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金钱玩家 > 第四百三十二章、九姨太

金钱玩家 第四百三十二章、九姨太

簡繁轉換
作者:鬼谷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7 02:45:48 来源:源1

花园另一头,戚龙雀三人正在研究新加坡的交通图,哪里比较好走,哪里几点会比较堵,诸如此类。

新加坡是冼耀文需要常来的地方,交通路线是他们必须掌握且需要实时更新的。

当阳光变得灼热,照着有点难受时,冼耀文出门了。

路上,打开广播,时代曲顿时往耳朵里钻,四十年代夜上海时期的,星马这边论流行要比香港迟钝一点,但树胶行情一变好,经济又恢复活泼,一般民众的消费力比过去强得多,这一点从刚刚新发行的几份偏娱乐性的报纸得到左证。

手里依然捧着报纸的冼耀文脑子里多了个账簿,算起了走穴账。

橡胶园主要集中在马来亚,要说此刻的消费力也是那边更好,原先让友谊影业旗下艺人来新加坡登台走穴,赚点钱顺带打响知名度,然后慢慢往其他地区扩张的想法有点过于保守,慢慢两个字可以抹掉,艺人在仙乐歌台登台一段时间,趁着正火热的时候就应该安排进入马来亚展开巡演。

如此,挠痒痒挠到最爽的时候,撤掉不求人,按照受欢迎程度,逐步推出艺人担任主演的影片,票房上想必会获得加成。等艺人成为明星,再组织单人的演唱会巡演,到时候票价就不是一两元还送汽水了。

巡着巡着,总会有那么几个和富商对上眼,到时候公司可以选一两个比较听话、劳苦功高的扮演一回娘家人,搞出点世纪嫁妆、世纪婚礼的传闻,赚得多、嫁得体面,后续的好苗子也不用发愁了。

在车上算完走穴账,车子来到新加坡移民厅大门口。

周末,移民厅大厅没什么人,跟一个值班人员沟通了几句,被恭敬地带到总监办公室。

星马这边的政府部门职位名称和香港那边有点区别,一把手和二把手通常是叫总监和副总监,就像福尔格,他的职位官方名称应该是警队总监,而非警务处长。

当然,叫什么只是翻译习惯的问题,英文本意其实一样。

进了总监办公室,冼耀文见总监赫斯华比较年轻,就用年轻点的方式打招呼,“嗨,赫斯华,我是亚当。”

看见冼耀文,赫斯华只是平淡地说道:“你好,冼先生,詹逊总督给我打过电话。”

冼耀文带着微笑走到大班桌前自顾自坐下,随即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放在桌面,“我听说查理的生日快到了,请给它换一种更有营养的狗粮,玛氏的爱慕思999就不错。”

赫斯华瞄了一眼信封,嘴角勾出一丝笑容,“迈克斯,我的狗叫迈克斯。”

“OK。”冼耀文耸了耸肩,“让我们祝迈克斯生日快乐”

赫斯华再次看一眼信封,估计出里面的数字,随后主动说道:“亚当,你有什么需要帮忙?”

今天是周末,如果不是詹逊该死的电话,他根本不用来上班,还好有一点小惊喜,但他还是想快点搞定闪人,他的维纳斯大概已经望眼欲穿。

冼耀文拿出蔡金满的护照放在桌面,说道:“尤金妮亚,我的新婚妻子,她马上要跟我回香港住一段时间,我希望她回新加坡时不会遇到麻烦。”

今年十月,新加坡与马来亚联合邦联合发表《星马护照条例》,不仅对本土外侨要求离开再返回需申请回境签证,并收取七马币签证费,且对外籍人士来星马的签证发放变得愈发严格,拒签率相当之高。

赫斯华拿起护照看了一眼,随即拿了一张纸,开始抄写信息,嘴里随意地说道:“亚当,这只是一件很小的事。”

