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 第162章 未央棋局,刘陈与共【3k】

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第162章 未央棋局,刘陈与共【3k】

簡繁轉換
作者:给钱就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30 15:10:50 来源:源1

第162章未央棋局,刘陈与共【3k】(第1/2页)

正统十一年,秋冬。

大军兵临长安城下,此时的王莽似乎已经察觉到了自己进入到了末日,想要反抗,但却已经调遣不动麾下兵马了。

一来是因为刘秀的原因——刘秀的“名声”传的太远、太广大了,这不仅仅是黔首们相信刘秀是有“法术”的人,那些士大夫们也相信这一点,并且他们甚至比黔首们更加相信。

为什么?

因为往往读书人、或者说坚信自己的读书人才更容易被骗——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时候,大学生会、高中生,会比那些没有读过书的人更好骗、更显得单纯的原因。

他们对自己十分自信,觉着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骗到自己,如此一来,在遇到了为自己贴身定制的骗局的时候,就会很轻易的就上当。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二来则是因为陈氏的原因——刘秀与陈氏在洛水之畔,指洛水而誓的事情,几乎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传遍了整个长安——或者说,刘秀之所以在攻打长安城之前,就在洛水而誓的原因便是如此。

他要将整个长安城策反,让长安城中的人坐在自己的“内应”。

刘秀的这个计划十分顺畅,在得知陈氏与刘氏再次进行了盟约之后,城内的世家大族也好,普通的行伍士卒也好,全都是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他们跟着王莽真的还有前途吗?

陈氏都已经带头反对王莽了,王莽还有什么机会?

而王莽本人呢?

他则是已经自暴自弃了,在未央宫中待着,整个人如同行尸走肉一样,此时的他满脑子都是在思考一件事情,佛门的人为什么要杀死三苦?

而自己先前为什么还要怀疑六难,怀疑三苦?

若是三苦没有死,若是六难没有死,若是自己最开始就相信了六难,那么,如今的自己还会是这般样子吗?

应当不是吧?

在这样子日复一日的折磨中,王莽彻底的疯了。

他一把大火差点是将未央宫给焚烧殆尽,一切的一切都好像随着他的死亡而消失了,这位篡汉自立为帝的皇帝,在没有当几天皇帝的时候,就将自己的一切都给付之一炬了。

而随着王莽的死,长安城的城门也是缓缓打开。

刘氏的皇帝、刘氏的天子再一次从这长安城门之中缓缓而来,走进了这在百年前就属于他们的皇宫和长安城。

刘秀打马游街,一如当年刘邦进入长安城时候的样子,一如刘恒进入长安城时候的样子,如今...轮到他走进长安城了。

正统十一年,腊月三十。

随着刘秀进入长安城,新朝彻底宣告灭亡,整个大汉再次回归了原本的模样,而刘秀在复国之后,依旧是没有动摇国家原本的“国号”,依旧是为汉。

次年,改元“光复”,是为光复元年。

光复元年的春日,在一片万物生开勃勃生机的场面之中,陈氏官渡公陈况病逝于官渡之中的床榻上,,临终前面容上带着笑容,没有什么遗憾。

而也正是这一年的春日,在官渡公逝世之后,梁王、也就是皇帝的生父,在皇帝尚且还未曾给他争取“加封”的时候,同样逝世在自己床榻之上。

据发现尸体的下人所说,当时梁王躺在床榻之上,眉眼含笑,好似心满意足的样子。

当时是,天子骤然悲痛近乎于晕厥,他坦诚道,在短时间内接连失去了两位对自己十分重要的人,这对自己是一种致命的打击。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人敢在反对皇帝给自己的父亲追封了。

是的,皇帝要给自己的父亲追封为“皇帝”了。

这是一种近乎于开创性的举动,但却没有人能够反驳这一点,因为大汉以孝治天下,对孝道是十分尊崇的,这一点从所有皇帝的谥号中都能有一个“孝”就可以看出来了。

除却太祖皇帝之外,其余的皇帝的谥号中都有一个孝。

这个孝并不属于谥号评价的一环,是整个皇朝的推崇,整个华夏古代两千多年,大概也就只有大汉是如此的谥号了。

如孝文皇帝、孝景皇帝、孝武皇帝等等。

就算是“光武皇帝”在死后,他的谥号之前也加了一个“孝”,为孝光武皇帝,其实这个“孝”在阅读的时候是可以忽略掉的。

刘秀为自己的父亲追封为“怀”,是为汉孝怀皇帝。

而在对自己的父亲进行了追封之后,刘秀开始了对前朝错误的大清洗——比如他将先皇,也就是“刘奭”的谥号定为“荒”。

是的。

先皇刘奭在死了这么多年之后,甚至还没有一个谥号。

当初他死的匆忙,王莽紧接着篡汉,王莽篡汉之后又紧接着是诸刘篡汉,这种情景之下,自然是不可能有人给刘奭谥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62章未央棋局,刘陈与共【3k】(第2/2页)

