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金钱玩家 > 第四百一十八章、牛仔裤与帆布鞋

金钱玩家 第四百一十八章、牛仔裤与帆布鞋

簡繁轉換
作者:鬼谷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7 02:45:48 来源:源1

“Bonjour。”

塞纳河畔,一家叫左岸的咖啡馆前,在用心擦拭一辆哈雷摩托的孙树莹不忘向新来的客人打招呼。

高三的那年夏天,她交往过一个男朋友迈克尔,他黑色的皮夹克、浓密的头发和坚毅的下巴,令他在一群穿着蓝色校服的年轻人中显得与众不同、份外自信。

每个周末,迈克尔都会来家里接她,带她去跳舞、看电影或去餐厅吃饭。但她最难忘的不是这些,而是坐在他的哈雷摩托车后座上那段刺激的时光。

她总是侧身坐在迈克尔身后,这听起来很危险,甚至有些鲁莽,但坐在流线型的真皮座椅上,紧紧抱着男友时,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全和自由。

这种体验与坐她家的别克或是摇摇晃晃的人力车完全不同,摩托车发动时隆隆的响声和温暖的震流让她兴奋不已。她们伴着轰鸣声风驰电掣,路面从她们脚下几公分的地方呼啸而过。

如今,她对迈克尔的记忆已经淡忘,哈雷摩托却是一直烙印在她的回忆里,曾经某个午后的花园里,她和冼耀文聊完文学,聊起过摩托车,没想到冼耀文给了她一个惊喜。

从诺曼底回到巴黎时,姆妈给了她一封信,冼耀文留给她的,在信里他交代她做一件事,在塞纳河畔买下一间历史悠久的咖啡馆,改名为左岸。然后就是告诉她巴黎哪里可以买到哈雷摩托,以及交代了该找谁拿钱。

咖啡馆买下了,哈雷摩托也买了,她成了骑哈雷摩托的咖啡馆女老板。

“Bonjour。”

一辆卡车停在不远处,卡车司机来到孙树莹身前。

“Bonjour。”孙树莹停下擦拭的动作,起身对卡车司机说道:“西尔维,一共运来多少张藤椅?”

“我亲爱的伊莎贝尔,今天的运气非常不错,MaisonGatti正好新做了一批藤椅,你需要的都已经运来。”

西尔维对眼前的东方女孩充满好感,不是因为女孩漂亮,而是因为她的肤色。

大概在一年之前,一个没招谁没惹谁的白天,他开着卡车唱着歌走在路上,忽然出现一个劫匪把他给劫持了,当时,他以为完蛋了,但是没想到劫匪不仅没有伤害他,还信守承诺给他留下一百英镑。

他没有按照劫匪的建议给妻子和孩子买礼物,而是以一百英镑为启动资金,购买了一辆年纪和他差不多的卡车,成立了一家运输公司,名字就叫做早安越南,以纪念给他带来好运的“越南圣诞老人”。

孙树莹往卡车的方向看了一眼,说道:“西尔维,能麻烦你帮我把藤椅搬下来吗?”

西尔维笑道:“当然,这是早安越南的服务之一,如果能喝到你煮的咖啡,我搬的速度会快很多。”

孙树莹微笑回应,“我刚买了一袋越南咖啡豆,给你煮一杯越南咖啡。”

“BonjourVietnam!”

西尔维大笑着呼喊一声,转身走向卡车。

看着西尔维的背影,孙树莹恍惚了一下,她总感觉西尔维身上偏绅士的表现方式有点熟悉,一时却又无法分辨熟悉的点在哪里。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哪怕是戴高乐也一样。

1946年,法国进入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时期,这段时期,法国实施议会制,该宪制与二战前的第三共和相似,在领土上大致恢复过去的殖民帝国。

与第三共和一样,第四共和奉行议会制,国会拥有最高权力,但也遭遇相似的问题,比如内阁短暂及频繁更换,政策计划面对困难。

临时总统戴高乐于1946年1月20日被迫辞职,他期待公众的支持能够让他重新执政并推行其宪政理念。然而,立宪议会因为害怕戴高乐增强总统的权力导致独裁,选择由工人国际法国支部的古昂来取代他。

1947年4月,戴高乐在斯特拉斯堡宣布成立政党“法兰西人民联盟”,但在国会只占极少席次,戴高乐重归高位之路阻碍重重,他的信心遭到重度打击,他萌生了退出政坛隐居的想法。

