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1991我的年代华娱 > 第435章 446 三国赤壁杀青,大辽太

1991我的年代华娱 第435章 446 三国赤壁杀青,大辽太

簡繁轉換
作者:汪公子在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23 23:00:2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4月20号。

内地横店影视城的郊外。

一处狭窄泥泞的道路上,曹军溃兵一个个苟延残喘,曹操曹孟德更是狼狈不堪,浑然没有了当初率百万大军南下时的豪迈。

曹操下马,径直走到了关羽的面前,看着骑在赤兔马上,高大魁梧,宛如神人的关公,他难得的露出了难过与哀伤:

「云长,别来无恙否……」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终究只是一场盛大的江上花火,短暂而又美好。

随着数个机位拍摄。

当镜头拍完了仓惶离去的曹军一行人,摄影师第一时间把镜头回转,对准了关羽的脸上,只见他轻轻叹气,对着身边的下属道:「走吧,某自会向军师告罪,军令如山,该怎样便怎样。」

「咔!」

李艺书拿着大喇叭大喊一声:「杀青了!!」

剧组内的工作人员,包括一众演员们,纷纷欢呼雀跃起来。

筹备两年,拍摄近一年,从去年夏天一直到今年的春天,《三国赤壁》耗时三年的时间,投资6300万美元,5亿多人民币的大电影,总算是杀青结束。

这对于剧组的主创团队们来说,绝对是能让他们把心头的一口气,给重重的吐了出去。

精神上的压力,也得到了释放。

「谢导丶王导丶李导,杨导,沈导,这几年辛苦你们了。」

李艺书伸手跟身边的五名导演一一握手。

这次拍摄最后华容道的戏份,除了李艺书外,剩下的五名导演全都来了。

谢进感叹道:「辛苦谈不上,三年的时间,拍摄这样一部战争大片,可是一段极为宝贵的经验啊。」

「是啊。」王福林点点头:「之前拍《三国演义》的时候,我还没觉得,这次拍《三国赤壁》,让我明白大制作的电影跟电视剧的差别还是蛮大的,也算是丰富了我的执导经验。」

李艺书笑道:「说起来,真要说执导大片的经验,我想李导跟杨导应该更丰富,这次还多亏了两位导演。」

李骏导演的《大决战》三部曲,还有杨光元导演的《血战台儿庄》,从制片经费的角度来看,确确实实是大片。

特别是前者,更是动员了数十万人参演,某种程度上,可比《三国赤壁》含金量更高一点。

「哈哈,总导太客气了。」

李骏摇了摇头:「这回电影杀青了,我总算能松口气了,往后啊,像这种电影,还是少拍,实在是太耗费心神了。」

「李导说的没错。」

杨光元笑着认同道:「当初拍《血战台儿庄》,我也没花这麽多的精力与时间来拍,这回我可得好好休息休息。」

几个亿的投资,对李艺书来说,或许不算什麽,可对这五位导演而言,那压力可就太大了。

每个人执导影片的一个环节,哪怕事先早已统筹,但孰好孰坏是能够看出来的,现在电影杀青了,他们的压力也就散去了大半。

之所以不是全部,而是因为电影还要上映,等得到了观众与影迷们的认可,他们才能彻底卸下心头的一块大石头。

又聊了一会儿,李艺书把剧组副导喊来,「通知大家,今天晚上都好好休息,明天去市里面的大酒店吃杀青宴。」

「好的总导。」

副导演点点头,当即便去通知剧组的工作人员还有演员们。

就在这时,剧组临时助理拿着手机跑了过来:「总导,北影厂的韩厂长打来电话,刚刚您在拍戏,说是等您拍完了回个电话过去。」

「好。」

李艺书接过手机,跟谢进等人说了一声,便往回走,同时回拨电话给了韩三坪。

「喂,三叔,怎麽了?」

「艺书啊,电影杀青了?」

「嗯,刚刚最后一幕拍完,杀青了。」

「不容易啊,三年的时间,总算是拍完了《三国赤壁》。」

电话那头的韩三坪感慨不已,当初决定拍摄属于自己人的国产大片,谁也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三年。

