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秦始皇吃花椒
狭义上的献俘,指的是将重要俘虏献于太庙。但那个级别太高了,最近一次还是在成化年间。
但知县代天牧民,有『缉盗安境』之责。在剿匪成功后,理当举行遥献仪式,一来可安定人心丶震慑宵小,二来有利于加强朝廷的权威。
当然更有利于加强知县的个人权威……
于是卢知县便在城隍庙前,义正言辞地宣读了献俘祭文:
「维大明弘治十八年元旦,合江知县卢某丶永宁千户马某,率阖城军民,谨致祭于城隍之神,禀圣听于万里之遥曰——」
「蜀江回浒,向为通津;滩雾所蔽,竟聚匪氛。齐三小丑,啸聚为寇,截舟于野,扰民于滨,商路断绝,闾阎愁殷。匪势虽微,民皆切齿;江上壅塞,众盼廓清!」
「岁除之夜,贼醉酣嬉;千户马某,率师奔袭,火焚贼栅,红光裂雾;刀刈贼徒,刃舞血雨!义士苏泰,生擒贼首;馀党方惊,竟血染席。一夕之间,巢倾穴覆,珠货重光,江路复熙!」
「此非臣功,实赖神佑王化,将士齐心。今首恶就俘,从寇尽灭,合江路通,闾阎称庆。谨以贼首齐三等献于神前,伏祈:
一祈江涛永靖,舟楫无阻;
二祈年谷丰登,阖境康宁;
三祈圣朝万岁,海宇清宁。
臣当谨守臣节,抚民以安,上答神庥,下遂民愿。尚飨!」
台下百姓伏跪于地,虽然听不太懂,但都感觉老父母身上,似乎多了几分神圣。
苏录冷眼旁观,不禁暗叹,卢知县这一把,实属『秦始皇吃花椒——赢麻了。』
不过这是人家应得的。他扪心自问,换了自己,面对去年腊月十七的困局,怕是没法三下五除二,扭转到今日大获全胜的局面。
这还不过是一位县太爷,就有这般手段。学吧,太深了,学无止境啊……
「这篇祭文是你捉刀的吧?」朱子和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我去……」苏录吓一跳,见鬼似的看着他:「你不是回家过年了吗?怎麽又冒出来了?」
「今早跟着我爹去道台衙门拜年,听说你们昨晚剿匪了。我就赶紧过来看热闹了。」朱子和笑道:「怎麽样骐骥,我消息灵通吧?」
「是是,以后我就叫你小灵通了。」苏录今天心情好,笑着给他起了个外号。
「灵通二字不错,我等读书人甚爱。」朱子和还认真地琢磨起来。「就是『小』字不太体面。」
「没事,等你成年后我就叫你大灵通。」苏录笑道。
「其实叫『灵通』就行了。」朱子和认真道:「也不太好,像是个通灵的。算了,小灵通就小灵通吧。未有其小,何见其大?谦抑一下总没错。」
「……」苏录无语,我只是开个玩笑,至于这麽认真吗?
「还没回答我呢,这祭文是你写的吧?」朱子和又问道。
「你怎麽知道的?」苏录默认道。
「味这麽冲,我隔着几里地就闻出来了。」朱子和笑道:「再说,不是你写的,怎麽会独独提你兄弟的名字?」
「我临时研究了一下告捷文书,向来先登擒贼首者,是要列出姓名的。」苏录一本正经道。
「那也是假公济私。」朱子和一针见血道。
「小灵通……」苏录看着他。
「啥事儿?」朱子和问道。
「你还是回泸州吧。」苏录道。
「我当然得回去,你也得跟我一起,再不去三叔就要发飙了。」朱子和笑道。
「好吧,明天出发。」苏录点点头,其实年根儿下登门拜师很不礼貌,他本来就打算一过了年便去的。
~~
经此一役,合江百姓对千马户和他的军队,印象彻底改观。
大伙儿本来以为他们是来闹事的,没想到人家其实是给县里剿匪来的。好多不明真相的百姓还骂过他们,这会儿好生愧疚,纷纷赠送酒肉,聊表歉意。
根本用不着他们的酒肉,卢知县在衙门里,安排了盛大的庆功宴,犒赏凯旋而归的将士。
主桌就设在了县衙大堂中,主宾位自然是马千户,老爷子老族长还有程秀才等人,也都被安排在了这一桌,给足了他们面子!
