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金钱玩家 > 第538章 邪门歪道

金钱玩家 第538章 邪门歪道

簡繁轉換
作者:鬼谷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7 02:45:48 来源:源1

“英国固然恐惧**在马来半岛壮大,但马来亚军政府在出兵围剿马共之前,首要担心的对象并不是苏联在东南亚的拥趸,而是背后获得美国支持的国府。

毕竟美国从罗斯福还在世时起始,就致力于推动‘去殖民化’政策,要和国府联手将**和帝国主义的势力在亚洲扫荡干净。

东洋刚宣布投降,国府陆军第1方面军就在司令卢汉率领下挺进法属中南半岛北纬17度以北地区,名义上是解除小鬼子武装,实际上是要避免法国殖民统治者卷土重来。

以阮海臣、武鸿卿为代表的越南民族主义者,已经准备在老蒋支持下成立亲近国府的越南政权,将胡志明领导的**运动扼杀在摇篮中。

二战末期就在中泰边界和泰**队对峙的陆军第93师,则由师长吕国铨指挥进驻老挝首都琅勃拉邦,协助立场反法的佩差拉亲王巩固政权,并一度同维琪法军交手,显然国府有意在美国支持下颠覆欧洲殖民主义。

此举不只引起法国佬,也引起英国佬的恐慌,必然要做出回应。

考量到东南亚华人数量庞大,又有不可低估的经济影响力,刚刚击败小鬼子的国府势必能在华侨拥护下于马来半岛建立挑战英国殖民统治的桥头堡。

无论是信仰**的马共还是有美国支持的国府,此刻都成了大英帝国在东南亚的威胁。

面对此一全新的政治局势,马来亚军政府不得不调整二战期间拉拢华人压制马来人的政策,改为扶植东古·阿卜杜勒·拉赫曼等马来精英来压制华人。

考量到印尼为荷兰殖民地,英国出于权衡考量不可能允许马来人和印尼人合组一个新国家。但是透过将早先割让给泰国人的吉打、玻璃市、吉兰丹和登嘉楼还给马来亚,马来人又能恢复过去在人口数量上的优势来抗衡华人。

到了1946年5月,又有简称‘巫统’的马来民族统一机构诞生,以推广马来至上主义。

美国则依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支持国府海军林遵上校率领四艘美援舰艇收复XSQD和NSQD,将国府的影响范围投射到南海诸岛,鼓舞东南亚华人的民族士气。

彼时,解放战争已经打响,但是马来亚左右两派的华人却为国府世界四强的地位凝聚在一起,准备在美国帮助下和巫统决一死战。

若不是因为苏联开始在东欧、中欧发起政治攻势,还有**势力在远东不断壮大,或许代表美国的华人和代表英国的马来人已经在马来半岛打响一场代理人战争。

**的威胁,让美英两国达成了新的共识,那就是让东南亚留在欧洲殖民者手中,远比落入苏联手中要好。

于是美国调整政策,不只拒绝协助国府收复香港,还要求**从法属中南半岛撤退。

进入1948年,解放战争的局势明朗,马共趁势崛起,重新号召过去在丛林里打游击的人民抗日军弟兄拿起武器,组织‘马来亚民族PLA’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打算让马来半岛上的红色革命和中国大陆的红色革命连成一线。

一旦马共推翻英国殖民统治,新成立的马来亚马共政权必将成为中国之附庸。

马来半岛上的左派华人对此雀跃不已,右派华人心中也是五味杂陈,因为历史上马来半岛从未和中国如此接近。

理解到这个事实的美国,更是难以乐见马来亚成为亲近中国的国家,亲美的国府已经撤退到台湾,亲苏的中国会让马来半岛成为苏联深入东南亚的投射点。

为此美国更是大幅改变立场,决定力挺英国守住马来半岛。

为了有效压制高喊‘打倒帝国主义’的马共,英国也不得不顺应战后新兴国家的独立思潮,开始推动马来半岛在最有利于英国的环境下走上独立。

起初英国佬打算撇开华人和印度人,同巫统商讨建立马来联合邦的可行性,结果马上遭到华人和印度人的联手抵制。

于是英国佬又在1948年扶持印度人的马来亚印度国大党,以进一步孤立华人。

马共叛乱和紧急命令的发布,更是让马来亚联邦得到整肃华人的正当理由。他们在对马共枪口相向的同时,还不顾国府的颜面勒令解散了所有国民党在马来半岛的支部,彻底结束国府对马来半岛政治事务的干预。