赫斯华这是在暗示冼耀文赶紧说“正经事”,仅仅蔡金满这点事,根本不用劳动詹逊,更不用送劳什子生日礼物,尤为重要的是,不用找他。

“赫斯华,是这样,我在香港有一家影视公司,旗下的艺人需经常来往星马演出,我是指不同的人,总数大概几十个,我希望以公司的名义为她们办理签证能够方便一点。”

赫斯华将蔡金满的护照还给冼耀文,淡笑道:“这是小问题,让负责办理签证的人来一趟移民厅,和办事人员互相认识一下,以后就会非常方便。”

新加坡殖民政府部门的**相对香港有过之而无不及,却没有形成香港那种规费制,而是流行一种潜规则咖啡钱,想要得到特别关照或方便,就需要给“咖啡钱”,不给,自然没有关照和方便,事情照样给办,但效率嘛……百年以后让重孙上坟时告知一下事情正在办理中。

赫斯华说“互相认识一下”,摆明了就是说他这里没问题,但下面的人还得让冼耀文自己摆平。

“没问题。”冼耀文痛快地答应一声,随即又说道:“赫斯华,我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咨询,我在樟宜买了块地皮正在建一家制衣厂,由于新加坡这边之前并没有大型制衣厂,我想找到有经验的制衣女工非常困难,只能找没有经验的女工慢慢教。

所以,我需要从香港调大概二十个有经验的制衣女工过来,并且等生意扩大,可能会从菲律宾或越南招一批女工,她们的签证想要办理会不会有困难?”

“只要人数不是太多,我这边没问题。”

“多少人算多?”

“一百人以上。”

“应该不需要这么多。”说着,冼耀文作势欲站起,“OK,我的问题说完了,不多占用你时间,周末愉快。”

“周末愉快。”

离开移民厅,冼耀文来到红灯码头。

站于堤岸上,拿着望远镜观察海面靠在一起的两艘货船。只见两艘货船之间拉起了一条绳子,一头高,一头低,一网网货物从高的这头滑到低的那头。

货物好像不太多,十来分钟就完成了传送,输出的货船上放下一艘小艇,慢悠悠地往冼耀文这边划来。

未几,小艇靠岸,一个人登上堤岸来到冼耀文身前。

“赫本先生。”

来者是卡罗·甘比诺的小舅子保罗·卡斯特拉诺。

冼耀文放下望远镜,看向卡斯特拉诺,“保罗,一路上安全吗?”

“非常安全,没有遇到任何麻烦。”

“不错的消息,PG的需求量很大,下一次可以多带一点。”冼耀文拿出雪茄袋派给卡斯特拉诺一支。

“卡罗已经打通拿货渠道,想要多少都有。”

卡斯特拉诺很是开心,运一次盘尼西林就有50%的利润,而且收到的还是干净钱。

“又是一个不错的消息。”冼耀文帮卡斯特拉诺点上火,又说道:“你到了东京湾,可以上岸见一见跟你交接的人,她有一笔新的生意要和你们家族谈。”

“关于什么?”

“我知道的只有农产品,是否还有其他我不清楚。啊,她曾经是一个家族的领导人,认识不少其他家族的人,或许会给你介绍家族生意。”

卡斯特拉诺颔了颔首,“非常感谢给我这个好消息。”

“不用谢,下次纽约见。”

“再见。”

简短地交流,卡斯特拉诺回到小艇上,划向货船。

冼耀文站在原地,拿着望远镜一直看着两艘货船离开码头,收回目光时,看到较近的海面两艘舢舨驳船夹击另一艘驳船,只见竹竿在半空中或刺或扫,将驳船上的人打落到水里,然后由旁人接手,一支支鱼叉往水里叉,很显然,这不是械斗这么简单,而是奔着要命去的。

新加坡的码头,金门人清一色,驳船、咕哩都被金门人霸占,不知道是金门人内讧还是其他势力到这里立旗,结局非常明显,荒山野岭又添衣冠冢。

“真是爱拼才会赢,下手够黑。”

