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1991我的年代华娱 > 第436章 447 再见潦草小狗余桦,复

1991我的年代华娱 第436章 447 再见潦草小狗余桦,复

簡繁轉換
作者:汪公子在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23 23:00:2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行。」

得到李艺书肯定的答覆后,巩丽点点头道:「那过几天我们一起回燕京,这次我来横店主要是为了余桦写好的《自梳女》剧本。」

「余桦剧本写好了?」

「嗯嗯,写好了,昨天赵飞打电话给我,说是余桦的剧本已经写好了,本来是想找人寄给我的,但我现在又没事,就说来横店一趟,正好过来看看你。」

「这样啊,那余桦也会来横店?」

「约好了是今天来横店碰面。」

巩丽抬手看了眼腕表:「这个时间,应该已经到了,我打个电话问问赵飞。」

说着,她便拿出手机联系了赵飞。

电话打通后,从赵飞口中得知,他现在已经到了火车站,准备去接余桦。

「好,你把余桦接到了,就直接来影视城这边,我在李导这,嗯嗯,就先这样,挂了。」

巩丽放下手机,就听李艺书问道:「赵飞怎麽说?」

巩丽道:「他说自己已经在火车站准备接余桦了,我让他接到人后,直接来你这。」

「那就等他,正好我也好久没见到余桦了。」

李艺书还是非常期待由余桦亲自创作的《自梳女》剧本。

要知道他写的《许三观卖血记》还有《活着》,都可谓是一代经典,所以在创作同样具有悲观主义色采的自梳女群体,相信在文字的描述上,一定能让人看后更为震撼与悲悯。

等待赵飞带馀桦过来之际,他们俩一边喝茶一边聊起了《三国赤壁》的事情。

期间,巩丽询问起他是否要带《赤壁》电影去参加电影节。

「电影节肯定是要去一趟的。」

李艺书道:「我计划今年底带第一部去参加东京国际电影节,明年视情况决定是参加柏林电影节还是坎城电影节。」

「这电影还能去柏林丶坎城?」

巩丽有点好奇,去东京电影节她能理解,毕竟之前李艺书就说过,日本是《三国赤壁》最大的票仓,可以说电影能不能回本,全看日本地区的票房了。

但这样一部商业历史战争片,跑去参加柏林跟坎城,哪怕导演是李艺书,恐怕也不会受到太多的待见。

李艺书:「参加欧洲电影节,不指望能获得什麽大奖,主要是宣传,顺便卖版权。」

欧洲的国家太多了,自前苏解体以后,现在整个欧洲足足有46个国家。

如果一个一个国家的去谈发行上映,得浪费多少时间。

哪怕有大的发行机构承包了整个欧洲国家的发行,但你也不确定会不会被人偷票房,或者跟华纳兄弟一样,把一部大卖的电影给弄成亏本。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卖版权,直接把欧洲的电影版权给卖了。