不过,英国佬也从小鬼子的经验中学到了教训,就是对华人进行种族清洗的结果,会将华人统统逼入马共的怀抱。

何况还有以中华总商会为代表的右派华人资本家势力存在,都是英国佬可以好好利用,压制马共的重要力量。

于是,1949年2月27日,亲英商人陈祯禄爵士在英国佬扶持下成立了马来亚华人公会(马华),代表华人抗拒马来亚联合邦的构想。

马华的成立,象征马来人、印度人还有华人等马来半岛三大族群都有了代表自己的党派。

然而加入马华的,并不是只有以拿督陈祯禄爵士为代表的亲英商会势力,二战期间加入华侨协会的亲日份子,还有许多国民党的支持者也在南洋国民党的元老,甚至于国府暗中鼓励下加入马华。

相较于陈祯禄等西化程度较高,连中文都说得不标准的殖民精英,加入马华的华侨协会与国民党人还保留着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甚至和台湾维持着联系。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奇特的情况,就是当陈祯禄等马华高层向马来人、印度人争取权益的同时,华侨协会和国民党的残留势力同样打着马华旗号在对付马共。

比起喜欢和社会主义阵营硬碰硬的美国,英国是真正老牌的现实主义者。英国固然抵抗苏联,而且还在马来半岛围剿马共,但是对待**的态度还是相当友善的。

一心想避免内地进攻香港的英国,率先于1950年成为第一个承认内地新政权的西方国家。在这样的情况下,台湾和亲国府华侨在星马地区的活动更不会受到英国政府欢迎。

不过,如果是在马华的旗帜下**,那么英国不仅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会给予支持。

因为马华是马来亚的政党,是代表马来亚华人在**,不是代表国府在**。他们**的动机是协助英国扑灭‘PLA’,并不是要推动马来亚加入国府,自然也就没有问题。

英国佬意识到中华民族主义,终究还是比其他任何意识形态更能巩固马来华人的**意识。

不过出于对国府的提防,还是让英国佬不愿意向台湾求援,而是物色那些流亡香港,但对老蒋不那么忠诚的国民党广东大老。

抗战期间担任第2方面军司令的张发奎,就委派他过去羊城行营的参谋长华振中带了一批人马到马来亚协助英军。

可张发奎本人的反帝国主义色彩太强,并不愿意全心为英军镇压马共,迫使英国还是必须回头寻求台湾的帮助……”

冼耀文的长篇大论后,听得有点迷糊的水仙问道:“老爷,你看好马来人最终获得马来亚政权?”

“不是我主观上看好,而是客观上的可能性最大,将来华人在马来亚没有太大的政治话语权,在经济方面也会被打压,而出于人口比例的考虑,马来亚政权不会太喜欢华人占绝对优势的新加坡。”

冼耀文拥着水仙往低处走去,“前面我跟你说过了,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优越,小鬼子叫这里新金山,如果可以,马来亚政权自然愿意吃下新加坡,但是,一旦吃了会拉肚子,也不是不能吐出来。”

“会拉肚子吗?”

“十有**会的,站在马来人的立场,调和马来人和华人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马来人永远压在华人头上,不让华人掌握政治和经济的话语权。

马来亚政权不会平等对待新加坡,到时候多交税,少扶持甚至没有扶持是一定的。但是,新加坡不依托马来亚,生存会变得很困难,不说其他,就说吃水立马成问题。”

水仙嬉笑道:“这么说,新加坡会死皮赖脸缠着马来亚?”