当然,县里的官员士绅主要还是以吹捧卢知县为主,把他夸得天上有地下没,好比管仲乐毅了……
卢知县被众人轮番灌了不少黄汤,也渐渐失了矜持,开始大着舌头吹牛逼了。
「本县什麽时候定的计?尔等可还记得去岁八月,本县去过一趟太平镇?那次不光发现了苏神童,还结识了马千户这个好朋友……」
「哦!想起来了想起来了。」包主簿拍着脑门,满脸钦佩道:「我就说县尊怎麽忽然去太平镇视察?原来是去请奥援了!」
「老父母真是深谋远虑啊!」众官绅忙齐声大赞。
「这麽说,上个月那一场风波,也是二位大人早就谋划好的了?」曹县丞也赶紧恍然道:「一切都是为了给千户大人,创造一个出兵的理由吧?」
「呵呵,本县是不会承认的。」卢知县矜持笑道。
「明白明白!一切都是天意!不是人为的安排。」众人赶忙『会意』道。
一旁的老爷子轻声对马千户道:「受不了了,我要离席了。」
「哈哈哈。」马千户小声笑道:「论起大胆肉麻,咱们武夫还差得远。」
「那你慢慢学吧。」老爷子现在跟他说话,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小心客气了。
「别急,再坐会儿。」马千户拉住欲离席的老爷子,待到那些围着知县的官绅稍稍退潮,便沉声道:「把苏泰叫来。」
苏泰就在大堂外的一桌坐着,闻命赶紧过来。
「老弟,给你介绍个少年英雄!」马千户拉着苏泰的手,对卢知县道:「苏录的亲哥哥,苏泰!」
「哦?」卢知县一听这名字,恍然道:「我想起来了,生擒齐三的英雄嘛!」
他打量着身材魁梧丶相貌堂堂的苏泰,眼前一亮道:「好雄伟的后生,跟你兄弟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啊!」
「老弟这话太对了!苏录是读书的天才,他就是习武的天才!」马千户拍着苏泰粗壮的手臂,将他生擒齐三的过程,略加渲染讲了出来。
虽然整个过程,只是短短的几息功夫,却足以体现出苏泰的智勇双全!
「……一直到最后,那齐三被众人绑了,也没掏出他怀里的匕首。」马千户绘声绘色道:「你猜是怎麽回事?」
「怎麽回事?」卢知县好奇问道。
「那厮的两只胳膊,硬生生都被苏泰夹折了!」马千户这才高声答道。
自然引得满堂喝彩!有士绅感叹道:
「那齐三当年在县里时,就以膂力惊人着称,没想到苏壮士居然远胜于他!」
人家夸他孙子的时候,老爷子就不觉得恶心了,还在那添油加醋道:「这孩子十三岁的时候,就把祖传的牛角弓拉断了,气得我狠抽了他一顿!」
「哎,那只能说明弓不够强,配不上令孙这样的天生神力!」卢知县便吩咐道:「去库里挑一张最硬的铁胎弓来!」
手下人赶紧照办,不一时,便取来了一张六石铁胎弓。
本朝测弓力沿用宋时的『弛弦加物法』。一石弓就是未上弦的弓加一石重物张一尺。实际拉满所需力量仅为三分之一,不过这弓力,也不是一般的士兵可以尝试的。
卫所考核弓手,能有半石拉力即可合格,拉到一石便是优秀。这张六石铁胎弓,需要两石的拉力,在库里这麽多年,还没人能拉开过呢。
苏泰接过弓来,试了试弓力,便深吸口气,沉腰送胯,力灌双臂,爆喝一声!将其拉成了满月!
「好!!」喝彩声登时响彻大堂。
「果然是天生神力,这样的壮士必须要举荐给朝廷!」卢知县击节叫好,问苏泰道:「壮士现在是何军职?」
「俺没当兵,俺是酿酒的。」苏泰瓮声瓮气道。
「苏泰是我们酒坊的二掌作,二郎酒就是在他手中重见天日的!」苏大吉忙笑道:「过不几年就该接我的班了!」
「哎,苏大掌作你还是找别人接班吧。」马千户给他个眼色道:「苏泰这样万里挑一的好男儿,埋没于糟房太可惜了。」
说着叹口气道:「但是直接当兵也太可惜了。」
「确实,那应该怎麽办?」卢知县自然听出马千户有意抬举苏泰,也乐得配合道。
「让他去上泸州武学,」马千户便沉声道:「将来考个武进士还不手拿把攥?」
「泸州武学?好主意!」卢知县不禁赞道:「那就推荐他去念武学吧!」
「可我是永宁卫的千户,在泸州卫说话不好使,人家未必肯卖我这个面子。」马千户叹气道。
「这个简单。」卢知县便大包大揽下来道:「只发了报捷文书,还没发请功的名单。尤先生……」
「学生在。」尤幕友忙应道。
「回头给苏泰叙功时加上一句,推荐入泸州卫武学。」卢知县说着看一眼苏泰,问道:「壮士,你愿意去吧?」
「……」别看苏泰长得壮,他还不到十八岁呢,便看向他爹。
见苏有才点点头,苏泰便高兴道:「俺去!」
「好,这事儿包在本县身上,保你尽快入学!」卢知县现在说话口气越来越大了。
苏有才便对苏大吉歉意道:「对不住了大掌作,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我开玩笑的。」苏大吉却哈哈大笑道:「我早看出夏哥儿这孩子,指定也有大出息了!」
ps.又是三更求月票!求订阅啊啊,还有最后一百均订就1万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