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状元郎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冬夜卧谈

状元郎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冬夜卧谈

簡繁轉換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5 04:16:07 来源:源1

第125章冬夜卧谈

订货会后,那魔音灌脑的《二郎酒神曲》终于消停了,太平镇恢复了安静,苏录也全身心投入到了学习中。

九月十五的第七次月课,他再次击败了朱子和,实现了三连冠。

这次再没人感到意外了,就连朱同学本人也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结果,走到苏录跟前拱手道:「骐骥兄,恭喜你连续三次战胜我,真是了不起的成就。」

「贤弟客气了,你赢我的次数不是更多吗?」苏录虽说已经跟小朱很熟了,但还是不习惯他这种,自我意识过盛的说话方式。

「不,我赢你的时候,你还太弱,算不得成就。」朱子和之所以不讨人厌,就是因为他秉承『君子诚之为贵』的圣人之训,不管对己对人都实事求是。

「好吧……」苏录苦笑着点点头,总不能说我也没什麽好骄傲的吧,那岂不太伤他了?

「今天可否给点时间,向你请教一下这次的作文。」朱子和又神色自若地问道。

「这个好说。」苏录满口答应,反正虱子多了不咬,他已经习惯了。

本来只有省身斋的同窗会向他请教。合班学习五经之后,另外两个斋的同窗,这下也逮到了机会了。

正如张先生担心的那样,苏录会不厌其烦地回答每一个问题。

但并没有像张先生担心的那样,影响他学习。因为苏录还在用费曼学习法,为别人讲解的同时,会加深自身对知识点的了解,巩固自己的记忆。

而且,到现在还没被淘汰的同侪,水平都相当不错。所以别人但凡请教他的,不是难点就是容易混淆出错的地方。苏录通过指点同窗,也可以帮自身查漏补缺。

不少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漏洞,就在无数次请教与讲解中,被一个个堵上了……

~~

书院还是按照教学计划,每天周而复始地授课,到腊月时如期讲完了五经通识。

说是通识,但先生们为了尽可能地招揽生源,都使出了浑身解数,还是把『五经』里里外外,仔仔细细给学生们都讲了一遍。

苏录和朱子和丶林之鸿等学有馀力的同窗,更是基本能全文背诵了。

其中《诗经》约三万九千字,《尚书》一万八千字,《礼记》约九万九千字,《周易》约两万四千字,《春秋》约一万六千字。

对这些卷王们来说,压力不算太大。此外,苏录还熟读了朱子为《易》作注的《周易本义》,为《诗》作注的《诗集传》,为《礼》作注的《仪礼经传通解》,及其命门人蔡沈为《尚书》作注的《书集传》……

不管将来学哪个流派,肯定都要在朱子的框架内游走,所以这也属于必读书目了。

唯独在《春秋》方面,朱熹未曾有相关撰述,并且他还经常说『春秋难看,此生不敢问』,『某平生不敢说春秋』之类,告诫学者不要在《春秋》上浪费过多时间。

但教授《春秋》的牛先生却化劣势为卖点,说这是因为《春秋》微言大义丶深不可测,所以能读懂《春秋》的都是牛人,真正牛伯夷的学生就该选《春秋》!

但是考虑到他今科秋闱又落第了,这话格外没有说服力……

总之经过这五个月的学习,苏录对『五经』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不会再像之前那样雾里看花了。

他现在知道,《诗经》通过『兴观群怨』培养君子的共情能力与道德感知。

《尚书》是上古历史文献的汇编,以史载道,聚焦治国理政,蕴含着早期儒家的政治理想。

《礼记》是对周代礼仪制度的阐释与总结,其核心是以礼为纲,构建了从个人礼仪到社会伦理的行为规范。

《周易》以阴阳变化阐释宇宙与人生规律,是儒家的哲学基础。

《春秋》是孔子所修的鲁国史书,通过历史叙事的褒贬大义,确立了儒家的道德评判标准。

这五经的内核与儒家思想高度一致,因此成为儒家阐释其理念的权威依据。

并且孔子还亲自对这『五经』进行了整理与阐释,即太史公所谓的『孔子删《诗》《书》,订《礼》《乐》,述《周易》,作《春秋》』,更是直接奠定了其不可撼动的儒家圣经地位。