“大概是的,我们想谋取码头就要火中取栗,从马来亚纷乱的局势中寻找机会。”冼耀文在水仙的臂膀上拍了拍,“好了,这个话题说到这里,码头不着急,我们先做好眼下的事。”

两人下了高地,在街上走了一段,路过虎豹别墅,见其左邻右舍都是吃风厝。

吃风厝更多的时候意为度假屋,有钱人在其他地方有主住宅,偶尔到海边度假住的屋子可以叫吃风厝。

没钱人住的木屋,也可以自嘲地称呼为吃风厝,字面含义,四处漏风的屋子。新加坡不用担心冻着,但要小心蚊子,而且经常刮风,容易被祝融吞噬。

两人所见的是后者,整排的木屋占据了不错的地理位置。

过去看了看,走访了几家,打听到买下吃风厝的价格从500至800元不等,冼耀文手一指,让水仙过后将整排木屋都买下来,然后立马拆了,只保留地皮。

虎豹别墅现在已经是一个知名景点,两人在大门口站了一会,看见不少人买票进入。地皮在手里囤上几年,借虎豹别墅的光,可以盖真正的吃风厝,也可以盖一间适合经营餐馆的屋子,专门租给别人经营缅甸菜。

往前再走一段,妈祖宫与祖师公宫联合庙赫然在目,朝沙滩上瞅一眼,可以看见一尊碉堡,英国佬当年在这里打了唯一一场比较坚决、惨烈的仗,小鬼子的伤亡不小,于是,恼羞成怒的小鬼子炮制了亚历山大医院惨案。

前行二十米,两人来到了琼泉兴咖啡店门前,进店,找了张空座,自行拿桌上的大茶壶倒咖啡。

碉堡正对的海面是一个避风塘,没什么风浪,被偷渡客们评为新加坡最佳偷渡点,而琼泉兴咖啡店是偷渡客的落脚点。

一楼是咖啡店,二楼是住人的地方,对外出租床位,偷渡客会在二楼冲个凉、换身衣裳,美美地睡个觉,半夜醒来趁着月色奔赴前程。

从经济大萧条时期,新加坡已经开始限制华人男子入境,每个月只发放500张入境证,对女子却是敞开大门,不仅欢迎过番来打工,也欢迎永居。

从前年下半年开始,政策大收紧,华人想获得入境证变得异常困难,没有一定的纳税能力,别说新来的,就是待了几年的出去未必还能回来。

基本来说,回过唐山再想返回新加坡非常困难,英国佬在防什么不言而喻。

不过,福建佬要来新加坡向来不用英国佬批准,妈祖说能来就能来,冼耀文两人仅仅坐了不到三分钟,就看见几拨操着福建口音的人来这里接走了一个又一个双目警觉的偷渡客。

其中不乏腰间鼓囊囊,看轮廓不是刀就是枪的人,私会党、马共皆有可能。

看了一阵新鲜,冼耀文低下头接着研究地图。

从虎豹别墅一路至咖啡店,路边有不少荒地,他在地图上一一标注,然后,凭借路上的记忆,再行标注每块地皮适合盖什么,对适合盖组屋的地皮打上叉。

丹戎巴葛这边的地皮大部分比较便宜,只需几角钱一呎,拿出十几二十万可以圈很大一片地皮。

标注结束,冼耀文将地图亮给水仙看,并在一个标注上点了点,“这块地皮的轮廓稍微雕琢一下就是琵琶形状,离山丘的聚水点不远,下雨的时候很方便蓄水,小桥流水可以做成活水。”

“红楼盖在这里?”

冼耀文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又指了指标注边上的位置,“这里有高低落差,还有一片野树,雕琢一下,应了那句诗,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买下地皮,然后找人来勘测一下,如果可以,这里就是红楼·梦琵琶。”

再指一位置,“这里正好适合盖一栋三角楼,楼前打造一个三角形的花园,楼叫英语楼,花园叫英语角,在花园里立一座莱佛士的雕像,他手里拿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英语得学,不学不行’。”

水仙一头雾水,“老爷,牌子上这话什么意思?”

