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金钱玩家 > 第四百三十章、精英买办

金钱玩家 第四百三十章、精英买办

簡繁轉換
作者:鬼谷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7 02:45:48 来源:源1

“可以这么说。”冼耀文颔了颔首,冷不丁问道:“伊水咖啡馆现在的生意怎么样?”

“老……先生怎么忽然问起这个?”

“不用试探,你想叫老爷就叫,或者叫我头家。”

“我想叫老爷。”水仙甜甜地说道:“老爷。”

冼耀文再次颔首,说道:“有笔生意,需要一个人站在台前,因为不是什么正当生意,这个人不能是你,做完这笔生意,你在新加坡生意场上就难混了。”

“什么生意?”水仙的好奇心被勾起。

“等等。”冼耀文进了书房,在书架上拿了一本书翻了翻,随后回到茶室放在水仙面前,“书房里的书都是我从书局精挑细选买回来的,有闲暇的时候可以看看。

这本《美梦》是当年卷入佛罗里达州房地产泡沫的华人所写,写得很一般,但对当年的事件背景和发展写得非常详细,不用看剧情,只要跳着看事件相关内容,快一点两个小时就能看完,你先看,生意明天再说。”

“哦。”水仙拿起书随意翻了翻,然后放到边上,挪了下椅子,挨着冼耀文而坐,头枕在冼耀文臂膀上,“这里我以后是不是不能来了?”

“为什么这么问?”冼耀文抚了抚水仙的秀发。

“房子你不交给她管理吗?”

“房子不会交给金满管理,以后这里也不欢迎你过来,这里是我留给自己的空间,原来没有金满,现在也没有你。等我离开新加坡,你找个可靠的人看房子,你自己以后就别过来了。

我下次再来新加坡,不是住欧思礼路,就是住格兰芝路,对了,水仙庄园什么时候能够完工?”

“没有那么快,明年三月份可以先住进去,建筑完工要到明年六月,彻底弄好可能要到明年年尾。不欢迎她,也不欢迎我,老爷想欢迎谁?”

“谁也不欢迎,我说了,这里是我自己的空间,以后我想一个人待着的时候就会来这里,并不是把这里当成藏娇的金屋。我冼耀文玩女人还用偷偷摸摸?”

水仙咯咯一笑,“我搬到欧思礼路去住?”

闻言,冼耀文淡声说道:“我从来不担心金满知道我在新加坡有其他女人,但这个女人不能是你。我郑重地跟你说一遍,我跟你的亲密关系不能暴露,这会影响我的很多布置,所以,有些话不要拿来开玩笑撒娇。”

“好嘛。”水仙摸了摸冼耀文的脸颊,“我知道错了。”

“知道错了就要改,改了就别再犯。”

“喔。晚饭在这里吃吗?”

“不了,已经跟人约好了。”

香港。

刚刚失去了一个客户,心情不是太好的包玉纲路过会德丰的门口,往大门瞟了一眼,嘴里啐道:“马登你个港斗,会德丰早点倒闭。”

乔治·马登,会德丰的大股东,几年前在上海,包玉纲在银行工作时受到过他的冷遇,包玉纲对这事耿耿于怀。

乔治·马登没有顺风耳,自然听不到有人在诅咒他,他此时正在石澳一位老朋友兼合伙人宋文魁家的花园里。

有的人喜欢高调,有的人习惯了低调,宋文魁就是一个习惯低调的人。

宋文魁是上海人,一战时期他曾担任中国劳工旅的驻法翻译,战争结束后,他回到上海,入职了英国控制的上海海关,并结识了战争时期的英军飞行员乔治·马登。

其实,乔治·马登是德裔犹太人,成年之前的时光大多在德国度过。

宋文魁在上海海关工作的时间不长,只有两三年,但在这段时间,他结识了不少人脉,然后他瞅准那段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辞职创办了黄埔轮渡局。得益于之前积攒的人脉,黄埔轮渡局不到两年时间就赚得盆满钵盈。

1925年,乔治·马登见老同事生意做得蒸蒸日上,便向宋文魁取经,宋文魁够朋友,不仅出资支持乔治·马登创办茂泰洋行,更将黄埔轮渡局注入该洋行,为这家年轻的洋行提供资产及稳定收入来源。

当然,这是比较好听的说法,说白了宋文魁是看中了乔治·马登的一身白皮,当时中国的港口都被洋鬼子控制,让一张白皮掌舵公司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

