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倒斗 > 第九十三章 觉悟

倒斗 第九十三章 觉悟

簡繁轉換
作者:平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23 14:41:40 来源:源1

郝润讲的,是衡王仪宾的故事。

说明朝第五代衡王有三个女儿,前两个女儿出嫁后没两年,女婿就都病死,年纪轻轻成了寡妇,于是到了第三个女儿,衡王就想着,一定给找个体格健壮活的长的。

可那些门当户对的世家子弟,要么纵情声色,早早掏空了身体,要么子曰诗云,手无缚鸡之力。

衡王爷看了一圈。

他娘的,啥也不是!

可不料这么一拖,硬是把闺女拖成了二十几岁的老姑娘。

衡王急了,干脆不看出身,只看体格,并在王府摆下流水席,规定青州年轻健壮的未婚男子都来吃席,他闺女看上哪个就选哪个。

为什么要吃席?

看饭量。

古人健康意识朴素,就感觉身体好的人,饭量必然会比较大。

可没想到,大家都知道这是王爷选婿,任谁进去也不可能胡吃海塞,都搂着,以至于宴席摆了几天,王爷一个都没看上。

这么一搞,老百姓就有话儿了。

你衡王爷的闺女也就是个郡主,又特么不是公主,都二十好几了,要啥自行车?差不多得了呗!

恰巧这天,景塘村有个叫吴仪宾的小伙子进城卖柴,经过王府时,一群落选的人想恶心一下衡王,就说王爷发善心,怂恿小伙子进去混饭吃(这里老奶奶说错,仪宾不可能是小伙子的本名,而是明代亲王、郡王女婿的统称,到了清朝,就改成了额驸)。

小伙子憨厚老实,不疑有他,直接进了王府。

可没成想进去一看,哪哪都座满了人,只有主位那张虎皮座上空着,他也没多想,所幸就坐到上边,完后甩开腮帮子一通猛炫。

郡主从小知书达理,哪见过这个,当场就看呆了,完后王妃一问,郡主脸一红,立即跑开了。

王爷当场拍板,就他了!

而当通知小伙子他被郡主看上了,要进王府当女婿时,小伙子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他说他家里还有老娘需要照顾,不能撇下老娘一个人在家。

王爷一看,还是根孝顺鸟,更满意了。

因此他便顺了小伙子的意,让女儿嫁到他家,并派人修青石官道,方便女儿回娘家省亲。

而那条青石路,则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实际上,这故事郝润不讲我也知道,之前泡图书的时候,我在《张氏家乘》、《衡王府史话》等古书中都见过类似记载。

版本很多。

什么抛绣球、天花免疫之类的,内容大差不差。

不过话说回来,听郝润讲完后,我倒还真有了点想法。

因为之前看书,都是直接提到景塘村,却并没说什么什么镇,既然老奶奶讲的这么仔细,那这个景塘村,有没有可能就在五里镇呢?

如果在,我觉得仪宾和郡主的合葬墓,或许够得上把头所说的“能干的点子”。

于是我连忙下地蹬上鞋问:“郝润,你说的这个老奶奶,还在不在外头?”

郝润朝窗外一瞅:“在呢,就那个。”

我立即往出跑,但刚一撩开门帘,我又停住了,我转了转眼珠,便扭头望向了郝润。

……

老奶奶溜孙子,我溜郝润,直接让她去打听。

一方面她是女孩子,又是本地人,讲山东话不容易引起注意,另一方面,我寻思着,也得给她找点事而干。

别看郝润当时已经掏了粪坑,过了考验,但我知道,对于她爸妈的事,她还根本没有走出来。

以至于那段时间里,郝润就跟个小老太婆似的,没事儿就坐门口晒太阳。

晒着晒着,就会开始抹眼泪。

开始我还安慰来着。

结果无次一例外,我一安慰她就爆发了,就从掉眼泪变成了嚎啕大哭,而且哭着哭着,就会扑到我怀里。

一来二去,搞得我都做梦了。

我梦到了建新,他跟我说,现在就是我出击的好时候,用不了三天就能拿下,就能上炕!

开玩笑,我又不是他。

要那样干,我岂不是禽兽不如了么?

所以我坚决不能干。

要干,也得等郝润彻底走出来,然后依靠我的人格魅力,光明正大带她上炕!

唉~

现在想想,真是特么的不开窍……

一番嘱咐过后,郝润记下我说的要点,便酝酿一番出了门。

打听消息并非是只打听个位置。

否则也用不着郝润,我出去随便找个人问路就行了。

盗墓行里,素来讲究望闻问切。

望就是观察,高手看星象地势、云雾脉气,水平一般的就看看地面标志、植被情况之类的。

闻就是听,也就是冯抄手那门功夫。

问就是我要郝润去做的事,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以眼前这个为例。

如果景塘村真在附近,那除了位置还要问问,这位吴姓仪宾,目前有没有后人。

因为吴姓是青州大姓,周围好多姓吴的,而五代衡王时期,距离现在也就是三百多年,要是直系后代尚在,那就甭琢磨了,风险太高。

如果景塘村不在五里镇,那么触类旁通,就要问问这附近,过去出没出过什么达官贵人之类的。

其间话头怎么提起,对方会怎么质疑,要怎么给他堵回去,不让他多想的同时,还得把事儿给问出来……这里面都是有门道的。

郝润以后是我们的伙伴,这些东西,能尽早掌握就得尽早掌握。

至于切,所指的就是实操,我们之前的探针定位,就属于是在切墓。

而叮嘱郝润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特奶奶的,这一星期,我钻死胡同里头了!

我总觉得把头说这个“能搞的点子”,绝对得是个大坑,风水不过关,我找起来肯定没那么容易。

现在我想明白了。

高手玩那套我是玩不转,但作为一个野路子,浅显的东西我还是懂的,管他大坑小坑,我先找,找到后干了再说!

哪怕最后没找着把头说的点,我捡鸡毛凑掸子,也能赚点小钱花花,不然就这么窝在炕上,怕是看到过年都白扯……

等了十分钟,郝润回来了。

不赖,景塘村,还真就在五里镇,大概十来公里的路程。

至于后代情况,老奶奶很肯定的说没有了,因为她家有亲戚就是景塘村的,说当年清军入关之后,吴姓仪宾的后代因为和明朝宗室有关系,就统统跑路了,至今流传在哪并不清楚。

鉴于郝润还没好利索,我就叫她留下看家,然后独自背上铲子出了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