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状元郎 > 第一百零九章 大功告成

状元郎 第一百零九章 大功告成

簡繁轉換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5 04:16:07 来源:源1

第110章大功告成

「当然我也只是建议,主意还得你自己拿。」张先生也觉得自己这法子有点太理想化,万一孩子一脚踏空,城里也耽误了,乡里也耽误了,不就麻烦了?

「不急的,先认真学吧。读书人虽说专治一经,但也要五经皆通,不然做不了学问也考不了科举的。」他又为苏录宽心道:

「等到年底时,书院也会考核『五经』,通过你们的表现建议你们治哪一经,比如推荐思辨强的治《易》,擅长史论的学生治《春秋》……到时候再决定不迟,先在心里有个数就行了。」

「是。多谢先生教诲。」苏录恭声应下,又问道:「先生,今天我们上什麽课?」

「今天不上课。」张先生早有章程道:「我准备抓紧时间,帮你把那套『注音符号』整理成型!」

「是。」苏录再次应下。心说张先生怎麽突然想到这茬了?难道是觉得自己学习已经搞好了?还远远不够啊……

但也只能先生说什麽就干什麽。

于是苏录按照张先生的吩咐,先将自己脑海中的汉语注音符号写出来。

其中声母二十一个,为——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ㄏㄐㄑㄒㄓㄔㄕㄖㄗㄘㄙ;

介母三个,为——ㄧㄨㄩ;

韵母十三个,为——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

总计三十七个,另有五个声调符号。

然后两人又用了几天时间,用注音方案去标注《洪武正韵》中的七十六韵部丶三十一声母及两千八百二十一个反切音。

结果发现注音符号完全不够用,因为《洪武正韵》的汉语发音和后世还是有一些差异,比如此时的入声字,后来就消失了;还有全浊声母,也是后世没有的……

两人又用了几天,连初五旬休都没回家,找出了十个s声母缺口,十九类韵母缺口。又反覆推敲出最小扩展方案,最后新创了十三个注音符号:

浊声母符——;

三个入声韵尾符——丶丶;

一个闭口韵符——;

一个入声调号——。

这样改造后的汉语注音符号到了五十个,但比原先的八百六十六个反切字,不知道简单了多少倍。

「……而且这些符号可以直接教给蒙童,不像反切注音,只有先生能看得懂。」张先生端详着两人敲定的方案,满意极了。

「好好好,你这套注音方案可以见人了!」

苏录只见他双目血丝密布,黑眼圈都熬出来了……这十多天,张砚秋全都扑在这上头,连睡觉的时间都贡献出来了,比苏录付出的精力可多多了。

「先生劳苦功高,这套方案应该算咱俩的。」苏录从来不会敝帚自珍,何况注音方案的补完工作,基本都是深谙音韵学的张砚秋完成的。

要是换了自己,还不知道什麽时候能搞定,而且肯定会有错漏,绝对弄不到这麽完美。

所以他愿意跟张先生分享,何况这也不是他原创的……

张砚秋却摇摇头道:「这些工作你一个人也能做的,我不过是帮你加快了一点,怎麽能忝列卷端?那不成欺世盗名了吗?」

「先生此言差矣,不是你重视促成,这个方案可能永远不会问世。」苏录摇摇头,坚持己见。

「先不说这个了。」张先生摆摆手,问苏录道:「你觉得蒙童学习这五十个注音符号需要多久?我说的是一般人。」

苏录约摸一番,料敌从宽道:「每天一个时辰,学上两三个月吧。」

又一拍脑袋,想起个简单法子道:「还可以编个口诀表,帮助孩子们记忆,比方说ㄅ(波)ㄆ(坡)ㄇ(摸)ㄈ(佛),ㄉ(德)ㄊ(特)ㄋ(呢)ㄌ(了)……」

张先生听完眼前又是一亮,佩服地五体投地道:「这法子郎朗上口,易学易记!肯定能大大降低蒙童的学习难度,我常听说有人生具慧根,现在终于见到了,而且粗得吓人。」

「先生说慧根,弟子还能腆着脸听一听。」苏录心说我生具宿慧,也算是慧根的一种。遂苦笑道:「说粗得吓人就不必了。」

「哈哈哈!」张砚秋大笑道:「来来来,我们再把这套口诀整理出来!」

「还来?」苏录哀鸣一声。「先生,咱们至于这麽着急吗?」

「当然,必须要只争朝夕!」张先生却断然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好吧。」苏录眨眨眼,没有再烦言。

