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金钱玩家 > 第651章 平凡人

金钱玩家 第651章 平凡人

簡繁轉換
作者:鬼谷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7 02:45:48 来源:源1

牯岭街。

1945年,在台东洋人陆续被遣返东洋,遂将一些难以携带的书籍、字画等物品在此街随地摆摊求售,旧书摊因而聚集起来。

1949年,随着大陆来人陆续迁入,使得旧书来源更加充分,并以牯岭街为中心,扩大到邻近的街道。

山风书局,开在牯岭街的一间书局,既卖旧书也卖新书,同时回收旧书和照片,只要是照片就收,哪怕仅是家人或自己的肖像照。

冼耀文来到书局门口时,老板高雄在收拾一堆旧书,少东家高岚坐在一堆书上求知。

冼耀文来到高岚身侧,摸了摸她的头,“在看什么?”

高岚转头看看他,发现不认识,就冲高雄喊道:“爸爸,有客人。”

高雄望过来,看见冼耀文,放下手里的书立马走了过来,“冼先生,你提前到了?”

“日程安排有变化,昨天下午就到了。”冼耀文故意左右张望,“你回台湾有些日子了,没再找一个?”

高雄羞赧一笑,“遇到了一个,还没有正式在一起。”

“你有着落就好,有些话我也可以放心说,借一步说话。”两人走出几米远,驻足高岚听不见谈话的位置,“李愫秋后来在丽池花园当舞女,我问过下面的人,她被客人带出去过几次,大概两个月前,她辞职了,给一个叫全旭的人当情人。

全旭也是我的手下,常年在美国出差,年前回香港过年,我让他去丽池花园开心开心,谁知道竟然认识了李愫秋。

过完年,全旭就回了美国,他给李愫秋租的房子前些日子到期,我问他要不要续租,他的回答是不续,意思很明显,我便让人去看一下李愫秋,发现她有了新情人,我也就不再关注她。”

冼耀文拍了拍高雄的肩膀,“事情就是这样,李愫秋非良人,你心里的那道坎也该过去了。”

“其实我回台湾那天就对她死心了。”高雄平静地说道。

再次拍了拍高雄的肩膀,冼耀文说道:“这样很好,往前走。跟我说说你跟新嫂子没有正式在一起是什么状态?没有登记还是没有那个?”

“没有登记。”高雄不好意思地笑笑。

“跟你之前嫂子是姑娘?”

“欣瑶是台肥的职工,今年刚十九岁。”

“不出意外,嫂子跟着你就是一辈子,不要委屈了人家,婚礼不仅要办,而且要大办。趁我在台湾赶紧把婚礼办了,你只需划算新娘子的礼服、首饰,酒席由我负责,新居我送你一套一户建。”

高雄连连摆手,“冼先生,使不得,使不得,你送的礼物太重了,我不敢收。”

再一次拍高雄的肩膀,冼耀文语重心长道:“阿雄,听好了,你跟着我吃饭,让你吃香喝辣是我的责任,你的责任是忠诚,你做好了,我也不能让你失望,昂首迈步,面包会有,牛奶也会有。”

高雄嘴唇哆唆了几下,“冼先生,我一定好好做事,不辜负你。”

冼耀文淡笑道:“这里,你只需说声谢谢。”

“谢谢。”

冼耀文从书堆最上面拿了一本书翻着,随意地说道:“今天周末,嫂子还要上班?”

“不上班,但要在家里洗洗涮涮,欣瑶是老大,下面还有四个弟妹。”

“哦,今天会过来吗?”

“等下要过来,可能林婉珍也会来。”

“我想起来了,林婉珍之前也在台肥上班。”

一个月之前,冼耀文吩咐高雄找一个类似原先斯蒂的角色,高雄找到了林婉珍。

“林婉珍就是欣瑶介绍的,她们两个在一间办公室。冼先生,进店里坐吧,我给你泡茶。”

冼耀文摆摆手,“不用麻烦,前面刚喝了一肚子茶,没地方装了。杂志的事情,你调查得怎么样?”

“请稍等。”

高雄走进店里取了三本杂志返回,“冼先生,我调查了所有的民营杂志,这三本是办得最好的。”

冼耀文接过杂志,分别看了看封面,《当代青年》、《半月文艺》、《野风》。

“哪本是盈利的?”

“冼先生,台湾就没有盈利的杂志。”

“一本也没有?”冼耀文确认道。

“没有。”

冼耀文指了指手里的杂志,“如果我要投资,你觉得哪本最合适?”