就这么,宋文魁自降身份做起了买办,跟乔治·马登相互协作,一个负责西方关系接洽,一个负责与工人、客户和政府官员打交道,两人配合得相得益彰。

之后的几年,茂泰洋行高速发展,黄埔轮渡局逐渐发展成为拥有十几艘小轮和渡船的公司,并于1928年进军搬家业务,在汉口道创办了上海搬场公司。随着时间推移,该公司的车队发展到拥有20辆卡车,其中一些车在没活的时候会改装成灵车,承接白事业务。

1930年,茂泰洋行在上海上市,吸收了当时的公共租界工部局总董、安利洋行董事长以及业广地产董事长哈里·爱德华·安诺德,以及格蕾丝的爷爷维克多·沙逊加入了董事会。

帮茂泰洋行上市的犹太股票经纪人埃利斯·哈伊姆,进一步帮助茂泰洋行进入仓储业务,通过安排债券融资建造一座五层仓库,并成功拉来一个大客户英美烟草公司。

茂泰洋行上市不仅吸收了资金,还吸收了不少人脉,宋文魁和乔治·马登雄心勃勃,挥舞着支票开始了大收购。

1932年,在埃利斯·哈伊姆的牵线搭桥下,茂泰洋行和大公司上海拖驳船合并,各取了两边老板的姓氏,改组为“heelockMarden”公司,即会德丰。

之后的五年,会德丰高速发展,直到小鬼子打进来,乔治·马登和埃利斯·哈伊姆被小鬼子逮捕,然后被纳入战俘交换计划遣送回英国。

日据期间,会德丰全权由宋文魁和其叫去帮忙的弟弟宋文杰管理,在小鬼子的百般刁难下,成功守护住了资产,直到乔治·马登回归,之后,上海解放前夕,会德丰将资产和基地都转移到香港。

由于宋文魁在日据时期遭受过摧残,精神一度崩溃,虽然后来精神康复,但他的健康状况已是大不如前,加上年逾花甲,其妻劝服他从会德丰退休,所以,到了香港后,只有乔治·马登站在会德丰台前。

不再管理会德丰,宋文魁并没有闲着,他成了一个投资人,不时下手投资他看中的企业和股票,其中最知名的要数九龙仓。

随着禁运的消息传出,码头业务眼看要式微,他却是看见了航运业不久后会复苏,并敏锐地分析出九龙仓持有的海滨地皮将来会值大价钱,于是,他悄悄吸收九龙仓的股票,如今已持股5.7%。

九龙仓的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任何单一股东不得控制超过10%的流通股,即最大的股东明面上不超过10%的股分,一旦持有10%以上的股份,即可展开谈判,强势加入董事会。

“老朋友,上海纱厂的财务状况非常不好,你对它有没有兴趣?”乔治·马登用流利的上海话说道。

乔治·马登,1892年生人,原名乔治·贡普雷希特,十七岁时他改用母亲的姓氏“马登”离开学校参军入伍,并于1912年被派往香港,不久后他退伍到羊城海关任职。一战爆发后,他被征召回军队,后奔赴上海。

从时间跨度来看,乔治·马登人生的逾一半在中国度过,且多与中国人打交道,在漫长的岁月中,他学会了地道的粤语、普通话、上海话,还能说味道非常正宗的洋泾浜英语。

宋文魁扶了扶往下落的眼镜,沉声静气道:“香港的纺织业前景看涨,上海纱厂是一家不错的企业,江上达花了不少心思。”

乔治·马登淡笑道:“江上达是狗汉奸,不能给他太多好处。”

宋文魁轻笑一声,“乔治,不管江上达是不是汉奸,都不能给他太多好处。”

江上达是上海日据时期有一号的商业汉奸,宋文魁当年吃的苦头多多少少和江上达沾点边,两人围绕江上达的汉奸身份打了个机锋。

“HKTextile的中文直译香港纺织已经被占用,或许要叫会德丰纺织。”

地名加行业名是会德丰比较喜欢的企业命名规则,如果可以,这种企业命名方式通常是会德丰的第一选择。

“会德丰纺织也不错,我们应该给江上达制造一点麻烦,让上海纱厂的财务状况更加不好。”

“是的,我们应该这么做。”乔治·马登应一声,接着又说道:“老朋友,你怎么看中华制衣和冼耀文?”

“你对中华制衣感兴趣?”