「是啊,总算拍完了。」

李艺书同样感慨的很,这是他两世为人首次拍摄这麽大的投资的电影,也是惟一的一部耗时三年从筹备到杀青的影片。

期间,李艺书也学习到了很多,毕竟他重生之前,基本都是在网络大电影领域。

哪怕那时候网大电影的质量,其实并不比绝大多数院线影片差,但还是无法跟那些大制作的一流水平的电影比拟。

加之李艺书也没有拍摄过这种大场面大制作的电影,这次的拍摄,对他也是一段极为宝贵的经验。

二人又聊了一会儿剧组的事,韩三坪问道:「对了艺书,上次让你剪辑第一部,剪辑好了没有?」

「已经剪的差不多了,怎麽,现在就要吗?」

从美国回来后,李艺书白天拍戏,晚上就在横店的一个临时剪辑室内,跟剪辑师们讨论《三国赤壁》上部的影片。

「如果剪好了,那你就带回燕京。」

韩三坪说道:「前几天,领导的秘书还联系了我。」

李艺书想了想,开口道:「这样好了,下个礼拜一,我就去燕京,带粗剪的片子去一趟。」

《三国赤壁》上部,目前还只是粗剪的对白双片,简单点说,就是只有画面和语言声带,没有音乐和音响效果的工作片。

感官上肯定是要差了不少,毕竟一部电影,配乐跟音效,还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在一些大场面上,一首恰到好处的配乐,能让这个镜头瞬间拔高一个维度。

下个礼拜一?

今天才星期二,那就是还有六天。

韩三坪想了想,说道:「行,那就下个礼拜一,你尽快把拷贝带来,我跟上面沟通一下,看看什麽时候去给领导放片。」

挂了电话。

李艺书便去找到了谢进,让他们安排剧组收场,之后跟保镖一起,坐车先回了横店影视城,准备再去看看电影剪辑的情况,看看能不能赶在这几天,请人制作一些配乐,给提前插进粗剪的影片当中。

纯镜头跟对白,看起来还是比较枯燥乏味的。

这就跟没有任何对话与声音的日本爱情动作片,没有声音,只有画面,刺激感不够。

第二天中午。

剪辑室内。

李艺书正在进行电影剪辑的收尾工作。

他主要提供创意跟思路,剪辑师们负责去完成。

李艺书提供的思路,是完全按照后来的商业大片的模式。

制作出来的后期电影,在感官上是要比这个时代的电影要更强烈一点。

现如今的历史题材的电影,大都是较为沉闷的,可李艺书利用后世的剪辑技巧,拉片出来的感觉,会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刺激与冲击。

这就跟很多人都喜欢看好莱坞大片一样,好莱坞大片真的好看吗?

那也未必,很多电影剧情逻辑根本不通,但凭藉特效跟叙事结构,还有演员们的演技,足以让人去忽略掉这些。

要知道好莱坞电影除了电影工业发达,特效技术成熟外,最吸引的人,其实还是他们那一套电影逻辑与特点。

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叙事结构,还有蒙太奇技巧和连续性剪辑。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好莱坞电影的叙事结构,一般采用章回式结构和英雄的旅程结构。

章回式叙述指的是观众跟随主人公经历一系列本质上并不相关的冒险。

而英雄的旅程结构则包括冒险的召唤丶陌生世界的历险丶最后的考验丶奖励和返回并回归社会等阶段。

再说的直白点,就是让观众带入到电影的主视角当中,跟着「主角」们一路成长,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后来漫威电影的英雄们。

至于蒙太奇技巧和连续性剪辑的方式,也是商业片惯用的方法,只不过在文艺片当道的内地市场,这类剪辑风格不常见也很少有人去学习。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现实题材的文艺片,大都是讲究剧情的叙事,大都是乾瘪却带有生命力的长镜头,没有太多蒙太奇技巧在内。

