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金钱玩家 > 第439章 阮文绍现

金钱玩家 第439章 阮文绍现

簡繁轉換
作者:鬼谷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7 02:45:48 来源:源1

冼耀文循声抬头,只见一个穿着短袖衬衣的年轻人,他随意地说道:“你找错了推销的地方,酒店里有牙膏提供。”

闻言,年轻人连忙说道:“不不不,赫伯恩先生,我不是来零售的。”

冼耀文看着年轻人的脸淡笑一声,“先生,下次不要直接叫出名字,这会出卖把信息告诉你的人,还有,我的英文姓氏通常翻译为赫本,或者也可以粤式翻译为夏平。请坐。”

“抱歉。”年轻人道了句歉,在冼耀文的对面坐下,随即从公文包里掏出一支牙膏放在桌上,“赫本先生,我是黄道义,这是我自己生产的牙膏。”

冼耀文往桌面看了一眼,只见一支表面泛着金属光泽的牙膏,表面并没有进一步美化处理,更没有品牌信息。

“手工生产?”

“半手工。”

“喔。”冼耀文看着黄道义的脸,说道:“黄先生常来这家酒店?”

黄道义笑着说道:“今天第一次过来。”

“真巧。”冼耀文轻轻颔首,“居然让我遇见想扩大生意规模的黄先生,冒昧问一下,黄先生还有几个人需要拜访?”

黄道义心底一颤,这个假洋鬼子太精了,两句话就猜到这么多,他定了定神,说道:“还需拜访几个。”

冼耀文再次颔首,“新加坡飞香港,机票价格不菲,半唐番,身边跟着几个保镳,这应该是黄先生所知的关于我的信息,我做点补充,我姓冼,名耀文,香港人,一个还过得去的生意人。”

说完,冼耀文冲黄道义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我的姐夫在国内时专修化学,他和我姐姐婚后在穗城中学附近经营一家文具店,闲时凭借他掌握的化学知识,研制出一款味道清香、功效非常好的牙膏,在自家店里摆卖之外,也让我和弟弟两人上街售卖。

销路打开后,我们定做机械,由原来的手工生产改为半手工生产,现在我们的生产能力更强,希望把牙膏销到更多地方。”

冼耀文不置可否道:“黄先生,越南现在有哪些牙膏?”

“佩隆(Perlon)、蕾娜(Leyna)、海诺斯(Hynos),这三个是越南本地的,还有进口的美国高露洁、法国就是它(C‘estit)。”

冼耀文指了指桌面上的牙膏,“你们的还没有牌子?”

黄道义点点头,“是的。”

“已经半手工生产,为什么还不定个品牌?”

“因为我曾经在海诺斯工作过,它的销量很差,老板有想法转手,我们想把海诺斯顶下来,用海诺斯这个牌子。”

冼耀文放下手里的羊角包,端起咖啡杯呷了一口,随即慢条斯理地炮制雪茄,“黄先生,你对你们牙膏的品质很有信心?”

“是的。”黄道义铿锵有力地回了一句,又压低声音说道:“我为了买通这里的企堂花了不少钱。”

冼耀文淡笑道:“为什么是这家酒店?就是我这个游客都知道欧陆酒店的名气更大,泰戈尔住过,国宝大盗安德烈·马尔罗住过,西方政客、商人都喜欢住那里。”

“华人喜欢住在这里,我想和华人打交道。”黄道义简单直接地说道。

冼耀文亮了亮手里修剪好的雪茄,“黄先生要不要来一支?”

黄道义摆了摆手,“我不抽烟。”

冼耀文将雪茄叼在嘴里点着,吸了一口后,说道:“吸烟对身体没好处,不吸烟好。我经常在外跑生意,总结出一点经验,想跟华人谈生意,吃喝嫖赌四样,少一样不会都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我不想吸烟,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选择抽雪茄。

雪茄比香烟贵,抽雪茄也更有派头,不抽别人派的烟,不会太失礼。”

稍稍停顿,冼耀文继续说道:“黄先生,你应该知道我能在西堤逗留的时间不多,我直接点说,黄先生是希望找一个代理商好收一笔预付款支持你们收购海诺斯,还是想找一个合伙人?”

