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 第66章 十县屠九县

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第66章 十县屠九县

簡繁轉換
作者:vivo五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3 15:02:05 来源:源1

第66章十县屠九县(第1/2页)

这语气中不夹杂任何一点感情的话语。

让跪伏于地的孙传庭顿时感觉自己好像跪在了烧红的铁板上。

如果仅凭对国利好的角度出发,陕西境内的宗室确实是该处理一下......

毕竟前些日子他游历陕西时。

曾亲眼看到当时秦王府的一个妃子出游,身后所跟的随从便有百人之多。

这些随从各个衣着绮罗,一身衣服便是穷苦百姓种地半年都买不来的。

这还只是仆从而已......

可是......皇家宗室的问题,是他一个小小的辞官进士所能妄加评议的吗?!

孙传庭一时间不清楚皇帝问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从心里,他是想回答“该杀”的。

但此举在三纲五常的基调下,实在显的太过惊世骇俗。

就在孙传庭口干舌燥不能言之时,他又听到耳边传来声音。

“这个问题是朕问的,所以不管你说了什么,朕都不会怪罪于你,不必惊慌。”

听闻此语,孙传庭心思飞转,大致明白了这是皇帝对他的一次考验。

宗室与民生,孰重?

皇帝的话让孙传庭不由自主的热血上涌。

同时孙传庭也大抵猜测出了,为何皇帝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到这一步。

仅就这份直白的担当而言,做臣子的但凡有点心气,又怎么可能不为皇帝效死?

孙传庭深吸一大口气,控制住心态后高声回答道:

“回禀陛下,若是从利国利民的角度出发,陕西境内的那些宗室确实......皆该杀之!”

孙传庭本想委婉点回答,但皇帝的问题是宗室该不该杀。

这个时候他若是再去逃避什么,恐怕会让自己的印象在皇帝心中大打折扣。

孙传庭不愿意看到这种事情发生,因为对于他来说。

这不光是一个救陕西救大明的重要机遇,更是他孙传庭本人建功立业的机会。

所以,面对着皇帝,他说出了这种对皇权大不敬的言语。

因为他明白,雄才大略的皇帝不会因为臣子一句为了国家利好的言语,就怪罪于身。

听着孙传庭的回答,朱由检慢慢点了点头。

对于朱由检来说。

民众可以从宏观推动帝国前进,而宗室只能在微观不断拖拽帝国前进的脚步。

所以若是他选择的官员,从思想的根源上有问题,那即使行政能力再强也无所意义了。

态度错了,能力越大越反动。

孙传庭的思想,让他很满意。

什么皇权不皇权的,对于朱由检来说根本不重要。

一心为了帝国前进的领袖,愿意为了帝国献出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权力,只不过是他推动帝国前进的必要工具罢了。

面对着跪伏于地的孙传庭,朱由检淡淡开口道:“起来吧,跟朕说说你在陕西的见闻。”

当即,便有一名小太监为孙传庭搬来一个绣墩。

孙传庭知道自己第一关算是过了。

可他非但没有轻松,反而还越来越紧张起来。

一边调整着自己的心态,孙传庭一边开始小心翼翼的和陛下讲述自己在陕西的所见所闻。

朱由检听着孙传庭的讲述,也是淡淡点了点头。

从谈话中来看,孙传庭确实对大明朝各地都有所了解,陕西山西一带更是如数家珍。

尤其是关于如何去切实有效的治理基层方面,孙传庭倒还真说出了几分自己独到的见解。

不过这些终究只是纸上谈兵,孙传庭能力究竟如何,还是要从具体事件中才能看的出来。

对于孙传庭这种有志爱国中年。

朱由检愿意给他一个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

聊了一会儿后,朱由检对孙传庭开口说道:“今日先去休息休息吧,明天朕有个差事要交给你办。”