“《野风》。”

“为什么?”

“《当代青年》的创办人是吕天行、李季谷夫妇,两人同时担任主编,这对夫妇是理想主义者,在创刊号上以‘为国家争正气、为民族争骨气、为社会争朝气、为自身争勇气’四点为该刊发行的宗旨。

立意很好,但在现在的台湾根本不可能,从民国三十四年开始,有不少理想主义者的文化人创办杂志,时间短的两三期就停刊,时间最长的坚持三年,无一例外都倒在不善于经营上。

《当代青年》已经欠印刷厂好几期的印刷费,随时都有停刊的可能。

《半月文艺》的发刊词强调要批评赤色风潮,发行的期刊内容主要围绕抨击赤色展开,不符合冼先生的要求。

《野风》由台糖的五名员工创办,他们在台糖负责编员工刊物。

五人基于对文艺的热爱,又看到石油公司出的《拾穗》半月刊十分风行,却是一本翻译性杂志,他们就想着办一份类似上海《西风》的杂志,但以发表创作为主,这就有了《野风》。

《野风》的编辑部就在五人在台糖的共同办公室,创刊条件简陋,却是充满热情,开办之初五人便说好共同审稿,每篇稿子都要三票以上方得过关刊出……”

耐心听高雄说完《野风》的诸多优点,冼耀文笑着说道:“你对《野风》很有好感?”

“不瞒冼先生,我和五人喝过几次酒,已经是朋友。”

冼耀文将手里的杂志放在书堆上,“你应该早说这一句,我投资杂志不是为了发声,而是为了发广告,一本以发表创作为主的杂志符合我的需求。

你有没有向五人透露有个金主钱多了烧得慌,要找一本杂志投资?”

“漏过一点风。”

“五人什么反应?”

“有兴趣。”

“人我就不见了,如果你觉得《野风》合适,你代表我和五人谈投资,杂志运营的所有费用由我来负责,五人不仅每月可以拿到200台币的薪水,还可以共享33%的利润分红。

你代表我占67%,我不插手杂志社的任何事务,唯有一点,广告和每期一篇的广告文,他们要无条件同意。”

“好的,我找他们谈。”

忽然,高雄的目光看向冼耀文的身后,脸上浮现柔情,“冼先生,欣瑶和林婉珍来了。”

冼耀文转头看去,两个二十来岁的女人正说着话一路走来,左边的那个长相偏普通,但一看就是能过日子的女人,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高雄嘴里的欣瑶。

右边的那个面容姣好,五官既精致又立体,偏向西方人,身材同苏丽珍比较接近,属于微胖型。

一张倾向混血的面庞,令冼耀文不得不怀疑高雄在确定人选的时候,考虑过于全面,就连冼耀武的需求都考虑进去。

稍待片刻,二女来到近前。

高雄一介绍,冼耀文的猜测得到确认,右边的是林婉珍。

握住林婉珍的手,冼耀文脑子里浮现对方的简历:

林婉珍,1930年生人,父母是福建人,在上海经营布店时生了她,她是亲妈的老小,排行第八,其父有一姨太太,生了七个。

因其父偏爱姨太太,对正妻和嫡出子女皆不待见,林婉珍这一支日子不怎么好过,她姐姐不是早早嫁人,就是给人做了童养媳。

1947年,她跟着两个哥哥来台湾投奔大姐和大姐夫,不久后,两个哥哥返回内地,她自己一个人留了下来,寄居在大姐家。

没有单独卧室,她只能睡客厅,如果有客人,就要等客人走了才能睡……

高雄当初寄给王霞敏的林婉珍简历上记录了不少私密性很强的信息,冼耀文原来误以为高雄的工作做得细致,现在看来信息主要来源于欣瑶之口。

“老板,你好。”

“林小姐,你很漂亮。”

林婉珍平静地说道:“谢谢老板夸赞。”

显然,林婉珍对自己的颜值有充分的认知,大概平时有不少男生对她表达过好感。

冼耀文收回手,问道:“林小姐有没有谈男朋友?”

“没有。”

“好不容易考进台肥,为了一份莫名其妙的工作从台肥离职,你的姐姐有没有说你?”