就在这个时候,一家美国公司找到他,邀请他成为该公司衬衣品牌的法国代言人,拍摄一组“Gookluck·浪漫总统”的宣传照。

费宝树不知道公司的人是怎么和戴高乐谈的,她只知道谈成了,而且是谈成了一对,戴高乐的妻子伊冯娜·戴高乐将为公司的另一品牌“王妃与绅士”代言。

此时,她正跟随广告拍摄小组在左岸咖啡不远处的塞纳河畔,为戴高乐拍摄系列当中的“朝阳”。

她看着戴高乐按照摄影师罗伯特·杜伊斯瑙的要求,嘴里叼着一支猪尾巴雪茄,双眼注视着朝阳初升的方向。她手里拿着一张照片的效果图,当照片拍摄完成,还要加上一些设计元素,比如大粗体文字“Francelibre”。

戴高乐是个大人物,但她却不怎么感兴趣,她没念过多少书,原先不会说英语,也不会法语,后来去了美国被逼着学了一点基础,然后又被扔到法国,新鲜劲过后,只剩下异国他乡的空虚寂寞冷,她想香港,想冼耀文温暖的怀抱。

……

冼耀文来到冯强树胶的大门口,一个瘦削的年轻人迎了上来,“冼先生,我是冯子仪,冯强是我父亲,欢迎莅临冯强树胶。”

“子仪兄你好,我是冼耀文,冯伯伯在厂里吗?”

“在的,他在办公室等你,我先带你到车间转转,然后去办公室喝茶。”

“客随主便。”

“请。”

“请。”

寒暄过后,冯子仪将冼耀文带进一楼的车间。

陡入,便感觉到热浪,只见车间里一排排圆筒形的烤箱,工人推着一排威灵顿靴或推进或拉出烤箱,橡胶的臭味、香味、热气,扑面而来。

来到一个烤箱前,冯子仪介绍道:“这批威灵顿靴为英国客户生产,只可惜订单是在橡胶暴涨前签订,生产一双赔一双。”

“一上来就自曝其短,看来冯强真在打他主意。”心中想法一闪而过,冼耀文不置可否地颔了颔首,“子仪兄,我听说威灵顿靴的名字来自威灵顿长靴?”

冯子仪说道:“是的,最早的威灵顿雨靴是美国人海勒姆·哈金森在威灵顿长靴的基础上进行改良。”

“不过大部分钱还是被另一个美国人赚走了,两次世界大战,亨特靴业可是没少赚。”

冯子仪诧异道:“耀文兄对雨靴产业很了解?”

“大致了解一点。”冼耀文从架子上拿起一只威灵顿靴上下端详了一会,然后看似无意地说道:“原来的威灵顿靴是很帅气的靴子,即使穿在拿破仑的身上也是相当威风,现在的威灵顿靴太难看了,如果在设计上下点功夫,或许可以贴上摩登的标签,售价能够提高一点。”

“耀文兄有什么高见?”冯子仪带着捧哏的意思,漫不经心地说道。

冼耀文指了指鞋口的位置说道:“从实用性上来说,这里可以加一个松紧扣,这样一来,风雨不容易灌进鞋子里面。”

接着又指了指脚后跟处,“这里最好增加保暖的设计,天气冷的时候,脚后跟最容易长冻疮。”

将鞋子放回架子上,接着说道:“雨有大有小,路面的情况有好有差,靴筒不用那么死板,一定要做到如今这个长度,可以低帮,也可以中帮。或者做得很长,靴子和背带裤组合在一起,做成连体的防水裤,我想渔民一定会有需要。”

说到这儿,冼耀文摆了摆手,淡笑道:“不说了,不说了,我这个外行不在你这个内行面前班门弄斧。”

“不不不,耀文兄说的是真知灼见,还请不吝赐教。”冯子仪真诚急切地说道。

“捧了,捧了,既然子仪兄愿意听,那我接着说,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子仪兄就当笑话听。”冼耀文指了指自己脚上的皮鞋,说道:“羊皮鞋,说是有一定的防水性,其实防水性能很差,下雨天穿,袜子肯定会打湿。

昨晚淋雨的时候我就在想,能不能有一种防水的鞋套可以方便地套在鞋子外面,在街上的时候套上,进入室内脱掉。我想这种鞋套在大都市的公司白领人群中有一定的市场,毕竟雨靴和皮鞋换着穿不方便。

实用性方面我只想到这些,设计方面我没有什么想法,只是觉得大家都穿黑色的鞋子,其中有个人却穿着红色的鞋子,那他自然会成为焦点。”

冯子仪抱拳道:“耀文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受教了。”

“过誉了,过誉了。”冼耀文抱拳回礼,“子仪兄,我们接着参观?”