(蒙太奇,就是把两段不同的视频剪辑在一起)

就在李艺书忙碌之际,房门被人敲响。

「进来!」

下一秒门被打开,一个女人出现在了门口。

李艺书此时回头看去,惊喜道:「巩丽姐,你怎麽来了!」

「我怎麽就不能来了?」

巩丽嘴角上扬:「听赵飞说你电影杀青了,我一大早就坐飞机赶过来,顺便请你去看电影。」

李艺书好奇:「看电影?看什麽电影?」

巩丽注意到几名剪辑师纷纷看来,说道:「我想这里应该不是说话的地方。」

「你们继续,我出去一趟。」

李艺书交代了一句,便走出了剪辑室,带着巩丽到了隔壁的房间。

让助理去泡了两杯茶来。

「《大辽太后》还没上映?」

李艺书有点惊讶,他没想到巩丽请她看的电影居然是《大辽太后》。

说起来这部电影去年七八月份就杀青了,本来以为早就上映,没曾想拖到了今年的五一劳动节上映。

巩丽翻了个白眼:「看来你是一点都不关注我的电影上映啊。」

「那个……」

李艺书端起茶杯,借着喝茶的功夫,来遮掩住他那不好意思的表情:「也不是不关注,主要是这段时间太忙了,又要拍电影又要去香江处理公司的事,还飞了一趟美国……」

看着他那尴尬而又紧张的模样,巩丽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行了,知道你忙,没时间关注。对了,恭喜你了,拿到了美国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影片。」

「谢谢,一个小奖罢了。」

李艺书放下茶杯。

他在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后,国内也有相关的报导,只不过这年头奥斯卡在内地的名气太小了。

奥斯卡金像奖跟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这种,是完全两个类型,前者类似内地的金鸡百花奖,主要是以本土电影为主,后者是纵观全球影片的。

哪怕都存在公关,可就权威性而言,后者要更强一点。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奥斯卡金像奖不支持外语电影获得主要奖项,最多只有一个最佳外语片奖。

如此一来,内地电影人们,自然不会对其有太多的关注,之所以千禧年诞生出了奥斯卡情结,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李按的《卧虎藏龙》在北美大卖了上亿美元的票房,且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至此就给国内电影人一种错觉,拿到了最佳外语片奖,就代表电影能在美国大卖。

后来的《英雄》《无极》等等,都是奔着拿奖获高票房目的去的。

在那个时期,似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就等同于欧洲三大电影节的金奖一样。

可实际上最佳外语片奖的含金量并不高。

巩丽笑道:「也是,对于您这位全球唯一的欧洲四大电影节金奖获得者,上百个奖项获得者而言,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影片自然是小菜一碟。」

听着她那略带阴阳怪气的语调,李艺书就知道对方并没有释怀他不关注《大辽太后》这件事。

他只好讪讪然的转移话题:「不说这些了,怎麽电影拖到现在才上映?你那部电影的后期制作应该没那麽难吧?」

巩丽并没有因为李艺书转移话题而继续刁难,而是说道:「是没那麽难,电影去年十一月份就剪好了,本来是去年底就先上映的,只是因为档期的问题,一拖再拖就拖到了过年。」

「三四月份也没什麽好的档期,辽宁制片厂那边也不敢去赌,最后商量一番,定在了五一劳动节。」

现如今内地电影院好的档期并不多,前年《红番区》开创了十二月份的贺岁档,然后就是暑假档,再之后就是节假日了。

现在还没有五一黄金周的概念,但当天放假却是从建国开始便有了的。

「有首映礼吗?」

「本来是没有的,不过我跟辽宁制片厂的领导商量了一下,还是决定在燕京办一个,邀请一些记者过来,顺便宣传宣传。」

好歹是巩丽首次出演这种历史题材的电影,而且还是绝对大女主的历史片,自然是希望票房能够高一点。

李艺书点点头:「行,到时候我们一起去看,正好我下周一要回燕京一趟。」(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