皇帝开口,孙传庭自然是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当即跪地叩首告辞。

回去后。

孙传庭缓了好一会儿,才长长舒出一口气来。

原本。

孙传庭以为自己中过进士当过京官下过基层,还有过辞官的壮举,自觉也有几分阅历与傲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6章十县屠九县(第2/2页)

可是方才面对着年轻的新皇,他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虽然皇上对他的态度还算温和,但那无形的气场却着实压的他喘不过气来。

连着用凉水往脸上泼了好几次,孙传庭方才慢慢冷静下来。

缓过来后,他不禁对皇帝方才所说的差事充满了期待。

自己追随皇帝来陕西的举动果然没错。

接下来。

不管是为了大明还是为了自己,都要尽力办好皇上吩咐的差事。

......

与此同时。

西安府内三十余县。

除了昨天已经收到消息的那十来个县城外,其余诸县在收到圣谕之后也是赶忙心惊胆战马不停蹄的忙碌起来。

同僚的首级可都还没烂呢!况且皇帝就在陕西境内,谁敢造次?!

可是将收拢流民的工作完成之后,诸县县令却还是不禁又起了小心思。

虽说收拢流民只是暂时的,圣谕说了接下来给他们发够口粮遣回原籍即可。

但问题是,那些流民很大一部分本就是从各个县府之中逃荒出去的。

如此一来。

不就等于你在我这的流民给你还回去,我在你那的流民再给我送回来?

流民们没地种,全指着官府赈济,实在是养不起这么多人啊......

于是乎。

离的不算太远的县令们,便自发性的于当天深夜聚集在一起合计合计。

流民是养不过来的,粮食吃完了皇帝也没招。

到时候皇上要是不讲道理,我们大家都得死。

所以咱们得想个招子来保命。

这个提议一说出来,纷纷引起大家高度赞同,毕竟没人想死。

在这种情况下,西安府的官员们便开始集思广益了。

皇帝不是让我们收拢流民吗?

好!我们干!

不光干,还要把差事办的漂亮!

但干完差事,我总可以上奏汇报下县里面的粮食储备吧?

到时候全府三十余县一同上奏,都说因为收拢流民导致存粮告急,你皇上又能怎么办?

是不是也得乖乖考虑现实情况?

而且陕西境内其他州府看到西安府里的情况,必然也不会坐视不管,肯定会一同上奏说明情况。

到时候集全省同僚之力,皇帝也不可与之对抗。

不是我们不办,条件就在这摆着,我们怎么办?

到时候收拢流民的政策肯定便会不攻自破,流民们还是该去哪去哪,反正别在我们这待着就行。

真不是我们不想救你们,如果我们手里有一百两的话,还是愿意拿出来一两救你们的。

可现如今我们手里只有五十两甚至三十两!

我们怎么救你们?

别怪我们,怪老天爷不长眼,非要让陕西连着旱好几年吧!

想通了这一关键节点后,一众原本被吓破胆子的县令们,也是淡定了些许,各自回家睡觉去了。

皇权,终究还是不要下县比较好。

......

翌日。

清晨。

孙传庭洗漱过后,便有一名锦衣卫向他传旨说皇上召见。

孙传庭闻言,知道这是陛下昨日说的差事来了,于是赶忙整理好仪容,跟随锦衣卫前往。

一路上,孙传庭都在不停思索着皇帝会让他干什么。

是前往别地收拢流民、清查吏治,亦或是让自己疏通河道、甚至从山西运调些粮食过来?

孙传庭没想到的是,见完皇上行完礼后,皇上给他的所谓差事竟然大到超出想象。

“即日起,你便负责提督陕西西安府。”

西安府提督。

名义上是没有这个官职的,但皇上说有。

那就有。

然而就在孙传庭刚要拜谢之时,皇帝下一句话却让他整个人呆若木鸡。

“西安府内下辖三十一县,除潼关外,还剩三十县。”

“剩下三十县中,你每十县取九,其中官吏士绅,尽杀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