黄道义脸上露出一丝欣喜,“我两种方式都可以接受。”

冼耀文抬起左手看一眼手表,随后看着黄道义的脸说道:“下午五点半,我想参观你们的工厂,等参观完,我想请黄先生以及你的姐夫、姐姐、弟弟,一切与你们的牙膏生意利益相关的人吃饭。

一是我时间有限,二是不想吊着黄先生,能不能进一步谈,我们之间尽快有一个结果,没法谈,自不必说,如果可以谈,我后续会派人过来谈。”

“好,好,我下午五点来酒店接冼先生。”黄道义心底抑制不住欣喜,没想到拜访的第一个就有得谈。

“黄先生不用麻烦,下午我和我夫人要在外面观光,你告诉我地址,我会自己过去。”

黄道义写下地址,又仔细交代好路该怎么走,这才告辞往酒店大堂的方向走去。

待黄道义走远,冼耀文指了指桌面的牙膏,“停云,拿去天台放好。”

谢停云闻言,从口袋里掏出一只塑胶手套戴好,又拿了一个荷包形状的布袋子,将牙膏装进袋子。

冼耀文拿起羊角包,继续吃早点看报纸。

食讫,回房间,依然看报纸,蔡金满陪伴一旁,一边圈重点,一边有一搭没一搭跟冼耀文聊天。

上午在看报中度过,十一点,许本华来接,冼耀文放弃原先每一餐品尝不同美食的想法,依然到范玉美琪的店里吃。

还是昨天那张桌子,范玉美琪依然不疾不徐,不骄不躁地过来询问吃什么。

“老板娘,今天由你拿主意。”

范玉美琪淡淡一笑,“厨房刚煮了一种甜品,冼先生要不要试试?”

“什么甜品?”

“香苹婆树的树胶,很像燕窝。”

范玉美琪这么一解释,冼耀文就知道她说的是“雪燕”,跟鱼翅差不多的玩意,本身没滋味,要靠其他食材调味,理论上营养成分很多,实际上对便秘有点好处,吃多了十有**拉肚子。

“好啊,饭后可以来一小碗。”

“昨天吃了粉,今天要不要改成胡贴?”范玉美琪又问道。

“美琪,冼生想吃越南美食。”许本华冲范玉美琪说了一句,又对冼耀文说道:“耀文,胡贴就是潮州粿条。以前越南人不吃面也不吃粉,都是华人带过来的。”

冼耀文颔了颔首,冲范玉美琪说道:“老板娘,不用一个个问了,你做主就好,我们只是想吃点在越南才能吃到的美食。”

“稍等。”

范玉美琪离开后,冼耀文说道:“本华,你知不知道穗城中学附近有一间牙膏厂?”

“牙膏厂?”许本华想了一下,说道:“你说的是曾仲海的曾记文具?”

“应该是,上午在酒店遇到一个叫黄道义的人,他说他姐夫和姐姐在那里开了一家文具店,闲余时间研发了一种牙膏。”

“那就是了,曾仲海有在做牙膏,我家里人都在用,挺好用的,比法国货还好。”

冼耀文诧异道:“连你都在用?”

“我有两个儿子在穗城中学念书,他们买回来的,用了好用就一直在用。”许本华解释道。

“这样。”冼耀文颔首道:“堤岸这里如果做生意一时钱不凑手,一般都怎么解决?”

“面子够大可以直接找帮长帮忙或者找同帮籍的有钱人借,时间充裕可以参加标会,堤岸这里有不少人参加标会,不为了得标,就为了多担几个会脚,赚点利息。”许本华笑着说道:“也有人是为了能吃点好的。”

“嗯?”

“耀文,这里的标会集会时的餐资都是由得标者一力承担,而且前几年开始盛行得标者得标后要设宴款待会首和会脚,标会已经变了,不再是一早互帮互助的互助会。”许本华叹了口气。

“这样。知道曾仲海是哪里人吗?”

“好像是梅县客家。”

“这边梅州人多吗?”

“很少。”

“标会之外,还有什么办法?”

“去奥希尔街找塔米尔人,十出十二归,月息20%。”

“不找银行吗?”

“耀文,堤岸的华商普遍文化水平较低,不喜欢投资需要高水平专业知识的银行,即使可以聘请管理、会计和财务方面的优秀专业人士分担职责,但大多数人的心态是一样的,他们只想在程序和文件问题较少的行业直接筹划和经营,尤其是尽可能少与官府有所触碰。

华商缺钱很少会去银行贷款,而且大部分华商也不可能从银行贷到款,他们缺乏银行认可的抵押物,也很难找到担保人。

堤岸原来有一个潮州富商郭琰,出身贫寒,初以收破烂为生,后买卖牛皮、鱼漂、鱼翅,由于经营有方,创办一间通合公司,生意越做越大,包括收购六省的谷米卖到新加坡,成为数一数二的大富商。

