤凰男的狗血剧,主角雄心壮志,却是四处碰壁,有一个相信他终有一日会飞黄腾达的女友,为了助情郎成功,甘愿委身贵公子,并让情郎扮作自己表哥弟,求贵公子提携。

凤凰男发愤图强,用巧计算计贵公子,夺其家产,成功之后对女友百般嫌弃,与贵公子的妹妹大婚,女友气不过,由爱生恨,再次委身另一贵公子,携大招对凤凰男展开报复……

献妻求成的故事一点都不狗血,官场多见,商场也不少见,没准周家公子真给他上演了这么一出大戏。

金得利的活太糙,不太像是周懋臣这种老江湖的手笔,更像是双商高明却缺乏实战经验的后生仔之行事做法。冼耀文想到周孝赟侵吞岑记之老辣,更倾向于相信自己的对手是周孝桓这个公子哥。

招了招手,在贴上来的戚龙雀耳边说道:“联系阿叶,让他去打听一下邓波儿和周孝桓是不是还在一起;回家一趟,问问邓波儿搬走之前,有没有周孝桓之外的男人去找过她,如果答案不够明确,去找一下林可萍,孕妇睡觉轻,大晚上容易听见一点动静。”

戚龙雀要离开之际,冼耀文又把人叫住,“查一查周孝桓的未婚妻陆雁苏是不是从美国回来了。”

他见过周孝桓几面,没看出来对方能有如此老道的手段,假如金得利背后站着的人是周孝桓,他更坚信对方身边最近出现了高人,而分析金得利的策略,他从中看见了西方商业竞争套路的影子,若真有高人,该高人多半从西天取经回来——西方商学院留过学或在西方工作多年。

假如真是陆雁苏在搅风搅雨,就比较符合他对高人“双商高明却缺乏实战经验”的判断,熟读经典商战案例,理论扎实,但没有从事过实际的管理工作,更可能对服饰行业缺乏了解,能头头是道说出各种专业词汇,却不清楚该如何落到实处。

比如品控,可能这个词从高人嘴里吐出来过,却又无法执行到位。

高人飘在天上,没接过地气,志向远大,自信和上进心十足,回港商业第一战瞄准风头正劲的冼耀文,借此向全香港发布宣言:“陆媚娘向一代商业女王陆则天前进,颤抖吧,凡人们。”

戚龙雀离开后,冼耀文指着衬衣的各种瑕疵,让欧阳佩琳记录下来,然后拿着两件衬衣来到一抹阳光斜着打进室内的窗口,先后抖了抖两件衬衣,观察阳光漫反射出的灰尘数量。

灰尘飞扬,密密麻麻,看数量至少是好运来的二十几倍,金得利的生产环境堪忧。

中华制衣的衬衣生产工序中有抖灰和晾晒,布料裁剪好后,会抖一抖布料,将浮灰、线头抖去;衬衣成型后,再抖一遍;包装之前还要拿到太阳底下晾晒几个小时,且仓库里安了水银光弧灯,对包装好的衬衣进行人工紫外线二次消毒。

这么做是考虑到衬衣经过水洗,衣领、衣袖容易变形,而绝大部分顾客会将新买的衬衣直接穿上身,经过晾晒消毒,顾客能获得更好的穿着体验,也极大降低感染皮肤病的概率。

如此贴心的考虑,冼耀文却没打算以此为卖点广而告之,只想让顾客在生活中自行发现好运来和其他品牌的差别,穿好运来,浑身舒适,穿其他品牌,身上时不时发痒,忍不住要挠一挠。

男人穿衬衣,看着有型,其实挺遭罪,只是细微的一点差别,体现出来的效果却犹如经过放大器放大,变得十分明显,顾客一定能发现好运来的诚意贴心。

好运来也好,Goodluck也罢,对目标客户的定位都是相对成功的男士,这一类男士存在共性“比较有脑子,懂得思考”,默默地关心他们,却不主动说自己为他们做了什么,只是在偶然间让他们发现自己付出很多,这样的营销效果要比不断夸耀自己做得如何好更加有效。

当然,这种方式只适合高端品牌,面对普罗大众的低端品牌,还是不断推出品牌感恩歌、感恩舞,重复重复再重复的洗脑,效果来得更为直接。

毕竟猫有猫道,鼠有鼠道,猪八戒尝不出人参果,野猪吃不了细糠,见人下菜很有必要。

看着泛着白光的灰尘,冼耀文点上一支雪茄,思绪飞到高街癫狂院、佐治五世公园乱葬岗。民间所说的高街癫狂院就是域多利精神病院,日占时期那里被日军宪兵控制,建地牢为审讯华人的刑讯室,华人死亡无数,死后被埋佐治五世公园。

在民间,高街癫狂院有一丝神秘色彩,传闻颇多,各种版本都有,有一个版本接近731,说癫狂院是研究细菌武器的地方,日军经常抓人送进去做试验。由此可知,“细菌武器”之说在香港是有受众的。