“好,这边请。”

一个个车间参观过去,最后来到六楼宝塔胶鞋的车间。

宝塔胶鞋在理念上要比回力先进一点,它已经分出篮球鞋、羽毛球鞋和网球鞋的概念,同一款鞋子在外观设计上稍作改动就成了不同用途的鞋子。

大概做帆布鞋的都是这种套路,匡威也差不多,“AllStars”和篮球的关系就是没有关系,不如阿迪达斯和彪马那么务实,真正按照运动的不同特性而针对开发运动鞋。

胶鞋车间,冼耀文参观得比较仔细,时不时拿起一双胶鞋端详,还会凑到鞋口闻一闻橡胶的臭味。

“子仪兄,你们发到英国的鞋子会进行除臭吗?”

“不会,胶鞋一开始穿都有味道,穿一两次味道就会消失,这是共识,没有哪个胶鞋厂有除臭的工序。”

“除臭复杂吗?”

“不复杂,就是比较繁琐。”

“哦。”

冼耀文将一双胶鞋放回工位,目光从一个面容姣好的姑娘脸上扫过。胶鞋车间的工人年龄普遍偏大,能看见一个姑娘还挺稀罕。

“我在美国投资了一间牛仔裤厂,觉得牛仔裤和胶鞋搭配起来会很好看,待会想跟冯伯伯聊聊代工或联营。”

冯子仪眼中精光一闪而过,“耀文兄的生意已经做到了美国?”

“没办法,牛仔布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才能生产,美国就是其中之一,而我看好的主要市场就是美国,只好在美国投资工厂。”

“美国的人工成本太贵,你放在美国生产,成本要多上不少吧?”

冼耀文淡笑道:“因为政治上的原因,美国前两年制定了《战争难民法》,聘请难民可以在税收上获得一定优惠,算一算,抵消运费和关税,在美国生产的成本多不了多少,却能少掉一些麻烦。”

“原来是这样,聘请难民麻烦吗?”

冼耀文蹙眉道:“非常麻烦,事情根本没有我一开始设想得简单,要不是已经一头扎进去,骑虎难下,我真打算作罢。”

难民只是扯淡,这麻烦谁爱沾谁沾去,在美国的生产环节主要还是与黑帮合作,靠没身份的偷渡客压低成本。

下次再去美国,他还打算认识一个机灵的黑帮小子,送对方一个金点子——去墨西哥边境建一个当摆设的工厂,生产放到墨西哥境内并延伸到其他南美国家。

此时的美墨边境跟筛子差不多,走私毒品泛滥之前,可以先走私牛仔裤。

只是牛仔裤,衬衣和其他订单他绝不会往那边放,不然美国政府为毒品头疼之前,他就得为仿品而头疼,黑帮人士也有脑子,做代工能赚几个钱,把货卖给仿品商,利润能翻几个跟头。

一听冼耀文这么说,冯子仪刚冒出的念头又缩了回去,“耀文兄,所有的车间都已经参观过,我们去办公室饮茶。”

“好。”

进了办公室,同冯强一通寒暄,俄而,三人围坐沙发前,聊起了正题。

“耀文,今天请你过来,是想问问你有没有兴趣入股冯强树胶,不瞒你说,由于胶价暴涨六倍多,工厂拥有大量订单从优势变成劣势,每生产一件产品,有几毫至一两块的亏损,完成剩余的订单至少还要亏损将近70万。”

冯强说完,看着冼耀文等待他的回答。

冼耀文略作斟酌,说道:“冯伯伯,我也不瞒你,对橡胶的价格我有所研究,我之前在新加坡进行过一次橡胶投机,赚了一点利润,就我看来,每磅的橡胶价格很有希望涨到80美分左右。”

“何以见得?”

“下一个割胶季来临之前,胶价会一直看涨,就是美国联合其他西方政府入场砸盘都不行,现在谁手里都没有足够的现货能够压垮众志成城的多方。”

冯强面露苦色,“这么说,冯强树胶且有的熬。”

冼耀文淡笑道:“其实也没有几个月,熬过眼下这一波就好。冯伯伯,这个时候吸收股东可不是明智之举,刚才我跟子仪兄说过,我想跟冯伯伯谈代工或联营,或许多少能给冯伯伯缓解一点压力。”

“哦?”冯强朝冯子仪瞄了一眼,看到对方肯定的眼神,他又看向冼耀文,“耀文想做胶鞋还是轮胎?”