只保留东亚地区,东南亚地区,还有北美地区,其他地区的版权也都能卖的全都卖了。

巩丽忍不住好奇的问道:「那这些地区的版权一共能卖多少钱?」

「这就不好进了,几千万应该是有的吧?」

李艺书也不太清楚《三国赤壁》的版权,能不能大卖,不过卖个几千万美元,他还是有信心的。

毕竟文艺片都能卖一两千万美元,像这种投资了六千三百万美元的大制作,哪怕不熟悉中国古代的历史,可这是一部战争片,受众体应该不会太少。

而且李艺书同样会剪辑一个海外版本出来,剪掉一些相对繁琐的剧情跟勾心斗角的戏码,把剧情弄的简单点,再多安排点震撼人心的战争大场面,当成一部纯粹的视觉商业大片去看。

反正对普通海外观众而言,权谋没必要拍的太过复杂,不然就他们的小脑,估计都能当场宕机。

半个小时后。

赵飞开车载着余桦过来了。

「李导,好久不见。」

余桦还是老样子,一头不算短的头发,显得乱糟糟的,看起来很是潦草。

不等李艺书打招呼,边上的巩丽突然莫名的大笑起来:「哈哈哈——」

众人疑惑的看向她。

只见巩丽笑的都有点合不拢嘴,抱着肚子哈哈大笑,看的出来是真的被逗笑了。

「不…不好意思。」

巩丽掐着胳膊上的肉,用痛压制住了笑容:「不好意思老余,我不是有意的,主要是我想起李导当初说的一句话。」

「李导的一句话?」

余桦一头雾水的看向李艺书。

「我的话?」

李艺书同样愣住了,转头看了眼余桦,那酷似小狗一样的潦草发型,忍俊不禁道:「没什麽老余,不用在意她。」

说罢,他便转移话题道:「恭喜你了老余,去年我看了你在《收获》上发表的《许三观卖血记》,写的可真好啊!」

「哪里哪里!」

余桦谦虚道:「李导太客气了,写的还凑合,凑合。」

话语谦虚,但他那微微上扬的嘴角,还是出卖了他内心的真情实感,显然是无比喜悦与高兴的。

去年他在《收获》第六期发表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可以说继《活着》之后,再次震动文坛。

有报纸评论家认为余桦写的这篇小说,已经可以被奉为经典之作,足以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百部经典文学作品之一!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很多文学大师的认可。

站在旁边的赵飞开口道:「老余,我听说你这小说还翻译成了多国语言,在海外出版了?」

「嗯,之前是有几个海外出版社找到我,如今正在翻译当中,应该年中就能在日本跟韩国发行,后面还有英文版……」

余桦点了点头,他这部《许三观卖血记》在商业价值上,可比之前的《活着》要更为成功。

因为卖血这一事件,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全世界几乎任何一个国家都发生过。

家庭的困境,妻儿老小的生活,还有一家之主的窘迫,包括卖血后换来的钱,带给家庭的一点小小的变化。

都是能让很多读者沉浸其中,为之动容的。

相比较《活着》而言,《许三观卖血记》,本质上是可以代表全世界几乎九成以上的底层老百姓。

看着跟李艺书还有赵飞侃侃而谈的余桦,巩丽忍不住说道:「老余,你这变化可真够大的。」

「变化大?」余桦摸了摸自己的脸,讪笑道:「是,是比之前胖了点。」

现在的余桦可比几年前胖多了,之前还是个瘦瘦高高的文艺青年,但现在搭配上乱糟糟的头发,还有刚下火车后身上带来的味道,像极了二十几年后胖乎乎的宅男。

巩丽摇摇头:「我说的不是胖瘦,而是性格。」

她跟余桦的关系还算不错,虽然这两年没怎麽见面,但当初在《活着》剧组接触比较多,知道他性子里有点敏感丶怯懦还带点自卑,如今却浑然没有了这种感觉。

「有吗?我感觉还好。」

余桦并没感觉自己的性格有什麽变化。

李艺书跟他接触不多,也不太了解,不过他也不在意,笑着道:「不管老余性格变了与否,就这头发还是老样子,潦草的很。」

巩丽笑出了声:「哈哈!」

赵飞也跟着笑了起来,他之前还不太在意,现在听李艺书这麽一说,余桦的头发还真够潦草的。

余桦挠了挠如枯草一般的头发,有点腼腆的笑道:「这不是坐火车闹的麽,火车上到处都是人,我还没买到卧铺。」

李艺书道:「行了,不说这些了,老余,剧本带来了吗?」

「带来了,不过我就带了一份。」

余桦从包里取出了一份手写的剧本。

「给我,我找人去复印几份。」

李艺书接过剧本,转身出了房间,找上助理去列印了几份回来。

三人拿起剧本,便开始认真看了起来。

李艺书跟巩丽都是第一次看,很快就沉浸到了故事当中。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余桦写的《自梳女》这个剧本,是以清末1886年为开端,讲述当时第一批顺德自梳女下南洋务工的故事。

故事横跨了三个时代,从清末到民国再到新中国成立,从女性受压迫的清末,再到民国南洋的混乱,以及自梳女年老回乡后,所看到的新中国成立后,女性群体得到的社会尊重。

别看横跨了三个时代,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但故事说复杂也不算复杂,就是以第一位顺德自梳女下南洋的「丽姐」为视角,讲述了自梳女这个群体的诞生,再到她们面对旧社会时代的压迫与反抗。

故事结构性完整,对自梳女这个群体也有深刻的描写,包括她们为什麽梳起头发不嫁人,以及那个特殊的狰狞岁月时代的烙印。

巩丽看着看着,就沉浸到了剧本中的女主「丽姐」。

好一会儿后,她抬头,眼眶带泪的说道:「老余,你这个剧本写的可真好,感觉就好像真有这麽一个丽姐存在。」

余桦道:「丽姐确实存在。」

巩丽吃惊:「真有啊?」

李艺书跟赵飞也都诧异的看向他。

「的确是有,不过没有丽姐这个人,剧本中的一些故事,都是我亲自去顺德那边采访当地姑婆……」

余桦解释道:「顺德当地称呼这些自梳女为姑婆,后来我通过朋友的关系,又去了一趟新加坡,那边还有一些没有回国养老的自梳女,通过这些人的亲身经历,汇总出来了「丽姐」这麽一个角色。」