如今报纸上一直在关注朝鲜战场的局势,也关注东洋因战争而带来的局势变化,每天都能看到东洋相关文章,在传媒界,普遍倾向美国会参战,而东洋将成为战争物资的供应方。

两者一结合,可以编一个特高科秘密来港挖掘日占时期所掩藏细菌武器的故事,掩藏之地就在金得利仓库的底下,而挖掘并不是一帆风顺,闻讯而来的保密局特工、澳洲特工、苏联特工和特高科在金得利仓库上演了一场大乱斗,无意中打破了一个瓶子,死伤无数,金得利衬衣被细菌武器污染。

这个故事抛出之前,需要找几个敏感体质的人去买衬衣,并当场试穿,一穿上浑身就起红疙瘩,呼吸急促,口吐白沫,马上需要急救。连续出现三四个后,故事就可以抛出了。

这一手操作下来,能宣判金得利死刑,只不过香港商人不是傻子,不会被故事唬住,很轻易就可以将矛头指向他冼耀文,手段过脏,容易被商界杯葛,他的名声有臭大街的风险。

对他而言,好运来这块牌子远远没有口碑重要,编故事的操作好像不太可取,这操作不上不下,拿来传八卦再合适不过,热度容易起来,反而人命官司只会被悄悄议论,不会形成舆论效应,对他的影响不会太大。

“这次中庸之道不太合适,只能选择两极,要么堂堂正正之师,要么果决一点把周家灭了……果决不了啊,只是商业竞争就要抄家灭族,我在别人嘴里还不成天生杀人狂了,装了这么久立下的人设还不得崩塌。”

一阵权衡,冼耀文还是维持昨天定下的“黑手段有备无患,打堂堂正正商战”的策略,敌不黑,我不黑,敌若黑,雷霆万钧。

再次拿起衬衣置于阳光下端详,他思索着灰尘的阳光用法。

思考无历日,不知何时,林醒良已站在他身边。

“先生。”

“嗯。”

“报社我已经摆平了,花了差不多两万一。”

冼耀文收起手里的衬衣,扔到身前的椅背上,转脸看向林醒良,说道:“这么说,我的担心没有多余?”

“先生料事如神,有好几家报社的总编或副总编被打过招呼,只差润笔费没到位。”林醒良恭维道。

“知道是谁在出面吗?”

“没有人出面,只知道从周公馆打出的电话。”

冼耀文闻言蹙眉,“天下文人多怯懦,男盗女娼肚中藏。文人十之**色心比天高,色胆怯如鼠,包一艘画舫,找几个曲艺精湛的卖唱女,多花点钱选几个会扮学生的舞女,教会她们逢人就娇滴滴喊老师。

等把斯文用来扫地,报社的人在你面前君子坦荡荡,你下的功夫才能算是到位。周公馆不是港督府,不可能没人出面,我要知道名字。”

林醒良顺着思路心生恶计,“要不要安排人拍照?”

冼耀文轻笑道:“阿良,威逼利诱之道不能追求高利润率,反复投入产出,保持一个合理的利润率是最完美的。要挟的利润率太高,高到会死人,无本生意过于迷人,容易让人上瘾,做了一次还会惦记下一次,一次次得手,令人迷失心智,失去判断力。

殊不知,弹簧被压到极限,只要不断就会反弹,做恶事也要保持友好,本着交朋友的态度,不然,会遭到反噬。”

林醒良思虑片刻,郑重地点点头,“先生,我考虑的不够周全。”

冼耀文拍了拍林醒良的肩膀,“不要乱了方寸,也不要顾此失彼,外部市场的开拓千万不能松懈,这段时间多多辛苦,等过了这道坎,好好放松几天。”

“公司里全体同仁都在努力,派去东南亚的人已经做出不错的成绩。”

冼耀文轻轻颔首,“致平告诉我传销公司前些日子下了不少订单,做得好,下个月我给你一个小单位,你用来奖励最优秀的那一个。你自己想买房就买,不用划算着自住,就拿来出租,遮雨的家我会替你打算,暖心的家得靠你自己抓抓紧。”

林醒良轻笑道:“工作这么忙,哪有时间找女朋友。”

“你啊,别拿工作当借口。”冼耀文在林醒良胸口拍了拍,眼睛瞟一眼刚走进办公室的戚龙雀,“明天加个班,到我那里吃晚饭。”

“好。”

“走了。”

冼耀文迎向戚龙雀,两人一前一后下楼坐进车里。

“问过了,三个男人经常会去找邓波儿,除了周孝桓,顾嫂看见过另一个男人早上八点左右离开,什么时候去的没注意。”

“几次?”

“看见过两次,差不多时间。”

“没找林可萍?”

