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金钱玩家 > 第701章 工业化之路

金钱玩家 第701章 工业化之路

簡繁轉換
作者:鬼谷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7 02:45:48 来源:源1

四点半。

冼耀文来到齐玮文的住所,跟守着电台的赵世英打了个招呼,钻进厨房开始做晚饭。

先生好三眼煤炉,然后料理猪肉。

家里的蔬菜园引进了金华两头乌、太湖猪和陆川猪猪种,去年年底两头乌和太湖猪杂交了几头猪崽,发现两头乌的父系杂交要优于太湖猪父系杂交,为了给这个发现提供最直接可靠的论证,趁着冼耀文在港,各宰杀一头半年猪崽,进行第一次味道实验。

一年后,等到了出栏时间,再进行第二次味道实验。

好吃好喝的伺候,猪崽半年时间也只长到三十公斤,面对半扇肉,冼耀文发现取出几块腹肋肉做东坡肉有点费劲,他不得不走精致路线,将肉块切得小一点。

取了六块肉,用棉线捆扎,用火接水坐火头上,加姜片、花雕酒,肉块冷水下锅焯水。

趁着空当,取四分之一个早熟南瓜刨成丝,又取地瓜粉加水搅拌成糊,加入南瓜丝搅拌均匀,放少许盐和味精放在一边备用。

时间刚好过去五分钟,捞出肉块冲洗干净,锅里放油,接着放冰糖,炒至琥珀色,放入肉块,翻炒至肉块表面均匀裹上糖色。

取大砂锅,底部铺姜片、葱结,皮朝下整齐码肉块入砂锅,加花雕、豉油、清水,没过肉面,将砂锅坐到煤炉上。

鱼胶粉用清水拌匀,放于一边静置。

削芒果皮取芒果肉,开椰子取椰肉用榨汁机榨出椰浆;芒果肉留一点待会做点缀用,其他加入榨汁机,并加入牛奶、白糖,挤一点柠檬汁。

榨汁机启动,将混合物打成细腻果泥。多加一点鱼胶粉水,用手搅拌均匀,将果泥过筛盛入玻璃钵,在上面点缀方才预留的芒果肉丁,将玻璃钵放进冰箱的速冻。

清洗螺蛳,放于一边沥水;洗花蟹斩块,放于一边;取莴笋干用温水浸泡;取烟熏牛肉切片备用……

一道道食材和配料准备就绪,冼耀文围上围裙进入烹饪状态。

新开一个灶头,将已是半成品的华南虎虎掌和泡发的虎掌菌放入砂锅文火慢炖。

因土地改革开垦山林,伴随野猪等猎物被大量捕杀,食物链被破坏,华南虎失去食物来源,只好走出森林,将人类列入日常食谱。

这一下可是捅了马蜂窝了,华南虎成为和土匪同一等级的人民公敌,各地自发成立打虎队清算邪恶的华南虎。

于是,今朝集团增加了虎业务,收购虎皮、虎骨、虎肉、虎标本,以及活的成年虎和虎崽,为虎岛计划做先期准备。

虎岛计划就是保护老虎的计划,按老虎原先的生存环境,在各地购买合适的岛屿为老虎构建世外桃源,让当下面临灭顶之灾的老虎品种不至于灭绝。

当然,保护只是过程,将来虎群扩大到不得不控制数量时,或许会对外出售,本着物以稀为贵的原则,像一头华南虎的价格至少卖到10亿美元,两头30亿美元,一公一母没有200亿美元不卖,可付现,也可以拿其他东西置换。

这就是借势形成垄断生意的法门,可以复制扩张到其他动物领域,总有几种动物能卖上天价,就算他失算,无人问津也没关系,他还不能有个败家的爱好?

常用灶头起锅烧油,放入整个的尖椒炒香,再放入切成条状已经炖过的新鲜虎皮,翻炒、颠勺,烹饪一道正宗的虎皮尖椒。

火候差不多时,加入豆瓣酱和调料,加水慢炖收汁。

一个个菜先后出锅,等到炒最后一个菜酱爆螺蛳,齐玮文回来了,手里拎着两条石斑鱼。

“添一道清蒸石斑?”

“你没看餐桌?”

“看见了,好多菜,可我们难得一起吃饭。”齐玮文亮了亮手里的鱼,“这又是我自己钓的鱼。”

“好吧。”冼耀文无奈道:“会杀鱼吗?”

