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金钱玩家 > 第463章 为生民立命

金钱玩家 第463章 为生民立命

簡繁轉換
作者:鬼谷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7 02:45:48 来源:源1

“怎么会,岑会长是商界前辈,吾辈楷模,一直想来厂商会聆听岑会长的教导,只是初来香港时没有半分商业经验,边学边做,事倍功半,别人一句话的事,我却要跑断腿,一刻不得闲。

岑会长哪天若有闲,给我一个机会做东,好让我有机会向您取取经。”

岑载华点了点冼耀文,大笑道:“果然年少有为,太会说话了,难怪这么快把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声名鹊起,不简单,真不简单。”

“岑会长,谬赞了,实不敢当。”冼耀文谦虚一句,正襟危坐,等着岑载华进入正题。

“不要谦虚,中华制衣做出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香港年轻一辈中,我最看好你,耀文,好好干,为香港华商争口气。”岑载华殷切地说道。

“是,我会好好干。”

岑载华点上烟斗,吧嗒了两口,慢条斯理道:“耀文,这次把你请过来是想跟你说说明年的展览会。你大概不知道,往年在星洲举办的展览会都是和星洲中华总商会合办,明年这一届不同,完全由厂商会独办,能不能办法,我心里没底,只能尽全力把它办好。”

岑载华先是肯定他是自己人,然后话说到这个份上,虽然没有明说,但暗示已经相当明显,装傻是不行的,还是伸头接一刀。

“岑会长,我在新加坡有点产业,也认识一些人,如果厂商会有用得到我的地方,我万死不辞。”

“好,好。”岑载华欣慰笑道:“耀文你有心了,这一次展销会开幕的日子会里商量暂定二月二龙抬头那天,日子已经定下,但其他事还未确定,会址选择、邀请客商都需要有人操持,你是否方便在筹备会挂个职?”

“方便,需要我做什么岑会长吩咐一声就是。”

“呵呵呵。”岑载华又点了点冼耀文,“这两天我安排筹备会的人一起坐一坐,介绍其他人给你认识。”

“好的,岑会长下次找我,可以打我家里的电话。”说着,冼耀文拿出一张只有名字和家里电话的名片双手递给岑载华。

岑载华看了一眼,颔了颔首,“好。”

聊过正事,说一阵客套话,差不多十点出头,冼耀文离开厂商会大厦。

纽约。

一间舞蹈室的厕所里,蹲在地上的杰西卡舔了下嘴角,抛给全旭一个媚眼,拈花指捏着拉链往上一拉,起身,抽下挂在隔板上的裤子穿好,从裤兜里拿出一包烟,抽出两支叼在嘴里点上,递给全旭一支。

全旭将烟叼在嘴里,猛吸一口,瞬间混身松弛,一股无法形容的舒爽。

“杰西卡,下次不要在厕所,我不习惯。”

杰西卡嬉笑一声,“布拉德,你刚才脱我裤子可是非常习惯。”

全旭耸耸肩,“好吧,我的错,我们该出去了,不然大家都猜到我们在这里做什么。”

“猜到又能怎么样,我的香港男孩。”杰西卡不以为然道。

“我觉得不太好。”全旭从马桶上站起来,将保暖衬衣衣摆塞进裤子里,从隔板上取了西服穿上,“该出去了。”

“嗯哼。”

两人在盥洗台梳洗一番,来到舞蹈室,站在边上,继续观看从纽约大学舞蹈学院请来的学生排练兔子舞。

看了一会,杰西卡冷不丁说道:“奥利维亚漂亮吗?”