台肥是国营企业,按台湾对公务员的解释,国营企业的职工就属于公务员,在台湾就业情况不理想的当下,成为公务员约等于捧上铁饭碗,工资虽然不高,但日子可以过得相当平稳。

由于国营企业成立的时间不过是四五年时间,裙带关系并未泛滥,成为公务员,既证明个人能力,也获得不错的社会地位,走在外面相当体面。

林婉珍离职的含金量,约等于八十年代中期从国有工厂离职,跑到街上练摊,成为被唾弃和被羡慕交织的个体户,用“老人言”的口吻来说,“别看这傻逼现在挣得多,一点保障都没有,生场大病就知道后悔了。”

“说了。”

冼耀文淡笑,“看来我需要做点什么,帮你排除呆仔的嫌疑。”

说着,他冲已经知道姓孟的孟欣瑶轻轻颔首,“嫂子,你没来之前,我刚和阿雄说你们两个早点举行婚礼,酒席算我的,房子我送给他。

这两件是给阿雄的礼物,对嫂子,我也要有所表示,嫂子尽管去看房子、挑家具、上百货公司挑东西,凡是你看上的,除了男人,都由我付账。”

孟欣瑶闻言,瞠目结舌地看向高雄;林婉珍闻言,小心脏不争气地乱跳,酒席、房子、家具、摆饰,全……全包?

高雄冲孟欣瑶点点头表示肯定,孟欣瑶转头冲冼耀文磕磕绊绊道:“冼,冼先生,你的礼物太贵重了,我……”

“嫂子千万别客气。”冼耀文摆摆手,“我和林小姐去走走,方便嫂子你掐阿雄问疼不疼,嫂子你不疼就是真的。”

不等孟欣瑶反应过来,冼耀文已经转身迈步。

林婉珍看了高雄两人一眼,旋即跟上。

待走出十几米远,冼耀文轻声说道:“我知道寄人篱下的滋味不好受,你迫切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卧室。

你陪孟欣瑶去看房子,买下一栋条件相当的房子,我会把房子的产权划分为1095份,你为我做一天事,就可以得到1份产权,三年后,你没被我开除,房子就归你了。

即使中途被我开除,你也可以折现已经得到的产权份额。

这是我给你的福利,满意吗?”

林婉珍的眼睛弯成月牙,连连点头。

冼耀文驻足,盯着林婉珍的面庞,“我给你的待遇一定会让你满意,同时,你的工作表现也要让我满意,如此,你的待遇才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林婉珍再次机械点头,她的脑海已经被“房子”二字填满,失去了认真思考的能力。

“做生意,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做事,高待遇自然伴随高要求,钱你会拿得很多,工作也会很辛苦,你能做就做,不能做可以离职,没有什么限制。

但是……”

冼耀文将手虚按在林婉珍的小肩上,“有两点你必须做到,第一点,闭嘴。无论是否为机密,你的工作内容绝对不能告诉无关之人。

任何人,包括你的姐姐以及你将来的丈夫。

第二点,忠诚。

跟着我吃饭,就要为我的利益考虑,我可以容忍你可能的能力平平,但绝不容忍背叛,假如你吃里爬外,即意味着你主动放弃职业操守和法律庇护,成为我的敌人,赋予我无限追究权。”

冼耀文将手从林婉珍的小肩拿开,“请相信我,你根本无法承受来自我的追究,不要被一点蝇头小利蒙住了双眼。我对自己人向来大方,你所拿到的,一定超过你应得的。

好了,这些话我只说这一次,往后只有践行,请铭记于心。”

林婉珍又一次点头,“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土报之。”

冼耀文淡淡一笑,掏出一个信封,“这是给你的置装费,去置办几身行头,明早七点,带上报纸去衡阳旅社找我报到。”

看着厚厚的信封,林婉珍的小心脏又不争气起来,“好,好的。”

牯岭街在日治时期是总督府的宿舍区,街上建有不少日式建筑,住着不少高等文官,陈长桐的府邸就在其中一栋日式建筑。

来到陈府的大门外,入眼一堵半砖墙,砖块裸露,只有院门边上一块刷了水泥,院门为铁制,刷成暗绿色,一侧种着一棵肖楠,另一侧院墙拐角种着一棵翠柏。

叩门。

费宝树开的门。

“老爷。”

“阿姐呢?”

“在厨房里。”

“你没有打下手?”

费宝树指向院中的篾片凉亭,“我在择菜。”

冼耀文望向凉亭,只见一张矮几上摆着半个西瓜、一个装着瓜瓤的玻璃钵,以及几块西瓜皮。

“西瓜皮炒毛豆?”

“没有毛豆,炒雪菜。”

“我帮你一起择。”

冼耀文拥着费宝树进入凉亭,切了西瓜,同戚龙雀三人分食。费宝树手里拿着一支竹签,挑着藏在瓜瓤里的西瓜籽。

“树莹还没来?”

