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金钱玩家 > 第434章 西贡玫瑰

金钱玩家 第434章 西贡玫瑰

簡繁轉換
作者:鬼谷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7 02:45:48 来源:源1

冼耀文和南云惠子躺在床上聊了好一会儿,闲篇和正事各占一半。

关于正事,聊了食也食品后面的安排,方便面在香港的市场前景根本不能和东洋相提并论,所以,食也的方便面配方专利和商标都在食也食品株式会社的手里,香港食也公司手里只握着一个在香港注册的商标,两家企业在明面上并没有任何关系。

食也食品的发展规划是先在东洋本土发展,等占据了市场,再往泰国发展,品牌直入和扶持泰国本土品牌齐头并进,再往后是越南、印度,等朝鲜半岛战争结束,进入韩国,或许还要加上朝鲜。

朝鲜有大哥宠着,二哥纵着,缺什么就可以伸手要,大哥、二哥亲密无间时且商量着给,你给吃的,我给穿的,等关系变差,那是抢着给,你给一斤肉,我给一吨米,生怕小老弟倒向另一边。

外面有好亲戚,家里有高高照的红太阳,朝鲜人民可是有几十年的好日子等着过,隔壁韩国的小伙伴都羡慕哭了,勇敢一点的化身“脱南者”义举入北,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生活。

啥都是国家分配,兜里的钱根本花不完,幸福的朝鲜人民大概会买几包食也方便面忆苦思甜。

能卖几包,能不能挣到钱先不管,先卖进去再说,反正只要达到卖进去的事实,剩下的故事可以随便编。

食也方便面在朝鲜每天的销量,可以绕地球1.745圈。

香港食也的发展规划是五字方针,港澳台新马印,这五个地方占领以后就不往外扩展了,方便面守着吃老本,腾出手去发展其他品类。

另外还说了一下股分的具体分配,食也食品挂在松永商社名下,松永商社持有40%的股份,另外60%属于香港食也。

香港食也20%的股份属于岑佩佩个人,方便面业务是她构思出来的,也是由她最早开展,她个人占股实属应当,其余80%的股份属于人民实业。

也聊了聊卡普公司转去东京的折合毛1.9亿円的300万港币,200万进入股市,买入冼耀文圈定的几只股票,100万想办法投给伊藤斗福的保全经济会,管它庞氏还是光氏,先吃它三个月的利息。

松永商社也可以抽出一笔钱进行此操作,至于钱最终是否投下去,就得看松田芳子镇不镇得住伊藤斗福,钱给他周转三个月,松永商社的名号也可以借他打广告,只要三个月后归还本金,并在正常三个月21%的利息基础上多加9%,双方便可以各自安好。

赚这种钱,冼耀文不会不好意思,庞氏骗局是一种勇敢者游戏、智者游戏,组织者和参与者没有一个傻子,只是聪明的参与者自视过高,以为会一直有傻子来接盘,鬼知道组织者不讲武德,居然把聪明人当傻子。

组织者掀桌子后,聪明的参与者对外界可不会承认自己其实也是包藏祸心,只会装成受害者,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私底下猛抽自己耳光,我他妈为什么这么贪心,真应该早点退出来。

晚上八点,冼耀文出了南云惠子的房间,进入水仙的长包房,在房间里待了两个小时,回到欧思礼路。

有些女人在某些事情上非常精明,无须人教,也不用摸索累积经验,仿佛与生俱来的本能,虽然在酒店洗过澡,但冼耀文笃定蔡金满在他身上闻到了其他女人的味道。

只不过她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仅是暗自怄气,一改前两日恨不得如爬山虎般长在他身上,背对着他睡,沾枕头三秒发出鼾声。

没法子,他只好不顾内力大损,强行运功,再施展一回冼氏通天棍法,把第三只羊也给赶了。

……

翌日。

下午三点半,水上飞机停靠在西贡码头,走出飞机,一股热浪迎面而来。

越南国西贡的冬天,很热,比新加坡更热。

站到码头上,冼耀文从背包上抽出遮阳伞交给蔡金满,还不等他拿出自己的渔夫帽,一个小贩站到他面前,一脸嬉笑道:“老板,要不要斗笠?”