全旭故作镇定道:“当然,她是领舞。杰西卡,不要胡思乱想,还有三天就要正式拍摄,出了问题我们担不起责任。”

“布拉德,不要用工作压我,你知道我的意思。”

“杰西卡,请专业一点,现在是工作时间。”

全旭现在有点后悔当初追求杰西卡,更后悔不应该将杰西卡变成同事,不然他早就有机会睡了奥利维亚。

上梁不正下梁歪,全旭可以算是冼耀文的弟子,海王教不出痴情种。

“OK,专业一点,你继续在这里盯着,我先回去睡觉,十二点你还没有睡在我边上抱着我,我会让你好看。”

“知道了,早点睡,明天还要上课。”

“不,我请假了,明天要去办公室等办公用品送到。”

“好吧。”

……

山今楼,冼耀文冲走进包厢的全淡如笑道:“淡如,过来坐。”

全淡如,全旭的姐姐,和他同年。将全旭派去美国后,他嘱咐林醒良经常关心一下全家的生活,中秋前夕,他也去全家拜访过,今天是第二次见全淡如。

全淡如羞怯地来到冼耀文边上的空位坐下,低着头蚊声说道:“冼先生。”

冼耀文提壶倒上一杯新茶,放在全淡如触手可及处,轻笑道:“淡如,上次我就跟你说了,有什么事可以找我,还要全旭告诉我才知道你工作做得不开心。”

“对,对不起。”

“不是你对不起我,是我对不起全旭,对你的关心不够。”冼耀文呷一口茶,放慢语速说道:“既然做得不开心,就不要做了,我给你安排一份工作。”

全淡如抬起头,怯怯地说道:“我什么都不会。”

“没关系的,会都是从不会开始。跟在我身边做一个生活秘书,先是端茶递水、整理报纸,空闲时间你可以慢慢学习,等你能上手一些更重要的工作,我多派一点任务给你负责。你觉得怎么样?”

全淡如脸上欣喜和犹豫交加,迟疑片刻道:“我怕自己做不好。”

“不用怕,你行的。你的工资从两百元开始,以后视你表现慢慢给你加,就这么说,午饭没吃吧?想吃点什么?”

“不,不吃了,我要回去给恩妈做饭。”

全淡如沉浸在两百元的喜悦中,为自己能赚这么多钱而开心。

全父名全衍,全母名邓昂,从名字就能看出来家世都差不了,两家虽不是大富大贵,但也是书香门第,全父全母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只是可惜全淡如资质愚钝,努力过,却未钝学累功,又恰逢战乱,念完小学就没继续往下念。

全旭则不同,一直是品学兼优,如果不是困于时局,肯定能高中、大学一直念下去。

在学习上,全淡如这个当姐姐的已是不如弟弟全旭,来了香港谋生,全旭起步是茶室的伙计,累是累点,但薪水高,而全淡如只能在腊味店找到一份看店的差事,而且,这份差事还是全旭托关系谋得。

开始在腊味店,现在还在腊味店,新来的一个伙计不老实经常对她毛手毛脚,她实在忍不住才向弟弟诉苦,但她心里既纠结又难堪,身为姐姐不仅不能照顾弟弟,还要弟弟经常帮衬,好难为情的。

现在好了,以后应该不用弟弟再帮衬。

“没事的,就在这里吃,等吃得差不多,我让后厨打包好吃的你带回去给伯母。”

“嗯。”全淡如怯怯地点点头。

吃过饭,冼耀文并未离开山今楼,下午茶时间,他还要在这里会约翰·马登,谢丽尔到时候会过来作陪。

一盏茶在手,桌面摆着几份台湾报纸,有公营的《台湾新生报》、《中央日报》、《中华日报》、《和平日报》,也有民营的《民声日报》、《征信新闻》、《更生日报》等。

如果多份报纸上出现对同一件事情的报道,他就会对比着看。

二二八事件爆发后,不作为数十年的国府忽然意识到舆论这个东西要好好管控,报社查了毙或查了封,侥幸存活的开始夹着尾巴做人,笔锋收敛了许多,直白叙述也变成拐弯抹角,不对照着看缺乏打开隐晦文字的钥匙,他会看不懂报道的真实内核。

祝兴行。

张玉良慌慌张张闯进经理办公室,冲祝兴行经理,同时也是他大哥张玉阶喊道:“大哥,不好了,我们的船在纽约被炸了。”

见到自己弟弟惊惶失措的样子,张玉阶一拍桌子训斥道:“慌什么,我怎么教你的,做事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顺顺气,慢慢说,把事情说清楚。”

