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状元郎 > 第一百一十一章 错进错出

状元郎 第一百一十一章 错进错出

簡繁轉換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5 04:16:07 来源:源1

第112章错进错出

而且卢知县不光吃饭节俭,身上的官袍和坐的轿子也都上了年份的,从里到外没一样新的,自然又赢得了先生们的交口称赞,

「好好,卢知县虽然是例监,但骨子里还是节欲克己的读书人!」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传言太假了!」

殊不知那是因为卢知县迷信,他认为轿子载运丶官袍禄运,所以不能换,换了又得从头开始攒官运。结果攒了十一年了,也没攒出个大运来……

只有土城李百户暗暗纳闷,昨晚卢知县尅得挺猛的呀,尅了一根羊腿一根狗腿,还喝了半斤二郎滩的十年陈……

今天怎麽又装上了?难不成这就叫到了哪山唱哪歌,来了书院就要像个读书人?

一定是这样,佩服佩服!

李百户最后完成了脑补,对卢知县的评价也拔高了不少。

只有长随知道,自家大老爷是老毛病犯了,饮食必须要清淡,以免上火;还要尽量节食,以免增加那里的负担……

~~

午膳后,卢知县本想照例午休。

他忽然想起这是在书院,睡午觉会被瞧不起。为了避免被说成朽木,卢知县让长随泡了一盏酽到发苦的浓茶,皱着眉头喝下去,这才颤巍巍来到正厅。

厅堂内,朱山长早就率众恭候多时了。

卢知县见状暗叫庆幸,这要是睡个午觉,让人家在外面等,又闹笑话了……便强打精神,朝众人拱手道:「诸位久等了。」

「大人辛苦了。」众先生恭声道,经过这小半天的接触,都不由对卢知县肃然起敬。

长随将一个中空的软垫子置于太师椅上,扶着卢知县缓缓坐下。

小厮又上了茶,众人先闲聊几句。钱山长曾经是卢知县的幕友,由他居中活络,气氛很快便轻松起来。卢知县一放松,便不由自主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啊……哈……」

「县尊一路太辛苦了,要不要再休息一会儿?」朱琉忙善意道。

但卢知县心理创伤太重,认定那样他们会背后笑话自己,便摆摆手道:「不打紧的,本县忙的时候三天三夜不睡觉,区区旅途劳顿算得了什麽?」

「县尊真是宵衣旰食,兢兢业业呀!」钱怀仁忙一脸感动道,其实他知道卢知县每天三饱俩倒,要睡足六个时辰才行。

卢知县给他一个感激的眼神,咳嗽一声道:「那就开始考校吧。」

「请县尊出题。」朱山长拱手道。

但不用问他也知道,肯定是考制艺。吟诗作对玩花头那是正途出身的科举官的专利,像卢知县这种杂途官,捧着卵子过河还来不及,哪敢玩什麽花样?

果然,卢知县从袖中掏出三个信封,沉声道:「考察学业,无过于制艺。本官为上中下三斋的学子,各出了一道题目,山长命其作文后,本官亲自阅卷,奖掖卓异。」

「是。」朱山长接过来,见信封上写着上中下三个字,便将其分别交给钱怀仁,陈监院和祝先生道:「劳烦三位监考。」

「遵命。」三人接下信封出去。

~~

钱怀仁拿着写有『上』字的信封,来到上斋中。

上斋只有二十名学生,都在一间教室内。

学子们行礼如仪后,钱怀仁便从信封中掏出题目一看:

『过则勿惮改。』

这是一道四书小题,而且还是最最普通的单扇题,属于下斋都早不考的那种。

钱怀仁不禁微微皱眉,心说怎麽这麽简单?他知道卢知县的水平,虽然是例监,但学问不是假的。

因为这个年月还不是后来,眼下只有生员才有资格捐监,普通老百姓有钱也不行。

秀才捐监的目的是坐监肄业后可以当官。没办法,国朝还没有后世某朝那种可以直接捐官的便利。

所以举监贡监可以笑他,一般的生员还真没资格笑他……

钱怀仁直觉这里头应该是有问题,但他以混衙门的经验寻思片刻,还是若无其事公布了那道题目。

「这种题也让我们做?」众学子瞠目结舌。

「谦虚!谦虚!」钱怀仁拍了下桌子,呵斥道:「卢县尊就是要考察你们治学的态度,难道县试时遇到简单的题目也可以不做吗?!」

「是,弟子受教。」学子们只好乖乖认错,低头答题。

与此同时,下斋中也是一片哗然。

「这种题也让我们做?」众学子同样瞠目结舌。

但他们的感叹与学长们完全相反,因为给到他们的是一道截搭题——

『其为人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

截搭题就是截取经书中不相连的语句拼接成题,考查考生对经义的融会贯通能力与义理阐释功底。

比方这道题,前半句源自《论语学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是有子论述『孝悌乃仁之根本』的核心观点。

