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状元郎 > 第十五章 持旗少年

状元郎 第十五章 持旗少年

簡繁轉換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30 15:10:57 来源:源1

第十五章持旗少年(第1/2页)

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蕉叶纸,苏录的学习进度总算没耽误。

这天晚上,苏有才在纸上写下个大大的‘永’字,终于开始正式教他书法。

“‘永’字虽简,却涵盖了楷书所有笔画和架子。现在我便以‘永’字为例,授你正楷笔势。”说着他将永字拆开,一笔一划地写道:

“点为侧,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

横为勒,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

直笔为弩,不宜过直,太挺直则木僵无力,而须直中见曲势……”

学完永字八法之后,苏录便按照老爹的要求,先描红再临摹,细细揣摩,反复练习。

书法是个慢功夫,急不得。背书却是个急活计,慢不得。慢了就背不完了……都已经进九月了,他还没开始背最最重要的‘四书’呢。

原因无它,背完‘小四书’后,就没有便于背诵的四字韵文了。

《孝经》还好,只有短短一千八百字,主要内容是孔子与曾子的对话。众所周知,孔言孔语,简明优美,也很方便背诵。苏录半天就搞定了……

至于《孝经》的内容,到底是在洗脑还是禁锢人心,他根本不在意。把自己变成一台无情的考试机器,是考生最基本的修养。

就算上头说雪是黑的,炭是白的,只要考试会考,他也照背不误,绝无二话。

反正考完了就没用的东西,管他这那的了……

难背的是《小学》,这本书全是朱熹从现成文献中摘抄出来的。全书六卷共两万七千字,分内外篇。内篇包括《立教》《明伦》《敬身》和《稽古》,以选录儒家经书为主,‘萃十三经之精华’。

另有《嘉言》、《善行》两外篇,辑录了历代贤德之士的嘉言和善行……两外篇足足两万七千字,占了整本书的大头。

好在《小学》是启蒙用的,内容不深,苏录大都能理解,只是有些字不认识,还有好些词句搞不懂,所以他还是得跟着老爹从头到尾学一遍……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苏有才教导他道:“鞶,蒲干切。此句出自《礼记》,意思是幼儿能够自己吃饭,要教他用右手。会说话了,就要教他们学习答话,男孩用‘唯’,女孩用‘俞’。给男孩子的荷包用皮革,女孩的荷包则用丝帛。”

苏录运笔如飞,快速记录着自己不懂的地方。该说不说,他现在写字的速度突飞猛进了。

但这样逐句讲解,速度就慢下来了,老父亲一晚上累个半死,也只能讲个三千字。

“这样下去得背到什么时候?”苏录不禁发愁。

“你就知足吧,原先《小学集注》也要背的,那个字数更多。”苏有才喝口蜂蜜水润润嗓子。

“为什么现在不背了?”苏录问道。

“因为做集注的陈选,在成化末年被太监诬告下狱而死,先帝昭告天下学校,停用了他的集注。虽然本朝给他平了反,但礼部也一直没有奏请,恢复使用陈选集注。”苏有才道:

“说白了,科举又不考《小学》,大家都想省点事儿。”

“这样想就对了。”苏录深以为然。

结果,一本《小学》他足足背了九天,而且是吃饭睡觉都在背,才把它啃下来。

最恐怖的是九月初三这天,苏录学习了《小学·善行》的最后一篇,又进行了《百家姓》和《千字文》的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复习;以及《小学·明伦》的第六次复习、《小学·嘉言》第一篇的第五次复习;还有《小学·善行》第一篇的第四次复习!

这么多的内容,看都能把人看懵,别说他这个背的人了。这天他足足背了八个时辰才完成任务,背到最后两眼都直了……

“秋哥儿,快歇歇吧,喝碗蜜水还下魂儿。”可把苏有才和苏泰心疼坏了,赶紧尽其所能的照顾上了。

当然老爹只负责心疼,照顾还得老哥来……

其实他俩也很累,族学同样进入了备考阶段,苏有才白天教学任务很紧,晚上回来还得长时间辅导儿子,累得他眼圈也黑了,嗓子也哑了,但看到苏录愿意上进,而且有能力上劲,他比什么都高兴,再累也愿意。

至于苏泰,酒坊里的活本来就够辛苦了,他还得时不时下河上山,供应苏录念书,也累得双下巴都没了。

~~

转眼到了九九重阳。

这天是酒坊投料、开酿新酒的大日子,关系到所有人的生计,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春节。

这一天,各家酒坊都会举行隆重的重阳下沙仪式,苏家也不例外,所有男丁倾巢出动,苏录也得来帮忙。

不过他没什么好抱怨的,因为就连他大哥春哥儿,也从太平书院回来了。听伯娘骄傲地说,大哥是要上台祭天的……

届时苏录也会全程上台,不过是在边上打旗的背景板。

虽然是背景板,他也被早早叫去酒坊,跟其他打旗的少年一起,听负责仪式的堂伯苏有彭嘱咐,待会儿该怎么站位,怎么吆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五章持旗少年(第2/2页)

其实很简单,就是持着旗间隔站好,仪式开始后,听堂叔喊什么,他们就跟着喊什么,相当于一排人肉喇叭。

嘱咐完他们,苏有彭就去忙别的了。苏氏一族的少年们便围一圈聊开了……

“听说春哥儿他们,完事了每人还能分一刀猪肉呢。”一个小胖子愤愤道:“凭什么咱们就得白打旗?”