嘀咕一句,冼耀文离开红灯码头,出现在武吉士的佘园。

此时正是早茶的尾声,中午饭点还没到,店里的客人不太多,在收银台站着的蓝娥娘见着冼耀文,立马出来引着他往佘园的后门走去。

出了后门,穿过一条不足一米五宽的小巷,推开一道门,豁然开朗,只见一个面积不大,却是闹中取静、典雅的小院,佘阿贵坐在一张石桌边上,手里端着茶盏。

简单寒暄,佘阿贵给冼耀文倒上茶,便直入正题。

“冼先生,前面几年我和一个印尼人做过一段时间的走私生意,帮他筹集军用物资,现在印尼军已经胜利,不再需要军用物资,反过来,他想从印尼往外走私货物,都是大宗商品,凭我的实力吃不下来,我想和你合作。”

“对方是爪哇人还是华人?”

“福清人,到印尼不过十二个年头。”

佘阿贵说的两条信息,已经足够冼耀文推敲出“印尼人”是谁,昨天在李家,李光前给他说过印尼华人和走私的情况。

在印尼的华人老牌家族,不少是靠着给荷兰人搞包税发的家,所以心向荷兰,或给荷兰人出力,或明哲保身,如今印尼开始清算这帮人。

也有一批团结在印尼中华总会周围的华商,大力支援印尼独立革命,这批华商当时在印尼的实力只能算得上是三流水准,他们把独立革命当作自己崛起的契机,出钱出力,帮着印尼军走私军用物资,以盼印尼军赶走荷兰人,他们取代之前的一流华人家族。

在这帮华商当中,表现最为积极的就是小商贩林绍良。

当年老蒋喊出口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传到林家人耳朵里就变成了“抓壮丁”,害怕家里的顶梁柱白白死在战场上,林母先后送两个儿子下南洋。

小儿子就是林绍良,先在叔父的小店当学徒,有了一定积蓄做起了咖啡粉的小买卖,然后遇到了独立革命的契机,那叫一个英勇。

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突破荷兰人的封锁线,从新加坡购买武器及军需物品,然后又冒死返回,为了祖国,一次次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祖国也没有亏待他,据说靠着走私挣了不少。

“林绍良?”

“冼先生知道他?”佘阿贵诧异道。

冼耀文淡笑一声,“印尼走私最出名的人物,不知道他都难。他想走私什么?”

“白糖、树胶、木材、黄金、锡米,印尼有的他都可以提供。”

“林绍良在爪哇?”

“爪哇古突士。”

“据我所知,古突士属于爪哇第三军区迪泊涅格洛,最高指挥官是苏哈托,这个地区的荷兰势力尚未肃清,时常发生暴乱,还处于军管时期,权力集中在苏哈托手里,林绍良背后的人是他吗?”

“林绍良背后的人是谁我不清楚,我只知道林绍良在印尼军中有广泛的人脉。”佘阿贵含糊回答道。

冼耀文点着半截头,吸了一口,说道:“佘爷想怎么合作?”

“我吃下林绍良的货,然后交给冼先生,冼先生只需要稍稍给我留点利润。”

冼耀文轻轻颔首,“佘爷,不用说稍稍,你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你认为合适的利润,我只有一个要求,从你到我手里这一步,必须是合法的,我们之间是正常的贸易往来。”

“没有问题。”

“好,我给佘爷一个承诺,假如林绍良跳过佘爷直接找到我,我绝对不会甩开佘爷。”

佘阿贵举起茶盏,说道:“冼先生,请茶。”

冼耀文端盏回应,一口温茶下肚,两人达成了合作协议。

午饭是在小院里吃的,蓝娥娘作陪,席间,聊了一些闲篇,佘阿贵给冼耀文科普了金门人的估俚间字号。

金门人内部并非铁板一块,金门分大小金门,下面又细分到村,同村之人一起出钱租房子,作为简单的会所及住宿,这种场所就叫估俚间。

经过多年的发展,估俚间互相兼并融合,如今只剩下七支旗插在码头驳运业,有的金门人脱离驳运,进入远洋货轮领域,远洋货轮多次奔波,熟悉货源后,又有不少人转向从事东南亚进出口的“九八行”。