“会。”齐玮文站到水池边,将鱼放进池内,“袁德泉招了,260万美元,374万港币,今晚让他缓一缓,明天重新拷问。”

“美元都在巴西?”

“巴西230万,家里藏了30万现金,起出来了,在客厅。”

“港币呢,在银行金库?”

“是的,家里只有20万现金,还有27根大黄鱼。”

冼耀文盖上锅盖,转脸看向齐玮文,“袁德泉一失踪,他的案子要不了几天就会发,银行金库里的钱不要去动,留着给差佬私吞,这么一来,没人会在意袁德泉是死是活。”

“金库的钱我根本就没打算动。”

“嗯。”冼耀文颔首,“你拿回来的,大黄鱼我要带走,15万美元和20万港币入蚊子公账,该怎么奖励出力的人由你定,还有15万美元给你个人。”

“只给我,婉卿呢?”

“从230万里取,嗯,你的15万美元我也要先带走,台北那边有用,过些日子我调港币给你。”

“我不着急。”

“你不着急,我也会抓紧给你,亲夫妻明算账,一码归一码。”

齐玮文冁然笑道:“需要分这么清楚?”

冼耀文郑重点头,“需要。”

“由你。”齐玮文轻笑一声,转而说道:“北角丽宫酒楼知道吗?”

“潮州帮那间?”

“丽宫酒楼在做情报生意。”

“不希奇。”

“是不稀奇,不过里面有两个女人很能干,一个白玫瑰,另一个潮州阿英,我想吸收她们。”

“你想怎么做?”

“挑动东福和和潮州帮争北角地盘,趁乱砍死林成七。”

“为什么不是14K?”

“保密局派来一个特派员,14K的性质彻底变了。”

“哦,说到保密局,毛人凤太不是东西了,居然算计金季商行,把我惹毛了,送向影心去台北卖,看他脸上挂不挂得住。”

齐玮文呵呵笑道:“他和向影心又没感情。”

冼耀文瞪了齐玮文一眼,“别装傻,有没有感情向影心也是毛太太。”

“我没装傻,你这么做就是和毛人凤撕破脸,你确定能斗得过他?”

“斗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冼耀文光棍地说道:“毛人凤只要一天坐着保密局局长的位子,我就不敢找他麻烦。”

齐玮文翻了一记白眼,“过嘴瘾呀,幼稚。”

“我这叫自我调整心情。”冼耀文掀开锅盖,将螺蛳盛出来,“把锅涮了加清水,鱼给我料理。”

两人换位后,冼耀文又说道:“谢丽尔那边抓内奸有点费劲,你派人帮帮她。”

“还用你提醒,我已经派人去了,嫌疑人大致锁定,差一点证据。”

冼耀文一边在鱼背划斜刀,一边说道:“证据一定要扎实,做到有理有据,避免下面的人产生兔死狐悲的心理。”

“我有数,挖出背后的人,你打算怎么办?”

“消息送给内地。”

齐玮文蹙眉道:“怎么说也是你的旧同僚,要这么狠?”

“你的同僚,我是炮灰,我不配。”

“以前的事还耿耿于怀呀,心眼真小,你又不是没拿到回报,免学费、分配工作还不够?”

“嘁,小鬼子还要送我去东京念大学呢,早知道我当饭奸算了,第一个就把你卖了。”

[饭奸,抗战时期的专有名词,指的是为了有口饭吃替小鬼子办事的人,比如在小鬼子的工厂做工,谈不上多大危害,主要是立场问题,区别于为小鬼子卖命,直接服务侵略战争的汉奸。]

“你前脚卖,后脚就有人打你冷枪,一个炮灰真把自己当人物了。”齐玮文不屑地说道。

“哈,我就说嘛。”

两人斗着嘴,一边穿插说点正经事。

待清蒸石斑出锅,屋里的六个人围坐餐桌。

四个电灯泡很有眼力劲,一通胡吃海塞,纷纷熄灭。

冼耀文两人捧着几个菜上天台,不点灯,问天借一点光,品尝星光晚餐。

“你在台湾的计划很大?”

“不小。”

“可以跟我说说吗?”