~~

八月十七一大早,土城镇通往太平镇的驿道上忽然热闹起来。

几十名穿着杂色泡钉棉甲,扛着长枪火铳的卫所兵丁头前开道。

后头是八个仪仗舆吏,身穿红色罩甲,头戴插着羽毛的笠帽,肩上各扛着『肃静』丶『回避』牌,『合江知县』丶『授文林郎』官衔牌,还有青旗丶红旗丶水火棍丶开路锣……

再后头是四个穿着皂色短打的轿夫,颤巍巍抬着一顶绿呢小轿,轿边跟着几名拎着水瓶丶痰盂丶马子的长随,周围还有手按腰刀丶锁链的快班警戒。

这是一套完整的七品知县仪仗。若是在京中,只有六部九卿的正印官才能享受出门坐轿,仪仗开道的待遇。

但在地方上,州县正堂代天牧民,要彰显朝廷的体面,令百姓感到敬畏,所以七品知县出行,也有全套的仪仗。

仪仗和排衙,是很多五六品的朝中官员都艳羡不已的地方。很多人托门子找关系,宁肯降职外放,也想过一把百里侯的瘾。

但合江知县卢昭业已经当得够够的了,他在这山沟沟里干了整整十一年,从三十六到四十七,仕途最好的光阴,全都困顿在这个天高皇帝远,山深刁民多的鬼地方了。

别说人了,就连他这顶坐了十年的青呢小轿,都咯吱咯吱像随时要散了架一样……

当然也是这段路格外难走。越往山里来,路越像被野狗啃过似的,坑洼连着碎石,轿子左摇右晃丶上下颠簸如同在浪里行船,把他的痔疮都给颠出来了,疼得卢知县呲牙咧嘴。

「唉……」卢昭业长叹一口气,暗骂自己得了癔症。

这还是他头一回去太平镇,因为永宁卫虽然有很多事情由县里代管,童生也在县里考试,但终究不是他的辖区。本县的事儿他还忙不过来呢,哪有功夫管这山沟沟的狗屁狗屁倒灶?

这次之所以不远百里前来,一是之前朱琉上任后曾拜会过他。他一时高兴就答应说,年内去视察一下太平书院。

二是太平书院今年成绩极好,整整十二个学生过了县试,虽然后来过州试的只有五人,但卢知县心知肚明,那不是实力不济,非战之罪。

结果,五个人里最后中了三个秀才,证明了太平书院的学生质量就是高!所以他才起意来视察一番,看看有没有可造之材,可以提前栽培。

『拔掖神童』是本朝地方官最爱的雅事,但必须要趁早,等人家中了秀才就晚了。届时就算他想提携,也提携不动了……

正好秋收前,他按例要下乡巡视收成如何,好对今年的秋粮徵收做到心里有数,不然下面人内外勾结,能把他当傻子耍。

卢知县看看巡视的路线,最近距离太平镇就几十里了,便头脑一热,让人知会了朱琉。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几十里山路他麽这麽难走。

「怎麽了,老爷?」听到卢知县的哼唧声,长随忙在轿窗外问道。

「把老毛病颠出来了……」卢知县低声道。

「哎哟那还得了?快慢点。」长随忙吆喝轿夫道:「都稳着点!」

「唉,早知这路这麽难走,还不如坐船呢。」长随又陪着大老爷叹口气。

「坐轿子犯病,坐船可要命。」卢知县半边屁股翘起来,只坐了半拉屁股,身子靠在轿厢上道:「我就不该来这鬼地方。」

「要不咱回去?」长随道。

「我都走一半了!」卢知县没好气道。

「哎哎,小的蠢。」长随心说就好像你去了,就不用回来一样。

「但愿德嘉老弟手里有几根好苗子吧,不然本县这趟就太亏了。」卢知县哼唧道。

「是啊,这三五天,大老爷得遭老罪了。」长随经验丰富,知道大老爷的老毛病,每次都得犯个三五天。说着骂道:「永宁卫也真是的,不能修修这烂路,万一要打仗怎麽办。」

「行了,少说两句吧。」虽然话说到卢知县心坎上,但他还是呵斥道。

毕竟卫所方面对他十分热情。昨晚卢知县下榻在土城镇,那位姓李的百户设盛宴款待他一行,今天还亲率手下官兵一路护送,怎麽也得给人家点面子。

不过现在想来,今回发病跟昨晚吃的烤全羊和狗肉锅,怕是甩不脱干系……

他正暗骂自己,都什麽年纪了还贪嘴!那位李百户策马过来道:「卢大人,我们千户大人和朱山长来迎接了!」

「哦,这麽说快到了吗?」卢昭业神情一振。

「还有二十里。」李百户道。

「唉……」卢昭业登时神情萎靡,一个个这麽积极干啥啊?害自己空欢喜一场。然后才奇怪道:「咦?千户大人犯不着如此客气吧?」

大家既非一个系统,辖区又井水不犯河水,太平千户确实没必要出镇二十里迎接。

「可能是因为我们千户的长孙,也在书院就读吧。」李百户轻声道。

「原来如此。」卢知县恍然道:「看来不光可怜天下父母心,还可怜天下爷奶心。」

「谁说不是呢。」李百户深以为然,不然他干嘛要隆重招待,还亲自护送?不就是为了卢知县能照拂一下他儿子吗?

他还不知道,卢知县把犯痔疮怪在他头上了……

ps.这章的注音方案参考了台版的闽南语拼音方案,博君一笑,切勿深究。剩下两章没检查完。没办法,写完就11点多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