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金钱玩家 > 第三百七十章、借酒说商

金钱玩家 第三百七十章、借酒说商

簡繁轉換
作者:鬼谷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7 02:45:48 来源:源1

尽管有一条铁路经过,但本顿维尔实际上是一个荒僻凄凉的乡下小镇,居民只有三千,主要以出产苹果闻名,近年来也有人开始养鸡。

不过就是这样的一个小镇,岑佩佩两人逛了一圈却发现有三家商店,岑佩佩觉得其中最大的那家有点意思,当车子第二次经过商店时,停了下来。

沃尔顿廉价商店,这是商店的名字,岑佩佩甫一进入商店,目光便四处游弋,她发现商店的布局和人民超市极为相似,只在门口处设立了一个收银台,她看过去时,恰有一位顾客提着购物篮在那里结账。

见此,她的兴趣变得更为浓郁。

来美国之前,老爷告诉她这里可以学习到各种先进的经营理念,她原来也是这么以为,但当她真正踏足这片土地,她却发现老爷好像有点言过其实,这里的零售业销售理念并没有多先进,就是自助销售的模式也没有多少商店采用。

她靠近收银台,近距离看一个白人女人在那里有点费劲地算账——一件商品几美分或十几美分,嘴里嘀咕着做着口算,收钱和找钱时,纸钞和硬币会分成若干小堆,笨拙地进行计数。

人民超市不是这样的,老爷提议用了机械计算器和算盘,收银台设两个收银员,一个是女的收银员,既要经手商品,又要用机械计算器算钱,另一个是算盘用了二十来年的老账房,既可以盲拨算盘,也有非常强的心算能力,算账的速度飞快。

两个人各算各的,各自得出结果一比照就成,一旦女收银员在岗位上干久了,心里对热销商品的价格了然,结账的速度还会更加快。

就白人女人的算账速度,去了人民超市根本不可能过试用期,不过在美国已经够用了。虽然来美国的时间不长,但她跑了不少地方,见识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她很眼红美国人到商店买东西一买就是一大堆,眼前的这个顾客买的都是美分商品,消费总金额却有24.75美元之多,这在香港是罕见的。

她不由回想起人民超市刚刚开业的头三天“开业大酬宾”活动,顾客很多,但搬家式购物的顾客很少,大多只是买两三样或四五样商品,而第二天或第三天,有不少顾客进行复购,为营业额提升开心之余,也不得不为无法精简岗位而扫兴。

美国这边的商店的人员开支占总成本的占比,要比香港那边低得多。

若有所思中,她被收银员注意到,收银员面带笑容对她说道:“女士,我是海伦,有什么能帮到你吗?”

“嗨,海伦,我是岑·赫本,来自温洛维特公司。”岑佩佩清醒过来,笑着回应。

“温洛维特?”叫海伦的收银员笑着说道:“我要向你说声抱歉,你大概白跑一趟,沃尔顿其实是本·富兰克林特许经营店。”

“没关系,本顿维尔的风景不错,工作无法开展,我可以当做旅行。所以,你是老板?”

海伦用自豪又带着点甜蜜的语气说道:“这里是我和山姆的商店。”

“我该称呼你沃尔顿太太?”

“是的。”

“真是羡慕你们能一起经营事业,我和我的丈夫亚当原来也在香港经营一间商店,现在他在香港,我却在这里。”岑佩佩说着摊了摊手。

“岑,非常遗憾听到这个消息。”

“海伦你误会了,我们并没有分开,只是亚当让我来美国学习商店经营经验,他说一家店只是开始,我们的目标是在全世界开连锁店。”

“啊哈。”海伦大笑道:“山姆曾经也说过这句话。”

“真的?”

