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1991我的年代华娱 > 第438章 449 巩太后与小李子,被坎

1991我的年代华娱 第438章 449 巩太后与小李子,被坎

簡繁轉換
作者:汪公子在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27 00:29:4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阿丽跟你说了?」

徐碸也不奇怪李艺书知道,毕竟她事先都跟巩丽打过电话,见对方主动提出来了,便说道:「凯哥之前拿了剧本来找我,我看了,感觉还不错,只是……」

说到这,徐碸看了他一眼:「只是担心你跟凯哥之间的矛盾。」

李艺书道:「徐姐,我跟陈导可没什麽矛盾,你要想投资,我无所谓的,而且要是剧本真不错,我们集团也是有兴趣投资一部份的。」

听见这话,徐碸仔细的打量了一番李艺书的表情。

见他不似在开玩笑的样子,松了口气的同时,说道:「剧本挺不错的,是根据叶兆言创作的小说《花影》改编,回头我让人拿剧本给你。」

「不用给我。」

李艺书摇摇头:「直接让人把剧本送到我在香江的公司就行,投资不投资,有专门的审核人员。」

随着艺术传媒集团的成立,投资什麽电影,都已经有了一个标准化的流程。

而且陈凯哥要拍的这部电影,李艺书也从巩丽那多少知道了点,《风月》嘛,原片是张国容跟巩丽出演的。

算是继《霸王别姬》后,几人的再次搭档。

不过现如今巩丽几乎不太可能出演,谁让她对陈凯哥的印象很不好。

徐碸点了点头:「行,那我明天就让人送到你在香江的公司。」

二人又简单的聊了几句,就各自离开。

今天《大辽太后》的首映礼,可是来了不少内地当红的导演与演员,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冲着巩丽的面子来的。

这也很正常,谁让电影导演黄力加名气一般,制片单位的辽宁制片厂,同样是名不见经传。

这次跟巩丽合作拍摄历史题材电影,首映礼还弄出这麽大的阵仗,倒是让不少人惊呼,原来还有辽宁制片厂这麽一家国企单位。

辽宁制片厂:!!我是不配有名号吗?

事实上,辽宁制片厂在今天之前,还真的不为人所知。

尽管早在1958年,辽宁制片厂就已经建立了,但当时创建的时候,主要以新闻电影学习班,开始拍摄新闻丶纪录丶科教片等等为主。

1977年的时候,还正式定名为辽宁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主要是拍摄一些科教丶新闻等题材的纪录片,为当地老百姓提供科普教育的电影视频。

