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徐吉标传 > 第十二章:岁月如歌 有情人终成眷属

徐吉标传 第十二章:岁月如歌 有情人终成眷属

簡繁轉換
作者:友源丛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3 15:02:09 来源:源1

第十二章:岁月如歌有情人终成眷属(第1/2页)

自从与张家三姐的婚姻大事尘埃落定,徐吉标对双岗集的感情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温热的暖流,变得愈发深厚,去双岗的次数也日益频繁起来。

每次前往双岗,徐吉标的心中都满是期待。他沿着熟悉的道路前行,路边的一草一木仿佛都在为他传递着即将见到未婚妻的喜悦。到达双岗集,他轻车熟路地走向张家,还未进门,便能想象到张三姐羞涩又欣喜的面容。

在张家,他不再是初次登门时那个略显拘谨的少年。与张三姐相处的时光里,他们逐渐熟悉彼此。或是在张家的小院中,趁着午后的暖阳,轻声交谈,分享着各自生活中的趣事;或是徐吉彪为张三姐展示自己新练就的篾匠手艺,编织出小巧精致的竹制品逗她开心。张三姐则会为徐吉彪准备他爱吃的点心,用温柔的目光看着他,倾听他讲述三河街的见闻和练武时的趣事。

而与张家人的相处也愈发融洽,徐吉标尊敬张家父母,将他们视为自己的长辈悉心对待。张家父母也对这个准女婿十分满意,常常叮嘱他出门在外注意安全,干活别太累着自己。

随着一次次的往来,徐吉标与双岗集的联系愈发紧密。这里,不仅有他未来的妻子和新的家人,更承载着他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每一次往返于三河街与双岗集之间,他都能感受到自己与张三姐的感情在逐渐升温,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也越发充满期待,仿佛一幅美好的生活画卷正在他眼前徐徐展开。

这一年冬天,寒风凛冽,冰冷的空气似乎能穿透衣物的缝隙。然而,徐吉标心中却满是温暖,因为张家三姐为他做了一双布鞋。

这双布鞋,凝聚着张三姐无数的心血。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了她对徐吉标深深的爱意。她坐在窗前,借着微弱的光线,手中的针线上下穿梭。从挑选结实耐用的布料,到精心裁剪鞋底鞋面,再到一针一线地缝合,每一个步骤她都做得一丝不苟。

当徐吉标收到这双布鞋时,他轻轻捧在手中,仿佛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鞋子的针脚细密均匀,摸上去平整而舒适,看得出张三姐手艺的精湛与用心。徐吉标穿上布鞋,大小正合适,仿佛这鞋子是为他的双脚量身定制。

那一刻,暖意从脚底蔓延至全身。这不仅仅是一双布鞋,更是张三姐对他的关怀与牵挂。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这双布鞋如同冬日暖阳,温暖着徐吉标的身心,也让他们之间的感情愈发深厚。徐吉标深知,这双布鞋所承载的,是张三姐对他们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而他,也更加坚定了要与张三姐携手走过一生的决心。

在双岗集,张家算得上是大户人家,而张三姐作为大家闺秀,从小接受着传统的礼教熏陶,举止文雅,聪慧过人。她平日里琴棋书画略通一二,女红更是不在话下。

这一次,为徐吉标做鞋,张三姐可谓费了一番心思。她虽未直接询问徐吉标的鞋码,但凭借着自己敏锐的眼力,仔细观察徐吉彪走路的姿态、脚步的大小,心中便有了数。

做鞋那天,张三姐早早地就将裁剪好的布料、麻线等工具整齐地摆在桌上。她坐在窗边,阳光轻柔地洒落在她身上。她拿起鞋底,开始一针一线地纳起来。每一针都扎得稳稳当当,每一线都拉得紧实细密,麻线在她指尖来回穿梭,发出轻微的“嘶啦”声。

这是张三姐平生第一次为他人做鞋,心中既紧张又期待。她想着徐吉标穿上这双鞋的模样,嘴角不禁微微上扬。经过数日的精心制作,这双饱含深情的布鞋终于完成。

当徐吉标收到这份礼物时,他被张三姐的聪慧与用心深深打动。穿上这双合脚的布鞋,他仿佛能感受到张三姐在窗前专注做鞋的身影,感受到她的每一丝心意。这双鞋不仅是一件衣物,更是他们爱情的见证,将两人的心紧紧地系在了一起,在未来的岁月里,伴随着他们走过风雨,走向幸福。

在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中,诸多缘分悄然交织。张家三姐,这位大家闺秀,不仅与徐吉彪情定终身,还和程明远有着一层特殊的关联——她是张开泰的堂妹。

张开泰与程明远之间,情谊深厚,关系极为亲近。他们常常一同穿梭在合肥的大街小巷,淮河路、三孝口、明教寺以及李鸿章当铺周边,都留下了他们忙碌的身影。

作为手艺人,他们凭借精湛的技艺在这些繁华之地谋求生计。无论是在三孝口的热闹街区,还是明教寺的古朴氛围中,又或是李鸿章当铺的独特场景里,他们总能施展手艺,打造出一件件精美的物件。或许是木工活,或许是雕刻手艺,他们的作品融入了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深受当地百姓喜爱。