“冯伯伯,是这样的,我在美国正经营一个牛仔裤品牌,准备牛仔裤搭配帆布鞋一起销售,我想和冯强树胶进行合作,两种方式,一种是代工,我和冯强树胶长期合作,冯强树胶按照我的要求进行生产,我们之间按月结算货款。

另外一种方式是联营,冯强树胶负责生产,我负责销售,所有的成本除掉之后,我们之间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成。

对冯强树胶而言,第一种方式胜在安全稳定,但利润不会太高,在商言商,我会死压报价。

第二种方式我们之间背靠背,风险共担,利润分成。

一个商品想要获得大销量,少不了要进行营销,电台、电视、报纸、户外广告,这一切都需要资金和资源投入,我这边的成本会远远高于冯强树胶的生产成本,所以,利润分成我这边要多分一点,不过相对代工,冯强树胶能拿到的利润会高几倍。”

冯强略一沉吟,道:“耀文对帆布鞋在美国的销量很看好?”

“冯伯伯,有些事情耳听为虚眼见才为实,我建议还是让子仪兄去美国进行一次考察,行或者不行也能有个判断。”

冼耀文对帆布鞋的想法不是临时起意,但跟冯强合作的想法却是一时兴起,无论是代工还是联营他其实都无所谓。

虽说他对帆布鞋的销量比较看好,但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风险,生产端如果有人帮忙承担风险,他的压力会小不少,而且在资金方面也可以做点文章,比如说服冯强延期分红,将资金先投入美股。

“耀文做事挺老到。”冯强喜眉笑眼地赞了冼耀文一句,转脸对冯子仪说道:“子仪,你尽快把手头的事情交接掉,去美国进行一次考察。”

随即又转脸看向冼耀文,“耀文,你方不方便和子仪一起去?”

“冯伯伯,年底之前我走不开,不仅要操心生意,还要筹备婚礼。”说着,冼耀文看向冯子仪,“子仪兄放心大胆地去,我在纽约有办公室,到了那里会有人接待你。”

“我都忘了你马上要和若云大婚,日子定下了吗?”

“还没有,这两天就会定下。”

“定下马上通知我。”

“好的。”

三人聊了一会闲篇,冼耀文告辞离开。

……

皇后大道。

JimmysKitchen,一个美国人吉米·詹姆斯开的英式西餐厅。

这家餐厅环境一般,只是茶餐厅的装修标准,却因为主要面向英美军官和外籍人士的关系,一直专注于提供“西方舒适食品”,西餐比较正宗,没有进行本土化的改良。

选在这家餐厅,冼耀文是有意为之,既是正宗西餐,又没有浪漫暗示的装修,比较适合他和孙树澄。

点完餐,孙树澄就开始发难,“中午你什么意思?”

冼耀文点上雪茄吸了一口,淡淡地说道:“老实讲,在女人方面我不是一个意志坚定的男人,你那天吓到我了,也让我有了一丝窃喜,禁忌之恋就是那么吸引人,明知不可为却又内心骚动。

但是,我又是一个理智的人,明知不可为不会强行为之,树澄,于女人而言,我不是一个好男人,不会为了谁不顾后果,你也是一样。

不说因为宝树的关系,我对你没有男女方面的心思,即使有,我也会一直藏在心里,不会表现出来,所以,算了,不要再胡闹。”

“我已经动心,还没有努力过,为什么要算?”孙树澄梗着脖子说道。

“看样子你是不见黄河心不死,好吧,我不劝你,就让你撞南墙。”冼耀文心情复杂地碾灭雪茄。

如果换了其他女人,他若是没有想法,早就将人打发了,但孙树澄,他真做不到果断拒绝,一是要顾及将来的相处,二是她和费宝树的母女关系,确实撩拨了他的心弦,不能动真格的,玩暧昧也是好的。

说到底,还是因为就算最坏的局面出现,他也不会面临太大的麻烦,没有利益之虞,他完全可以肆无忌惮地故意不果决。

孙树澄双眼水汪汪地睨了冼耀文一眼,“你要让我撞南墙?”

“北墙也行。”

“哼,我不撞。”

“不撞就不撞,前菜来了,先不聊。”

孙树澄瞄了一眼端着菜过来的侍应,没有再说话。

晚餐吃得还算和谐,只是快结束时,孙树澄提议去看电影,被冼耀文拒绝,哄着人去上班。

七点半,他回到辉浓台,甫一进入客厅,坐在沙发上看杂志的柳婉卿迎了上来给他宽衣。

“跟女人吃饭这么快就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