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 第51章 景帝之治,晁错之勇

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第51章 景帝之治,晁错之勇

簡繁轉換
作者:给钱就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30 15:10:50 来源:源1

第51章景帝之治,晁错之勇(第1/2页)

文帝二十六年,也正是景帝元年。

新帝即位之后并没有过多的干预朝政,也并没有改变原本文帝留下来的诸多政策,所以天下依旧是那么的安泰、承平。

只是在景帝登基之后,宣布任命了一位新的博士、中大夫,名字叫做“晁错”,而这位晁错早年间曾经追随官渡侯陈朗学习、后来又学习法家思想,勉强算得上是一位陈氏的门生。

这也是新帝在向外表述一种思想,即:我也是和我老爹一样,要重用陈氏的。

除了对于晁错的重用外,这位新帝唯一颁布的政策便是.....打击儒家的诸多弟子。

比如贾谊。

在景帝元年的中下年间,贾谊便因为长沙王当街纵马、伤及黔首而被降罪了。

为什么呢?

景帝给出的理由是“贾谊身为长沙王国相,却并不能够教导长沙王,使其爱民、并不能够约束长沙王的诸多罪行,这样子的国相难道不是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吗?”

时任丞相的陈云、郎中令的陈熙、以及时任太尉的周胜之等人全都表示赞同。

由此,贾谊被赐死。

这位儒家的大贤根本没有表述出来自己多少的思想,也并没有如他所想的那样在历史的舞台上成功的表演,便直接落幕了。

这便是历史,任何一个人在历史的庞大海洋中,都不过是如同一粒尘埃一样。

随时可以死去,随时可以牺牲。

.........

景帝元年的冬日。

官渡侯府邸。

在陈朗死了之后,陈云便继任了官渡侯的位置,而他的“文侯”爵位则是自然被陈熙所继承了,此时的陈氏依旧是有一门双侯,令人艳羡。

府中流水小桥缓缓而去,亭子中的父子二人却在对弈。

“熙儿,你觉着陛下的下一步会做什么?”

陈熙没有丝毫迟疑,便直接毫不犹豫的回答:“自然是削藩。”

他挑动嘴角,脸上带着些许无奈的神色:“陛下想要削藩的心思实在是太过于浓烈了——这一点从他重用晁错便可以看出来。”

“晁错此人过于勇猛了,在朝堂之上便公然说出来要削藩的话语,他难道不知道朝堂上有许多人是与诸地的藩王说不清道不明的吗?”

陈云冷笑一声:“他当然知道,但这不就是他的青云路吗?”

“想要得到皇帝的青睐,就必须是针对皇帝的心思而去施行自己的思想,晁错在最开始的时候便表露出了这样子的思想。”

“这不也是大父不喜欢晁错,将其逐出门下的原因之一么?”

世人都以为皇帝重用的是陈氏的门生,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因为晁错的功利心实在是太强了,所以陈朗早就将其逐出门下。

不过也算是有一段师生情分。

因此,当皇帝和晁错想要借用“陈氏”的大旗来为晁错增添些许“光辉”的时候,陈氏并没有拒绝,毕竟这是皇帝的意思。

而且晁错的确算是陈氏的门生。

陈云只是微微一笑,脸上带着并不在意的神色:“可是,削藩不仅仅是皇帝想要的,也是陈氏想要的不是吗?”

“先皇在病重的那几年间,做下了一些错事——比如将铸币权这么重要的东西下放给了诸王、甚至给了一个叫做邓通的内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1章景帝之治,晁错之勇(第2/2页)

“虽然赐予邓通的权力被阻止而收回了,但....诸王手中的铸币权却并未曾能够收回。”

陈云嗤笑一声:“这使得天下的货币杂乱无章。”

“这是一件坏事。”

他沉默的说道:“昔年始皇帝曾经施行大一统措施,书同文、车同轨,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基础,便这样子烟消云散了。”

“这与战国年间有什么区别呢?”

陈云长叹一声:“所以陛下要削藩,我也是比较赞同的。”

陈熙微微皱眉:“但不应该是如此这般的削藩!”

他沉默的说道:“这般程度的削藩会给诸王一个借口!让诸王全都叛逆!”

陈云挑眉:“或许这正是皇帝想要的,不是吗?”

他轻轻叹了口气:“先皇的功绩实在是太过于伟大了,陛下想要超越先皇,或许就只能够完成削藩之事,他急于证明自己,急于将权力收束在自己的手中。”

“所以,陛下不会放慢自己脚步的。”

陈熙微微沉默,继而再次叹了口气:“是啊,陛下不会放慢自己脚步的。”

“父亲,陈氏做好了战争的准备吗?”

陈云点头:“我已然传信于二叔的孩子,让他即刻赶往长安,届时若是发生叛乱,便可以由他、以及绛侯的二子周亚夫一同领兵镇压叛乱。”

“如此一来,陛下也可以放心,不必将兵权交给周亚夫了。”

他按了按额头:“但将兵权揽在陈氏的手中,这并不是什么好事,或许会成为皇帝忌惮陈氏的借口之一。”

陈熙却并不在意,只是说道:“这并不要紧——让仄之在镇压叛乱之后将兵权交上去就是了。”

“陈氏不在乎这些东西。”

陈云也同样点头。

两人之间又说了些政事之后,陈云便笑着问道:“你难道不准备在货币之上做些什么事情吗?这可是一个好机会。”

“晁错这几日恐怕便会提出削藩之策了,而你此时提出“统一货币”的政策,不仅不会让诸王注意到你,或许还能让他们感激你呢。”

这倒是真的,毕竟一个是要削藩,另外一个只是收回“铸币权”而已。

相较于“失去一切权力和封地”,他们对于失去“铸币权”就不怎么在乎了。

或许这就是“破窗效应”了。

陈熙微微点头:“等着晁错动手吧,晁错动手的时候,便是我动手的时候!”

“啪——”

一枚棋子应声而落。

藩王,早晚要削的。

........

景帝二年,春三月。

大朝会。

陈熙坐在原地,脸上带着谨慎的神色,而他的父亲则是一脸老神在在的坐在那里,他也已经到了可以倚老卖老的年纪。

陈熙已经得到消息,晁错在今日便会上书他的“削藩之策”,而且言辞之激烈,令人觉着惊惧。

而这,也是他提出“统一铸币权”的机会。

果不其然,朝会方才开始,晁错便上前一步,声音恢弘而又严肃。

“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