“我对冼耀文更感兴趣,他和维克多的孙女、爱德温的孙女走得都很近。”

乔治·马登的话有所保留,他不仅知道冼耀文和格蕾丝、米歇尔走得很近,且大致了解金季商行的实情。

“乔治,你们犹太人的商业才能仿佛是与生俱来的,冼耀文不错。”

乔治·马登淡笑一声,“忙完会德丰纺织,见见这位小朋友。”

Luckno,一间英国人开的印度餐厅,为英国人提供保证不正宗的印度美食。

谢丽尔非常喜欢这家餐厅的果阿菜肴,时常会来光顾,今天也是一样,下了班,她来到这里,轻车熟路地坐到常坐的位子,侍应见到,过来微笑询问,“布朗小姐,还是老样子?”

“不,今天有客人,先给我来杯水,我一会再点菜。”

“OK。”

谢丽尔在位子上坐了没多久,她等的人来了。

“嗨,珍,这里。”谢丽尔冲目光四下游弋的苏丽珍挥了挥手。

苏丽珍看见,走了过来,在谢丽尔的对面坐下,“谢丽尔,我闻到了咖喱的味道,这里是印度餐厅?”

谢丽尔呵呵笑道:“珍,我邀请你的时候已经告诉你了,吃不惯印度菜?”

“不是,只是这里和我想象中的印度餐厅不一样。”苏丽珍看见走过来的侍应生,说道:“我不知道吃什么好,谢丽尔你帮我点。”

“好的,我会帮你点清淡……”

“介意我提供意见吗?”谢丽尔的话还没说完,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白人来到了桌前,彬彬有礼却又失礼地说道。

待谢丽尔和苏丽珍的目光集中到他脸上,他笑着说道:“冼夫人、布朗小姐,我是约翰,约翰·马登。”

约翰·马登,又称小马登,乔治·马登的儿子,在上海出生,也在上海完成小学和初中的学业,高中时期回到英国就读,后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法律。

毕业后入伍,成为皇家骑兵炮兵团的成员,参加了北非战争和诺曼底登陆。退役后,进入利物浦蓝烟囱航运实习,等掌握一定的职场与商业技能,乔治·马登安排他进入会德丰的伦敦办事处工作。

1947年,他带着新婚妻子安妮来到香港,先为会德丰的南渡打前站,后跟在乔治·马登身边学习如何管理会德丰。

谢丽尔和苏丽珍对视了一眼,随后看向小马登,“马登先生有什么好建议?”

“冼太太如果是第一次吃印度菜,可以试试勒克瑙的美食,香料不会放得太多,偏清淡一点。布朗小姐是这里的常客,想必不用我推荐。”小马登笑着说道:“我可以坐下吗?”

“马登先生请坐。”苏丽珍说道。

曾经有一次,先生在贤者时间交代她接替岑佩佩那个骚蹄子的工作,多跟谢丽尔来往时,顺便说起过一些关于走私的事。

在印尼独立战争期间,马来亚、新加坡的华商,如李光前、张明添、高德根等人,向印尼走私了大量的日式和英式武器、药品以及食物,一吨橡胶换30发子弹,两吨橡胶换一支来复枪,非常暴利。

而在华商背后,充斥着英国佬的身影,走私的物资绝大多数由英国洋行、商行提供,华商在走私生意中扮演“高级买办”的角色。

英国人对美国人的情感是复杂的,在他们眼中,原来的美国人是乡巴佬、看不上眼的穷亲戚,谁知道风水轮流转,乡巴佬居然后来者居上,小日子过得比他们还滋润。

现在甚至反过来掐他们喉咙,是可忍孰不可忍,别说恶心美国佬的同时能大赚快赚,就是倒贴一点,他们也乐意恶心恶心美国佬。

对内地的走私,英国佬不仅会参与,还会成为中坚力量,但毕竟存在英美友好的大前提,一些事情不能太过公然,得遮遮掩掩,犹抱琵琶半遮面,洋行和买办的最佳拍档组合一定会重新兴盛起来。

我额头上就刻着“精英买办”四个字,有能耐摸清楚金季商行底细的英国佬会主动找上门来求组合。

先生的话还言犹在耳,英国佬已经主动找上门了。

小马登在位子上坐下,冲苏丽珍说道:“冼夫人,冼先生不在香港?”