后半句出自另外一段『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乍一看风马牛不相及,需要考生凭藉自身功底,将上下两截贯穿融合。中间又有许多规则,与完整的题目很不相同。

而且正如本朝名臣丘浚《大学衍义补》所言:『近年初出题,往往强截句读,破碎经义,于所不当连而连,不当断而断。』所以书院前两年打基础阶段是不会教学生截搭题的。

但因为大宗师院试时,为了避免考生剿袭程文,频频以截搭题试之,所以书院又不得不在最后一年,为学生讲解截搭题。

所以这题应该是给上斋出的,而不是他们这些下斋的菜鸟。

祝先生也察觉到不妥,对众弟子道:「尔等稍候。」

说完他便拿着题目赶到上斋,一看钱怀仁写在白纸板上的题目,就知道怎麽回事儿了。

忙将手中题目给钱山长。

钱怀仁一看也明白了,这肯定是县太爷稀里糊涂,把上斋和下斋的题目搞混了。

祝先生小声道:「赶紧换过来吧。」

「……」钱山长略一寻思,却摇摇头道:「换不得。」

「为什麽?」祝先生不解。

「这道题错了麽?」钱怀仁指着白纸板上的题目,轻声问道。

「太简单了。」祝先生道。

「太简单是错吗?」钱怀仁又问。

「不算。」祝先生摇摇头道:「但是下斋的题太难了,弟子们还不会做呀?」

「那就教教他们。」钱怀仁低声道:「说不定县太爷跟山长不谋而合,也故意加大难度,以便优中选优呢。」

「有必要这样硬拗吗?」祝先生无语道:「实事求是不好吗?」

班固赞扬河间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时,发明了这个词……

「不是,老祝。」钱怀仁更无语道:「我们请他来,是考教弟子的吗?」

「还用得着他考教?」祝先生说完有些明白了。

「对吧?咱们的目的是把他哄高兴了,让他对我们书院高看一眼,好放更多的弟子通过县试!」钱怀仁道:「这题明明我们能让弟子做,还要再去给他添不痛快,落他的面子,你说他对我们还有什麽好印象?」

「所以咱们得帮他圆回来?」祝先生道。

「没错。」钱山长点头道:「圆回来不难,卢县尊也会领情的。」

「明白了。」祝先生被说服了。钱山长虽然学问不咋样,但这些弯弯绕儿清。

~~

祝先生便又拿着题目,回到了下斋,对众弟子道:

「问了钱山长,就是这个题目。」

「我们不会做呀,先生。」众弟子叫苦道。

「我现在就教你们。」祝先生便将截搭题的规则和做法,简单明了讲给学生们。

「做吧。」末了,他又给学生们减压道:「反正又不影响你们的积分,就当一次无伤大雅的尝试了。」

「是。」弟子们听完了,只好无奈地开始破题。

苏录想起当初张先生所说的,破题就像猜谜,截搭题尤其如此。只要能将上下两句勾连起来,使其既合乎逻辑,又能从中阐发孔孟之道,题目就算是解开了,剩下的便是按部就班破题承题丶起讲起股了。

还好题目的上下两句之间,留了『仁』这个关联,不至于让初尝此道的学子们一筹莫展。

但只靠这个关联,还没法为上下文建立统一的逻辑。因为前一个『仁』说的是孝顺父母丶顺从兄长是仁的根基;而后一个『仁』说的是,花言巧语丶伪装和善者,很少有仁心。

一般没有经过训练的学子,很可能就懵了。苏录虽然没有经过截搭题训练,却经过了无数种更复杂题型的训练,很快就明白了这道题的真正扣子——你得倒着来解!

先看后一句,很明白说的是『不诚鲜仁』。『仁』之外的关键字是『诚』。

用这个关键字去联系上文,就会发现孝顺父母丶顺从兄长的行为源于内心的真诚,所以上句可以解为『诚乃仁本』!

诚乃仁本,不诚鲜仁!

破题成功,剩下的便水到渠成,半个时辰不到,苏录便写完了整篇文章,熟练地检查修改誊写之后,他默念着倒计时:

「三丶二丶一……」

收卷的云板果然应声响起……

这不是无聊的游戏,而在训练自己对时间的把控。

在没有钟表计时的情况下,这一点在考试中非常重要。

ps.第十几天四更了?欠债还完了,但大家的后续订阅已经到了12000……所以得继续爆更啊!!求月票,求订阅!!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