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法兰西之父 > 第五十七章 贝利亚

法兰西之父 第五十七章 贝利亚

簡繁轉換
作者:青山铁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1 15:13:36 来源:源1

第五十七章贝利亚(第1/2页)

像是科曼这种人,要是去仙侠频道肯定是必死无疑了,他连现实世界可以公开获取的高等数学教材都看不明白,难道换成仙侠频道的高人都藏着的高深功法就行了?

有这个本事他早在现实社会研究《量子力学原理》、《朗道十卷》,根本不用去修仙。

数学就是现实世界的灵根,没有就是没有,而且科曼根据在法国的生活经历已经得出判断,他前世和今生都属于不太行的这种普通人。

法国的高等教育,在数学领域不比苏联差,但他知道苏联是强在基础教育上,在通过不断的筛选挑选出来学霸出来。

当然了,按照美国的看法就是一群书呆子,区区学霸又不是学神。

但苏式教育体系确实极大程度上做到了,给所有人一个公平的机会。剩下的就是看个人是否有数学天赋了。

帕夫洛夫还以为科曼对苏联强大的基础教育感到钦佩,或者有什么学习苏联的想法,但结果就听到了科曼直说在筛选傻逼。

科曼说的话倒也存在三分歪理,可帕夫洛夫绝对不能承认,平等是苏联的政治正确核心,最不能触犯的一条,“帝国主义国家都是把人分成不同的等级,这是错误的。”

“数学天赋存在与否,又不是我能控制的。”科曼看着帕夫洛夫的目光充满了莫名其妙,“打压式教育确实会提升普通人的教育底线,但能够做到的也就仅此而已了,我们当然需要有天赋的人在符合天赋的岗位。但大多数人没有天赋,苏联教育出来的大学生一旦过量,很可能会去扫大街。”

“什么叫打压式教育?”旁边的法语翻译毛妹绣眉皱起,这两天她就发现,高利贷帝国主义的军人说话不中听。

“在宏观层面,苏式教育确实是打压式教育,难道在叫家长的时候,老师对家长说你孩子很聪明就是不认真学,就是安抚了?”

科曼撇嘴一笑道,“学生整体面临社会和父母给于的压力,都深信自己是栋梁之材,结果毕业了去做矿工?虽说倒也不是不行,但到时候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如何解决?”

苏式教育不就是美式教育的反面么?美式快乐教育把所有人当成傻逼,直接从根源上抹除了天才的成长环境。

苏式教育确实能够更大层面挖掘天才,但挖掘出来天才了,却无法提供太多良好的岗位,做到物尽其用。

在帕夫洛夫和毛妹翻译思考的同时,科曼把刚买的日记本拿出来写心得,“初级教育之后,进行分流,建立平行的理工科体系。”

他今天确实是很认真的考察苏联的基础教育,刚刚也认真听了一堂课,甚至都没有闲工夫看含苞待放的毛妹们。

分流就先从海外省进行试验,对于法国来说海外省一张白纸,想怎么挥洒都行,在阿尔及利亚的非法国移民人口,也就是当地人的受教育比例是百分之三,这个比例都不如民国,也确实是拿不出手。

如果不一小心做错了也没关系,不过是些许风霜罢了,阿尔及利亚人有勇气、有自信、有能力渡过难关,必须敢为天下先。

刚刚之前指出了苏联在战争当中男性人口损失惨重,马上又觉得苏联的基础教育体系分流工作做的不到位。科曼又上了帕夫洛夫的监控报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七章贝利亚(第2/2页)

帕夫洛夫写报告的同时,科曼又打包了苏联的高等教育教材,其实法国高等教育本身就不比苏联差,在这个时间说不定还更强,可光对着基础教育下手目的太明显了,必须要做到一视同仁。

科曼肩负调查苏联强大原因的任务,至少他是这么和乔治皮杜尔说的。

苏联能够正面击败横扫欧洲的德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被德国一只手就按在地上的帝俄天差地别,难道不值得研究么?

此时的欧洲不会有国家质疑苏联从帝俄时代到现在的脱胎换骨,德国人质疑了,还身体力行的质疑,目前战火已经烧到了龙兴之地东普鲁士。

在莫斯科大学参观的时候,科曼正式开口要求把参观内务部的行程实现,“我要去德国战俘营。”

“你有什么目的?”帕夫洛夫皱眉反问,在克林姆林宫的研究上对方就要参观内务部,虽然现在换了一种说法。

但换的说法糊弄外人还可以,他是内务部军官,当然知道德国战俘营是古拉格,这个内务部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管理的。

科曼说是要参观德国战俘营,其实还是要了解内务部,不会因为换一个说法目的就变了。

“达瓦里氏,你不会认为只有苏联才有德国战俘吧?德国战俘在英国、在法国、在很多欧洲国家也同样存在。”

科曼严肃的对帕夫洛夫说道,“欧洲各国都遭到了德国的侵略,损失都非常巨大,战后重建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免费的劳动力不用?但是怎么用,如何最大程度上发挥效率,可能就比不上你们了,因此我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科曼少见的这么严肃,这个理由是很光明正大的,至于不天光明正大的部分帕夫洛夫没有必要知道,那就是战后肯定有一大批德**人,会成为法国外籍军团的一份子。

面对战后开启的殖民地独立浪潮,法德肯定会在某种意义上实现欧洲团结。

古拉格体系会先用在德国战俘身上,然后用在阿尔及利亚,不过后者帕夫洛夫没有必要知道。

“我要申请,就算是最后成功了,也只有你一个人可以去。”帕夫洛夫确实无法直接拒绝,他没有这个权力,这是更高层考虑的事情。

尤其是现在,法国外交部长刚刚访问成功,苏联和法国的关系似乎有了新起点,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内务部军官,除了写报告向上汇报还能做什么?

“这个法**人是不是有问题?”里亚斯诺伊在内务部会议上,拿出来了关于帕夫洛夫所汇报的科曼要求参观德国战俘营的汇报,“劳动改造体系从来就没有外国人还是外**人深入了解过,我怀疑他就是奔着古拉格来的。”

“不用怀疑,就是。”内务部副部长梅尔库洛夫直接盖棺定论道,“从克林姆林宫人家就没隐瞒过,科布洛夫,你那边调查完了么?有他的情报了么?”

话音刚落,苏联内务部部长贝利亚推门而入,包括梅尔库洛夫在内的内务部将领如同条件反射一般起身,目光随着贝利亚的身影移动,直到贝利亚坐在了主位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