“因为人家要祭神,还要献唱。”一个竹竿儿似的瘦高个道。

“咱们也得吆喝啊!”小胖子不服道。

“你那种吆喝,有嘴就会。春哥儿那种,得上了书院才会。”瘦高个儿笑道。

“雄起雄起。”小胖子羡慕道:“老子这回一定要考上,明年我也要分猪肉!”

“好志向。”另外几个少年笑话他道:“不过还是让你娘,捉个小猪给你养起更靠谱。”众人哄笑起来道:“到时候想吃五花吃五花,想啃猪蹄啃猪蹄!”

“哈哈哈……”少年人就是这样,因为几句无聊的笑话,就能笑得前仰后合。不过这就是年轻,才有的活力啊!

只有苏录没笑,他倒不是装高冷。而是他中暑之后,小胖子去他家看过他……后来二哥介绍说,小胖子叫苏浪,是七爷爷家的堂兄弟,也是苏录小时候的玩伴。

其实这些打旗少年年纪相仿,又是同族,本来都是玩伴的。但人家一直在上学,苏录却早早回家干活了,长大后自然就玩不到一起了。

这时苏浪还能去看他,就显得很可贵了……

“秋哥儿,听先生说你也要考书院?”这时苏浪凑到他身边,问道。

“是。”苏录点点头。

“你其实是不想当学徒吧?”其他少年自以为看穿了一切。

“是,我只是不想干活。”苏录点点头。

“我猜也是,你才识几个字,拿什么考书院?”众少年哄笑道。十三四岁的小子,最爱专捡不中听的说,来证明自己不是小孩子。

“说什么呢?”苏浪不高兴了,呵斥众人道:“不会说话就闭嘴!”

“好好,他能考上。”少年们便阴阳怪气道:“你也能考上,你们俩都能考上,这下行了吧?”

“承各位吉言。”苏录一直面带微笑,还拉住了气愤的苏浪。

以他的心理年龄,还不至于被一帮小崽子气到。

当然,少年们也不会在他身上浪费太多时间。他们今年都要考太平书院,抓紧时间背书才是正办。

苏录见状,也在心里开了个番茄钟,默默复习起今日的功课来。

几个少年单背了一会儿,觉着无聊,便互相考校起来,由一个人出题说上句,其余人抢答下句。这么看来,读书的孩子和不读书的,玩不到一块儿也正常。

他们考校的是书院口试的内容,苏录还是头一回见。正好一个番茄钟结束了,他便认真观摩起来,发现还真挺不容易的……

少年们当然是怎么刁难怎么来,非但都集中在了《小四书》和《小学》上,而且出题基本不超过四个字。答题者得先从记忆中定位到出处,然后再一字不差的背下来,还是非常考验记忆和反应的。

“其三。”这时,轮到瘦高个儿出题了,他更是刁钻到姥姥家了。

“其三?这是啥子题吗?”众少年直挠头,全都被考住了。“你扯把子呦?”

“放心,不是扯把子。”瘦高个摇头道:“所有书里就一个‘其三’。”

少年面面相觑了一阵,有人道:“提示一下,在哪块儿的吗?”

“考试的时候,也会提示吗?”瘦高个却不通融。

“算了算了,这题不会了。”少年们无奈道:“这把算你赢。”

少年们刚要放弃,却听有人开口答道:“其三,胜己者厌之,佞己者悦之。唯乐戏谈,莫思古道,闻人之善嫉之,闻人之恶扬之,浸渍颇僻,销刻德义。簪裾徒在,厮养何殊。”

“就是这个,一字不差,佩服佩服!”瘦高个竖起大拇指。

“厉害啊……”众少年不禁目瞪口呆加心塞,因为答上来的那人,正是他们瞧不起的苏录。

“厉害啊,秋哥儿!”苏浪却一把搂住苏录的脖子,高兴道:“嚼精儿出的题,向来十回答不上一回!”

苏录已经知道,方言里‘嚼精儿’是指那种毒舌刁钻,好刁难别人的家伙。便笑笑道:“我恰好刚学了,能想起来很正常。”

“原来如此。”少年们恍然,顿时没那么心塞了。

“是啊,你们背得早,记不清很正常,回去稍加复习就想起来了。”苏录微笑着鼓励他们。

“那是当然了!”少年们属于顺毛驴,一哄就高兴,这下也开始你一眼、我一语,跟他说话开了。

“秋哥儿,你‘四书章句’也背的这么熟?”

“还没开始学。”苏录实话实说。

“那哦豁了。”少年们不禁惋惜道:“早两年用功,说不定还有戏。”

“没事,你们能考上就行,我就当跟着长长见识了。”苏录微笑如故、八风不动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