“英语楼里放几个伦敦音乐与戏剧艺术学院毕业的女高才生,跟客人聊英国戏剧和英国诗,莎士比亚、威廉·布莱克,等等,只聊高雅话题。”

水仙迟疑片刻,说道:“老爷,如果加一栋英语楼,红楼的整个格调就被破坏了。”

冼耀文淡笑道:“红楼的真正底蕴是人,不是景,而且,格调这个东西,主要不靠眼睛看,而是靠嘴巴吹,格调高低就看你怎么吹。

花钱找人从风水到建筑都吹一遍,使劲吹,狠狠地吹,若有必要可以搞一个建筑奖,就叫新加坡建筑工程奖。

这也是桩生意,想拿奖,拿出盖楼一至两成的预算买奖,还不能是公平交易,得求着……”

冼耀文摆了摆手,“算了,扯远了,这种脏钱不挣也罢。其实也未必需要吹,琵琶本就不是中土乐器,古早也不是竖着弹奏,可以说是一种中西文化融合的象征。

琵琶如此,新加坡也是如此,各种文化交融,红楼的客人不仅仅是纯华人,像我这种半唐番、马来人、印度人,但凡具备一定的实力,都在我们招待范围内。

红楼不搞民族主义,只搞实利主义,玩的就是资源整合。”

“喔,什么是实利主义?”

“实利主义是一种政治理论,强调国家必须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通过最合适的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其核心思想是国家间的权力平衡,即在国际政治体系中追求地位和影响力。

直白点说,国家应通过经济、军事、外交和科技等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安全和繁荣,不必考虑道德、人权和伦理的因素。”

冼耀文在水仙的手背上拍了拍,“红楼的经营理念就是在新加坡的法律不能认定违法的前提下,向客人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服务。”

“只提供合法的服务?”

冼耀文睨了水仙一眼,“法律不外乎人情,什么是人情?特事特办、网开一面就是人情。法律是死的,人是活的,人情是有主的,你要是会写自己的名字,在人情上签名,向全世界宣告你的所有权。”

水仙冁然一笑。

冼耀文点上半截头,看向窗外吸了几口后,幽幽地说道:“红楼需要一个法律文件上的主人,同时也是对外宣告的名义上的主人。

你名义上只是红楼的经理,一个拿工资做事的做工人,你亲自负责一两年,培养一个可靠的经理人出来,然后退居幕后。”

“找谁当主人?”

“妈姐或是你的姐妹,你能掌握的人。做得好分润不菲的好处,吃里爬外下海做人鱼。”

“嗯。”

两人喝完咖啡,前往密驼路皇后酒楼,隔壁店屋。

密驼路整条路几乎都是两层店屋,三层店屋比较罕见,但皇后酒楼门牌81号至97号,占了密驼路八间店屋,且是五层楼,一枝独秀,鹤立鸡群,是小坡的一个美丽景点和地标。

耀薏投资的办公室在80号,紧挨皇后酒楼的三层店屋。

这地方是水仙特意找的,要的就是位于地标建筑旁,以方便客人登门。

店屋的楼顶原有一间木屋,水仙买下后对其进行改造,成了两面砖墙,两面玻璃墙的总经办,两面砖墙各有一处对外的凸起,安着换气扇,屋顶采光口边上安着一台冷气机,办公室里一点不热。

办公室外有一个遮阳篷茶座,两边摆着富贵树以阻挡阳光和视线,一边呈品字形摆着三口大水缸,缸内注满水,养着睡莲,水缸后面摆着一台落地扇,吹出的风拂过水面,变得凉爽。

瞅了眼办公室,冼耀文坐于茶座,水仙拿来一沓文件给他检阅,然后边上就座,烧水泡茶。

“老爷,你知道C.K.Tang吗?”

“峇峇利路上那家百货公司?”

“嗯,它的老板叫董俊竞,潮州人,打算在乌节路买地建百货公司,前两天来找过我,寻求耀薏的投资。”

就水仙所讲的信息,冼耀文很容易想到诗家董,这是未来新加坡的第一百货公司,在高楼大厦密布的乌节路,矮墩墩的诗家董是一个地标。

“知道他看上哪块地皮吗?”