刘秀给刘奭定的这个谥号,众人颇有些不满——那些大臣们在刘奭的手底下生活的还可以,在王莽手底下像是一条狗一样,他们自然怀念刘奭。

他们总也以为,刘秀之后还需要自己,而如今就是他们需要和皇帝进行的第一个回合较量。

于是,他们开始上书反对。

这些人总以为自己的反对还有作用——可是刘秀用事实告诉他们,没有用。

刘秀不仅没有听从他们的劝告,甚至还再次横行独断,将平帝的谥号从平改成了“冲”,他表面上官方的说法是什么呢?

“平帝的一生怎么可能是无功无过的呢?他的功劳很大,对于大汉有定鼎般的贡献,给他一个平的谥号实在是太过于低了。”

“而平帝若是能够多活些许年岁,天下怎么会被王莽篡取呢?”

“因此,这个冲字,是最适合他的。”

何为冲?

幼少在位曰沖;幼少短折曰沖

冲帝是幼少在位吗?不是,冲帝即位的时候,已然三十多岁,正值壮年。

冲帝是幼少短折吗?不是,冲帝在位整整四十年,他逝世的时候,近乎八十的年岁了,这样子的年纪无论是在什么时代,都不能够算是幼少短折。

可刘秀就是硬着头皮给他上了这个谥号。

其中嘲讽意味很重。

大概可以理解为:“你即位的时候虽然三十多了,但是做事就像是个幼小即位的人一样”,简单来讲就是刘秀指着刘询的鼻子骂:“你干的还不如个小孩”

“幼少短折”则是可以理解为:“你死的真的是太早了啊”,结合冲帝活到了近乎八十岁的年纪,这就是一种反讽——你真是死的太晚了!

冲帝的这个谥号也彻底的让大臣们看出了刘秀的本质——这是一个和冲帝、荒帝、乃至于荒帝之前的那位都不同的皇帝。

这是一个更加类似于太祖皇帝,亦或者说武帝的人物!

这个时候,他们才恍然之间想起来另外一件事情。

这位陛下和太祖皇帝一样,是从万军之中杀出来的马背上的皇帝啊!

于是,他们变得老实了很多。

........

光复元年,秋。

当大雨从天上落下的时候,天子再次颁布了一道诏书。

这一封诏书并没有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毕竟这位陛下在入主长安城之前,就已经在洛水旁立下了誓言。

诏书的内容很简单。

加封陈渊为太师、司徒、丞相,加陈渊之子“陈恳”为丞相署内吏,郎中令。

为陈氏“官渡公”的爵位再次加上了三千的食邑。

赐陈渊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荣耀,此时的陈渊就好像是当时荒帝时期的王莽一样,身居高位,把控着一切,并且有无上的荣耀。

但所有人都知道,陈渊和王莽不同。

........

未央宫中

陈渊坐在刘秀的对面,师徒二人此时正在下棋,面容上带着些许的和善之色,他淡淡的开口道:“陛下如今已然得到了天下,只是希望陛下不要忘记当年心中的所愿啊!”

刘秀的眉宇中带着些许的宽和慈善,他只是说道:“老师放心就是了,朕绝对不敢忘怀的。”

“毕竟在朕的心中,天下....早已经是囊中之物!”

他只是有些许担忧的看着陈渊说道:“只是老师,您为何不愿意留在长安城中呢?”

陈渊看着刘秀眸子中的神色,只是恍然一笑,他轻声说道:“陛下,臣并没有不愿意在长安,只是想要去天下游历一番。”

“等过两年,自然而然会回来的。”

刘秀劝诫不及,只能扼腕叹息,但心中却有些许松了口气的感觉。

他“啪”的落下了一枚棋子:“那陈赟先生可会留在长安?”

陈渊点点头:“难之会留下来,他毕竟是对长安的局势较为了解,而且年轻的时候去过西域——我想,陛下的下一步,应当就是对西域诸国进行犁庭扫穴吧?”

刘秀点头。

他的面容中带着些许不屑的神色。

“西域诸国在王莽篡汉的时候,竟然胆敢投靠王莽,并且对刘氏的诸多子弟进行杀害,若非是老师家中有人在西域诸国之中掌权,只怕真的要被他们得逞了。”

“此次定要给他们一个教训!”

说到这里,刘秀停顿了一下,而后不经意的问道:“老师,为何陈氏在西域之中有一脉呢?除了西域、漠北、会稽之外,陈氏在旁的地方还有族人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