后来因为得知大街市不够地方给越来越多的商贩摆卖,就在郊区买了一片土地,申请自资建立一座宽敞舒适的街市捐出,更在街市两旁建立两排商店出租,这就是今日的新街市。

新街市的工程是郭琰1926年启动,但他并没有看到完成就过世,1928年,新街市投入使用,殖民政府为了表彰郭琰的贡献,在法国订制一座真人大小青铜立像,把它矗立在新街市的中心。

青铜像矗立在新街市的中心,高高在上,由一个白色大理石制成的石台环绕着,左右有两个小水池,旁边各站立着两只青铜麒麟,上面各有两条青铜巨龙向着下面的水池喷水,围栏前摆放香炉,供民众祭拜和纪念郭琰。”

说着,许本华露出讥讽之色,“青铜像的香火非常旺盛,只不过大部分人不是抱着感恩郭琰的心思祭拜,而是把郭琰当成了财神。

青铜像是1929年11月立的,那时候世界经济大萧条,郭琰死后,他两个年长的儿子负责管理家族生意,他们和郭琰一样,继续为印支银行的债务人提供担保并收取规定的佣金。

但债务人竞相违约,导致郭家庞大的财富崩盘,银行也跟着陷入困境。

现在,郭家后人有的离开堤岸,也有的留在这里生活,有的开间杂货铺,有的给人做事,郭琰的青铜像香火一直旺盛,郭家后人却无人提及、关心,仅次于黄家的郭家烟消云散。

有了郭家的前车之鉴,堤岸再也没有富商愿意借大笔钱给不知根知底的非同帮籍华人,更没人愿意提供担保,梅县客家人想集资非常困难。”

临了,许本华直接点出冼耀文真正想了解的。

“郭琰有很多善举?”

“堤岸的潮州义安会馆是郭琰发起建立的,通合公司自备资金在会馆周围租地建造105间房屋,每年向会馆缴纳租金,20年期满后,产权归会馆。

几十年前,这里的华人都想落叶归根,但不是每个后人都有能力将先人送回国安葬,郭琰把潮州人公墓的遗骸化成骨灰,送回汕头存心善堂保管,登报通知已故潮侨的亲属按期到存心善堂领回安葬,逾期则由善堂代为安葬。

郭琰不仅赞助西堤的各华人学校,且出资选送华人青年去西方深造。”

“喔。”冼耀文颔了颔首,“如果黄道义和曾仲海值得投资,我会给他们投资,后续的事宜还需本华你多担待。”

许本华笑道:“我非常乐意。”

冼耀文淡笑一声,“听你说了不少堤岸的富商家族,我现在有兴趣听听许家的故事。”

“我家没什么好说的,在越南待得够久,一代又一代,慢慢积累了一些土地和物业,家族一直没有涌现出经商天才,庸庸碌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数百年风雨飘摇,许家屹立不倒,这是大智慧,下次再来堤岸,我想去许家登门拜访,从伯父那里取取经。”

“好啊,我倒屣相迎。”

随着两人聊天的继续,范玉美琪将一道道美食送上桌,几人动筷之后,店里来了两个穿军装的年轻人,冼耀文瞄了一眼,按法国的军衔制度进行辨认,认出是两个中尉。

许本华认识其中一个,隔着坐寒暄了几句,随后对冼耀文说道:“这个军人叫邓文光,是阮氏梅英的小舅舅,以前在这里见过。”

邓文光这个名字冼耀文听着耳熟,阮文绍、邓文光这两个名字是捆绑在一起的,邓文光是阮文绍的铁杆盟友,这两人好像是军校的同学。

冼耀文先默认邓文光边上的中尉是阮文绍,然后调出他记忆中的阮文绍照片进行比对,还别说,把他记忆中的阮文绍发腮往回缩一点,和眼前的这张面孔可以画个“≈”。

昨天许本华已经说过堤岸是七远的势力范围,法国和保大帝在城里都没有驻军,这么说来,即使默认两人在一个军营服役,也是大老远来堤岸吃饭,不消说,肯定是奔着阮氏梅英来的,许本华只说见过邓文光,没说见过阮文绍,很可能是第一次看见。

邓文光带着一个同学来见自己外甥女,相亲味越想越浓。

“还不错,不枉我放弃品尝其他美食的机会。”目光再一次不经意瞥过疑似阮文绍,冼耀文低头从菜盘里夹了一只蟹钳到手里,手指发力捏碎外壳,将蟹肉剔出来喂给蔡金满。(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