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 第151章 提剑入京,天下安稳【6k】

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第151章 提剑入京,天下安稳【6k】

簡繁轉換
作者:给钱就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30 15:10:50 来源:源1

第151章提剑入京,天下安稳【6k】(第1/2页)

一旁的陈况看着这“太宗手书”,只见其上谆谆些许言语,姿态放的很低,甚至可以说是用恳求的话语,询问陈氏能否再给刘氏一个机会。

陈况的心中十分复杂。

他知道,太宗皇帝这是在打感情牌,希望陈氏能够吃这一套。

但.....

陈况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名垂青史的皇帝,为了自己不争气的后人,而无奈之下,或是在夜色烛火之中,或是在一片暗沉之下,写下了如此的手书.....

这是何等令人心中悲戚的事情呢?

但陈况却并没有代替陈渊做出决定,自十几年前,他与陈渊谈完了之后,便将陈氏的一应事务全都交给了陈渊。

此时此刻,虽然他是“官渡公”,但陈氏家主却并不是他,而是陈渊。

他心中有些许犹疑不定,不知道自己是否要出言劝说一下自己的儿子——毕竟这个儿子太年轻了,没有监国刘氏英明神武的皇帝,或许对太宗皇帝并没有什么感情。

可实际上.....

此时此刻,看着这手书的陈渊鼻子一酸,眼泪几乎快要掉落下来了。

这是感情牌。

陈渊知道。

这是太宗皇帝为了恳求陈氏继续帮助刘氏的一道感情牌。

陈渊也知道。

这是刘恒思虑再三之后为刘氏的不肖子孙留下来的一个保障,目的便是为了安抚陈氏,其中的政治意外大于感情象征。

陈渊更是知道。

但......

陈渊依旧是心中伏念万千。

是啊,斯人已去!故人已去!

“陈渊”或许不会因为这一道手书而感动,但是“陈成”却会因为这一道手书而感动,因为太宗文皇帝乃是他的弟子啊!

他在历史中的时间太久了,太久了,久到了人的灵魂已经苍老,久到了他自己以为自己不会因为什么事情而情绪晃动的时候,这封手书出现了。

事实上,刘恒的目的、政治意味、以及功利性陈渊都明白。

但这并不代表陈渊不会因此而感动。

这很简单——当年的刘恒是真的将“陈喜”当做是自己的老师来恭敬对待的,即便是偶尔有些许的“试探”,也更像是师徒之间的玩笑把戏,谁也不会觉着对方会栽在其中。

如师如父、亦子亦知交。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和你更像是父子、好兄弟的徒弟合伙开了一家公司,他死了,他的儿子不懂事,冒犯了你,你一怒之下离开了,但这个时候那个孩子用一张与你好兄弟十分相似的脸,拿着你好兄弟的托孤书来找你了.....

你的心中一定会思绪万千的。

“世子?世子?”

那内侍已经明白这陈氏之中到底是谁做主了,所以一直站在一旁等候着陈渊做出决定,而此时的陈渊不知为何泪流满面,让那内侍心中十分迷惑。

这陈渊怎么会如此的情绪激荡?他和太宗皇帝又没有什么感情。

难道这位十分崇敬太宗皇帝?

陈渊在这一声声的呼唤中睁开了眼睛,而后看向身旁的人,脸上带着些许的复杂:“你回去告诉陛下,一如太宗皇帝所说,天下黔首何辜?一个月后,我会提剑入京。”

“届时,天下安定。”

“然则.....”

陈渊闭上眼睛,将心中的思绪全然都是收拢了回去,他又变成了那一位处事淡然的“官渡公世子”。

“然则,陈氏无心从政,只愿在官渡之中做耕读之家。”

“在处理过天下动荡之后,某便会回来。”

那内侍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

至于陈渊回不回来那就不重要了,反正到时候天下也已经安定了下来。

“奴婢知道了,这就回去禀告陛下。”

.........

待到那内侍离开之后,陈况才好奇的看向面前的陈渊:“渊儿,你方才思绪为何如此波澜?难道你十分崇敬太宗皇帝?”

陈渊负手而立,站在那池塘之边,眸子中带着无数的怀念。

“是啊....”

他的声音惆怅,仿佛是藏着无数的情绪一样:“我十分崇敬太宗皇帝。”

“太宗文皇帝当年何许人物?可为了这无能的后辈,却只能够对着后世不知名之人,谦逊而又卑微的写下如此言论,只想要天下的安定。”

“这其中一片慈父情怀.....令我心中万千感慨。”

陈况倒是笑了一声,摇头无奈:“你啊,这话说的倒像是在指责我这个父亲,指责我没有尽到父亲应该做的义务一样。”

陈渊心情本是十分沉重,此时却无可奈何的笑了一声:“您这说的是什么话?”