“目前世界上处于落后地位的农业国/地区,但凡有了强国/地区梦,就免不了走一条工业化道路,这是一条自由之路,不规定怎么走,可以爬,可以滚,可以倒着走,也可以快跑。

但不管怎么走,买路钱是必须交的,工业化不会一蹴而就,在工业化进程中,需要筹集资金推动基建和产业升级。

筹集资金最好的方式是外部掠夺,大航海时代的老欧洲国家都是这么干的,现在是没有这个好事了,只能选择另外一种靠谱的方式,就是问国民要。

要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默不作声拿走全部国民或部分国民应得的一部分,然后投入工业化建设。

一般采取这种做法,都要封锁外部消息和虚假宣传,一是国民被拿走了一部分,二是工业化初期,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外部竞争力,只能在内部消化,而且是保证中高利润的消化,这样才能筹集部分资金投入产业升级,也就意味着国民又要贡献一部分。

被拿了两次,国民的日子自然不会太好过,若是让他们知道外面的日子比他们好过得多,国家容易不稳。

这种方法不怎么高明,但胜在简单直接,统治者无须费多少脑子,只需控制好军队和舆论宣传,不让国民掌握正确的思考方式瞎胡闹,不走歪路,发展效率会非常高。”

说着,冼耀文呷了一口酒。

齐玮文为他添上,“一个国家怎么可能保证一直不走歪路。”

“那就要看走得有多歪,只要大致的方向保持向前,问题不会太大,无非是工业化的速度慢一点,多牺牲一两代人,前途还是光明的。”

“你说得真轻巧,穷不过三代,两代人都过苦日子,还能有第三代吗?”

冼耀文揶揄道:“你的见识还比不过丽珍,她都知道幸福是比较出来的,目之所及皆是穷鬼,只有极个别日子稍稍好过,那穷就不是穷,而是人生常态,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天天没点娱乐,也只好自己找点乐子,你说家徒四壁,灯都未必舍得点,能找什么乐子?”

齐玮文嬉笑道:“那种乐子咯。”

冼耀文左手握拳,亮给齐玮文看,“你之前没说错,我的确拿到了不错的回报,要不是我和耀武披着那层皮,加上我的拳头够硬,每年和邻村抢水大战,我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围里的重要战力,家里的水田哪里能敞开了灌水。

水稻喝不够水,产量就没保障,冚家铲,说好了田赋十税一,又是摊派,又是征借、征购,一半粮食被收走了,还好刘地主心没有黑到底,田赋按比例出,不然全围都得饿死。”

齐玮文奚落道:“心不黑还不是被你弄死了。”

“胡说八道,刘地主明明知道自己罪孽深重,畏惧人民专政铁拳,带着一家老小跑台湾去了,跑就跑嘛,还把地契带走了,真不是东西。”

冼耀文咬牙切齿道:“我青梅竹马的喜儿就是被刘地主给……”

“好了,好了,别瞎编了。”

“呵呵呵。”冼耀文摆了摆手,“好好好,我继续说正经的。这第二种要法就是借,发行国债让国民认购,然后由纳税人来偿还。

美国差不多就是靠国债完成的工业化建设,之前的铁路开发,带动钢铁、煤炭、制造业发展,战时的战争债券推动军工和科技化升级。

1929年的大萧条是因为产能过剩而引起,但美国非常幸运,二战爆发拯救了它的工业,民用工业转军事工业,工人加班加点地干,几年时间从全球大捞特捞。

就说现在,其他国家日子过得苦哈哈,只有美国发了战争财,安安稳稳进行工业化升级,但产能过剩的危机只是被暂时掩盖,而不是解决,接下来美国还是要面临这个难题。

解决产能过剩的办法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字‘扩大需求’,包括两个方面:挖掘内需、扩大国际市场。

1913年,美国引入个税,并附带房贷利息抵税以及房屋折旧抵税政策。

1934年,罗斯福总统为经济复苏推行新政,创立了联邦住房管理局,其主要职能是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购房贷款信用保险,凡联邦住房管理局保险的抵押贷款,由联邦住房管理局保险承担因借款人无力偿还或房屋贬值造成损失的全部责任。

对抵押权人来说,联邦住房管理局保险的抵押贷款基本上是没有坏账风险的。

1938年,由于缺乏抵押贷款资金的持续供给,美国有数百万家庭无法拥有自己的住房,或者面临失去住房的风险,美国政府成立了房利美,增加抵押贷款资金的流动性,降低购房成本。