什麽,《乐》去哪了?儒家原本确实是『六经』的,但其中的《乐经》先被秦始皇焚书坑儒,只收藏了几套在阿房宫,后来又被项羽一把火烧没了……

总之这五经就是儒家的大学教材了!因为每一经都过于深奥,学者皓首穷经都无法参透,所以只能从中择一经精研,而不能盲目求全,贪多嚼不烂。

本朝科举要求考生专治一经,就更没有神经病会五经通研了。

不过苏录听张先生说,也有很多读书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诸如科场不顺,亦或是越学越迷糊,会在多年后另换一经,重新学起。

虽然也有树挪死人挪活的例子,但大部分人都白白蹉跎了光阴,消磨了意志,完全得不偿失。

张先生是在用这个例子告诫学子们,选经时一定要慎之又慎,一旦决定了就最好从一而终,半途而废实在太伤了……

~~

五位经师也果然如张先生所料,拼命地争抢苏录,都想将这个已经官方认证的『神童』,收为自己的弟子。

为了能在这场争抢中胜出,先生们不断加码,有保证他能中秀才的,有说能给他介绍名师的,还有给他物质奖励的,那牛先生甚至表示,只要他选《春秋》,就把闺女许配给他……

后来苏录才知道,牛先生的闺女已经十八了。但牛先生表示,女大三抱金砖,年纪大点会疼人……

惹得其他先生大骂姓牛的无耻,这到底谁占谁的便宜!

不过苏录听从了张先生的建议,一直没有表态。

进入腊月后,书院开始进行五经考试,都是一些基础问答和短篇策论。这不是为了考查学生的水平,因为这麽短的时间,学生也不可能学出个丁卯来。

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判断学生的适配性,书院会根据学生的表现推荐经目。

比如林之鸿思理精审,善穷幽微,便被推荐治《易经》。

乔枫长于考辨,治学扎实,便被推荐治《尚书》。

马千里严守礼法,善于梳理且能践行礼义,被推荐治《礼记》。

苏淡因为同样的理由被推荐治了《易经》。

程万舟因为文辞灵动,情感细腻且具共情力,被推荐治了《诗经》。

李奇宇和程万范,则没有任何理由地被推荐了《诗经》……

这让哥俩好生凄凉,因为这不啻于明摆着告诉他们,你们就学不了别的。

~~

「哥,我真的非选《诗》不可吗?」夜里,程万范睡不着,躺在铺上问苏录。

寒冬腊月的寝舍内没生炉子,同窗们挤成一团取暖,正好再开个卧谈会。

苏录把身子缩在厚厚的被子里,只露出鼻子和嘴巴道:「每年乡试选《诗》的可是最多的,难道那些秀才都学不明白别的吗?而且每科进士中,都是治《诗经》的人最多,状元探花一样中,有什麽影响?」

「哎,哥说话就是有道理。」程万范点点头,讪讪笑道:「就是觉得被推荐《诗》挺没面子的。」

「《诗》怎麽了?」程万舟不开心道:「我就觉得诗挺好,特配我!」

「那这麽说也配我!」李奇宇被『小舟舟』一句话治好了毛病。「想我土城小李白,岂能舍《诗》而从其他?」

这下就剩一个程万范不开心了……

「而且你可别小瞧了《诗经》,先生说它易学难精,难的十分隐蔽,而且『诗三百』就是三百个不同的精神世界。涉及从西周至春秋,不同地域的习俗丶制度与信仰,你要是能全学明白了,就是毋庸置疑的学问大家了。」苏录又劝解他道:

「总之『五经』没有一个是浪得虚名的。学好哪一经都足够你中秀才了。」

李奇宇便附和道:「听见没?深着呢,学吧,学无止境。」

「你少打岔。」程万范踹他一脚。

「你狗咬吕洞宾。」两人便你一脚我一脚踹起来。

「哥,为啥没推荐你本经?」苏淡轻声问道。

「不知道啊。」苏录摇头道。

「这我知道,朱子和也没有。」另一头的陶成道:「你们两个人估计是重点关照对象,跟我们不一样。」

「呵呵……」苏录这时候也没法自谦了,那会被认为太虚伪,只能一笑了之。

「不过哥你自己想选哪一经?」王翀问道。

这话立刻引起全舍同窗的兴趣,连李奇宇和程万范都不打闹了,全都伸长脖子听苏录的选择。

谁不想跟他治同一经啊?那就可以一直沐浴在义父的恩泽下了。虽然不治同一经,依然可以向苏录请教四书的问题,但五经就没有人指点了……

其实苏录也举棋不定,正好趁机梳理一番。他想一想,认真答道:「从我个人角度,肯定是优先选『四书』那样,有权威注释的,这样答案比较准确,做起来不慌。」

「那首先就排除《春秋》了……」众人笑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