「那这麽说,咱们这电影还得去东南亚国家拍?」

巩丽转头看向了李艺书。

赵飞同样眼巴巴的盯着李艺书,他是这部电影的导演,肯定是希望剧组去当地实景拍摄。

虽然说在广东地区搭建摄影棚进行拍摄,倒也不是不行,但既然是奔着拿奖去的,自然是要实景拍摄最佳。

而去海外拍电影,投资成本会变得很高很高。

那就不得不看李艺书愿不愿意多投资了。

看着二人看向自己,李艺书轻笑一声:「放心好了,去肯定是要去的,不过剧本都还没完全确定,先不着急,而且南洋那边还是挺乱的,要去那边实地拍摄,得找几个合作夥伴才行。」

李艺书大部分的人际网络,都在港台丶日韩地区。

东南亚那边接触的不多。

不过港岛那边过去长期与东南亚有生意往来,

想来应该能找到几个在南洋地区影响力不俗的合作夥伴。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要是没有找到在当地势力雄厚的合作夥伴,李艺书可不放心让剧组跑去南洋实地取景拍摄。

毕竟几十年后,东南亚都是混乱一片,罪恶丛生,更别提现在九十年代中期了。

余桦又道:「对了李导,我去新加坡的时候,在当地采访的时候,听一些老人说,几十年前就有一部关于自梳女题材的电影。」

「电影叫什麽名字?!」

一听几十年前就有人拍了这个题材的电影,李艺书立马眼前一亮,如今自梳女早就不常见了,他们家请的黄妈,算是自梳女最后的时代挽歌。

听黄妈说,她的老家那边,已经没有人当自梳女了。

而自梳女组建的同乡会,也已经近十几年没有新人加入了。

要是能找到那部几十年前拍的电影,或许能够通过影像,了解到清末民国相对真实的自梳女。

余桦摇了摇头:「电影名字那些老人不记得了,那都是三四十年代拍摄的,没人记得住,但可以确定是华人电影公司投资的。」

三四十年代拍摄,华人电影公司投资……

这范围可就大了。

李艺书依稀记得,三四十年代,南洋那边有很多华人电影公司。

大名鼎鼎的邵氏电影公司,就是在南洋发家,之后等二战结束,才辗转去了香江发展。

赵飞道:「李导,要是能找到这部电影的拷贝,可能就能了解到当时的自梳女真实社会状况了。」

「嗯,这个我知道。」

李艺书点点头道:「都是四五十年前的电影了,还不知道叫什麽名字,哪家电影公司拍摄的。要真想找,恐怕得去香江那边了,不过我最近没时间,回头帮你问问……」

「不用的李导,我亲自去香江!」

赵飞打断李艺书的话,说道:「正好我也准备去一趟南洋,实地考察一下当初自梳女生活的地方,然后再跟当地的自梳女群体聊一聊,顺便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取景地。」

「行,那你跑一趟。」

李艺书扬了扬手上的剧本道:「老余,你陪着一起再去一趟,所有花销包括你之前的,剧组全给你报了。」

「呵呵,没问题。」

余桦咧嘴笑出了声,公费出差旅游,谁不乐意啊。

巩丽也开口说要跟着去,不过李艺书担心东南亚的治安问题,让她去顺德自梳女建的冰玉堂,近距离跟那些上了年纪的自梳女交流。

巩丽想了想,倒也没拒绝。

几人又聊了半个钟头,李艺书看时间不早了,准备带大家去影视城新开的一家酒楼吃饭。

「老余,剧本给你……」

李艺书把手稿递给余桦。

「不用了,我这有了。」

余桦扬了扬手上的复印件,笑道:「这列印的可比我手写的贵多了,我还是留着这个吧,手稿就给李导你了。」

听见这话,李艺书表情古怪,复印件还能比手稿值钱?

「你确定?」

「确定啊,李导,你不会小气吧?」

「怎麽会,你喜欢就好。」

李艺书摇了摇头,也不知道余桦是故意这麽说,还是真的这麽想。(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