“嗯哼。”

岑佩佩忽然指向一个往收银台走过来的顾客,“海伦,你先忙,中午我请你吃午饭,我们好好聊聊。”

“岑,你是客人,我请你。”海伦指着商店的一个角落,说道:“那里有咖啡,你随意。”

“OK。”

循着海伦所指,岑佩佩走到地方,给自己倒了一杯咖啡,端着杯子,看着海伦忙碌。

来美国之前,老爷对她有交代,美国是人民超市未来的攻略目标,学习知识之余,多认识一些零售业的从业者,没准将来他们就是你的伙伴或客户,她深以为然,来到一地,都会争取交一个商店店主的朋友。

岑佩佩一心想着工作上的事情,李诗英同样也在忙于她的工作,太阳眼镜的遮挡下,她的目光警惕地注视视线里的每一个人。

临行前,先生对她有交代,美国不是安平之地,危机四伏,特别是黄种人属于好欺负的对象,哪怕是平日里被同类欺负的白人和黑人中的怂人,也容易在黄种人身上找存在感。

在市区的偏僻处当心黑人,在郊区当心所有人,特别是眼神凶恶浑浊的白人,极有可能是3K党,不幸遇见,先下手为强,直接送对方见上帝。

棘手的3K党没遇见,图谋不轨的色鬼倒是遇见了,被她收拾了一顿,又抄下了对方驾照上的信息。

两个女人出行太不方便,很容易被人觊觎,也不知道先生安排的人什么时候能到位。

或许是心有灵犀,周一中午冼耀文来到中环毕打街人民超市的第一间门店,在高燕如的陪同下,穿梭于货架之间。

在店内,有两个货架的一面摆满了各种罐头,冼耀文从货架上取下一罐豆豉鲮鱼罐头,看了下外包装,又凑到鼻下闻了闻味道,明明只闻到金属味,但他嘴里却感觉到一股豆豉味。

将罐头放回货架,转脸问高燕如,“豆豉鲮鱼好销吗?”

“还可以,比不上水果罐头和午餐肉罐头。”

冼耀文轻轻颔首,“适当倾斜推广,不管怎么说豆豉鲮鱼都是我们国家发明的国货,又是内地来的,如果内地学习苏联的全面公有化,公私合营就不会是小打小闹,迟早会全面铺开,到时只有国营企业,没有私人企业,整个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部队一进朝鲜,这仗不管输还是赢,内地未来的国际形势都不会太妙,想要获得外汇千难万难,工业品在国际上本就没有什么优势,加上可预见的经济封锁,工业品想要出口换到大量外汇不容易,只能在之前有出口优势的农产品,以及农产品的衍生产品上想办法。”

冼耀文指了指一边货架上从内地过来的罐头,“在计划经济的体系里,其实商品价格没多大意义,对外出口的定价权也掌握在国家手里,为了尽可能多地换取外汇,我们完全可以大胆预测未来内地的商品一定会物美价廉。”

他又指了指另一货架上的进口罐头,“这些罐头牛奶公司、连卡佛都在中间吃了一道,到了我们手里利润空间有限,将来我们卖内地罐头利润会更丰厚一点。”

高燕如往两边货架各看了一眼,若有所思道:“需要腾出部分进口罐头的货架空间给内地罐头吗?”

“暂时不用,现在还是主推进口罐头,等销售额够高,你和牛奶公司、连卡佛重新谈一下付款方式,让他们延长账期,一个月太短了,不够。”

高燕如面露难色,“已经实行几十年的规矩,未必会为我们改变。”

冼耀文淡笑一声,“这就要看我们有多大的量,面对高额利润,没有不能改的规矩。燕如,等这家门店赚够开分店的启动资金再去开分店,如此往复,稳则稳矣,但速度太慢;

适当借用一部分待付款增加速度很有必要,只需控制杠杆力度,不要太过沉迷高速扩张,并准备好足够的备用金,不会出事的。”

高燕如苦笑一声,“冼先生,人民超市的定价要比百货公司、办馆低不少,我们本就得罪了不少同行,要是不稳扎稳打,太过冒进,同行抓住机会,一定会群起而攻之,把我们推进深渊。”

冼耀文指了指另一排货架,一边迈步走过去,嘴里一边说道:“燕如,你在对超市的认知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不怪你,怪我,有些事情我没说透彻。

我问你一个问题,为什么办馆已经发展了数十年将近百年,却成不了大气候?”