所谓的“九八行”指的是东南亚土产进出口买卖,因仅扣2%的佣金而被俗称为“九八”。此前,洋行的佣金高达20%至30%,相对而言,九八行的利润虽薄,但因开销较低,仍能维持生存。

从马来亚进口树胶,由印尼进口当地产的咖啡、胡椒、豆蔻、茶叶等,经新加坡粗加工,再销往美国、欧洲。

从原产地载土产的货船、在港口卸货的舢舨、将货送至各九八行的苦力,甚至为船加油的全都是金门人。

临了,冼耀文把之前所见说给佘阿贵听,佘阿贵的说法是应该不是抢地盘,新加坡的驳运十之**是金门人,只有少数潮州人,其他人根本插不进去,没人会做无用功,估计是货出了问题,或者有人黑吃黑。

佘阿贵没说是什么货,但冼耀文猜十之**是毒品,不是鸦片就是白粉。

上回听刘荣驹说过一嘴,当年龙云搞鸦片的那帮手下有不少去了缅甸,然后聚集到缅泰老三国交界处干上了老本行,那片地区就是金三角。

如今已经有金三角人跑去香港,起早贪黑拜访潜在客户,推销他们纯度更高的产品“三号半”,以抢占三号的市场。

李裁法提纯的那种金丹就属于三号,一个不好,半号之差,郑月英得跟人家干起来。

离开小院后,冼耀文坐在车里先琢磨了一会儿九八行,粗加工可以升级到细加工并进行贴牌,比如印尼盛产的猫屎贴上“1950”的商标,便可以高价往外销售。

猫屎咖啡尚未流行起来,定义权还未落到谁手里,他冼耀文完全有机会拿到定义权,对猫屎咖啡进行定义——出门先跨左脚,拉出来的屎半干不稀的麝香猫拉出来的猫屎,且异味活度值≥3.8,才能用来制作猫屎咖啡。

思维一阵天马行空地撒野,冼耀文把它抓了回来,开始琢磨林绍良和苏哈托。

佘阿贵这一出,算是让他瞌睡遇枕头,正有想法去印尼开金矿,苏哈托送上门来了。苏哈托吃里扒外搞走私,无非是为了敛财,但敛财的目的是个人享受还是为了积蓄力量往上爬,这非常值得思索。

冼耀文更倾向后者,苏哈托今年三十不到,正是雄心壮志、不负韶华的年纪,估摸着现在已经有了为印尼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

“嗐,管他为了什么,先拉上关系再说……黛薇·苏加诺原名叫什么来着,对了,根本七保子,东京人,今年……娘希匹,几岁来着?”

想不起来,冼耀文也不再费脑子,管她几岁,不重要。

东洋的国际事务中,有一个较重要的“战争赔偿与补偿”,为了重返国际,东洋对这个事情表面上还是比较认真的。

东洋和印尼之间还有补偿该给谁以及该怎么给的问题需要拉扯,苏哈托上位之后,访问东洋洽谈赔偿问题是一种必然。

如果所料不差,东洋依然会按照历史轨迹一样,通过民间企业来实施对印尼的赔偿,这样方便东洋企业重返印尼,同时也创造了制造猫腻的空间。

他要是没记错的话,根本七保子就是某一个东洋“赔偿业务商人”安排给苏哈托当负距离翻译的,或许到时候可以安排素来六保子、本来八保子等等,让七保子靠边站去。

顺着苏哈托这条线,冼耀文想了很多,印尼资源丰富,岛屿星星点点,岛上丛林密布,非常方便藏匿武装力量,明暗两条线可以同时安排,完全有可能在印尼构建一个伪财团。

目前来看,他非常有必要再添一房九姨太,而且必须是爪哇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