一直到1980年,才开始与其他电影制片厂合作,生产故事片。

到了1985年正式更名为「电影制片厂」,然后去年1995年的时候,才经电影局正式批准为故事片生产厂家。

换句话说,辽宁电影制片厂虽然改名早,但是去年才有资格独立生产故事片,从而在全国范围内上映。

而《大辽太后》便是制片厂在拿到了故事片资格后,上映的首部由辽宁制片厂主导丶艺术电影公司投资的电影作品。

「艺书哥!」

看到李艺书,蒋琴琴高兴的带着贾静雯丶徐晶蕾凑了过来。

「乖。」

李艺书笑着揉了揉蒋琴琴的蓬松的长发,左右看了看,问了一句:「你们飞鸿姐呢?」

「飞鸿姐在那边跟人聊天。」蒋琴琴指了指身后不远处。

闻言,李艺书顺着所指的方向看去,就见到于飞鸿在跟辽宁制片厂的马厂长聊天。

之前在辽宁拍《白日焰火》的时候,李艺书等人也是跟马厂长还有邢副厂长见过面的。

如今再次遇到了,于飞鸿自然是要跟人聊聊天。

所以只是扫了一眼,李艺书便收回目光,与蒋琴琴三人简单的聊了几句,便又跟走过来的姜闻等人寒暄起来。

时间过得很快。

大半个小时后。

该来的嘉宾也都来了,巩丽也跟导演等人从外面进来。

等主创来到了影厅内,没有太多的废话,便直接让大家坐好后,电影正式放映。

《大辽太后》这部电影的剧情,是从萧燕燕少女时代开始,一直到她临朝称制,成为大辽女皇。

就是这剧情,有那麽点似曾眼熟。

萧燕燕少女时跟一名汉族少年韩德让是一对恋人,情深意浓,不料在野外萧燕燕被当朝皇上穆宗抓获。

贪婪好色丶凶狠残暴的穆宗在让燕燕陪他共度良宵之时,被人给刺杀而死。

景宗继位后,下旨将萧燕燕诏进宫,封为皇妃。

进宫后的萧燕燕,取悦皇帝景宗,参与国家大事,料理朝政,却遭到老臣们的纷纷反对。

萧燕燕临朝不乱,颇具大家风范,深受景宗的喜爱,当即传旨扶肖皇妃为皇后,与帝共理朝政。

期间萧燕燕还提拔韩德让,委以重任,把兵权交付与他,保护她的权力,也维护他们的旧情……

李艺书上辈子的确看过这部电影,但那都过去很多年了,剧情早就不太记得,除了一些高光镜头,如今重新再看一遍,就感觉很像后来贾静雯出演的《至尊红颜》。

都有一个少女时代的「恋人」,都是先被老皇帝看上,再跟了新皇帝当妃子,然后一步步做到了皇后的位置,又都提拔了曾经的旧爱……

电影看到一大半,蒋琴琴小声的问道:「艺书哥,历史上,真的有韩德让这个人吗?」

「这个……」李艺书迟疑,他还真不了解这是真实还是改编的,下意识的看向坐在左手边的巩丽。

似是听到了蒋琴琴的提问,巩丽笑眯眯的侧目过头道:

「的确是有这麽一个人,而且跟辽太后的关系有那麽点特殊关系,但具体时不时少年时代的恋人,史书上没有,也就无从得知真假,不过韩德让这个人还是很厉害的,高梁河之战击败宋军……」

一说高梁河之战,李艺书便对这个人物有了一个直观地印象。

原来让赵光义驾驴车狂飙的敌军中有他的一份啊。

电影还在继续,接下来这段便是巩丽的高光时刻之一。

「朕是大辽国的皇后,不是不通人情的女罗刹……」

「什麽叫汉蛮?南朝汉人的种子,洒在北国草原,生根发芽,开出来的就是咱们契丹人的花朵……」

银幕上,巩丽一身白衣丧服,骑在马上,手持马鞭,高傲的如同真正的女皇一般。

李艺书看了眼身边的巩丽,凑过去低声道:「拍这段戏的时候,是不是很激动?我的女皇陛下。」

「还行,真正激动的是后面。」巩丽嘴角上扬,似乎很受用李艺书的那句「女皇陛下」。

李艺书反问道:「后面征讨草原的戏?」

电影尾声,有一段萧燕燕继位以后,在草原生活的契丹贵族不服她一介女流称霸朝堂从而造反。

萧燕燕率军平叛,这段戏可以说是电影中花费时间最长也是耗资最多的片段。

这都借了李艺书在内蒙拍《三国赤壁》的光,不然就他们这个剧组,别说是拍战争戏了,弄几十匹马来,估计经费方面都有点招架不住。

「嗯,那段戏拍的非常过瘾。」

巩丽脸上露出兴奋之色。

那场戏,巩丽虽然没有披甲上阵,但也是在校场之战有激励三军将士的情节与剧情,让她好好地体验了一把古代女皇的瘾头。

李艺书笑道:「那我倒是期待了。」

现场拍摄的时候,他的确在,但后期制作就不太清楚了。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如今看巩丽的样子,拍摄的应该挺好。