........

未央宫中

刘询在听到绣衣使者以及内侍所说的话之后,心中也松了口气,而后便下令将太子释放出来,然后将其好好约束管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51章提剑入京,天下安稳【6k】(第2/2页)

至于王莽和六难?

刘询犯了难。

其实他想要将王莽以及六难杀死的,但....王莽的女儿毕竟是刘奭的妻子,也是日后皇后的父亲,而且此时的王莽其实并没有犯下什么大错。

将他杀死....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但将其放出来,刘询又有些心中怒气未曾消散,若非是王莽不阻拦,这事情如何是会发展到这种程度?

简直是可恨!

这般想着,刘询便干脆将这件事情搁置,不去想他了。

........

大狱之中

王安披着黑袍遮挡着脸面,站在那大佬之前,脸上带着些许着急焦虑之色:“父亲,此时该如何做?您可有人能够在陛下面前说话?”

“我听传闻,陛下好似对您十分不满,想要将您处死了!”

王莽虽然着急但也没办法,正当他踌躇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一旁的六难却缓缓的睁开了眼角:“王相,您可还曾记得我与您说的话?”

他的脸颊上带着些许神秘的笑容。

“民间之刘秀者,皆有太祖血脉之力,其为九之极数,您正是因为还有一位未曾杀死,所以惊动了赤帝命格,让其对您进行反噬,于是有今日的牢狱之灾。”

“只要您能杀死最后的那位刘秀,白帝便能够再次压制赤帝,您便能够安然无恙了。”

六难说完这话便闭上了眼睛。

事实上,他相信自己说的话吗?其实是不相信的,但这个时候若是不做些什么,将来若是王莽逃出来了一定会怀疑他的。

所以他必须是说些什么。

什么?你问若是刘秀死了,王莽还是没有被皇帝放过该怎么办?

凉拌呗。

死都死了,他还能干什么?

但——只要刘秀死了,而皇帝释放了王莽,那么他在王莽心中的“高人”形象便会更加根深蒂固,无可动摇!

这是六难最冒险的一步!

而此时,王莽一咬牙,做出了决断。

“散尽家财,必须早日杀死最后的那个刘秀!”

王安眼神转悠,但却不敢违抗自己父亲的话:“我知道了父亲!”

..........

甘露四十二年,春夏之际。

一辆车马从官渡城缓缓的行驶了出来,其车辇上坐着一位年轻人,这个年轻人的身上穿着一身玄袍,身边放着一把长剑。

他坐在那里,手中捧着一本书正在仔细的读着,好似忘我,好似不知道自己身处于一个什么样子的状态之中。

但....所有人都认出了这个人。

官渡公世子,陈渊!

也是此代的陈氏家主!

陈氏的一应事物,由其决断!

“这方向是.....”

一个老者看向那车马行驶的方向,脸上带着些许犹豫之色,而后说道:“是长安!”

身旁的人也是松了口气:“天下要安定了!”

是的,天下要安定了!

大汉的动荡持续了漫长的一年多,但天下的安定却只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因为陈渊从官渡城而出,前往长安城的消息只用了三个月就传遍了天下。

天下间,那些“野心家”们,谁都不敢动了。

而各州牧郡县,那些本来想要割据分类的世家、郡守、州牧、全都是冷静了下来,而后老老实实的继续当大汉的郡守、州牧。

至于西域?

在听闻官渡公世子陈渊入长安的一瞬间,西域的诸多国家便安静了下来,他们开始继续老老实实的和大汉进行贸易往来。

至于先前的动荡?

一些小国杀了几个大臣,以此来表达这都是有奸佞作祟啊!

.........

甘露四十二,夏秋。

大雨磅礴落在地上。

未央宫中

刘询坐在那里,一脸病态,他看着面前的刘奭说道:“现在你明白,陈氏有多么重要了吗?”

他的脸上带着些许苦笑之色:“区区一个陈氏,区区一个官渡公世子,只是从官渡驾车而来,原先动荡的大汉天下便瞬间稳定了下来。”

“你还觉着,陈氏是刘氏的走狗吗?”

他的眉宇中带着些许冷冽和无奈:“记住,万万不可再做出什么背弃陈氏的事情了!”

“刘氏没有第二个太宗手书了!”

刘奭眼底闪过一抹阴沉,但却收敛了起来,他只是咬着牙说道:“儿臣知道了!”

........

甘露四十三年。

一处村落外。

一个名字叫做“刘秀”的年轻人死在了这里,悄无声息的。

而同年。

刘询在感受到了自己的“身体”即将倾覆的时候,选择了释放“王莽”,以此来制衡陈氏的势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