在工作间隙,他们会交流心得,分享生活琐事。陈明远从张开泰那里学到了许多独特的手艺技巧,而张开泰也钦佩陈明远的勤奋与创新。他们的合作与互动,不仅提升了彼此的技艺,还在这个动荡的年代里,相互扶持,共同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二章:岁月如歌有情人终成眷属(第2/2页)

而张家三姐,在这层关系中,也成为了他们情谊的见证者。她看着堂兄与程明远为生活拼搏,也为他们的友谊感到欣慰。这种人物之间紧密的联系,在合肥这座城市的背景下,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描绘着手艺人在艰难岁月中对生活的执着与热爱,以及他们之间真挚的情谊。

在18岁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时节,徐吉标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与张家三姐喜结连理。

婚礼当日,阳光明媚,柔和的光线洒在双岗集张家那热闹非凡的大院里。张灯结彩的庭院中,宾客们欢声笑语不断,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徐吉标身着崭新的礼服,英气勃勃,眼神中满是对新生活的憧憬与期待。张家三姐穿戴整齐,端庄秀丽,娇羞的面容透露出幸福的光彩。

在众人的祝福声中,婚礼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而在众多宾客里,程明远和他的父亲也特意赶来参加这场婚礼。程明远脸上挂着真诚的笑容,为好友能步入婚姻殿堂感到由衷的高兴。他深知徐吉标一路走来的点滴,如今看到好友成家,心中满是欣慰。

程明远的父亲同样带着诚挚的祝福,与周围的宾客们亲切交谈,分享着这份喜悦。婚礼上,徐吉标与张家三姐向各位宾客致谢,当走到陈明远父子面前时,徐吉标紧紧握住程明远的手,眼神交汇间,千言万语尽在其中。

这场婚礼,不仅是徐吉标和张家三姐新生活的起点,也是朋友间情谊的见证。在这个美好的春日里,大家共同沉浸在喜悦之中,仿佛所有的美好都在这一刻定格,为他们的人生留下了一段难忘而珍贵的回忆,也预示着徐吉标未来生活将如这春天般充满希望与生机。

在合肥义城,大张圩南梗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巢湖之畔,散发着独有的魅力,美得格外动人。

每当春天来临,这里仿佛被大自然打翻了颜料盒,绘就出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清晨,阳光温柔地洒在这片土地上,唤醒了沉睡的万物。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它们的歌声婉转悠扬,交织成一曲美妙的春之乐章,仿佛在诉说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花香四溢,各种不知名的野花竞相开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争奇斗艳,芬芳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让人心旷神怡。

沿着巢湖岸边漫步,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随风摇曳,宛如婀娜多姿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嫩绿的柳叶像是被精心雕琢过,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生命的光泽。它们轻轻抚摸着湖面,湖面便泛起层层涟漪,波光粼粼,与岸边的美景相映成趣。

远处,巢湖的湖水在春日暖阳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辽阔的湖面一望无际,水天相接处,仿佛能看到大自然无尽的温柔与包容。偶尔有几只小船在湖中摇曳,渔民们趁着春日的好时光,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为这幅美丽的画卷增添了一份生活的气息。

义城大张圩南梗在巢湖边上的这片春日景象,宛如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灵动的画,吸引着每一个人沉醉其中,感受着大自然赋予的美好与宁静。

大张圩南梗,这片位于巢湖之畔的地方,错落着一座座茅草搭建的房子。它们的土坯墙并不高耸,却承载着岁月的质朴与厚重。每间屋子都设有土灶,虽质朴简陋,却被收拾得十分整洁。

这里的房子大多是三间格局,东边作为厨房,烟火在土灶中升腾,烹饪出生活的滋味;西边的厢房,或是储存杂物,或是供家人休憩;中间的堂屋,则是家庭活动的中心,接待访客、商议家事都在此处。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简单而宁静的日子。在那个兵荒马乱、动荡不安的年代,能拥有一个固定的居所,他们便深感知足。毕竟,外面的世界战火纷飞,许多人被迫四处流浪,居无定所。

对于大张圩南梗的居民而言,若是家中还能有一只小船,无论是用于捕鱼维持生计,还是跑运输谋求生路,那便算得上是富有了。这小小的船只,是他们在乱世中的依靠,承载着生活的希望。

从义城的南埂,也就是大张圩南梗出发,到施口还有一段路程。施口,地理位置十分关键,它是合肥的淝河通向巢湖和中庙的重要交通水道,宛如一条纽带,连接着不同的地域,见证着船只往来穿梭,承载着商贸交流与人员往来,在乱世中,依旧保持着一份独特的生机与活力,而大张圩南梗,也因与施口的联系,在这动荡岁月里,维系着自己的生活脉络。(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