张玉良闻言,身子颤了颤,瞬间被张玉阶的威严镇住。

张父积劳成疾时,张玉良刚刚十岁,张玉阶却已成年,羊城被小鬼子占领后,张家搬来香港,由张玉阶撑起整个张家,履行长兄如父。所以,张玉阶实为张玉良长兄,情感上却更像父亲。

顺了顺气,待胸膛不再起伏,张玉良放慢语速说道:“大哥,纽约那边发来电报,我们的良丰号十一天前在港口被炸了,警察在残骸里没有发现尸体,也没有发现一个药瓶。”

张玉阶慢条斯理地说道:“多高的温度才能把玻璃瓶烧得一点渣都没有?”

“再高的温度也不可能一点渣都不剩,药品明显被人抢了。”

“我们在美国有仇家吗?”

“没有。”

张玉阶点上一颗烟,边吸边思考,待半颗烟烧掉,他开口说道:“不好说,我们一直把在美国购入药品当成正常贸易在做,没有拜过码头。”

“大哥,如果是纽约当地黑帮针对我们,一定会给我们传话。”

“也对。”张玉阶颔了颔首,“那只有两种可能,纽约的大贼搞一笔,我们的船倒霉被盯上了,还有,香港这边有人针对我们。玉良,你说哪种可能性更大?”

张玉良想也不想地说道:“第二种可能性更大。”

“你觉得哪家针对我们?”

张玉良摇摇头,“说不好,大哥,我去美国一趟,看看能不能查出一点蛛丝马迹。”

“你不能去,对方敢炸船抢货,不差干掉你一个黄种人,你去美国太危险。”

“那怎么办,几十万没了,我们不闻不问,当没发生过?”张玉良急躁道:“大哥,我们没有几个几十万。”

张玉阶睖了张玉良一眼,不怒而威道:“急什么,事情想要解决在香港,不在美国,让人暗中打听一下,我们都有哪些同行,哪家的出货量最大。”

“是。”张玉良应了一声,又说道:“生意呢,先暂停?”

“先停下,事情不解决,生意没法做。”

“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呀~采红菱,得呀得郎有情,得呀得妹有心,就好像两角菱,也是同日生呀,我俩一条心。”

冼耀文嘴里哼着歌,手里剥着碧根果,目光在几份报纸间游走。

忽然,包厢门被叩响,未几,潘小醉走了进来。

“老爷,我要去趟药房。”

“病了?”冼耀文抬头望去。

“不是我,小宝肚里有蛔虫,我去买花塔糖。”

冼耀文蹙眉道:“不要买花塔糖,花塔糖最主要的原料是山杜莲,英国一家小药厂产的,工艺不过关,副作用太大,运气不好,副作用比蛔虫还厉害。”

“啊?”潘小醉震惊道:“可,可大家都说花塔糖效果好,比鹧鸪菜好多了。”

“大家都说不一定就是对,让你嫂子抱小宝去我家楼下的诊所瞧瞧,那里有宝塔糖,效果要比花塔糖好,副作用也没那么大。”

“谢谢老爷。”

冼耀文摆了摆手,等潘小醉出去,思绪跑到医药上。

老师、医生、药商,在普通人朴素的认知里,总觉得他们和普通人不一样,高看一眼,也在内心对他们有更高的道德要求。但事实上,无论是何职业,高尚的只是极个别,大多数都是吃五谷杂粮的普通人,仅仅革命分工不同,好与坏看人品,与职业无关。

医学的进步伴随着罪恶,一个人有几块骨头不是拍脑袋猜出来的,而是将肚子劏开,一边剃肉,一边清点,重复重复再重复,不知道劏了多少人才总结出可靠的块数。

假如神农不是先天圣体,没有系统、金手指,尝百草的高尚塔多半以累累白骨做基,或许那个时候有一种奴隶叫药奴,不知道什么草往药奴嘴里一塞,然后观察其反应,死了埋,活着继续喂其他草,运气好吃好了,一种草药被甄别出来,然后拿药奴重复重复再重复试验,最终有了一味草药。

许多人魔鬼在当代,高尚在后世,不用付出代价就享受利益的后来人,自然不吝对先人的高尚评价。

牺牲先人,惠及后人,或牺牲少数人,惠及多数人,只要牺牲的那个不是自己,大多数人内心都会认可。

嗯,嘴里不一定认可。

就像一个癌症晚期等死的病人,假如有个扫把星给他一个重来的机会,代价是十亿健康人患上癌症,换他原地满血复活,猜猜他会不会换?

