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 第37章 不要问帝国的子民能为帝国做些什

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第37章 不要问帝国的子民能为帝国做些什

簡繁轉換
作者:vivo五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3 15:02:05 来源:源1

第37章不要问帝国的子民能为帝国做些什么(第1/2页)

PS:不涉及任何历史人物影射,大家不要无端联想哦~

……

黑压压跪倒一片的民众。

看着那支龙纛和被居中拱卫的英武皇帝,心头涌起火热。

虽然他们中昨天已经有人远远的看过皇帝一眼。

但如此近距离的情况下面对皇帝,这对于他们所有人来说都是第一次。

皇上为什么会突然来到这里,是为了检阅砍头吗?

众人心中带着这种朴素的疑惑。

但却没人敢抬头多看一眼。

对于绝大多数的京城百姓来说。

平日里闲着无聊时,唯一消磨时间的方式就是闲聊各种大人物的事迹。

而这段时间里又莫过于皇帝的事迹被聊的最多。

再加上这两日亲眼所见的各种事情。

众人对大明朝刚登基不久的年轻皇帝,已经产生了由衷的敬畏。

就在跪在地上的百姓心中忐忑与火热相互交织之时。

一道高亢的声音突然间传进他们的耳朵里:“有旨意!”

众人心头一跳,他们中有的已经活了大半辈子了,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面对传说中的圣旨。

因此众人不禁将头埋的更低了,他们生怕做出什么不该有的动作,引起皇帝不悦。

同时众人也因为强大的好奇心将耳朵竖的老高,全神贯注的等着接下来的话。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日后再有作奸犯科扰乱民生者,杀无赦!”

这句话说完,每个人心中都是突然生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就好像...皇帝特地来他们面前说这件事很奇怪——因为他们是平民百姓。

皇帝不应该来到他们面前,就为了说一句这个。

这些东西完全可以让那些乡绅或者官老爷们传达就行。

但接下来的一句话,就让众人从难以言说的心态转变为变成彻底震惊。

“京城及周边县衙村庄,免征辽饷三年,钦此!”

话音落下。

还不待众人反应,便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向远方离去。

众人慌忙抬头,这才发现那支高竖的龙纛已经离去。

免征...辽饷...

这四个字回荡在众人耳中,直到现在都还有人觉得刚才所发生的事有些不够真实。

如今各项赋税之中,最重莫过辽饷。

若是直接免去辽饷,那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也许就能吃饱饭了。

可这是真的吗?!

众人面面相觑,没一个人敢第一个开口,生怕打破了这个美好的幻想。

就在众人沉默之时,人群中突然窜出一声少年吼声:“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惊觉,这才发现一切并非梦幻,人群中随即响起此起彼伏的万岁之声。

这一日。

京中山呼万岁,声音连绵不绝,震动人心。

也是在这一日。

数百名十五六岁的少年自发聚集于五军都督府前,主动要求加入京营,拱卫皇城。

此举自然是轰动了沉寂多年的五军都督府。

一些早就变成吉祥物的武官勋贵,也是因为这样极其反常的场景瞪大了眼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7章不要问帝国的子民能为帝国做些什么(第2/2页)

活了几十年了,真的第一次见有人主动投军。

武官勋贵们的心态,也在这一刻出现了某种细微的变化。

对此。

京营提督张维贤却是躲在衙署之内,连头都不敢露一下。

主要是皇上还没吩咐他下一步该干什么,所以他不敢做出任何多余的动作,生怕扰乱了陛下的计划。

说实话。

若是陛下在三年甚至一年之内做到如今这步。

那他都直接做主把这些人给纳入京营了,这本就是他身为京营提督的权责之一。

但陛下只用了一个月。

所以张维贤觉得自己还是老老实实的听话,等陛下让他干什么时再去干,当一个执行机器就好。

于是。

张维贤只得派手下将这些自愿投军的少年好生打发走。

我知道你们很急,但我实际上比你们更急!

大家再等等,这一天应该很快就要来了!

......

当日。

朱由检于几处百姓聚集的地方让人宣读完圣旨后,便在侍卫簇拥下返身回到皇城内的乾清宫中。

他要做的事已经初步完成。

在帝国的子民心中种下一颗种子,然后慢慢让其生根发芽即可。

这个过程,急躁不了一点。

因为朱由检要做的事,是带领大明走向真正的巅峰,而不是什么虚假的繁荣。

所以他必须要让大明强大到即使是在他死后,也能做到一直碾压其他任何国家。

想要做到这一点,那就要让这个年代的大明有着超越时代的领先才行。

而这绝对离不开民众的力量。

这也是他为什么宣布免除京城周遭辽饷的原因。

如果帝国子民连饭都吃不饱。

那就不可能推动这个庞大的国家一步步前进,直至走到巅峰。

不要问帝国的子民能为帝国做些什么,先想想帝国能为他的子民带来什么。

你得先为帝国的子民解决问题,才能让他们跟你走。

身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朱由检自然对这点再清楚不过。

同时在他回宫后。

一条传言也是在市井中慢慢散播开来:

武清侯李国瑞府中嫡女,仅其佩戴的一双翡翠耳饰就价超千两。

乃是十户农民没日没夜耕种十年,都挣不来的银子。

这件事,是在朱由检的授意下,由锦衣卫去传播的。

同样这件事也会在朱由检的引导下,成为灌溉民众心中那颗种子的第一滴水。

就在朱由检思索未来之时,王承恩躬身进入偏房,道:“陛下,前些日子派往陕西的密探回来了。”

朱由检当即抛开脑中一切杂念不再多想:“带他们过来。”

片刻过后,那几名秘密出访的太监被带到已经隔绝了一切耳目的偏房内。

面对着风尘仆仆的几人,朱由检不做任何废话,直接开口道:

“陕西现在是什么样子?将你们了解到的一切都说出来,不论说了什么朕都不会怪罪你们。”

领队的太监听见皇上这么说,也是攥紧拳头跪地伏首哭嚎道:“陛下,我大明陕西危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