苏丽珍不卑不亢地说道:“马登先生,我家先生出差去了。”

“真是不凑巧,我听说冼先生踢波踢得很好,想约他一起踢波。冼先生回来以后,还请麻烦冼夫人转告一声。”

“好的,我家先生最是喜欢踢足球,听到有人约他踢球,他一定会加快速度完成工作,尽快赶回香港。”苏丽珍微笑回应。

小马登轻轻颔首,转脸看向谢丽尔,“布朗小姐,我在伦敦有一些朋友从事进出口贸易,掌握着丰富的货源,你想了解一下吗?”

“都有什么?”

小马登干脆地说道:“非杀伤性军用物资。”

“伯父,一点小心意,请笑纳。”李宅客厅,冼耀文将一提茶叶递给李光前。

李光前扫一眼茶叶的外包装,便知是从泉州茶庄出来的茶叶,没经过二次分装,他接过茶叶,笑着说道:“耀文,你有心了。今天天气不热,凉风徐徐,我们去花园坐。”

来到花园的葡萄架下,李成智作陪,三人围坐石桌前。

佣人在倒茶时,冼耀文指了指头顶的葡萄藤,“伯父,这棵葡萄树长了多少年头?”

“十年前我亲手种的,今年夏天还是能挂不少葡萄,而且很甜,很是难得。”李光前看一眼葡萄藤,怡然自得道。

“是难得,新加坡的气候不太适合种葡萄,伯父不仅能种活,还能种好,不是单靠技术就行的,还需要家宅气场旺盛,如此,植物才会长年青绿,生命力强。”

“哈哈哈,耀文你这话我爱听。”李光前点了点冼耀文,喜笑颜开道:“当年建这座房子时,请袁树珊袁先生过来看过,他对这里的评价很高。”

“难怪方才我一进花园就感觉到祥和之气,看样子我有做风水先生的天赋,将来若是因为冒进折戟商场,我又多了一条退路。”

“耀文,我从你身上可看不到年轻人都有的焦躁,你不用费心考虑退路。”李光前淡淡一笑,端起茶盏说道:“老家带来的佛手,试试味道。”

三人喝完一泡茶,呷下寒暄,李光前进入正题。

“耀文,成智外公给南益介绍了一个树胶大客户,货需要运到香港中转,现在树胶的行情好,新加坡的船都往北美走,没有船去香港,我想拜托你在香港打听一下有没有空船愿意来新加坡运货。”

冼耀文一听便知是怎么回事,陈嘉庚在内地,他介绍的大客户还能有谁,只是要绕一个圈让李光前来跟他说,而不是明确告诉他新加坡有货要运,这里面有说道啊。

“党内无派,千奇百怪,看样子那头能发言的人有点多,意见不怎么统一呀。明年或许应该在美国多待些日子,为美国多贡献一点税收,多创造一些工作岗位。”

念头在脑中一闪而过,冼耀文呵呵一笑,“伯父,这事还真巧了,前段时间我刚投资了一间海运公司,过些日子就能形成运力,真是瞌睡遇到枕头,没想到伯父这里马上就有生意做。”

“哦?这么巧?”李光前脸上露出一丝讶异。

“自然不做作,演技真好。”冼耀文心里说完,嘴上说道:“就是这么巧,还请伯父照顾一下生意。”

“哈哈哈,真是无巧不成书。”李光前摆手道:“耀文,不要说我照顾你生意,应该是我谢谢你帮忙才对,大客户当前,货要是运不出去就麻烦了。

就我所知,大客户要的量很大,应该还会在其他公司下单,我会帮你打听一下都有哪些公司接了单,尽量说服他们都把货交给你运。”

冼耀文喜上眉梢道:“伯父,真是太感谢了。”

“不用多礼,晚饭应该好了,我们去饭厅用餐。”

两个钟头后,冼耀文回到欧思礼路。

坐在客厅绣鞋的蔡金满迎了上来,一边替他宽衣,一边说道:“老爷,刚刚有个男人打电话来,我说你不在,他给你留了言。”

“说了什么?”

“他说你定做的灯已经做好了,今天就可以派人去取,他会让小冯在店里等着。”蔡金满收起衬衣,说道:“老爷,什么灯这么重要,还从香港打电话过来。”

“哦,给一个重要客户准备的礼物。”冼耀文随口回了一句,随后说道:“我口渴了,帮我倒杯水到书房。”

“嗯。”

蔡金满一走开,冼耀文的脑子稍稍一转,便从留言里提取出“小”、“馮”、“燈”三个字,水火不相容,偏旁部首去掉,剩下“小马登”。

“小马登,约翰·马登,没想到是会德丰第一个跳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