“他没说。”水仙顿了顿,问道:“老爷,你不会以为他看上我们那块地皮吧?”

“难说。”冼耀文放下文件,看向水仙,“手尾都处理好了?”

水仙点点头,“处理好了,地皮分割成20块,挂在不同人名下。”

“嗯。”冼耀文颔了颔首,“1角钱一呎?”

“对。”

“真便宜,乌节路的地皮具备三四百一呎的潜力。”

水仙惊呼道:“能涨几千倍?”

冼耀文淡笑一声,“也只有我们这一块,其他的地皮没这么便宜吧?”

“最便宜的7角,其他基本1块以上。”

“这才是比较正常的价格,乌节路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潜力无限,我们那块地更是如此,处在交通咽喉要道,再是合适盖商场不过。”

“泰山亭墓地如果不迁走,谁会愿意跑那里买东西。”水仙嘀咕道。

“九百多年前,一个阿拉伯人贾希兹提出了食物链的概念,二十几年前,一个英国人查尔斯·艾尔顿出了一本书《动物生态学》,具体阐述了食物链的概念。

在泰山亭墓地边上建一座米仓,不需要太大,自然会引来老鼠,开仓喂鼠,老鼠闻着味都来了。

有了老鼠,吃鼠的蛇也会来,鼠蛇都会打洞,坟头被掏空,棺材没准会露出来,见到腐尸,乌鸦、渡鸦还有秃鹫都会飞来,乌漆墨黑,又脏又臭,谁见了都得说晦气。

听过鬼故事吗?”

“嗯嗯嗯。”水仙连连点头。

冼耀文咧嘴邪笑,“喜欢听吗?”

水仙再次点头。

“等忙完,我现编一个‘猛鬼吓死人’的故事,就发生在泰山亭墓地的路边。”

水仙猛地反应过来,“老爷,你想用鬼故事把墓地吓走?”

“不是吓走墓地,是吓墓地的孝子贤孙。潮州人有个说法叫做风水,在风水二字上做点文章,坟自然会迁走。”

水仙蹙起眉尖,“老爷,这样做有损阴德。”

冼耀文淡笑道:“你不想用邪招也行,多花点钱,用正招,做点积阴德的事,迁坟回唐山,落叶归根。”

水仙的眉头蹙得更深,“迁坟回唐山,要花多少钱?”

“我们不用全出,只需一个有名望的潮州人站出来发起这个事,其他人自然会跟随,大概几万元就能办成。

如果想省力一点,另外买一块阴宅风水宝地,找个有名的风水师做风水,迁坟也不会太难。最好呢,先找个风水师去看一下泰山亭墓地,指出那里的风水不好。”

“胡说也要有人信。”

冼耀文摆摆手,“不用胡说,风水我知道点皮毛,那天看过以后我就觉得泰山亭墓地风水不怎么好,让风水师把不好说得夸张一点即可。”

“我找个风水师去看看?”

“嗯。”冼耀文眉头轻蹙,嘀咕道:“华人的墓地就是麻烦,马来人的墓地就好了,直接安上炸药炸了,马共自然会跳出来对此负责。”

水仙噘了噘嘴,“老爷要不要这么狠。”

“麦唐纳大厦对面有个犹太人墓地,你知道的吧?”

“嗯。”

“那块地不错,改天我告诉你犹太人忌讳什么,想办法把它拿下。”

水仙给了冼耀文一个白眼,“老爷你没完了啊?”

“哈哈哈。”

冼耀文爽朗一笑,低下头看文件。

花了半个小时看完所有文件,他端起已经放凉的茶盏一饮而尽。

“说一说何鹤年的情况。”

“一月初连本带利还了21.5万,二月中旬又向我借了35万,说好用一个季度。”

“这一回借钱的理由。”

“去古巴进口蔗糖。”

“他还钱了立刻告诉我。”

“好。”

“多注意外面的消息,如果听到有人打算在马来亚或新加坡建榨糖厂,立刻通知我。”

“老爷想投资榨糖厂?”