随着电影持续的放映,很快就来到了草原契丹部落造反。

巩丽饰演的萧燕燕亲率大军奔赴草原,平叛的镜头拍的很热血,数千骑兵相互冲锋,近景拍摄之下,血肉横飞,展示出了古代战争的残酷。

等平叛结束以后,巩丽便率军返回了辽上京,正式临朝称制。

这段镜头是在渖阳故宫拍摄的,小皇帝登基,身为太后的萧燕燕一身女皇打扮,坐在小皇帝的身边。

只见巩丽面容冷峻,一身华服搭配上头冠等装饰,看起来既充满了成熟女性的魅力,又有寻常女子所没有的英气与居高临下的傲色。

在文武百官跪拜在巩丽这位「萧太后」的裙下。

镜头定格。

字幕开始出现。

「啪啪啪——」

现场顿时掌声雷动。

电影从历史剧情片的角度来看,拍的还是相当精彩的,唯一可能有点诟病的,或许就是拍摄手法,还有剧情方面因为时间的关系,很多都没有交代清楚。

但如果只是从一部电影来看,拍摄的还是很成功的。

李艺书一边起身鼓掌一边说道:「巩丽姐,你这套太后服装很好看,妆造也很不错。」

巩丽笑道:「你喜欢?」

「还不错。」

「戏服我带回来了。」

巩丽注意到导演等人走到前面准备致词,起身跟过去的同时,丢下一句:「小李子,晚上伺候本宫更衣。」

李艺书并未因为巩丽一句小李子而不高兴,反而是眼前一亮。

看来晚上有一出大戏。

太后与假太监!

「这部电影能拍摄成功,我特别要感谢李艺书导演,如果不是李导的支持,我们电影也不会立项,还有剧中的一些战争画面,也不会有这麽好的效果……」

黄力加导演说着说着,顿时泪洒现场,这部电影他拍了很长的时间,同时也花了大量的心血在其中。

如今电影顺利且成功首映,黄力加导演内心别提有多激动了。

不只是他,现场的剧组主创,巩丽丶杨帆等演员们,还有辽宁制片厂的领导们,也都是百感交集。

电影从筹备到上映,前后差不多一年多点的时间,花了近一千多万。

这笔钱听起来好像很少的样子,但要知道为了凑够一半的份额,辽宁制片厂几乎是下了血本,不仅把多年积蓄给压上去,还从银行贷款,方才凑够500万。

可以说1000万的制片成本,是不要指望光从内地市场回本的。

男主角杨帆有点小名气,出演过《三国演义》中的赵云,跟香江电影《一刀倾城》中的大刀王五,但知名度还是太低了,根本扛不起票房。

女主角巩丽虽然名头不小,在两岸三地都可以算的上数一数二的女演员,可扛票房的能力也不高。

更何况主演的还是一部以辽国契丹族为主旋律的历史战争片。

不过巩丽出演大女主的唯一好处,就是有希望能够在海外卖版权。

辽宁制片厂已经跟艺术传媒集团的人说好了,会派导演跟着去参加今年5月9号举办的坎城国际电影节卖片。

凭藉巩丽在欧美文艺片的名气,这部总投资一千万人民币的电影,拿到一两百万美元的版权费,应该不是什麽大问题,更何况还有艺术传媒集团跟国际片商常年合作的关系在。

这样一部带有战争色彩的电影,一两百万美元的版权费还是能拿到的。

说起来,今年的坎城电影节,中国方面只有一部电影入围,那就是苔湾省导演侯孝先的《南国再见,南国》。

在今年内地丶香江导演全都缺席的情况之下,侯孝先可谓是发挥稳定,这几年他拍摄的电影《悲情城市》《戏梦人生》《好男好女》,全都成功入围了欧洲三大电影节。

不过侯孝先跟张一谋不同,他有点一根筋,死怼坎城。

1989年凭藉《悲情城市》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后,侯孝先就陷入了坎城魔咒当中,被坎城钓成了翘嘴鱼。

1993年《戏梦人生》提名金棕榈,且获得了评审团大奖,1995年《好男好女》入围坎城主竞赛单元,连个安慰奖都没有。

而今年的《南国再见》,侯孝先又再次冲击坎城电影节,仿佛不拿到金棕榈就誓不罢休。

事实上,侯孝先也的确这麽做了。

1998年导演的《海上海》入围坎城,2001年执导的《千禧曼波之蔷薇的名字》入围坎城,拿到了技术大奖,2005年拍摄的爱情片《最好的时光》入围坎城……

从05年之后,侯孝先总共冲击了六次坎城电影节,最好的一次只获得了一个评审团大奖,之后就只有一个技术大奖,便再也没有任何奖项获得。

真正是被坎城钓成了翘嘴鱼,变成了坎城的形状。

反观张一谋就看的很开了,在冲击两次失败后,果断掉头回了威尼斯电影节的怀抱。(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