1944年,颁布《退伍军人权利法案》,为1600万退伍老兵提供低息房贷,首付零至5%,利率2%至3%,只有市价一半。

差不多时间,推广30年固定利率房贷,即房贷的利率30年不变,通常是4%,而欧洲多为浮动利率。如果房价未来的趋势保持上涨,贷款买房非常划算。

通过我上面列举的内容,基本可以得出‘美国从罗斯福时期就开始鼓励国民买房’的结论,也就是发展房地产。

发展房地产的好处很多,比较直接的就是创造就业,盖房子要建筑工人,要建材工人生产建材,盖好了入住前怎么也得稍微装修一下,这就又需要装修工人。

想住得舒服一点,家具要买或打,炉灶、锅碗瓢盆、抽水马桶等杂七杂八的东西都要添置,还有收音机、洗衣服、面包机、冰箱、电视机等家电,这些都是美国小康家庭必不可少的,覆盖了很多产业,可以创造数百万的岗位。

如今,美国又开始推动郊区化发展,穷人留在市中心,富人去郊区买房,这么一来,又会产生对通勤工具的需求,城市轨道交通、私家车。

1932年,美国汽车积压达到了峰值,大约有200万辆车的库存没有卖出去,一旦郊区化发展顺利,未来一些年,再次汽车大积压的可能性不会太大。

而汽车行业的大发展,又会直接带动钢铁工业、石油与炼化、橡胶工业、玻璃制造业,以及间接带动公路基建与房地产、零售业、金融与保险、旅游业一系列行业的发展。

这就是说,发展房地产可以实现挖掘内需、推动工业升级速度加快的目的,也就是实现产能过剩的危机爆发时间往后拖延,并实现了债务承接载体的转变,即实现了一次经济转型。

房地产行业是在本国的领土上发展,不受外国势力的干扰,可以在一个可控、安稳的环境中不断扩大债务规模,直到规模到达一个无法再继续扩大的临界值。”

“这个临界值是什么?”

“房价虚高到国民无法承受的地步,国民通过房子承载的债务总额过高,就不能任房价继续上涨,必须戳破房产泡沫,政府甩掉房地产包袱。

不过在戳破之前,必须构建好第二次经济转型的基础,就是债务外转的通道,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让其他国家的国民承担本国国民应承担的债务压力。

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一种可以说和宋代的岁贡以及社团收保护费的模式有点类似,你定期给我好处,我帮你好好劝冼耀文,不让他欺负你。”

齐玮文轻笑道:“你是说美元霸权吧?”

“聪明,核心就是这个。”冼耀文赞了一句后又说道:“另外一种就是扩大国际市场,对外倾销工业品,工业成品和工业原料。

工业升级会推动经济发展,也会导致物价上涨,带动国民收入提高,这就意味着工业品的生产成本增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降低。

高级工业品,比如只有美国能生产的工业品,利润率会比较高,人工成本的增加对其影响不大,但对很多国家都可以生产的低级工业品的影响就比较大,这种工业品的成本大头就是人工成本,工人的工资一增加,可能会导致彻底失去市场,进而企业倒闭。

对这一类很快会失去竞争优势的企业,要么生产外迁,去人工成本较低的国家,要么技术输出,让其他国家的工业体系融入美国的工业体系,为美国本土工业提供廉价的工业原料,美国经过二次加工再输出到国家市场。

美国向台湾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乍一看是吃亏的买卖,但仔细一分析,里头蕴含深意,最粗浅的是服务于冷战战略,再深入一点,美国可以获得短期收益和长期结构性影响。

现在已经体现出来的美国小麦、面粉和棉花,通过美援,美国那边的企业可以获得稳定的订单,比如嘉吉和大陆谷物。

又比如台电、台糖、台泥、台肥,美援囊括的一系列工业技术援助,台湾方面都需要用美援资金向美国购买机械设备,这导致美元回流,以及后续沿用美国标准,设备更新依赖美国供应商。

另外,通过美元输入台湾,强化美元在台的结算能力,美援低息贷款迫使台湾放弃自主货币政策,这都有利于美元霸权的构建。

总的来说,美国想打造一个经济和军事上极度依赖美国的台湾,难听点说,就是一条听话的狗。”

齐玮文呷了口酒,问道:“这跟你到台湾投资又有什么关系?”

“别着急,马上就要说到。”冼耀文摆摆手,接着说道:“不过在说之前,你最好先思考一下我前面说的工业化筹集资金的办法。”

齐玮文略作思考后说道:“你的意思是说美援代替了台湾人要承担的债务?”(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