“打了电话,会晚点过来。刚刚顾正秋打来电话,她会过来。”

“顾正秋来参加家宴?”

“我也是今天才知道,阿姐和顾正秋是旧识,在上海就认识了,到了这边后,两人走得更近。”

“哦。”

这么一来,昨天陈长桐去给顾正秋打招呼不免有了做给别人看的嫌疑,又或者顾正秋这个关系只停留在费宝琪个人,没变成陈家的关系。

“老爷今天去了哪里?”

“没走远,就在西门町一带,中午吃了臭肉鲑、米酒蛤蜊蒸丝瓜,下午在茶艺馆坐了几个钟头,认识一个陪茶妹,花名幼韵。”

“打听消息?”

“嗯。”

“我和阿姐去了百货公司、裁缝铺,中午吃了四川牛肉面。”费宝树咯咯笑道:“卖面的老板是四川退伍军人,但他在老家从来没有吃过牛肉面。”

冼耀文淡笑,“没吃过不要紧,四川人做的牛肉面当然可以叫四川牛肉面。”

“这么说也没什么毛病。”费宝树切了一块清理好西瓜籽的瓜瓤送到冼耀文嘴里,“老爷,这里许多军人家里食指浩繁,低微的薪水很难维持家计,不少人都经营副业贴补家用,有的做裁缝,有的给人烫头,最多就是摆摊卖吃的。”

“哦,说这个做什么?”

“我是想你在这里开厂,招人可以从眷村的眷属当中挑。”

“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这个事要从长计议,我会找机会和台湾方面说一说。”

费宝树愣了愣,“老爷,要不还是算了。”

“没关系的,事情有正反两面,就看怎么做。”冼耀文拍了拍费宝树的手,“等下我去打个电话,正式告知雷震我已抵台,我想一顿接风宴是免不了的,你做好心理准备。”

“嗯。”费宝树捏住冼耀文的手,凑到脸颊上摩挲。

“这里是我家,你们不要在这里秀恩爱。”费宝琪走了过来,故作娇嗔。

冼耀文嬉笑回应,“阿姐,我不见外,你家就是我家。”

费宝琪挨着费宝树坐下,“你还是见外一点好,搞了五道菜,够了没有?”

“阿姐,刚让我见外一点,你又不见外了,我们那里贵客登门,没有十二道菜拿不出手。”

“你也算贵客呀?”费宝琪白了冼耀文一眼,“没让你去厨房帮忙就便宜你了。”

“别帮厨,干脆让我下厨好了。”

“你会做?”

费宝树捂嘴笑道:“阿姐,老爷真会做菜。”

“耀文,真是难得。”费宝琪用欣赏的目光看着冼耀文,“长桐十指不沾阳春水,酱油瓶倒了都不知道扶一下。”

“不好比的,姐夫忙。阿姐,还有什么菜没做,我来好了。”

“不要了,你是客人,怎么好让你下厨,菜已经配好,等下炒一下就好。耀文,一会正秋,就是顾老板要过来,你不要介意。”

“阿姐,无碍的。”

三人的闲聊令夕阳沉醉,顾正秋披着霞光而来。

在凉亭寒暄完,四人进入室内,费家姐妹进厨房忙碌,留冼耀文和顾正秋在客厅。

“冼先生来台湾做生意?”

“受雷震雷先生邀请,过来考察。”

“冼先生和雷先生是熟识?”

“未曾谋面,有中人代为邀请。”

“我和雷先生倒是相熟,多次到他府上吃午饭。”说着,顾正秋眉尖轻蹙,想到就是在雷府认识蒋经国那狗皮膏药,一沾上甩都甩不掉。

“昨日刚到台北就听闻顾老板的偌大名气,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冼耀文抱拳道:“耀文初来台北,如无头苍蝇,还望顾老板多多关照。”

顾正秋闻言,咯咯笑道:“冼先生,你真是妙人。”

“妙人谈不上,无非是逐利之人罢了,为了五斗米,走南闯北四处折腰。”

顾正秋呼出一口气,感同身受道:“谁又不是呢,如果有的选,我只想做一个平凡人。”

“如今这个世道,做一个平凡人的确不错,烦恼会少一些,每天只需要操心如何填饱肚子,无需为情情爱爱、家国大事而烦恼。”

“呃……”

顾正秋错愕地看着冼耀文,少顷,说道:“冼先生这么理解平凡人?”(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