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 第94章 诸王野望,儒家欲动

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第94章 诸王野望,儒家欲动

簡繁轉換
作者:给钱就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30 15:10:50 来源:源1

第94章诸王野望,儒家欲动(第1/2页)

总有些人,在外部势力十分猖獗的时候躲在后方,然后等到这个族群中最勇敢、最无私的人将外部势力铲除的时候,开始“站了起来”。

他们开始觉着自己又行了,开始觉着自己可以指点江山了,开始觉着自己可以肆无忌惮了,开始觉着....自己可以肆无忌惮的高高在上了。

这群人中,占据最大部分的是“权贵”以及“读书人”。

放在大汉中的话,便是“诸侯王”以及“儒家”。

汉匈之战正值巅峰的时候,这两个势力躲的远远的,生怕大汉中央朝廷的鲜血溅落在自己的身上,等到陈庆等人将匈奴彻底赶出漠北之后,他们就想要瓜分这一部分的利益了。

一片全新的、大汉各大势力都没有涉及到的新土地!

这其中的利益该有多大啊!

于是,诸侯王以及权贵们都开始蠢蠢欲动,想要上书瓜分这一部分的利益了。

只是很可惜,武帝并不是傻子。

所以在这群人还没有上书想要瓜分这一部分势力的时候,武帝便在此处设置“漠北行郡”,漠北行郡的“划片”十分巨大,包括了原本匈奴所占据的全部土地。

这几乎可以自称一个“国”了,而且是“帝国”,毕竟匈奴人占据的草原虽然并不适合种地,但却十分适合放牧。

新的行郡建立之后,武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任命了“陈煜”为漠北行郡郡守、位同“三公”的郡守,并且将漠北行郡的大权全部交到了陈煜的手中。

是的,全部大权。

包括军事、行政、财政、以及人事任命。

朝堂上的人都说武帝疯了,但只有武帝自己知道,他没有疯,并且十分冷静。

漠北行郡这么大一个地方交给谁他都不放心,唯有交给陈煜他放心。

当然了——他还有后手。

在假兮兮的“昭令天下寻贤才”的圣旨诏书之后,他找到了一位遗失在民间的大才。

到底多有才华朝臣们不清楚,但陈氏、武帝、甚至是早已经归于二流世家、甚至是三流世家的窦氏也是对这个人交口称赞。

这个人叫做“容琉”,字“玉暇”,出身辽东容氏。

武帝将这位人才任命为漠北行郡的“郡丞”,也就是整个漠北行郡的二把手,和一把手陈煜一起治理漠北。

他交给陈煜的目标是,在十年内将漠北行郡发展起来,发展成整个大汉的养马基地,培育大量骑兵的根基,并且要将这里经营成对西域的一个“据点”。

当原本的“匈奴”与“大汉”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国度的时候,西域的末日就要到来了。

原本与匈奴人联合在一起,准备对付大汉的大月氏在匈奴败落之后,迅速的递交了国书,称附属国,并且表示愿意臣服,每年愿意献上大量的钱财、宝物,以此来获得大汉的庇佑。

武帝没有拒绝。

不是因为他心善,而是因为他暂时抽不出来手和时间。

当漠北行郡以及新朝廷的诸多上层全部都确定了之后,诸侯王的“心”也开始跳跃起来,或者说....不是他们的心跳跃起来。而是武帝的布局棋子开始“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4章诸王野望,儒家欲动(第2/2页)

在武帝的眼睛中,诸侯王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

他对此必须是重拳出击!

而朝堂上,九卿之一的“晁允”站了出来。

是的,晁允。

他的父亲是....晁错!

就是景帝时期那个主张削藩,但却一直没有成功,甚至激起了七王之乱的那个晁错。

他的父亲早在景帝末年的时候便已经逝世了,只是还留下来了不少的政治资源——景帝对他父亲是有些许愧疚的,毕竟利用了那么长时间,所以将他推到了一千石俸禄的一个官职上。

而武帝登基后,发现这小子还是挺有能力的,所以干脆就让他担任了九卿之一的少府。

晁允提出了一个措施,这个措施比他父亲提出的“削藩”更加委婉,但却也更加狠辣,这个政策叫做....推恩令。

当然了,在晁允的口中,这个政策是他和他的“好友”至交一起想出来的。

那个人的名字叫做....主父偃。

武帝于是召见这位主父偃,并且任命其为郎中令,将他当成了中重要的谋臣之一。

.........

杏园

董仲舒的面颊上带着些许淡淡的笑容,他遥遥的望着长安城的方向,身后的众多弟子正在收拾东西。

他的身旁,一个脸上带着担忧的弟子开口问道:“老师,是我们的时机到了吗?”

董仲舒哈哈大笑:“是的,咱们的时机到了!”

他眉宇中含着些许的巧色:“长安城中,晁允磨刀霍霍,准备完成他父亲临终的遗愿推行削藩,而在军事上,天下已经完成了大一统。”

“此时,构成天下稳定因素的四大要素中,军事已经完成了大一统,政治的大一统也即将展开,而剩下的最重要的“思想”“经济”中,思想....便是我们的戏台了!”

董仲舒的眉宇中带着狂傲之意:“二陈小儿的所谓“格物”我已然看透,并且将他们的思想融入了我的大儒学之中。”

“此次前往长安,定然要让陛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而儒家的崛起,便在今朝!”

“此去长安,令百家俯首!”

.........

国子监

陈易、陈翊二人对立而坐,面上带着和缓的笑容,其中一人持黑子缓缓落下。

“兄长,您觉着董仲舒一定会来宣扬他的大儒学?”

陈易微微一笑:“这是必然的事情。”

他的面颊上带着些许顽趣以及顽劣:“他以为我们的思想止步于格物,所以一定会吸收格物,形成他的大儒学,可他却不知道,我们进一步悟出了新的思想。”

“而新的思想属于格物,却又超脱于格物。”

“他的大儒学可对付不了我们。”

他眯着眼睛淡淡的说道:“更何况....当年秦皇在大一统思想上失败的教训,足够重了,一家独放不是春啊,总该让这思想....姹紫嫣红百家齐放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