其他人不清楚会怎么说,冼耀文嘴里一定不会换,而且掷地有声,十分之坚定。行动上……胡说八道,根本不会有行动。

每一种伟大的药品诞生,总会伴随一小撮人的牺牲,药物副作用的减轻,也是建立在几波病人的付出上。每一个不放弃治疗,病急乱投医的癌症病人,到了癌症特效药面世的后来,也可能被称为伟人。

这是生物制药发展的正常轨迹,既然有正常,自然就有不正常,政治和经济的原因都会造成不正常,政治上会有掐脖子,经济上会有买不起或多赚点。

通常发展的比较晚,又不想在研发上多投入的“高级粉”企业总是不忘初心,绝对不是为了多卖药,而是时刻铭记自己是靠高级粉起的家,药物颗粒里都喜欢掺点高级粉,拉着一票人边嗑高级粉边唱赞歌。

山杜莲,严格来说不是一种药物,而是制作驱虫药的原料,药厂或药行买回去可以二次加工制成驱虫药,香港的市面上有府积散、花塔糖等。而在香港买山杜莲只能去张锦记或利来行买金钱牌山杜莲。

张锦记、利来行,其实都是张家的西药行,张家的上一代张祝珊是个篾匠,最初在羊城靠编织草席、藤席、竹席、菜篮、藤椅之类的器物卖给杂货行为生,后来有了一点实力,创立张锦记字号,自编自卖。

羊城沦陷后,张家赴港谋生,当家作主的张玉阶继承父亲的衣钵,从篾匠开始做起,很快将生意扩张到山货、日用品等零售业。

聪明的张玉阶在料理生意时,发现一个饶有趣味的现象,有不少东南亚及内地的商人水手,从店里买西药回去。张玉阶心想,这些地方西药奇缺,如果搞西药批发,肯定赚钱。

张玉阶积极与洋商联系,终于获得英国加力子药品公司山杜莲西药在远东的代理权。

香港是免税港,大部分进出口商品不需要缴纳进出口税,但西药是个例外,进出口都需要交税,对西药而言,香港转口港的效果并不明显。

张玉阶为了减税,进行了一系列复杂的操作,首先,获得山杜莲代理权的公司是欧洲海岸公司,表面上与张家没关系,山杜莲从英国到香港这一步是不存在的。

欧洲海岸公司将原包装净重35盎司的山杜莲,改成1盎司的小瓶包装,并贴上金钱牌商标,然后将金钱牌山杜莲全部批发给张家实名经营的祝兴行,祝兴行再批发给张锦记和利来行,其他药店大量批发找祝兴行,小批发找张锦记或利来行。

1盎司小瓶装金钱牌山杜莲售价100港币,利润250%,卖一瓶赚71.4元,绝对的暴利。

面对这种暴利,张家可不管加力子药品公司的山杜莲制作工艺不行,副作用巨大,大人吃了可能会头晕好几天,小孩子吃了容易呕吐、腹痛,甚至出荨麻疹,只要吃不死人,就是能爆赚的良药。

再说了,有副作用又怎么了,就问山杜莲能不能打蛔虫,能就行了,爱吃不吃,滚回去吃不一定起作用的鹧鸪菜去。

对张家枉顾人命的行径,冼耀文愤慨已久,他犹记得当年张载拍着他的肩膀对他说:“耀文啊,要记得为生民立命。”

先贤的耳提面命他莫敢忘,这才惦记着做宝塔糖。(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