高燕如脱口说道:“办馆里销售的洋货价格昂贵,能买得起的人不多,已经陷入瓶颈,想再壮大只有兼并同行一条路。”

“你说透了问题的本质,客户群体规模有限。所以,我对人民超市的定位从来就不是这一部分客户群体。”冼耀文指了指地面,“这里虽然挂着人民超市的牌子,但严格来说,并不是人民超市,而是应该叫做亚当会员商店。”

“亚当会员商店?子品牌?”

“对,子品牌。”冼耀文颔了颔首,从货架上取了一罐蓝带啤酒,拿在手里看了两眼放回去,“前些日子在旧杂志上看到一篇关于唐鲁孙的文章,他分享了一个小故事,说是民国二十三年武汉的某官员赠给他一批茅台,因为是卖给穷人喝的,都是粗陶罐装,上面封有桑皮纸,看上去土头土脑,那个官员十分嫌弃,知道唐鲁孙是品酒方面的大家,就做了顺水人情。

《清诗铎》有云,黄酒价贵买论升,白酒价贱买论斗。说到酒,最尊贵的首推果酒,这个东西方保持一致,都认为葡萄酒是其中佼佼者。

葡萄酒的身份尊贵,平民是绝无口福,就是青梅、杨梅、桑葚、柑橘等果酒都不是大部分平民能喝到的,只能自己采摘一点杂果酿杂果酒。

清亡以前,要说达官贵人的口粮酒,还得是黄酒,白居易、苏轼、曹雪芹无不推崇。到了民国初期,西方的机器酿酒技术传了进来,黄酒的身份也不再那么高贵,开始推出低档黄酒,平民偶尔也能解解馋,但主要喝的还是白酒。

在汉代还有一种酒叫醴,据说商代就有了,但不可考,汉代却是文献齐全,证明的确有醴的存在。

说到醴,按现在的话来说,其实就是啤酒,吃烤肉喝冰啤是汉代达官贵人的一大享受,十分风靡,醴都是官方酒坊酿造,是汉代刘家王朝的一大收入来源。

据说汉代向匈奴屈辱和亲时,醴是送给匈奴人的国礼,美人计、美酒计打配合,匈奴人被灌得明明白白。按这条线往下走,德国人发明啤酒和啤酒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的说法都有待考证,没准啤酒就是我国发明的。”

往前走一段距离,来到另一个货架前,取了一瓶凌川白酒,见商标纸上写着出品方是益隆泉烧锅,便问道:“哪里淘来的库存?”

“国货公司,1947年的酒。”

“听说这是东北名酒,销量怎么样?”

“白酒整体销量都不太好。”

冼耀文将酒放回货架,“会好起来的,二战期间,德日美苏英为了提升士兵士气,给他们壮胆,都有发放一种特殊的药片,其实那些玩意就是成瘾性比鸦片低一点的毒品。

我们对毒品的认知要比西方深,振奋士气用的是壮行酒,为了节省军费,选中了度数高的白酒。军阀混战到抗战,几十年时间,培育了一大批喝白酒的人。

这批人有的战死,有的解甲归田,也有的成了开国功臣。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内地的白酒行业一定会兴盛起来。

另外,酿酒需要粮食,同样多的粮食用来酿白酒可比酿其他酒划算多了,内地百废待举,急于全面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可没有太多的粮食浪费在酿酒上。”

冼耀文顿了顿,接着说道:“话说回来,既然不想浪费粮食,那不提倡喝酒,或者干脆禁酒行不行?当然不行,美国已经试过了,证明禁酒这条路走不通。”

高燕如耳朵听着冼耀文的话,脑子转了起来,分析冼耀文说酒的用意。他可不认为冼耀文长篇大论是给他普及酒的知识,明显是在借古论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