冼耀文摇摇头,“我不想投资,只想白捡一个榨糖厂。马来亚没有种植可榨糖的作物,原料必须进口,一边签订高违约金的订单,一边打击原料进口渠道,榨糖厂赔不起违约金,只能把厂交出来。”

水仙小脸一黑,“老爷,你怎么就想着搞邪门歪道?”

冼耀文板起脸说道:“不要胡说八道,我经商的原则是诚信经营、与人为善,怎么可能搞邪门歪道,就是失察的错误也不可能犯,不会给你行差踏错的机会。”

水仙嘿嘿一笑,“邪门歪道由我找人去做?”

冼耀文揪住水仙的脸颊,戏谑道:“不枉我对你悉心培养,变聪明了。”

“当然了。”水仙嬉笑道:“名师出高徒嘛。”

“嘴真甜。”再次揪了下水仙的脸颊,冼耀文将手松开,问道:“吴立邦的油漆生意怎么样?”

“鸽派的二手油漆卖得很好,新的厂房也已经在盖,最近还有一个丹麦涂料品牌邀请他去丹麦参观学习。”

“挺好,做二手油漆没有未来,还是要打造自己的油漆品牌。”说着,冼耀文话头一转,“做投资不是钱投下去就可以坐等分钱,一次投资,终身受益这种事是不存在的,在金钱面前,人品通常靠不住。

比如在沙漠里,李四快渴死的时候,张三给了他一口水喝,李四感激涕零,恨不得以命相抵。的确,沙漠里的一口水等于一条命。

但等走出沙漠,李四没了渴死之忧,当初一口救命水的价值会不断贬值,也许他什么都不想回报张三,也许会回报三口水、两口水或者一口水,不管几口水,永远不可能等值那一口救命水。

耀薏投资现在的实力不足,只能给予投资对象真金白银,而不能给予额外附加值。

比如一家经营白纸的商行和胡文虎家族的报业集团签订了长期的白纸供应协议,商行可以凭借协议向造纸厂赊货,也可以拿着协议从外面借款,这就是额外附加值,是耀薏投资不具备的。”

“老爷,你的意思是说,除了投给吴立邦的资金,我们还要在他的油漆生意中发挥其他作用?”

“是的。”冼耀文颔了颔首,“我们的投资就是那一口救命水,随着吴立邦的生意上轨道,它在吴立邦心目中的价值不断减少,我们即使仅仅获得应得的回报,在他心里也有可能变成贪得无厌,恨不得尽快踢我们出局。

想让我们的地位稳固,一是让吴立邦离不开我们,二是我们足够强大,让吴立邦不敢生出二心。”

“懂了。”水仙点点头。

冼耀文摇摇头,“不,你根本没懂。筛选投资对象,一看战术水平,二看战略眼光,战术是做好事情的能力,战略是对未来的判断能力,每一次都能选对正确的路。

做投资可以不懂战术,但必须懂战略,你必须精准把控正确的时间把钱投下去,投给正确的人,也应该明了行业什么时候进入瓶颈期,正确的时间撤出投资,然后等待下一个风口再把钱投出去。

简单来说,你的战略眼光必须强于投资对象。”

水仙一脸为难道:“老爷,我没念过什么书,懂的不多,我……”

“你呀,不要看轻自己。”冼耀文拍了拍水仙的手背,“书什么时候读都不晚,你现在一边做事,一边学习,这样很好,效率非常高,一年抵得上坐在课堂里好几年,不出两年,你的知识深度就能超越一般的大学生。

而且,你掌握的信息渠道是一般人触碰不到的,战略眼光的高度需要依靠信息垒起来,没有信息根本做不到对事物的正确判断,也就无所谓深邃的战略眼光。

信息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做事成败的关键,单是信息渠道你已经超越九成五的人。”

水仙略一迟疑,说道:“老爷,你怎么确定是超越而不是落后呢?”

“好好好,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冼耀文大悦道。(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