“几多钱?”

“六文。”

[此时越南国(相当于后来的南越)法定货币是法属印支元,汇率盯紧法郎,1950年1法属印支元=17法郎,1港币=3.61法属印支元。由于法属印支元之前的官方货币是铜币,大部分越南人习惯把元叫成盾,盾的意思就是铜。另,法属印支元在国内又称“坐洋”。]

“咁贵,便宜点啦。”

“老板,你给我马币,我只收你一文。”小贩从斗笠摞里拿起一顶亮给冼耀文看,“你看,我的斗笠做工多好。”

“好吧,好吧,一马币我买一顶。”说着,冼耀文从口袋里掏出一张一元面额的马币递给小贩,问道:“坐洋又跌了?”

“法国佬强盗,坐洋一天比一天不值钱,没人愿意拿着坐洋,都拿去换法郎啦。”小贩麻利地收好钱,递了一顶斗笠给冼耀文,又说道:“老板,要不要坐三轮车,自己人的。”

冼耀文淡淡地回道:“不用,酒店有车来接。”

见拉不着生意,小贩悻悻离开,奔另一旅客过去,未几,白话满天飞。

冼耀文将斗笠戴在头上,护着蔡金满往码头外走去。

离开码头区域,蔡金满看见一辆三轮车就叫道:“老爷你看,这里的三轮车和狮城不一样,车斗是在前面的。”

“嗯。”

冼耀文回应着蔡金满,目光看着街上的车水马龙,车很多,自行车,各种款式,男士车、女士车,还有变速车,磨电灯仿佛是标配,几乎每辆自行车上都有。

载客的三轮车在自行车间穿梭,客人被顶在前面,如果遭遇车祸,车夫的生存概率会远远高于客人,或许这种车应该改名为客先死。

汽车不多,仿佛六十岁老头撒尿,半天才出现一辆,看车型多为雪铁龙7CV,一款生不逢时的车,让雪铁龙老板安德烈含恨而终,公司落到米其林手里。

行人不多,稀稀疏疏,男人的穿着比较简单,上身穿白色T恤或白色短袖衬衣,下身穿白色短裤或白色长裤,脚上蹬着木屐或皮鞋,有的还穿着一双白色的半筒袜。

女人的穿着多样化,有越南的国服奥黛,有四身袄、五身袄,有刚刚流行起来的旗袍改无领上装,也有在南洋常见的中式服装,洋装少见,旗袍更是没见到。

就颜色来说,纯白、纯黑和上白下黑或外白内黑比较常见,还有小花印花布、五角星印花布和圆点印花布也不少,土里土气的,在这里却是一种时尚。

至于仿佛同越南融为一体的摩托车倒是不多见,大概此时越南人还没有多少人能买得起昂贵的摩托车。话说回来,当下买一辆自行车不比十几二十年后买一辆摩托车容易,西贡在东方小巴黎之称外,或许也可以加一个美称——自行车王国。

一行人在街边站了两三分钟,两辆车一前一后停靠在他们面前,前面一辆车的副驾驶位车门推开,下来一个华人特征不明显的东方男人,往冼耀文几人扫了一眼,然后快步走到冼耀文身前。

“Bonjour,请问你是不是赫本先生?”东方男人用法语问道。

“我是,你是‘HaBnHòa’律师?”冼耀文用法语夹杂越南语回道。

东方男人见找对了人,改用粤语说道:“赫本先生,我系许本华,欢迎嚟西贡。”

冼耀文笑着用普通话说道:“许生,你的白话听着很别扭,会说国语吗?”

许本华脸现尴尬之色,切换回法语说道:“能听懂,不会说。”

“没关系,不耽误我们沟通。”冼耀文主动伸出右手和许本华握了握,“接下来几个小时需要麻烦许生。”

“赫本先生不用客气,你是德赛兹的客户,接待你是我的分内事。”

搭乘水上飞机回香港并不是冼耀文随性而为,而是有意为之,他想到西贡走马观花看上一眼,以决定将来是否在西贡搞点名堂。来陌生之地,能有熟人招待是最好的,恰好,巴黎的德赛兹律师事务所在西贡有分所,他便致电德赛兹,请对方予以照顾。

“许生,我叫冼耀文,你可以直接叫我名字。”

“好的,冼生,先去酒店吗?”

