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金钱玩家 > 第九章、落进大人物眼里

金钱玩家 第九章、落进大人物眼里

簡繁轉換
作者:鬼谷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7 02:45:48 来源:源1

冼耀文在汇丰银行大厅喝咖啡之时,他办理的4万2港币的存款业务之举却被人通报到大班亚瑟·摩士的耳朵里,顿时,他引起了亚瑟·摩士的兴趣。

听着仿佛有点夸张,这么点存款居然能惊动大班,也太不拿汇丰当回事了。

事实上,这一点都不夸张。

汇丰成立于鸦片战争时期,开局很差,当时,怡和已经成立30多年,一些赚钱的买卖已经被怡和把持在手里,特别是利润巨大的鸦片业务,那是怡和的禁脔,任何人都别想染指,别说是老乡,就是亲爹惦记都能打出屎来。

怡和之外,还有旗昌、宝顺两家洋行在满清也有不少业务,三家洋行是华夏之地的洋行三巨头,其他小洋行想在满清立足,要么吃点三家不要的残羹,要么拜三家之一的码头,自认小弟伏低做小,拜求大哥给条路走,有了好处自有表示云云。

汇丰就是拜了宝顺的码头,打通了关系,当时的大班得到了接近胡雪岩的机会,据说,汇丰大班为了招待胡雪岩,花巨资包下了某窑子三天,请了不少女明星(歌伶)、女网红(花魁),让胡雪岩玩得那叫一个开心加愉快。

当时啊,左宗棠正在搞西征,慈禧那个老帮菜点着手指头盘算了一遍,这笔银子要拿来盖园子,这笔要用来做Spa,这笔要用来养爱新觉罗家那帮光会吃饭的废物,这笔……

好嘛,国库里的每笔钱都有去处,压根没有钱拨给左宗棠,正当老帮菜为难之时,她的贴心人李莲英就说了一个很符合她心意的提议——让小左找那帮番邦蛮夷贱商去借钱。

还别说,这真他娘是个好主意,借钱可不单单是一借一还这么简单,债权人把钱借出去之后,整天都要提心吊胆地盯着借债人,生怕借债人出什么意外,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这等于是把债权人给绑架了。

西征赢了,有钱还,输了,为了保留天朝上国的颜面,顶多把左宗棠的脑袋砍了当做赔罪,钱,慢慢等着,什么时候凑手,什么时候再坐下来聊聊还款方案。

这买卖很棘手,却有不少洋行抢着做,胡雪岩身为左宗棠不记名的“财政部长”,轻松搞定了三次借款,汇丰银行跳出来的时候,他正在筹谋第四次借款。

他看汇丰不仅诚意满满地请他逛窑子,还在他喝花酒的时候承诺他借款12%的利息,汇丰只取8%,剩下的4%交给他来运作,汇丰不管钱最终进谁的口袋。

既然汇丰这么上道,胡雪岩就把第四次的借款大部分额度给了汇丰,以及后面的第五次、第六次也是一样,额度基本给了汇丰,只是为了堵人口舌,分出去微不足道的一点额度。

就是这三次借款让汇丰捞到了第一桶金,也逐渐在满清站稳了脚跟,只是很可惜,没过多久,宝顺在怡和的从中作梗之下倒了,上面没人罩着,汇丰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也认清了什么叫“英国人不骗英国人”,自那以后,汇丰的业务多与以胡雪岩为首的华商合作,走了一条“本土化”的发展之路。

上海解放之前,汇丰总部从上海搬来了香港,面对老对头怡和洋行和和记黄埔、太古洋行、会德丰早就瓜分掉的待兴之地,亚瑟·摩士不由吐了一句粗口:“他姥姥的,这帮该死的英国佬,一口汤都不给留啊。”

为了能在香港生存,打开汇丰的局面,汇丰的董事局开了好几次股东大会,经过几番争吵,最后达成了共识:押注华商崛起,筛选起步阶段的华商进行扶持,等其壮大后,揍他奶奶的英国佬洋行。

正因如此,有着明显半唐番特征,又操着一口粤语且能熟练夹英文的冼耀文落入了亚瑟·摩士的视野,他吩咐下面的人,只要冼耀文下次再来,就列入待观察对象名单。

冼耀文可不知道居然已经有大人物注意到自己,虽说他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很快会走向高位,但目前他正走在地气之上,还处于谋划第一桶金的阶段,整个人正一门心思想着尽快吃满地气,进入接地气的阶段,相距太远的“大人物”心理,他还没有心思,也没有综合条件去揣摩。

先走好当下的路对他来说才是紧要的。

喝完味道非常一般的咖啡,冼耀文左右环视,找不到一位可供**的姣婆,只好打消了顺便埋个伏笔,给自己找个临时磨枪之地的念头,站起身,理了理西服,走出汇丰的大门,又一次叫了辆黄包车。

去置业公司的路上,冼耀文让车夫从维多利亚港绕了绕,见冼耀武三人还在原地好好地待着,三少爷和管家瞌睡连天,他这才放心往置业公司过去。

不到二十分钟,他就到了李郑屋邨那栋楼的开发商巨鹰置业的办公所在地。

自解放战争伊始,内地就有不少富商来到香港躲避战火,随着他们的到来,也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和产业迁移,大部分资本集中在工业上,过去的1947年、1948年,香港的经济每年都有超过35%的增长,工业与产品出口才是经济的主旋律。

在夜总会、歌舞厅斗富的小开们,多是工厂的少东家,在普通人眼里,开工厂的才叫有钱人,比较有钱人有钱程度的主要衡量标准是工厂的规模和数量,家里若是开杂货铺、商行,哪怕是银行,都属于不入流的行业。

在香港人的普世价值观里,有实业的有钱人才能称为大亨。

地产业于香港而言,是一门新兴行业,无论是早期靠着鸦片起家的何、利两大家族,还是稍晚靠着开厂起家的大亨们,都对地产不是太过重视,虽说,随着香港人口的剧增,地产行业的利好显而易见,但此时的香港地产行业之利润,对大亨们犹如针头线脑,利润率可观,利润额太低,投资几万、十几万用来盖楼,不如拿来扩大生产规模。

正因如此,此时的地产商人多是目光敏锐但本钱缺乏,干不了大买卖之人。仅以房价和当下的地产行业形势而论,一栋10万港币的楼宇买卖堪比四十年后的大厦交易,所以,根本不需要冼耀文故意刁难职员,进而引出老板,他进入巨鹰置业,提出是来谈楼宇买卖的时候,职员直接把他引到了老板的办公室。

“我是巨鹰置业的老板罗鹰世,先生怎么称呼?”

见到冼耀文,罗鹰世热情的打着招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