“不在。”

“缓缓,先等阿叶消息。”

“明白。”

“去九龙塘花园城市。”

九龙塘花园城市,一个二十几年前规划建设的中型工商业市镇,区内33公顷的土地上兴建了250间附有小花园的独立两层或三层别墅,亦设有学校及游乐场等设施。

该区的建立充满殖民地色彩,当年主要吸引英国富商居住,故仿效英国乡村,区内所有道路以英国郡名命名,例如舒梨道、雅息士道、罗福道、律伦道等。

该区曾出现烂尾危机,1925年工程遇上省港大罢工,加上东主义德病逝,开发的公司面临清盘,当时业主及股东请求富商何东协助,何东先组织九龙塘花园会所,然后继续工程。为感谢何东协助,区内其中一条街道命名为何东道。

进入花园城市,戚龙雀将车开进何东道,并停在一栋别墅前。

花园城市的别墅,说是别墅其实差点意思,按英国那边的说法,更适合称为小平房,但按照香港的习惯,可以称为超千呎豪宅,1400呎左右的建筑面积加上500呎左右的小花园,住四五口人还是蛮宽敞的。

看着小花园里的绿植,冼耀文忽然想起当初定下的住到半山的目标,按他现在的实力已经够资格在半山买房置业,但他却没有跟别人去扎堆的想法。

当初的目标重要的不是住在哪里,而是地位,说到住,他觉得住在深水埗挺舒心的,周围烟火气环绕,闹中取静,基本上,冼家在香港的大本营就定在现在的位置,然后四处天女散花。

恍惚间,戚龙雀按响了门铃,门被打开,一个佣人和他说了两句,门被关上,过了一会又打开,潘秀秀探出身子,看到冼耀文,便快步走了过来。

“耀文,你怎么来了?”

冼耀文快速打量潘秀秀的全身,见她穿着正装便直接说道:“妈,是佩佩让我来找你,她想让你搬去跟我们一起住,我的想法跟她一样,你去拿上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其他什么也不用带,我会给你置办新的。”

听着冼耀文命令式的口吻,潘秀秀很是不舒服,嘴里傲娇地说道:“我住在这里很好,哪也不想去。”

冼耀文似笑非笑道:“妈是真不清楚还是假不清楚?你那位脸上的两个洞是我扎的,为佩佩扎,也是为你而扎。给你山今楼的股份,是我的意思,就是想让你有个稳定的进项,好有底气保留一分体面。

佩佩已经有了一分体面,将来还会更体面,你是长辈,不帮忙没关系,但请不要拖她的后腿。搬去跟我们一起住,吃穿用度上会保证你体面,男人你可以另外找,三五天换一个也没人会说你。”

听到最后一句,潘秀秀瞬间恼羞成怒,“你就这样跟长辈说话?”

“妈,如果跟你说道理能说通,今天我就不用站在这里,所以不要怪我说话不好听,你继续和张德荣厮混,会让佩佩很难做。”冼耀文撩开衣袖,故意看一眼手表,“你有五分钟去拿东西,没有东西好拿,现在就可以上车。”

“我不……”

不等潘秀秀将走字叫嚣出来,冼耀文冷声道:“掌嘴。”

戚龙雀甩手给了潘秀秀一记耳光,潘秀秀瞬间懵了,痴痴呆呆僵在那里。

“拉上车。”冲戚龙雀说了一句,冼耀文迈步走到别墅大门前,对一直在偷看的女佣说道:“我是冼耀文,麻烦你转告张德荣,再一再二不再三,谢谢。”

说完,掏出二十港币塞进女佣手里。

回家的路上,潘秀秀并没有闹腾,一直安安静静地坐着。冼耀文没找她说话,只是自顾自看报纸。

差不多四点半,车子就来到家里楼下,透过车窗,冼耀文扫到冼玉珍坐在便利店门口,手里好像拿着东西在穿串串。让戚龙雀停车,他走上前去。

“穿珠仔呀,一串能赚多少?”

“大哥。”听到声音,冼玉珍抬起头,冲冼耀文笑了笑,“穿三串就有一仙。”

“喔?这么多,你一天穿300串,不是就能挣到三元了?”冼耀文淡笑道。

“穿不了这么多,我一天最多能穿五十多串。”冼玉珍乐滋滋地,仿佛为自己也能挣钱而开心。

“真厉害。”冼耀文笑着竖了竖大拇指,旋即又将笑容敛去,淡淡地说道:“考你一道数学题,一元钱四个人平分,每个人能分到多少?”

“两毫五仙。”

“八个人分呢?”

“一毫两仙五厘。”

“十六个人分呢?”

“六仙两厘……”冼玉珍愣了一下说道:“大哥,比厘小的单位是什么?”

冼耀文摆了摆手,“数学题我们晚点再探讨,我先跟你说说你在做的事,你知不知道穿珠仔的活是从哪里来的?”

“顾嫂从石硖尾拿来的。”

“石硖尾又是从哪里拿来的?”

“汝州街的饰品厂。”冼玉珍小眼睛一眯,问道:“大哥,你想做这个生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