“西贡真热,刚站了一会身上就出汗了,我想先回酒店洗漱一下。”

“这边请。”

一行人上车,往卡提拿街过去,继续坐副驾驶的许本华一路给冼耀文两人介绍沿途的风景。

由于沟通障碍,冼耀文不得不给蔡金满做翻译。

相对行人而言,一路上的街道都很宽敞,汽车畅通无阻,没多少时间便来到卡提拿街,也就是1975年以后的同起街,1954年至1975年间的自由街。

来到这儿,冼耀文就有了熟悉之感,上一世家族和越南军方多个派系之间都有合作关系,他曾经来过胡志明市几次,每次都住在政府招待所湄公河酒店。

下车,冼耀文往华丽酒店的大门打量一眼,随即抬头看向高处,将整个酒店的外观观察一遍后,他确定曾经住过的湄公河酒店和现在的华丽酒店不是一回事,外观和骨子里都不是一回事,只是大致的轮廓保持一致。

稍一驻足,被许本华带着进入酒店大堂,乘坐电梯上到五楼,来到最左边的四间房门口。一行五个人,订了四间房,犹如军棋的三颗地雷拱卫中间的军旗。

房门打开后,冼耀文请许本华去咖啡座等待。

戚龙雀进入房间,将整个房间彻底检查了一遍,接着走到窗户边,探出头先往远处观察是否存在理想的狙击位,随后上下左右打量了一遍。

检查完,戚龙雀不发一言走出房间。

没什么说的就是没问题,不用担心被狙击,也有非常不错的逃生路线。

小插曲过去,度蜜月的新婚夫妻模式上演。

“老爷,西贡好热,比狮城热多了。”蔡金满一边解旗袍的盘扣,一边抱怨道:“我的内衣都湿透了。”

“没办法,车子是老款,没空调,冲完凉换一身宽松点的衣服,我们在堤岸逛逛。”

冼耀文快速脱掉长衫,从“藏枪处”解下枪套,抽出枪退掉弹夹检查一下,放在一边,随即脱掉内衫,让另一把枪透透气。

蔡金满往枪套瞄了一眼,说道:“老爷,枪套要不要洗洗?”

“等下我自己擦一擦就好了。”

“喔。”

脱好衣服,蔡金满将两人的衣服收拾好放在一边,然后拿起枪套,抽出枪握在手里,四下乱瞄,嘴里还配起了音——Piu,Piu,Piu!

“别玩了,等回到香港给你买几把练枪,你可以去乡下打猎。”

“老爷,我可以吗?”蔡金满一脸兴奋。

“可以。”

冼耀文走到蔡金满身前,从她手里拿回枪,放回枪套,然后一个公主抱将她抱起,走进盥洗室,互相洗去彼此旅途的疲乏。

下楼时已是四点半,蔡金满换了一身蕾丝可峇雅,透视镂空的设计,轻薄宽松,正适合西贡的天气。

冼耀文换了夏威夷衬衣和宽松的短裤,脚上没有穿最搭配的拖鞋,而是穿了双帆布鞋,肩上还背了一个法国中世纪邮政局皮革邮件包同款,经过DIY,不用手伸进包里就能扣动扳机。

“许生,劳你久等。”来到咖啡座,冼耀文对等待多时的许本华说道。

“没关系,冼生想去哪里逛逛?”

“我们想去堤岸转转,第一站想去看看黄文华的住宅,见识一下许家鬼魂。”

黄文华是几十年前的堤岸富商,与不少华人富商一样,走了一条从收破烂起家的路,据说由于通晓中文,在破烂中捡到珍贵古董,也有说从买来的旧椅中发现一袋黄金而发迹。进而创办许本和公司,买卖地产,富甲一方,在西贡拥有两万多间房产。

他众多子女中的一个女儿,正值青春少艾的年华不幸去世,此后家中便不时有灵异事件发生,这件事在堤岸家喻户晓,且随着被写成文章、编成戏本,传播到海外,“许家鬼魂”在香港也有一定的名气。

闻言,许本华诧异道:“冼生居然知道许本和的真名?”(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